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原理资料教学文案
- 格式:pdf
- 大小:466.91 KB
- 文档页数:22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安装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阻教学内容:电阻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阻值检测方法。
2. 第二节:电容教学内容:电容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容值检测方法。
3. 第三节:电感教学内容:电感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感值检测方法。
4. 第四节:二极管教学内容:二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正向和反向电阻检测方法。
5. 第五节:三极管教学内容:三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放大作用及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子元器件实物,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准备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路板、导线、焊锡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简单电路图。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教学内容: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N沟道、P沟道)、结构、主要特性、导通和截止条件及检测方法。
7. 第七节:晶闸管教学内容:晶闸管的种类(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结构、主要特性、触发和关闭条件及检测方法。
8. 第八节:光电器件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种类(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结构、主要特性及应用。
9. 第九节:Integrated Circuits(集成电路)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和应用,以及如何阅读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引脚识别。
电子元器件教案课题: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课型:理论新授目的与要求:了解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重点: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难点:分类,主要特性参数教法:讲授教学过程:导入: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着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
新授: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
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
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T11型普通碳膜电阻a1}二、电阻器的分类1、线绕电阻器:通用线绕电阻器、精密线绕电阻器、大功率线绕电阻器、高频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化学沉积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金属氮化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无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有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
三、主要特性参数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Ⅰ级、±10%-Ⅱ级、±20%-Ⅲ级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电子零件元件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零件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电子零件元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备基本的电子元件的识别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元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电子零件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子元件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零件元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元件的用途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1)电子零件元件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电子零件元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2)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分别介绍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电容的作用是储存电荷,二极管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等。
(3)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各种元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连接方式、防止静电、避免过载等。
3. 实验操作。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电阻值、充放电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件的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电子设备,找出其中使用了哪些电子零件元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加深对电子元件的认识。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电子零件元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子零件元件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对于一些更深入的内容和实际应用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拓展学习。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
初一劳技教案电子器件与电路原理电子器件与电路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电子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基本符号和标识方法;3. 理解电路的连线规则和基本原理;4. 熟悉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常见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电子器件的分类;2. 电子器件和电路的符号和标识方法;3. 电路的连线规则和基本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器件的示意图和实物样本、电路实例、电子器件和电路的PPT;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电子器件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电子器件分类(15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电子器件示意图或实物样本,简要介绍其功能和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电子器件的分类方式,并总结出常见的分类方法。
3. 电子器件和电路的符号和标识方法(20分钟)介绍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常用的符号和标识方法,包括电子器件的符号表示和电路中的连线规则。
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熟悉不同电子器件和连线的表示方法。
4. 电路的基本原理(3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电路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电路中的基本原理。
解释电子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包括电流的流动路径、电压的转换和电阻的影响等。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5. 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应用领域(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电子器件和电路的例子,并对其功能和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通过对应用例子的讨论,增加学生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实际应用的认识。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讨论的内容,确保他们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示例演示和实例讲解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教案一:电路元件的介绍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掌握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用途。
2.能够区分常见的电路元件,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测试。
3.能够掌握元件的阻抗和电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2.元件测试方法。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解课程内容,重点强调知识点。
2.手把手让学生实验并测试电子元件。
3.提供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演练。
四、教学流程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将常见的电子元件分为以下几类:(1)电阻器:用于阻断电流或改变电路电流的大小。
(2)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或改变电路的频率响应。
(3)电感器:用于储存能量或调整电路中的电流。
(4)二极管:用于将电流流向一个方向。
(5)三极管: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
(6)集成电路:将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在一个芯片中并播放特定的功能。
2.元件测试方法。
(1)测试电阻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阻器的电阻值。
(2)测试电容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容器的电容值。
(3)测试电感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感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感器的感应值。
(4)测试二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二极管的两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导通,则表上的读数为0,否则为无穷大。
(5)测试三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连接到三极管的三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单向导通,则为NPN三极管,反之则为PNP三极管。
(6)测试集成电路:将集成电路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并观察其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电容的阻抗:Zc=1/(2πfc)其中,Zc为电容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c为电容的电容值。
电感的阻抗:ZL=2πfL其中,ZL为电感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L为电感的电感值。
电阻的阻抗:Zr=R其中,Zr为电阻的阻抗,R为电阻的电阻值。
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教案标题: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3.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和作用;b.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主动元器件和被动元器件。
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a. 二极管: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b. 三极管:放大和开关;c. 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d. 电容器:存储和滤波;e. 电感器:储能和滤波;f. 电阻器:限流和分压。
3. 电子元器件的电路设计和实验:a.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设计和实验;b. 电子元器件的参数测量和计算;c. 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应用。
1. 导入:通过提问和实例引起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功能。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和电子电路设计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元器件的实验操作,包括电路搭建、参数测量和实验结果分析。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并与实际应用进行联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探索电子元器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医疗等,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和参与讨论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等。
4.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个人作业,如电路设计题目、计算题目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图片、动画和实例等,用于辅助教学。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功能。
2. 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子制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主动元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2. 电阻认识电阻的符号、单位(欧姆、千欧、兆欧)了解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等)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3. 电容认识电容的符号、单位(法拉、微法拉、皮法拉)了解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电解电容等)学习电容的测量方法4. 电感认识电感的符号、单位(亨利、毫亨利、微亨利)了解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学习电感的测量方法5. 二极管认识二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二极管的分类(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学习二极管的测量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作用、特性及测量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元器件。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实际电子元器件,加深对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电子元器件实物样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展示实物样品。
2. 讲解电阻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3. 讲解电容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4. 讲解电感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5. 讲解二极管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6. 三极管认识三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三极管的分类(NPN型、PNP型等)学习三极管的测量方法7. 常用传感器认识常见传感器的种类(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学习传感器的连接和简单编程8. 集成电路认识集成电路的符号、分类及特点了解常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定时器等)学习集成电路的识别和应用9. 电源电路了解电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学习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的设计及应用掌握电源电路的检测和故障排查方法10. 电子制作实例学习简单电子制作项目(如收音机、充电器等)的原理图设计了解电子制作的步骤、工艺及注意事项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制作项目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传感器、集成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制作实例的相关知识。
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电子元件是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们扮演着连接和控制电路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电阻器电阻器是通过阻碍电流流动来限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量的一种被动元件。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阻材料的特性,使电流在通过时产生热量。
电阻器常用于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和电压调节。
另外,电阻器还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功率分配和电流控制。
二、电容器电容器能够存储电荷并在电路中产生电场。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绝缘介质组成,当电压施加在电容器上时,电荷会在导体板之间积累。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存储电能的能力,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电源滤波和振荡器等电子电路中。
三、电感器电感器是一种用于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主要由绕组和磁芯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感器时,产生的磁场能够存储在磁芯中。
电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表示磁场能量的磁感应强度,常用于滤波器、变压器和无线通信系统。
四、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只让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的元件。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PN结构,在正偏极化时,电流可以流动;而在反偏极化时,电流则被阻止。
二极管广泛应用于整流器、开关和波形修整等电路中。
五、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能够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元件,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荷控制。
晶体管的核心部分是基、发射极和集电极,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精确地调节集电极电流。
晶体管在放大器、开关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许多电子器件和电路结构集成到单个电路片上的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多个电子元件和互连线路集成到同一个衬底上,从而实现复杂的电路功能。
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和家电等各个领域。
总结: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多种多样,本文简要介绍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晶体管以及集成电路这几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它们在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电子元件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
电 子 元 件 原 理 简 介前 言为了加强本公司员工的品质观念﹐提高其品质意识﹐加深其对电子组件的认识品质与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公司永恒的旗帜工程PE 课1﹐提高各员工的工作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本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品牌形象的目的﹐特制订本手册﹐便于各位员工学习了解电子组件及相关知识﹐并且在生产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业﹐同时提高品质和效率﹐大家共努力﹐与公司同发展。
2目录第一章电阻 (4)第二章电容 (9)第三章晶体管 (12)第四章二极管 (14)第五章电感 (15)第六章杂项类 (16)第七章电阻﹑电容的公式与各种零件符号识别 (17)第八章静电危害与防护 (20)3第一章电阻(R)一.电阻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用以降低电压,限制电流,并且有一定阻值的组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
一般用R表示﹐基本单位为欧姆(符号: Ω)﹐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和兆欧(MΩ)其换算关系为1KΩ=103Ω1MΩ=103KΩ1MΩ=106Ω电阻的额定功率:系指电阻在正常的温度﹑湿度下,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功率,即为电阻的额定功率.其基本单位为瓦(W)﹐常用单位有千瓦(KW) 其相关公式P=UI, P=U²/R, P=I²R二. 电阻的分类及作用:1.按结构分:(1)固定电阻(R):一般可作降流﹑降压﹑分压﹑作负载等.(2)半可变电阻(S-VR):有控制﹑调整的作用.(3)可变电阻(VR):VR和S-VR在电子中没严格区别,相当电位器,而在Display中一般半可变电阻用VR表示.2.按我司料号准则分:(1)碳膜电阻(CF)A.一般其功率多为:1/8W﹑1/4W﹑1/2W等.B.其主要作用:阻流﹑阻压﹑分压﹑降压﹑负载. 是目前电子、电器、信息产品使用量最大,价格最便宜,品质稳定性信赖度高之碳膜固定电阻器。
此电阻器系以高温真空中分离出有机化合物之碳,紧密附着于瓷棒表面之碳膜为电阻体,而加以适当之接头后切薄而成,并在其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保护之。
电子元件原理电子元件是电子技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核心。
它们在电路中起着各种不同的作用,如控制电流、调节电压、放大信号等。
电子元件原理是指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了解电子元件原理对于理解电子技术和进行电子设备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等。
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的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阻碍电流的流动来消耗电能。
电容是用来储存电荷的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两个导体之间储存电荷。
电感是用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来描述。
例如,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即电阻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电容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来描述,即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与电压成正比。
电感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电感器的感应电动势来描述,即感应电动势与电流的变化成正比。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来描述,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电子元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三极管等。
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了解这些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对于进行电子设备设计和故障排除非常重要。
总之,电子元件原理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学习电子元件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电子元件进行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电子元件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学习目标1.3 教学方法1.4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章:电阻2.1 电阻的定义与分类2.2 电阻的符号与参数2.3 电阻的测量2.4 常见电阻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三章:电容3.1 电容的定义与分类3.2 电容的符号与参数3.3 电容的测量3.4 常见电容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四章:电感4.1 电感的定义与分类4.2 电感的符号与参数4.3 电感的测量4.4 常见电感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五章:二极管5.1 二极管的定义与结构5.2 二极管的符号与参数5.3 二极管的测量5.4 常见二极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六章:晶体管6.1 晶体管的定义与结构6.2 晶体管的符号与参数6.3 晶体管的测量6.4 常见晶体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七章:集成电路7.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7.2 集成电路的符号与参数7.3 集成电路的测量7.4 常见集成电路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八章:开关元件8.1 开关元件的定义与分类8.2 开关元件的符号与参数8.3 开关元件的测量8.4 常见开关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九章:传感器9.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9.2 传感器的符号与参数9.3 传感器的测量9.4 常见传感器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十章:电源元件10.1 电源元件的定义与分类10.2 电源元件的符号与参数10.3 电源元件的测量10.4 常见电源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绪论补充说明:本章节通过介绍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阻补充说明: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了解电阻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对于理解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三、电容补充说明:电容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掌握电容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容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具有重要作用。
四、电感补充说明:电感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元件,了解电感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感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初二技术教案电路与电子元件初二技术教案:电路与电子元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和电子元件的概念;2. 掌握常见电子元件的特点、用途及符号表示方法;3.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实际搭建;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电子元件的特点、用途及符号表示方法;2. 电路的概念及基本组成。
三、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分类及特点在开始学习电路之前,首先介绍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
电子元件是指在电路中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基本元件,常见的有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和晶体管等。
例如,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电容可以存储电荷,电感可以产生电磁感应等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特点和主要用途,并通过图示学习它们的符号表示方法。
2. 串联和并联电路接下来,学生将学习电路的概念及基本组成。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连接而成,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控制。
学生将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并通过实例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电路的断开和短路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后,学生需要理解电路断开和短路的概念。
当电路中某个部分中断时,电流将无法流通;而当两个导线直接连接时,就形成了短路。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来理解它们的影响和危险性,并学会避免和排除故障。
4. 电路的安全知识在学习电路的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电路的安全知识。
例如,在搭建电路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电源电压,避免触电的危险;在触摸电子元件时应避免过度静电,防止元件受损等等。
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都非常重要。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电路和电子元件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 合作学习: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搭建电路并解决问题。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自主观察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电子元器件教案课题: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课型:理论新授目的与要求:了解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重点: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分类,主要特性参数难点:分类,主要特性参数教法:讲授教学过程:导入: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着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
新授: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
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
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T11型普通碳膜电阻a1}二、电阻器的分类1、线绕电阻器:通用线绕电阻器、精密线绕电阻器、大功率线绕电阻器、高频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化学沉积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金属氮化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无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有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
三、主要特性参数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Ⅰ级、±10%-Ⅱ级、±20%-Ⅲ级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电子元件原理简介品质与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公司永恒的旗帜工程PE课2005/3/20前言为了加强本公司员工的品质观念﹐提高其品质意识﹐加深其对电子组件的认识﹐提高各员工的工作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本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品牌形象的目的﹐特制订本手册﹐便于各位员工学习了解电子组件及相关知识﹐并且在生产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业﹐同时提高品质和效率﹐大家共努力﹐与公司同发展。
2目录第一章电阻 (4)第二章电容 (9)第三章晶体管 (12)第四章二极管 (14)第五章电感 (15)第六章杂项类 (16)第七章电阻﹑电容的公式与各种零件符号识别 (17)第八章静电危害与防护 (20)第一章电阻(R)一.电阻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用以降低电压,限制电流,并且有一定阻值的组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
一般用R表示﹐基本单位为欧姆(符号: Ω)﹐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和兆欧(MΩ)其换算关系为1KΩ=103Ω1MΩ=103KΩ1MΩ=106Ω电阻的额定功率:系指电阻在正常的温度﹑湿度下,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功率,即为电阻的额定功率.其基本单位为瓦(W)﹐常用单位有千瓦(KW) 其相关公式P=UI, P=U2/R, P=I2R二. 电阻的分类及作用:1.按结构分:(1)固定电阻(R):一般可作降流﹑降压﹑分压﹑作负载等.(2)半可变电阻(S-VR):有控制﹑调整的作用.(3)可变电阻(VR):VR和S-VR在电子中没严格区别,相当电位器,而在Display中一般半可变电阻用VR表示.2.按我司料号准则分:(1)碳膜电阻(CF)A.一般其功率多为:1/8W﹑1/4W﹑1/2W等.B.其主要作用:阻流﹑阻压﹑分压﹑降压﹑负载. 是目前电子、电器、信息产品使用量最大,价格最便宜,品质稳定性信赖度高之碳膜固定电阻器。
此电阻器系以高温真空中分离出有机化合物之碳,紧密附着于瓷棒表面之碳膜为电阻体,而加以适当之接头后切薄而成,并在其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保护之。
我厂料号:210-ABC-DEFG-HABC-----------电阻值1R5:1.5ohm 103:10K ohm100:10ohm 104:100K ohm102:1Kohm 105:1M ohmDE--------------额定功率02:1/2W 10:1W04:1/4W 20:2W08:1/8WF----------------误差1:+-1%(F) 2:+-2%(G)5:+-5%(J) 6:+-10%(K)7:+-20%(M)以下各料号所表示具体意思参见料号准则。
(2) 金属氧化皮膜电阻A.一般其额定功率多为:1/4W﹑1/2W﹑1W﹑2W.5W.10WB.其功率较大,零件软脚一般需加高5mm~13mm,以利于散热,其料号为213-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3)实心电阻(CR)其料号为211-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4)热敏电阻(TC)A.该电阻在电路中一般作温度补偿用,对温度反应灵敏.B.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分为:(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其料号为218-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最大工作电流﹐F表示误差﹐G表示脚位数(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其料号为218-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电阻数﹐F表示误差﹐G表示脚位数(5)保险丝电阻器保险丝电阻器与保险丝在材质及构造上本身就有类似处,而保险丝电阻器兼具二者的功能,平时可当做电阻器使用,一旦电流异常时就发挥其保险丝的作用来保护机器设备。
由于有二用的功能故成本随之降低。
其料号为214-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6)突波吸收器(压敏电阻)来自于电磁能量之突波,如闪电及马达启动或于作业中拔掉插头时的即时电压转换,这些突波会造成机器的误动操作或损坏机器,更严重的是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当高压突波入侵回路时,CSE-JSE系列突波吸收器能保护机器设备及半导体组件之回路。
特点: 1. 突波吸收性好,反映快。
2.静电容量小,绝缘性高。
3. 对反复入侵之突波电压,很稳定。
4. 限制电压底。
5. 无极性。
使用范围1.有线,无线,信号系统:汽车音响天线,有线信号装置,无线信号装置2.C.R.T 静电保护效果:监视器,电视等。
3.其它静电保护对策。
其料号为217-ABC-DEFGABC表示电压值﹐DEFG表示序号﹐从0001开始(7)光敏电阻是种薄膜的电子元器件,阻值随着光源强度而变化。
(8)水泥型阻器水泥型电阻是把电阻体放入方形瓷器框内,用特殊不燃性耐热水泥充填充密封而成。
具有耐高功率、散热容易、稳定性高等特点。
其料号为215-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9)绕线电阻将电阻绕线于无咸性耐热瓷件上或用氧化膜电阻等固定电阻器,外面加上耐热,耐湿及耐腐蚀之材料保护固定而成特性﹕1. 优秀的抗高压振荡性能;2. 在因故障而断开连接的方面比绕线电阻和膜电阻有更高的可靠性。
应用方面﹕1. 电视机,CRT显示器,复印机等机器。
2. LBP,VTR,电源开关,AC 转换器。
其料号为232-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10)精密型电阻器是用镍铬或类似的合金真空电镀技术,着膜于白瓷棒表面,经过切割调试阻值,以达到最要求的精密阻值。
其料号为221-ABC-DEFGAB表示额定功率﹐C表示误差﹐DEFG表示电阻值(11)金属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提供广泛的阻值范围,有着精密阻值,公差范围小的特性。
亦可应用于金属膜保险丝电阻器。
其料号为212-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12)排阻其料号为216-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电阻数﹐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13)小型化金属氧化皮膜电阻其料号为220-ABC-DEFGABC表示电阻值﹐DE表示额定功率﹐F表示误差﹐G表示形状其它类型电阻参见料号准则3.电阻在基板上表示符号1. R R2. VR三.电阻在电路中常见的三种联接方式1.串联(分压):其总电阻R=R1+R2+……R n2.并联(分流):其总电阻1/R=1/R1+1/R2+……1/R n3.混联四.电阻的标示1电阻参数的标示方法:1.直标法:如5W22KJ指直接标示在电阻本体上的阻值,亦称标称阻值.如图中的“5W22KJ”的函义是:5W表示功率,22KΩ表示阻值,J=±5%表示误差.2.色标法:指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电阻的参数(阻值误差).(1)下列色码识别表(COLOR CODE)碳膜电阻器E-24 SERIES 金属皮膜电阻器E-96 SERIES 颜色COLOR NO.1 NO.2 NO.3 NO.4 NO.1 NO.2 NO.3 NO.4 NO.5 黑BLACK 0 0 100=1 0 0 0 100=1棕BROWN 1 1 101 ±1% 1 1 1 101 ±1% 红RED 2 2 102 ±2% 2 2 2 102 ±2%橙ORANGE 3 3 103 3 3 3 103黄YELLOW 4 4 104 4 4 4 104绿GREEN 5 5 105 5 5 5 105 ±0.5% 蓝BLUE 6 6 106 6 6 6 106 ±0.25% 紫VIOLET 7 7 107 7 7 7 107 ±0.1% 灰GRAY 8 8 108 8 8 8 108白WHITE 9 9 109 9 9 9 109金GOLD 10-1 ±5% 10-1 ±5% 银SILVER 10-2 ±10% 10-2 ±10%(2)色环电阻又可分为(普通色环电阻)→四环;精密电色环→五环.(A)四环色码电阻,将无金﹑银颜色端放在左边,然后从左到右读.(B)精密色码电阻,将色带较细或色环相靠紧密的端放在左边.然后从左到右读数,如下图标:A. NO.1 1 2 3 4普误差项通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电第二位有效数阻第一位有效数B. NO.1 1 2 3 4 5精误差项密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电第三位有效数阻第二位有效数第一位有效数例:A. 黄紫红金1 2 3 447ㄨ102Ω, ±5%化简 4.7KΩ,±5%NO. 棕蓝黑红棕5 4 3 2 1色带细色环靠得紧密色环顺序: 棕红黑蓝棕120ㄨ106Ω, ±1%化简120MΩ, ±1%3.酸化电阻:一般为五条色环.电阻有1/8W﹑1/4W﹑1/2W之分.计算:例:1.如果一颗电阻的色环分别为棕﹑红﹑录﹑金.则棕红绿金= 1 2 5 J= 12ㄨ105 J= 1200000ΩJ= 1.2MΩJ注:(1).金色在最后一位表示误差值,用字母J表示.(2).误差值前一位表示10的乘方数,也可表示多少个零.(3).前二位依照色码值表示写出它们的色码值再乘第三位,既得到这颗电阻值.(4).如果所得到的阻值超过千欧姆或兆欧姆则必须依据它们的进位制换算. 例:2.如果一颗电阻的色环分别为棕﹑红﹑绿﹑棕﹑棕,则棕红绿棕棕= 1 2 5 1 F= 125ㄨ101 F= 1250ΩF= 1.25KΩF注:(1)棕色在最后一位表示误差值,用字母F表示.(2)误差值前一位表示10的乘方数,也可表示多少个零.(3)前三位依照色码值表示写出它们的色码值再乘以第四位,即得到这颗电阻的阻值.(4)因为棕色有可能为第一色或最后一色,我们则必须注意它该从哪一头算起.(5)金色和棕色除了表示误差值之外还有自身色码值的表示,我们应注意区分它们的意义.第二章电容(器)Capacitor一.定义: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能的电子元器件.是由电介质隔开的两块金属极板构成的﹐英文代号:C。
(1)基本单位:法拉(符号:F).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换算关系为: 1F=106μF =1012PF.(2)电容材料可分为金属﹑陶瓷﹑塑料﹑云母等.(3)电容器的特性: 隔直通交﹑通高频阻低频.(4)电容器的作用:滤波﹑旁路﹑耦合﹑亦与线圈组成谐振回路等.三.基板符号:C四.电容的种类:1.按结构分: C(1)固定电容:PCB标示(2)可变电容: C单联:双联多联2.按材质分:(1)铝﹑钽质类电容(有方向)(2)塑料类(无)纸质(3)陶瓷类五.各类电容说明:1.铝﹑钽质类电解电容器(E/C)(1)有极性:分为极化和非极化.极化电容不宜暴露于反向直流或超过其额定直流电压2%以上的尖峰交流电压,非极化单元则无限制,是由两个阴极接串在一起的极化单元组成.(2)其各项参数(包括容量﹑耐压﹑温度﹑极性)均标示在其绝缘皮上.(3)应用:低频滤波旁路﹑耦合与阻通.2.陶瓷电容﹑瓷片电容类(C/C)(1)公称静电容量未满100PF,以有效数字标示.如:1PF≧1 81PF→81(2)公称静电容量100PF以上者,如下:A.规格:3数字表示B.ELA规格:101→100PF,103→10000PF,未满1000PF用PF表示,1000PF以上者也可用:102→1000PF,203→20000PF等可用μF表示.如:100000PF→0.1μF01JC 表示C=0.1μF这种标示法常用于纸介﹑塑料电容(HJC﹑MEF﹑MPP)类.(3)陶瓷电容:2n3J 如:“2n3J”的“n”表示为“103”在数字中还代表小数点,故C=2.3ㄨ103PF.33nJ63 如: “33nJ63”函义: C=33ㄨ103PF﹑J=±5%﹑V=63V注意:A.瓷片类电容器在PCB上标示,无极性.B.工作电压50V的制品,在静电容量值下加横线表示.C.无横线则表示工作电压为500V,工作电压在1KV时,直接标出.D.电容的容量不可替代,只可如100μF/100V代替100μF/50V.E.静电容量允许误差错(用字母代替数值).C(±0.25% ) ﹑D(±0.5%)﹑F(±1%)﹑G(±2%)﹑J(±5%)﹑K(±10%)﹑M(±20%)﹑Z=-20~+80%规范:静电容量在1~5PF时允许误差限定为±0.25PF(C)﹑0.5PF(D);6~10PF时限定为±0.5PF(D);11P支上时限定为0.5%﹑±10%等.六电容料号表示法:1.铝质电解电容300-ABC-DEFG(-H)ABC--------NOMINA L CAPACITANCE(UNIT: μF)电容值1R5:1.5μF 3R3:3.3μF100:10μF 101:100μF102:1000UfDE---------VOLTAGE RATING电压值06:6.3V 10:10V 16:16V 07:450V25:25V 35:35V 50:50V 08:350V63:63V 01:100V 02:160V03:200V 04:250V 05:400VF-----------TOLERANCE误差1:+50%-20% 2:+-20%3:+20%-10% 4:+30%-10%5:+80%-10% 6:+-5%G----------TYPE形状0﹕TAPEING 带状自插85℃101:NORMAL TYPE未整形长脚散装85℃2:SHORT CUT FORMING整形短脚散装85℃3:SHORT CUT FORMING整形短脚散装105℃4:NORMAL TYPE未整形长脚散装105℃5:TAPING带状自插105℃6:SPECIAL TYPE7:SHORT CUT FORMING整形短脚125℃L:LM系列A:TAPIMG直脚85℃B:TAPIMG直脚105℃C:短脚散装直脚105℃D:短脚散装直脚85℃H-----------特殊要求L:LOW DFSL:LOW ESR+LOW OF其它电容料号表示参见料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