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知识点(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3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1《庄子》二则(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1.两层意思:第一层,描述纪鹏形象;第二层,和耀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
鹏的形象:鹏的形体大,背与翼的大而有力,能击水三千里,直上九万里,有视苍天如海,观地下如烟的高傲。
但鹏如果没有风力的帮助,也是飞不上高空。
2.庄子与惠子在深梁之上围绕“鱼之乐”展开辩论,二人各自抓住对方的漏洞予以反驳,语言妙趣横生。
尤为巧妙的是,庄子本来已成败局,但他却巧炒地偷换概念,使用论辩术,使惠子的话自相矛盾,变被动为主动。
解析: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章内容的巧妙之处。
第四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二.古今异义词。
1.怒.而飞古义:奋发今义: 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4.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5.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三.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四.一词多义。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天下为.公(是)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
大概,恐怕)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五.重点字词解释。
1.北冥..有鱼(北海 )2.怒.而飞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其翼若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5.南冥者,天池..也(天然形成的水池)6.志怪..者也(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7.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9.去以六月息.者也(风)10.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12.其.视下也(代大鹏)13.亦若是.则已矣(这样)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水上的桥)15.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16.固.不知子矣(本来)17.全.矣(完全,完备)18.请循其本...(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六.重要语句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北冥有鱼(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②鲲(kūn):大鱼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
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垂:悬挂。
③海运:海水运动。
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
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②《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③志:记载。
怪:怪异的事物。
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
”⑤野马也,①抟(tuán):盘旋飞翔。
②扶摇:旋风。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
④息:气息,这里指风。
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②苍苍:深蓝色。
③极:尽。
④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三)课文分析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积累总结勤奋学习就是面对学习作业,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观找出困难的缘由,勇于克服,不解决困难时不罢休。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庄子二则文言文学问点积累,期望对您有所帮忙!庄子二则学问点整理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 溟”,海)二.古今异义词。
1.怒而飞古义:奋勉今义: 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4.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平安5.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三.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四.一词多义。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天下为公(是)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此之谓乎(表推想。
也许,唯恐)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五.重点字词解释。
1.北冥有鱼 (北海 )2.怒而飞 (兴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水运动)5.南冥者,天池也 (自然形成的水池)6.志怪者也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7.水击三千里 (击水,拍打水面)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回旋飞行)( 扶摇:旋风)9.去以六月息者也 (风)10.野马也,尘埃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12.其视下也 (代大鹏)13.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水上的桥)15.安知鱼之乐 (怎么,哪里 )16.固不知子矣 (原来)17.全矣 (完全,完备 )18.请循其本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六.重要语句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飞往南海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联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一妙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了“危机”。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
庄子回答“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
这正展示了庄子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觉得鱼儿也很快乐。
同时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参考答案:1.怒:振奋。
这里指有力鼓动翅膀。
2.志:记载。
3.安:如何,怎么。
《<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在政治之,庄子主张“”。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一书中。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后学的著作,现存篇,包括。
二、写作背景《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逍遥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
他们以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
他往往将主观的思想发挥到外物之,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
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庄子的所谓“真”。
他们俩常在梧桐树下谈论学问,或往田野之散步。
文中这个历史之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之》选自《秋水》。
三、字音字形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齐谐( ) 正色邪( ) 濠( ) 梁鯈( ) 鱼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北冥有鱼2.怒而飞。
3.垂天之云。
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南冥者,天池也。
6.齐谐者,志怪者也。
7.水击三千里。
8.抟(tuán)扶摇而之者九万里。
9.去以六月息者也。
”10.野马也。
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远而无所至极邪?13.以若是则已矣。
14. 从容:15. 固不知子矣。
16. 子固非鱼也。
17. 全:18. 循本:19. 安:20. 既:21. 已:(二)通假字1.北冥.有鱼。
2.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今义:2.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今义: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4.南冥者,天池..也古义:今义: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6.循.本古义:今义:7.安.知鱼之乐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1.鲲之大。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代表作品为《庄子》,是庄子与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2.《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第一则《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题目是编者加的。
内容主题《北冥有鱼》是《庄子·逍遥游》的开头部分,描绘了一幅巨鲲变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其中瑰丽雄奇的浪漫想象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讲述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的一场有趣的小辩论,风格轻松而富有意趣。
关键字词北冥有鱼北冥(冥míng,同“溟”,海;北冥,即庄子想象中的北海)有鱼,其名为鲲(鲲kūn,大鱼名)。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怒,振奋,这里指用力振动翅膀)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运,动,这里指大海翻腾动荡)则将徙(徙,移动,飞)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也。
《齐谐》者,志(志,记载,记述)怪(怪,怪异的事物)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水击,击水,拍打水面)三千里,抟(抟tuán,盘旋)扶摇(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去(去,离开)以六月息(息,气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苍苍,深青色,苍青色,指天色湛蓝),其(其,表示选择,下句同此)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无所至极,没有尽头,这里指看不到尽头)邪?其(其,代词,指大鹏)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则已矣,罢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北冥有鱼》一、文学常识《北冥有鱼》选自。
庄子,名,人,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的观点,与老子并称“ ”。
《庄子》是的著作,现存篇,包括内篇篇、外篇篇、杂篇篇。
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词语解释1、怒而飞怒: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3、志怪者也志:4、水击三千里水击: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7、野马也,尘埃也野马:8、亦若是则已矣是:已:9、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极:10、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11、南冥者,天池也天池: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13、北冥有鱼同,三、一词多义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2、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3、以去以六月息者也4、而化而为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怒而飞5、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其名为鲲四、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齐谐》者,志怪者也。
五、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
2、《北冥有鱼》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3、《北冥有鱼》一文中,说明神奇的鹏鸟和人一样都是有局限的句子是:,。
4、《北冥有鱼》一文中,引用《齐谐》这本书中的句子是:,,,。
5、《北冥有鱼》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句子是:,。
6、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写大鹏奋飞时的句子是:,。
7、《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八下语文《庄子》二则学习要点(含答案)一、填空。
庄子,名周,时期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怒而飞怒:②将徙于南冥徙:③志怪者也志:④水击三千里击:⑤抟扶摇而上者扶摇:⑥去以六月息者也息:⑦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三、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①北冥.有鱼冥:②是.鸟也是:③抟.扶摇抟:④其.正色邪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用自己的话说说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在作者笔下,“鹏”是什么样的形象?四、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②汝安知鱼乐安: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⑤请循.其本循: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请循其本。
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 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答案】一、战国哲学道二、①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迁徙。
③记载。
④拍打。
⑤旋风。
⑥气息,这里指风。
⑦气息三、1. ①同“溟”,海。
②这。
③盘旋飞翔。
④表示选择。
2. 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3. 需要在六月海水运动时,借助大风南飞。
“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四、1. ①怎么。
②哪里。
③固然。
④完全,完备。
⑤追溯。
2. ①请追溯话题本原。
②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精深博大,被后世称为“庄子之学”。
庄子的著作《庄子》中包含了丰富的文言文,下面是两则庄子的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语法庄子的文言文使用了古代汉语的基础语法。
句子结构通常为主语+谓语+宾语,动词常常放在句首,谓语和宾语之间没有任何连词。
例如,“庄子之学,玩世之道也”(《庄子·秋水》),这句话中,“庄子之学”是主语,“玩世之道也”是谓语。
知识点二:句型运用与修辞手法庄子的文言文中运用了各种句型和修辞手法,以强调观点和增加表达的效果。
1. 设问句:庄子常常使用设问句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人之感也,各有所深信,而不相闻也,非人之愚以愚,其知若何也?”(《庄子·人间世》)这句话以设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真实的感知,思考人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2. 对比句:庄子经常使用对比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寒清而益寒,人寒至而益愈寒”(《庄子·秋水》)这句话通过对比秋水的清冷和人的寒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思考。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排比句:庄子也常使用排比句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夫虚名亦无有,而疲神自累耳;世间之物,与我何干?虚名一日得之,我奉之如鸿毛;三公之位非贵也,我拜之如粪土”(《庄子·象》)这句话使用了多个排比句,表达了对虚名和世俗的不屑一顾。
4. 换头说法:庄子的文言文中常常出现换头说法,即用一个物品代替另一个物品,进行比喻和隐喻。
例如,“夫鱼举首邈然而逝者,不必谓之波逝也,是鱼之形化者也”(《庄子·道岳》)这句话中,庄子把鱼游动的波纹比喻为鱼的形象化身,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变化。
知识点三:抒发哲理思想和审美情感庄子的文言文既是哲理思想的表达,又是审美情感的抒发。
他宏大的思想内容和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相结合,使得他的文言文充满了韵味和思想深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21《<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梳理一在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而《庄子》却机敏、幽默与诙谐。
庄子(约公元前 369~公元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相梁(xiàng)鹓鶵(yuān chú)醴泉(lǐ)鸱(chī)吓(hè)儵鱼(tiáo)濠梁(háo)3、一词多义。
是:于是,鸱得腐鼠(这时)是鱼之乐也(这)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唬)于:夫鹓鶵发于南海(介词,从)而飞于北海(介词,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4、古今异义。
【或】古义指有人,现在指或者。
【于是】古义是两个词语,意思是在这时,现在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安】古义是怎么,现在指安全、稳定。
【固】古义是本来,现在指坚固。
5、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相”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宰相”。
6、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欲代子相:你。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非梧桐不止:栖息。
非练实不食:竹子所结的子。
非醴泉不饮:甜美的泉水。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
请循其本:从最初的的话题说起。
7、掌握下列语句的特殊句式。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于国中”后置,“搜”后省略宾语“庄子”)三惠子相梁内容解读1、请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可以分成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写惠子相梁,听信他人挑拨,搜捕来看望自己的庄子;第二层从“庄子往见之到结尾”,写庄子以鹓鶵自比回击利欲熏心的惠子。
2、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喻志向高洁之士),将惠子比做鸱(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知识梳理与练习-、课文内容梳理《〈庄子〉二则》选择《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鲸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鲸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鲸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二、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lng)能鹏(k□n)拷(tudn)迁便(xl)2、课文.字词详解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鲸。
鲸4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5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②三(kun):大鱼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
4、主谓5、表承接鹏5之背,不知6其几千里也;①怒7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
8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垂:悬挂。
③海运:海水运动。
④徙:迁移。
5的6、代词它7、表修饰8、这南冥者,①天池也。
②《齐谐》者,③志怪者也。
《谐》5之6言曰:“鹏7之8徙9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②《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③志:记载。
怪:怪异的事物。
④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5、主谓6、记载7、主谓8、迁徙9、到①拉②扶摇6而上者九万里,③去7以六月④息者也。
”⑤野马也,①技(tudn):盘旋飞翔。
②扶摇:旋风。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
④息:气息,这里指风。
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6、表示修饰7、凭借①尘埃也,生物5之6以7息相吹也。
天8之②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③极④邪?9其视下也,亦10若11是12则13已矣。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梳理及练习(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精讲精练一、精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1游于濠梁2之上。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3鱼,安4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5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6矣!”庄子曰:“请循其本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1.惠子: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朋友。
2.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安徽凤阳。
3.非:不是。
4.安:怎么,哪里。
5.固:固然,本来。
6.全:完全,完备。
7.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
循,追溯。
译文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之上知道的啊。
”一词多义1.固:(固然)——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2.全:(完全,肯定)——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整个的)——全石以为底虚词的运用1.之:(代词,可译作“他",指惠子)——庄子往见之(结构助词,“的”)——是鱼之乐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之不知鱼之乐特殊句式1.判断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课文理解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鳗到鹏的变化:鲍、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一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 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二、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 ?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①妙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了“危机”。
②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
庄子回答“我知之濠上也”,把惠子“安知鱼之乐”的问题,从本意询问如何知道“鱼之乐”故意理解成“(在)哪里知道”,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
这正展示了庄子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认为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净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齐谐者,事怪者也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请循其本参考答案:L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5.志:记载。
6.安:怎么。
7.循:追溯。
四、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庄子》两则北冥有鱼一、字词积累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2.词性活用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3.古今异义的词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4.一词多义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列前茅。
(名次)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名,国著名家、家、家,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北冥有鱼》》节选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
作者,名,时期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并称为“”。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的著作。
现存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
北冥有鱼
1.北冥.有鱼北冥:
2.鲲:
3.怒:
4.垂天之云
5海运 6.天池
7.志怪8.水击
9.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
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其视下也13亦若是则已矣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濠梁
2.鲦鱼:
3.、是.鱼之乐也:
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请循其本: 循
三、翻译句子
3.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三、能力提升
1.《北冥有鱼》讲了那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什么样形象?你能写出几句相关的诗句或成语吗?
(选做)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才是胜利者?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庄子,名周,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道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秋水》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
现存 33 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
北冥有鱼
2.北冥.有鱼同“溟北冥:北海 2.鲲:大鱼名
3.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震动翅膀
4.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5海运海水运动 6.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7.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8.水击击打
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10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马
12.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么?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其:表示选择
13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14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濠水名梁桥
2.鲦鱼:一种白色的小鱼
3.、是.鱼之乐也:这
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5.请循其本: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三、翻译句子
3.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4)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三、能力提升
1.《北冥有鱼》讲了那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什么样形象?你能写出几句相关的诗句或成语吗?大鹏的形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与“鹏”有关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
与“鹏”有关成语:鹏程万里万里鹏程鲲鹏得志鹏抟九天
(选做)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才是胜利者?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2.我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从逻辑上来说,惠子是胜利者。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
从形式上来说,庄子是胜利者。
因为庄子说了以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我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