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19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是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的概述:1. 婴儿期(0-2岁):这一阶段的婴儿主要的发展是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
婴儿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信任、安全,反之,婴儿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当感到饥饿、寒冷、不舒服而啼哭时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母亲或其他抚养者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此外,父母需要多给婴儿做一些抚触,多一些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
提倡母乳喂养的意义不仅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
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是运动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幼儿会学会爬行、行走、跑动等基本运动技能,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幼儿逐渐理解物体永恒性,即认识到物体即使被遮挡也存在,并开始建立简单的概念和记忆。
幼儿开始展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偏好。
3. 学前期(3-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4. 整个幼儿期的特点: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说,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从出生至六岁左右的成长时期,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迅速,他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都在不断变化和成熟。
以下是各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年龄特点。
0-1岁:这是婴儿期,幼儿刚刚出生,对外界刺激和环境非常敏感。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他们学会抬头、坐起来、爬行甚至是行走。
此外,他们也开始发展语言能力,能够通过哭泣、笑声和各种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这个阶段的幼儿主要关注和依赖他们的主要照顾者,如父母和保姆。
1-2岁:这是幼儿早期,也被称为“恶龙年龄”。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开始了解物体的名称和功能,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并开始使用单词和简短的句子。
同时,幼儿也展示出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穿衣、吃饭等。
这个阶段的幼儿经常会表现得非常顽固和固执,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建立自我的独立性。
2-3岁:这是幼儿中期,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加复杂和独立的行为和思维。
在这个阶段,幼儿会大量增加词汇量,并能够运用简单的语法规则进行表达。
他们的注意力也开始增长,可以集中在件事情上并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幼儿还开始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大小、颜色、数量等,他们也开始发展社会技能,在和其他幼儿交往中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3-4岁:这是幼儿晚期,幼儿进入了“为什么”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对周围世界产生好奇心,会不断提问为什么,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对话,并开始使用过去式和未来式。
同时,幼儿的社交技能也在不断增强,他们能够与其他幼儿进行更多的互动和游戏,开始体验友谊和合作带来的乐趣。
4-5岁:这是幼儿接近学前阶段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进入了当前发展的巅峰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能力非常发达,可以进行复杂的对话和叙述,并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1、小儿年龄分期(7个):①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约40周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为期12周;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
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围生期)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自身免疫力低,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自伤)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
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到18-20岁。
2、儿科特点(清楚):1)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2)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成人多,但肠胃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3)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预防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3、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3、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婴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展迅速,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通过了解婴幼儿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父母和照顾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发展状况,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教育。
第一阶段:婴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是婴幼儿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的婴儿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他们依赖成人来满足基本的需求,如喂食、更换尿布和保持身体清洁。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感官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开始认识和反应各种声音、触觉和味道。
婴儿期的婴儿开始学习控制头部和颈部的肌肉,并逐渐实现坐立、爬行和站立。
他们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摸索和探索周围的物品。
同时,此时的婴儿也开始发展基本的语言能力,会发出各种声音并尝试模仿成人的语言。
第二阶段:幼儿期(1岁到2岁)幼儿期是婴幼儿生命中的早期发展阶段,此时,孩子的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较为灵活地行走、跑跳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发展,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此外,他们开始学习社交技能,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并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岁到6岁)学龄前期是婴幼儿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身体、感知和认知的变化。
身体方面,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可以进行精细的手指动作,如握笔、剪纸和系鞋带。
在感知和认知方面,学龄前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此外,他们开始对字母和数字产生兴趣,并逐渐发展阅读和数学的基本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有些婴幼儿可能会早熟,表现出超出其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而有些则可能会发展相对滞后。
儿童发展的年龄分期是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对儿童的各个年龄分期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婴幼儿期(出生至2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的生命最初两年,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发展上,经历了快速生长和各种能力的迅速发展。
此外,在心理上,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从最初的哭泣和咿呀学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还发展了社交能力,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让人喜欢的表情和行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儿童的“玩耍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绘画等。
他们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玩耍,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不断增加词汇量并掌握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此外,幼儿期的儿童在社交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培养友谊关系,并借助社交互动来解决冲突和分享资源。
3.学龄前期(6岁至12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并逐渐发展出学习和思考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从书本、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并逐渐掌握了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在社交发展方面,学龄前期的儿童倾向于与同伴建立更为稳定和紧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逐渐发展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
在身体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开始经历性征的发育,如月经、声音变低等。
此外,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情绪起伏、自我认同探索和未来规划等问题。
他们开始展示更加成熟的思维能力,并逐渐独立于父母,并与同伴在社会化方面发展更深入的关系。
总体来说,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
各期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指标小儿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后逐渐长大并形成成人体型的过程。
它涉及到身高、体重、脑发育、骨骼发育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对各期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指标的介绍。
1.新生儿期(0-28天)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一个月,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特点包括:-身高:新生儿身高通常为45-55厘米。
-体重:新生儿体重通常为2.5-4.5千克。
-大脑发育:新生儿大脑的体积约为成人大脑的30%。
-运动能力:新生儿的运动能力较弱,并且主要表现为四肢的不协调运动。
-视力和听力:新生儿出生时对视力和听力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还不太成熟。
2.婴儿期(1个月-2岁)婴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到2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儿童特点包括:-身高:婴儿期是身高增长最快的阶段,平均每年增长25-30厘米。
-体重:婴儿期的体重增加也较快,仅在第一年内就可增加2倍以上。
-大脑发育:婴儿期是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脑体积也将逐渐增大。
-运动能力:婴儿期的儿童能够逐渐学会抬头、翻身、爬行、坐起、站立等动作。
-语言能力:婴儿期的儿童开始学习发出声音,并逐渐学会说简单的单词。
3.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指2-6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儿童特点包括:-身高:幼儿期的身高增长依然较快,平均每年增长7-10厘米。
-体重:幼儿期的体重增加速度较缓慢,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
-大脑发育:幼儿期的大脑继续发育,连接数目的增加使得思维、记忆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运动能力:幼儿期的儿童能够逐渐学会奔跑、跳跃、抛接物体等动作。
-语言能力: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学会使用复杂的句子和进行简单的对话。
4.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指6-12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孩子特点包括:-身高:学龄期的身高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
-体重:学龄期的体重增长稳定,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
-大脑发育:学龄期的大脑发育进一步完善,思维逐渐转向抽象、逻辑和概念的发展。
-运动能力:学龄期的儿童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体育项目,并逐渐展现出个体差异。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之一,一般指的是从0到6岁的年龄段。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心理、社交和认知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成长。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1.0-1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全身心地依赖他人,他们正在建立自己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他们的动作还不太协调,但正在逐渐学会爬行、翻滚和坐起来。
他们开始发展一些基本感官和运动技能,例如用手抓住东西和握紧拳头。
此外,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2.1-2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探索世界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培养了更多的运动技能,例如跑、跳和爬。
他们的手眼协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和玩具,如堆叠积木、画画和模仿成人的行为。
言语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此外,他们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3.2-3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会穿脱衣服、洗手和自己吃饭。
他们对于环境的探索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开始参与各种活动,如跑步、跳跃、爬山等。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可以说出短句,并开始理解和遵守简单的指令。
此外,他们还开始展示社交技能,学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分享玩具。
4.3-4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开始进入理解与表达能力大幅提高的阶段。
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开始使用复杂的语句。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能够理解数量、形状和颜色等概念。
在社交方面,他们开始学习分享和合作,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幼儿合作解决问题。
5.4-5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准备进入学校的阶段。
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增强,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任务,如完成拼图和记忆游戏。
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可以参与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等活动。
同时,他们的社交技能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可以与其他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分享玩具和解决冲突。
6岁及以上: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学龄前儿童的阶段。
1.婴儿期(0-1岁):婴儿期是孩子最初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自主行为和沟通能力。
他们完全依赖父母或照顾者的照料。
这个阶段特点主要包括:-刚出生时,婴儿睡眠时间较多,大约需要睡16-20个小时。
-婴儿的唯一沟通方式是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
-婴儿开始学会抓握和触摸周围的东西,并通过吮吸来满足自己的食欲。
-婴儿会开始学习坐的技能,并尝试站立和行走。
2.幼儿期(2-5岁):幼儿期是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的阶段。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逐渐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个阶段特点主要包括:-孩子开始学习说话,并逐渐组成简单的句子。
-幼儿本能地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并尝试进行各种探索。
-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与同龄人进行游戏和互动。
-幼儿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性,并展示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学龄前期(6-12岁):学龄前期是孩子正式进入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接触学校教育,逐渐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个阶段特点主要包括:-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学龄前儿童逐渐明白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
-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
-学龄前儿童在社交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能够与同龄人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和互动。
4.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孩子开始正式接受系统化学习和教育的时期。
他们的认知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阶段特点主要包括:-孩子学会了较为复杂的读写和计算技能。
-学龄儿童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学龄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兴趣领域逐渐扩展,开始接触和探索不同的知识领域。
5.青少年时期(13-18岁):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进入青少年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正式迈入成年的门槛,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1.新生儿期(0-1个月):新生儿在此阶段主要表现为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如食物、温暖和安全感等。
他们对外界环境尚不敏感,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思维和表达能力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哭泣来传达需求。
2.婴儿期(2-12个月):婴儿期是个体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婴儿的头部将在此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
此时期的婴儿有吸乳反射,能清楚地听到不同声音,眼睛视野有限但能辨别出明暗。
婴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能够辨别面孔和声音,开始展示出固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3.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个体基本运动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幼儿第一次开始表达自我的个性,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增强。
此时期的幼儿逐渐学会说话,在语言的发展和理解上取得重要进展。
他们对物体的表面特征产生兴趣,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4.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敏感期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儿童的神经系统十分敏感,对外界刺激特别容易产生反应。
此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于游戏和社交活动的兴趣,他们开始展现出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逐渐形成对外界常识的理解。
5.小学期(6-12岁):小学期是儿童社会与认知发展的关重期,儿童逐渐从幻想和现实中区分出来,开始建立自主性和责任感。
在认知上,儿童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具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开始了解和掌握书写、阅读和计算等基本技能。
6.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个体身体、心理和性格上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
在此时期,青少年开始思索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有更多的关注。
青少年的社交网络扩大,对同伴和朋友的影响力增强。
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开始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的能力。
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婴幼儿年龄分期成为了研究和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婴幼儿的成长和教育。
本文将对婴幼儿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发展过程。
一、婴儿期(出生至1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快速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大脑不断发育,感官、运动和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1.1 运动发展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开始逐渐掌握头部的控制能力,能够扭动、翻身、抬头等。
3个月左右,婴儿可以坐立不稳,5-6个月左右可以独立坐起来。
到了一岁左右,大部分婴儿可以行走了。
1.2 感官发展婴儿在出生后就可以通过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
他们的听觉系统很敏感,能够区别不同的声音。
视觉方面,出生后的婴儿对于高对比度的物体更感兴趣,随着发育,他们可以看清楚更细小的物体,对颜色也有了更好的辨别能力。
1.3 认知发展在婴儿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通过触摸、尝试等方式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开始逐渐理解因果关系,并能够模仿他人的动作和面部表情。
二、幼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是婴儿期之后的发展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走向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
2.1 运动发展在幼儿期,孩子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跑步、跳跃、爬坡等,对于手眼协调也有了更好的掌握。
2.2 语言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能够理解更多复杂的语言信息。
他们开始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3 社交和情感发展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建立与他人的社交关系。
他们可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并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
情感上,孩子对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亲近感。
三、学前期(3岁至6岁)学前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为正式学习做准备的时期。
3.1 认知发展在学前期,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和发育特征。
婴儿期(0-2岁):这个阶段是一个迅速生长的阶段,宝宝的身体重量和身高会迅速增加。
婴儿的生长速度最快,身高一般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增长25-30厘米。
婴儿的大脑发育迅速,能力和控制逐渐提高。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发展头部的控制能力,能够抬起头、翻身和坐起来。
他们也会开始感知和反应外界的刺激,比如声音和光线。
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一个身体协调发展的阶段。
幼儿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但是速度会略微慢下来。
女孩生长速度比男孩稍快。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各种感官和运动技能都在发展。
他们能够跳跃、跑步、用铅笔画图和扔球等。
他们也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身体和大脑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但是速度较小。
女孩在这个阶段一般会进入青春期。
学龄期儿童的大脑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发展复杂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新的技能。
他们的社交技能、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都有了显著提高。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男孩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女孩在青春期结束后生长速度减慢。
青少年期是性征发育的阶段,男孩开始发育阳具、声音变低,女孩则开始发育乳房和月经。
青少年的大脑还在发育中,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除了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儿童在不同阶段还会经历其他方面的发育变化。
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都会不断发展和改变。
同时,儿童的营养需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他们需要适当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总而言之,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和发育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的发展。
临床儿科知识: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之幼儿期
复习医疗事业单位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大家梳理儿科学的知识。
一.幼儿期的概述
幼儿期是指从1岁开始至满3岁称为幼儿期,这一时期是儿童智力的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是孩子的特殊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也是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时期。
二.幼儿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从3-6岁身高约增加18厘米;
2.体重:约增加6公斤;
3.体形:从头重脚轻、腹部突出、短手短脚、圆圆胖胖的婴幼儿体形,变成皮下脂肪较少、肌肉结实的儿童体形;
4.肌肉: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5.骨骼:强壮,保护内脏器官;
6.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两者日趋平衡(但前者仍强于后者)
(1)兴奋-睡眠时间减少,新生儿:22小时;3岁:14小时。
(2)抑制逐渐学会控制,减少冲动性。
7.条件反射容易建立,而且较巩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较快,且学会后也不容易遗忘;
8.大脑单侧化现象形成
左半球:处理语言;右半球:形象思维。
例题:
幼儿期的特点不包括?
A.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婴儿期减慢
B.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也渐次减慢
C.言语、动作及心理方面发展较慢
D.前囟闭合,乳牙出齐
E.能控制大小便
正确答案:C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期的特点?
A.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B.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力发育较前突出
C.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需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
D.活动范围扩大,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
E.识别危险的能力增强,较少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