人体发育学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人体发育学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maturation)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繁殖过剩、适者生存、生成竞争、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提出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
有规律、顺序的发育。
敏感期---8个月---3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的基本需要有关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则”。
②“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
③“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12~20岁)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生物与环境八个阶段为:信任对不信任阶段(0~1岁)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1~3岁)主导性对内疚阶段(3~6岁)勤奋对自卑阶段(6~12岁)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亲密对孤立阶段(20~40岁)创造对停滞阶段(40~60岁)完善对沮丧阶段(老年期)学习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教育的作用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 F.Skinna)他认为很多习惯性的行为是独特的操作性学习经验的结果,是由行为的结果而塑造的,发育依赖于外界的刺激(行为结果)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 Bandura)强调观察性学习,学习过程是认知信息加工过程。
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那么〞。
●自我:是从“本我〞中开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根本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那么〞行事。
●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那么〞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胎儿8周时即可出现,妊娠28~30周是胎动最活泼的时期。
明显的胎动有3种类型:①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发觉;②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③剧烈的痉挛动作。
●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根底。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根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平衡: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
主要包括保持体位,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对外来干扰做出平安有效反响。
靠视觉、躯体感觉和前庭。
人体发育学重点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人体从胚胎阶段到成人期间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
本文将围绕人体发育学的几个重点进行论述。
一、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人体发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通常分为受精、卵裂、胚胎分化和器官形成四个阶段。
在受精过程中,雌雄两性的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
接着是卵裂阶段,受精卵经过连续的细胞分裂,逐渐形成囊胚。
随后,囊胚中的细胞开始分化,逐步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最终,在器官形成阶段,经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胚胎。
二、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从出生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人体会经历身高、体重、器官体积等方面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使人体更加健康、强壮。
三、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常在10到19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人体会经历身体素质的逐渐成熟、性征的逐渐显现、生理周期的建立等一系列变化。
此时,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生殖系统的发育,同时身体也会经历次生性征的出现,如声音变粗、胸部发育等。
四、成人期发育成人期是人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从20岁开始。
在这个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生理功能逐渐成熟。
同时,人体的各种能量代谢、生殖等功能也达到顶峰。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锻炼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
总结而言,人体发育学的重点包括胚胎发育、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和成人期发育四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重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发育规律,指导人们科学地护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体发育学实训报告心得1. 引言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身体发育及其相关变化的学科。
在此次人体发育学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深入了解并记录了人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征,对我们理解人体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实训内容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胸围和髋围等指标,记录它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以揭示人体发育规律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差异。
3. 实训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然后进行了实际测量。
我们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年龄段的测量工作。
我们按照实验要求,准确地记录了每个被试者的身高、体重、胸围和髋围等指标,并保存了相关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身高和体重的发展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不同年龄段的速度存在差异。
女性的胸围和髋围在青春期会发生明显变化,而男性的变化则较为缓慢。
这些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性别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这对于研究人体发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人体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发育规律和速度都有所差异。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评估个体的生长状态、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推动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次实训也充分展示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对人体发育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这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研究方法是科学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人体发育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数据分析和研究能力。
最后,我认为这次实训不仅对于人体发育学的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备实践的价值。
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和测量,可以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因此,我认为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孩子发育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社交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孩子的身体发育1. 出生后的身体发育孩子出生后,体重和身高会迅速增长,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体重会增加到原始重量的两倍。
此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但体重和身高的增长依然是持续的,直到孩子进入青春期。
2. 脑部发育孩子的脑部在出生后也会迅速发育和成长,大脑皮质的发育要到2至3岁才能完成,但部分区域在青春期时才会完全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都会逐渐提升。
3. 骨骼和肌肉发育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
在青春期之前,骨骼会不断增长并稳固,直到成年后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此外,孩子的肌肉也会不断增长并变得更加强壮。
二、孩子的智力发育1. 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在出生后不断接触外界的刺激物质,通过感官对外界进行感知和认知,慢慢地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会逐渐提升,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很多东西。
2. 语言发展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智力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从出生后的泣声到逐渐发展成为能够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他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语言刺激和语言环境。
3. 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的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在学龄期,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学习和教育,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
1. 情感社交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情感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家庭和学校中,孩子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学会表达自己以及尊重他人。
人体发育学复习重点
人体发育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从受精卵到成熟
个体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青春期生长发育和老年发育等方面。
学好人体发育学,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变化,还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爱自己和他人。
下面是人体发育学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受精和胚胎发育
1. 受精: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过程中
包括精子和卵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
2. 早期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
包括卵裂、囊胚形成和着床等过程。
3. 胚胎器官发育:胚胎器官发育是指受精卵逐步发育成为一个具有
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胚胎的过程,包括器官原基的发育和器官形成等过程。
二、青春期生长发育
1. 性腺发育:性腺发育是指青春期男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性腺
开始发育和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
2. 第二性征发育:第二性征发育是青春期男女体外性器官和次生性
征发育的过程,包括声音变粗、乳房发育等。
3. 身体发育:身体发育是指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整体过程,包括身高增长、体重变化等方面。
三、老年发育
1. 器官功能退化:老年发育是指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逐渐衰退和老化的过程,包括心脏功能减弱、皮肤老化等生理变化。
2. 精神状态变化:老年发育还包括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变化,包括认知功能下降、情绪波动等。
综上所述,人体发育学的复习重点内容涵盖了受精和胚胎发育、青春期生长发育和老年发育等方面,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发育的规律和变化。
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复习这些内容,为更好地理解人类生命的奥秘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发育学对人生的感悟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类个体从胚胎到成熟的生理和形态变化的学科。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体发育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塑造我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人体发育学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奇迹和宝贵性。
从受精卵开始,一个微小的细胞逐渐发育成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这个过程充满了奇迹和神秘。
每个个体的发育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身高、体型、五官还是智力、才能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发育过程都是独特的,才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感和价值。
人体发育学让我们明白身体的重要性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性。
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只有当我们的身体健康时,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疾病,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三,人体发育学让我们意识到环境对人体发育的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
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人体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遗传因素决定了我们的身高、体型等基本特征;营养因素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影响;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心理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和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以促进健康的人体发育。
人体发育学还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共同性。
虽然每个人的发育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整个人类群体中,我们都有着相似的发育规律和生理特征。
通过对人体发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共同起源和共同发展。
这种共同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和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
人体发育学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人体发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命的奇迹和宝贵性,理解身体的重要性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环境对人体发育的影响,以及认识到人类的共同性。
作为一名人体发育学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研究,我对人体发育这一复杂而神奇的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人体发育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人体发育学的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人体发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很多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实践课程为我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胚胎发育时,我了解到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器官形成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通过显微镜观察胚胎切片,直观地看到了胚胎的发育过程,这使我更加坚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在人体发育学的实践课程中,我掌握了许多实践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所学到的几点技能:1.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胚胎切片、细胞培养等实验,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观察和分析样本。
2. 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配制培养基、接种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等技能。
3. 组织切片制作:在组织切片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制作组织切片、染色、封片等技能。
4. 实验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人体发育学实践课程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完成。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 分工明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各自的任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沟通与交流: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3. 共同进步:在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四、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人体发育学的实践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人类发育知识点总结归纳1.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的形成是人类发育的第一步。
它发生在女性的卵巢和男性的睾丸中。
当卵子和精子结合时,受精卵就形成了。
它包含了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包括父母的DNA。
在接合后,受精卵会开始分裂,最终形成一个胚胎。
2. 胚胎的发育随着受精卵的分裂,它会逐渐发展成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会经历许多关键的发育阶段,包括神经系统的形成、器官的发育等。
在胚胎期间,很多基本的身体结构会被建立起来。
3. 胎儿的发育在第8周开始,胚胎被称为胎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胎儿会继续发育,并且逐渐形成出生时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胎儿的外部器官和内部器官会逐渐成熟。
此外,母体的营养和健康也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4. 婴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被称为婴儿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方面都会有显著的发展。
婴儿会逐渐习得各种基本的动作和技能,比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等。
此外,婴儿的智力和感知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5. 幼儿期幼儿期是从出生后一年到三岁之间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方面继续发展。
幼儿会逐渐学会说话、走路、用餐、穿衣等基本的技能。
此外,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智力也会得到增强。
6. 儿童期儿童期是从三岁到青春期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身体和智力都会有大的进展。
儿童会逐渐学会阅读、写作、计算等基本的学业。
此外,他们的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也会有所增强。
7. 青春期青春期是人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会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
身体方面会发生青春期的体征,比如生长速度快、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也会发生许多变化,比如性格的稳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8. 成年期成年期是人生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的身体已经基本成熟。
但是,成年人也需要继续学习、工作、成长。
此外,他们也需要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逐渐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这个阶段,人的智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都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人体发育学知识点总结人体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成年,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人体发育包括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
生理发育主要涉及到身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的发育和生长发育,而心理发育主要是指人的智力、性格、道德等心理方面的发展和形成。
人体的发育对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人体发育的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理发育知识点1.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后,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胚胎。
在子宫内,胚胎逐渐发育成为胚胎囊,然后在子宫内著床,形成胎盘和胚胎的各个器官。
最终,宝宝在母体内发育成形,出生。
2. 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身体的发育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系统器官的发育。
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这些器官逐渐成熟和完善,从而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 生长发育的规律: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和体重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比较快速的,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而成年之后,生长发育逐渐停止。
4. 生殖器官的发育: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等。
在青春期,生殖器官逐渐成熟,从而开始有生育能力。
5. 营养和发育:营养对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而营养不良则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问题。
6. 年龄的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脑功能的衰退、免疫系统的衰退、内分泌系统的变化等,从而导致身体的老化。
二、心理发育知识点1. 智力发育:智力是人的认知、记忆、思维、推理、分析等能力的统称。
儿童的智力发育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成年之后,智力水平基本稳定。
2. 性格发育:性格是人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表现,包括情感、性格倾向、行为方式等。
第1篇一、引言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从胚胎发育到成年的生物学学科。
通过对人体发育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生长规律、发育特点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原因。
在学习人体发育学的过程中,我深感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学习人体发育学的感悟心得体会。
二、感悟一:生命的奇迹人体发育学让我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奇迹。
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儿,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过程充满了神奇。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经历了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各种功能的人体。
在学习人体发育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胚泡植入、胚层形成、器官发育等。
这些现象让我感叹生命的神奇,也让我对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是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感悟二:生长发育的规律人体发育学让我明白了生长发育的规律。
从出生到成年,人体在形态、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如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连续性、差异性等。
在学习人体发育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如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四、感悟三:遗传与变异人体发育学使我认识到,遗传与变异是生命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遗传决定了个体在形态、生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而变异则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多样性。
在学习人体发育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基因突变等遗传现象。
同时,我也了解到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这些知识使我认识到,生命的发展既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感悟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人体发育学让我了解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体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疾病都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如先天性畸形、发育迟缓等。
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得分支领域, 就是一门新得学科,就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得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得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得研究。
●生长:就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与身体形态上得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就是量得增加.●发育:就是指细胞、组织与器官得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得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与学习能力得发育等,就是质得改变.●成熟:就是指生命体得结构与功能成为稳定得、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得成熟就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得完成与完善状态。
●本我:就是与生俱来得,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就是无意识得、非道德得,服从于“快乐原则”.●自我:就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得同时,满足本我得基本冲动得努力,就是有意识得、理性得,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代表着社会得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得满足。
●胎动:就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得身体活动或蠕动。
胎儿8周时即可出现,妊娠28~30周就是胎动最活跃得时期。
明显得胎动有3种类型:①缓慢得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②剧烈得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③剧烈得痉挛动作。
●胎教:即胎儿教育得简称,就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得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得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得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得训练与教育,旨在使胎儿得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得继续教育奠定良好得物质基础。
●粗大运动发育:就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就是人类最基本得姿势与移动能力得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平衡:在不同环境与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得能力。
主要包括保持体位,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对外来干扰做出安全有效反应。
人体发育学对人生的感悟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受精卵发育到成年的学科,它涉及到细胞分化、器官形成、生理功能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人体发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奥秘和生命的伟大。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体发育学对人生的感悟。
人体发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受精卵开始就具备了独特的基因组合。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人类社会充满了丰富性和活力。
无论是在思想、才华还是外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特点,不必刻意追求与他人的相似,而是要发掘和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人体发育学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在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功能的发展是高度协调的。
这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就像人体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样,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身体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的美好。
人体发育学告诉我们,人的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胚胎到婴儿,再到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育特点和需求。
同样,人生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角色。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地适应,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人体发育学还告诉我们,发育是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基因,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
正如人体发育中的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一样,我们的成长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有选择地选择有益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人体发育学还告诉我们,发育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即使到了成年,人体仍然会发生变化和老化。
这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天,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蓝字为我印象里考过的题目哇~发展简史1.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科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像说2. 真正意义上的的儿童发育和行为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育的研究。
达尔文被认为是发育和行为儿科学的奠基人。
3. 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著作。
4. 20世纪以来出现了心理或心理社会发育的研究,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格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等。
5. 20世纪末期,将儿童发育与动物发育作类比,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是有人提出了父母―儿童的依恋关系。
6. 赫伯森·斯宾塞首先提出了人类行为由条件决定,之后巴普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发展这一理论,提出操作性反射理论7. 弗朗西斯·高尔顿最早将智力测试用于证实是假的天才的遗传性。
8. 法国比奈测验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数量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还是一个重要研究手段;美国格塞尔,特曼都相继发明了一系列测试方法,用以反应儿童的智力、学习与个性等。
9.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提出人格结构的形成以及人格发育的阶段。
10.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的起源、思维的结构和机制的发展存在四个阶段,揭示了儿童认知的特点,强调发育是一个从自我中心性向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11. 20世纪20~30年代,儿童发育和行为研究被看作是精神科学的范畴。
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成立了行为和发育儿科学会,发行了《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出版了《发育与行为儿科学》著作。
13. 20世纪初,艾华编译《儿童心理学纲要》,陈大齐翻译《儿童心理学》,陈鹤琴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14. 20世纪30年代,黄翼重复皮亚杰的实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著作有《儿童心理学》《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儿童绘画之心理》基本理论● 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首先使用成熟一词描述这种方式。
人类发育知识点总结一、胚胎期1. 受精卵形成:受精卵由一精子与一卵子相结合而形成。
卵子受精后,其细胞核与精子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2. 受精卵发育: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经历数次细胞分裂,形成囊胚,然后进入子宫腔内着床。
3. 器官形成:在这一阶段,主要器官和系统的原基开始形成,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4. 胚胎期结束:胚胎期通常到了第8周左右结束,此时大部分器官和系统已经初步形成。
二、婴儿期1. 出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一岁的阶段。
婴儿在出生后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适应。
2. 生理发育:在婴儿期,婴儿的身体各系统继续成熟发育,体重、身高等生理指标也在不断增长。
3. 社交情感发育:在婴儿期,婴儿会逐渐能够识别父母并建立情感联系,能够通过哭声、微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4. 运动和认知发育:婴儿期是婴儿学会掌握头颈部控制、坐立、爬行、并且开始学会说话、认识周围环境的阶段。
5. 睡眠和饮食:婴儿期的婴儿需要大量的睡眠和母乳或人工喂养。
6. 社会情感发育:在与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密切关系中,婴儿学会依恋、情感表达、交流等社会技能。
三、幼儿期1. 行为和社会发展:在幼儿期,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开始参与游戏和社会活动。
2. 身体发育:幼儿期是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综合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都得到了提高。
3. 语言发展:在幼儿期,幼儿开始学会说话,并逐渐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4. 认知发展:在幼儿期,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发展迅速,开始逐渐掌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5. 社交情感发展:在和同龄儿童的互动中,幼儿开始学会合作、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四、青少年期1. 生理发育:在青少年期,男女生殖器官高速成长,毛发开始生长,身高、体重,声音变低等性征发生。
2. 心理与社交发展:青少年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意识、自我探索等心理发展的挑战。
3. 思维发展:在青少年期,思维逐渐趋于成熟,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大一人体发育学重要知识点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胚胎到成年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学科,对于了解人类的成长和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一的学习中,了解人体发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发育过程,下面就来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人体从胎儿时期到成年期都会经历生长发育的过程。
在胚胎阶段,胎儿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器官形成进行发育;婴幼儿期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在青春期,青少年经历了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次生性征的出现;成年期则是稳定期,身高也达到成年身高。
2. 骨骼的发育在人体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儿童时期,骨骼迅速增长,骨骺逐渐闭合,形成完全的骨骼;在青春期,骨骼开始快速发育,骨骼之间的软骨逐渐转化为骨质;成年期骨骼基本停止生长,只是通过骨重构维持骨骼力量。
3. 性征的发育性征的发育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
在男性青春期,睾丸开始增大并开始产生精子;声音变低沉;出现胡须、阴毛和腋毛的生长等;女性青春期则是乳房发育、月经的开始和阴毛的生长等。
4. 大脑的发育大脑是人体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胚胎时期,大脑开始形成,并在婴幼儿期逐渐发育壮大;在儿童时期,大脑皮层开始发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进入青春期,大脑发展迅猛,对情绪和决策的控制逐渐成熟。
5. 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心血管系统在人体发育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心脏和心瓣膜开始形成;在婴幼儿期,心脏逐渐成熟;青春期则是心脏、血管和心瓣膜发育完全,心血管系统功能日趋健全。
6. 性别和性别认同的发育性别和性别认同的发育是人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胚胎阶段,性别在基因和生理特征上决定;儿童时期是性别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开始认同自己的性别和性别角色;青春期则是性别认同进一步巩固的时期。
7. 肤色的发育人体发育过程中,肤色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人体发育学对人生的感悟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类生命从受精卵形成到成熟的过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体发育学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生的奇妙与珍贵。
人体发育学告诉我们,生命的起源是如此微不足道而又神奇。
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壮大,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类个体。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都是精密而有序的,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调控和控制。
这使我深深地感叹,生命的诞生是多么不可思议,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奇迹。
人体发育学也教会了我们珍惜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从胚胎到胎儿再到婴儿,人体发育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都是生命发展的必经之路。
正是这些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个体。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阶段,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人体发育学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在人体发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可能的问题。
有些人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发育异常或遗传疾病,有些人可能会经历生长发育的困难。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它。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关怀那些生命发育遇到困难的人们,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人体发育学还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的重要性。
在发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和发育良好。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人体发育学还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人体发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遗传基因和个体差异,这使得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身体特征和个性。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不同,给予他们尊重和包容。
人体发育学对于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体发育过程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尊重他人的不同,以及珍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成熟(maturation)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繁殖过剩、适者生存、生成竞争、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提出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
有规律、顺序的发育。
敏感期---8个月---3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的基本需要有关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则”。
②“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
③“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
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12~20岁)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生物与环境八个阶段为:信任对不信任阶段(0~1岁)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1~3岁)主导性对内疚阶段(3~6岁)勤奋对自卑阶段(6~12岁)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亲密对孤立阶段(20~40岁)创造对停滞阶段(40~60岁)完善对沮丧阶段(老年期)学习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J. B.Watson)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教育的作用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a)他认为很多习惯性的行为是独特的操作性学习经验的结果,是由行为的结果而塑造的,发育依赖于外界的刺激(行为结果)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强调观察性学习,学习过程是认知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发育的理论(认知的本质?)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生态理论中强调的文化或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宏观体系(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前身体结构和机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对整个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适应能力不完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主要特征是:①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②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③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
(三)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免疫力低,已发生营养、感染性疾病主要特征是: ①感觉和运动功能迅速发育;②言语功能的发育从出生时就能发出哭叫之声, 到1岁末时大部分婴儿能说几个有意义的词;③开始产生最初的思维过程,自我意识萌芽,情绪有所发展;④可以接受大小便控制训练。
(四)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自我保护意识低主要特征是:①体格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 ②智能发育迅速;③开始会走,活动范围渐广,接触社会事物渐多;④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⑤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营养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⑥对于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身保护能力有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高。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免疫系统成熟主要特征是:①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②各类感觉功能已渐趋完善;③智能发育更加迅速;④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思维活动主要是直观形象活动;⑤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⑥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⑦对自己的性别初步有所认识。
(六)学龄期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主要特征: ①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系统外形均已接近成人;②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智能发育更加成熟;③思维过程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④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前提高;⑤意志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但还很不稳定;⑥个性逐渐形成,性格特征也开始显露。
(七)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主要特征是:①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②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③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思维活动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进入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④个性的形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⑤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上发生变化。
(八)成人期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25~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是人生过程中最为漫长的时期。
主要特征是:①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②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更年期,心理功能相对稳定,承担最为重要的社会角色;③老年期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全面衰退,社会功能减弱,直至生命结束。
生长发育的规律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体重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3.30kg,正常范围为2.5~4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坐高(顶臀长)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测量时3岁以下小儿取仰卧位,故又称为顶臀长。
坐高的增长代表头颅骨与脊柱的生长,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第一个月增加1~1.5kg,后三个月为出身的两倍,身高(长)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男婴较女婴略长。
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2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身高约为85cm;2岁以后每年增长约5~7cm。
1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13~14岁时约为3倍。
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明显加速,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平均增长28cm;女孩每年可增长6~8cm,平均增长25cm。
头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胎儿期脑生长居全身各系统的领先地位,出生时头相对大,平均头围32~34cm;头围大小与双亲头围大小有关。
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为重要。
胸围(第四肋间)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出生时胸围32cm,略小于头围1~2cm;1岁左右约等于头围,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交叉,此后胸围一直超过头围并以每年递增1.5~2cm的速度快速发育。
头胸围交叉出现的早晚常被作为营养好坏的一个指标。
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头胸围交叉出现早。
反之,则出现晚。
上臂围上臂围代表肌、骨骼、皮下脂肪的生长。
筛查5岁以下孩童的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为营养中等;<12.5为营养不良前囟闭合时间正常健康小儿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
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约1.5~2.0cm,一般不超过2.0 cm×2.0cm。
出生后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变小。
婴儿乳牙萌出时间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和出牙数差异很大,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儿不仅出牙有时间规律,而且有对称规律,并按一定的顺序萌出。
一般是下牙先于上牙,由前向后,即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
6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
一般6岁左右先出第一磨牙(又称6龄齿),12岁后出第二磨牙,17岁后出第三磨牙。
胎儿期(fetus period) 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266)。
此期间由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再继续发育为成熟胎儿。
胎儿宫内发育分期正常孕期分为3个时期:(1)胚芽期(0~2周)受精以后,受精卵由输卵管缓慢向下移动,最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14天。
这个过程受雌孕激素的调控和多种细胞因子及宫腔内环境的影响。
(2)胚胎期(3~8周) 胚胎处于迅速生长状态,是胎儿器官,四肢和其他生理系统分化、生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胚胎发育的敏感期。
(3)胎儿期(9~40周) 胚胎器官化进程大致完成后,便进入胎儿期,一般发生在怀孕后第3个月。
早产胎龄足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孩体重<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孩,<1000超低出生体重孩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觅食反射正常足月新生儿脸颊部碰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寻找乳头的动作。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
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存在时期:0~4个月。
握持反射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
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存在时期:0~4个月。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
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
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5种引出的方法。
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