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康复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23
冠心病的护理讨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护理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方式管理与环境调节:-防温降暑:患者在高温天气下需注意防暑降温,户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携带充足水分,并适当开启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约25度左右)。
-适度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有规律的中低强度锻炼,如散步、慢跑或太极等,但避免在炎热时段和剧烈运动。
2.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心理平衡至关重要,冠心病患者需要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等方式减轻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起居有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这对维护心脏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 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量,适量食用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预防血脂异常。
4. 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患者需按照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提高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了解疾病知识、监测自身症状、正确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
5. 康复与功能锻炼:-冠心病康复护理包括了针对性的心脏康复计划,如心肺功能训练、物理疗法、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性指导,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病情恶化。
-对于已经接受过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早期开展心脏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6. 定期随访与监测:-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必要时做负荷试验或冠脉造影,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综合以上各方面护理措施,旨在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康复护理指导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康复护理。
一、饮食指导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原则,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食谱安排。
1. 控制脂肪摄入:冠心病患者应限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如肥肉、黄油、动物内脏等。
而多食用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
2. 减少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荷。
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
3. 控制糖摄入: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患者应限制糖的摄入量,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
二、药物管理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以下是一些对于药物管理的指导:1. 定时用药:冠心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时间或剂量。
2. 不可自行停药: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绝对不可自行停药。
因为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心脏突发事件。
3.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冠心病患者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医生指导: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冠心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度的运动。
2. 选择适宜运动:冠心病患者应选择低强度、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避免过度运动引起心绞痛。
3. 注意运动时间:最佳运动时间通常是在午饭后一小时之后,避免在进食前或饭后立即进行运动。
四、心理疏导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心理护理的建议:1. 积极面对疾病:冠心病患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康复评估与计划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需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康复评估与计划是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从评估和计划两个方面介绍相关内容。
一、康复评估康复评估是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全面了解其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医学信息评估: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病史、症状表现、疾病类型和临床指标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评估: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确定风险因素,并针对个体特点提出相应的康复建议。
心理社会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因素,以了解其对疾病的适应和认知水平,为后续康复干预提供依据。
二、康复计划康复计划是根据康复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康复目标和实施方案,以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
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康复目标:根据康复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目标,包括身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目标,以提高康复效果。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训练、心理干预、教育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
要注意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康复措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实施康复干预:根据康复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营养指导、药物管理、心理疏导等。
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监测康复效果:在康复过程中,要及时监测康复效果,评估康复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如果发现康复计划需要调整,要及时进行干预并修改方案,以确保康复目标的实现。
总结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评估与计划对于促进其康复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在进行康复评估时,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情况,为康复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制定康复计划时,要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康复方案,并积极开展相应的康复干预措施。
冠心病康复护理措施ⅠⅡⅢ期康复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别讨论冠心病康复护理的Ⅰ、Ⅱ、Ⅲ期康复措施。
Ⅰ期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刚刚出现心脏事件后的Ⅰ期康复中,主要目标是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心肌损伤,保护冠状动脉免受进一步损害。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措施:1. 心电监护和动态血压监测:对于危重病情的患者,心电监护和动态血压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特殊体位:部分冠心病患者在发作过程中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
此时,将患者半坐位或仰卧位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血液循环。
3. 细心护理:医护人员应该提供细心的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听诊心肺杂音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Ⅱ期康复Ⅱ期康复是在患者状况稳定后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动和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体能。
以下是Ⅱ期康复的重点措施:1. 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会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初期的运动强度应该适中,例如散步、健身操等,逐渐增加运动负荷,提高心肺功能。
2. 药物治疗:在Ⅱ期康复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降脂药物等的使用都有助于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3. 定期复诊:护理人员会约定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心肌酶等的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Ⅲ期康复Ⅲ期康复是在冠心病患者稳定后的长期康复阶段,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危险因素,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Ⅲ期康复的关键措施:1. 合理饮食:冠心病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同时,限制高脂食物、盐分过多以及过量摄入的糖分。
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护理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护理1、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症状。
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护理是帮助病人恢复心脏功能,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减轻症状发作。
2、康复护理目标- 促进心脏功能恢复:通过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病人恢复心脏功能。
- 预防并减轻症状发作:通过专业的生活方式指导,帮助病人控制饮食、戒烟限酒,降低血脂、血压等风险因素。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促进心理健康。
3、康复护理内容3.1 药物治疗- 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减少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
- 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 针对血脂异常,给予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3.2 运动锻炼-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适宜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 监测病人的运动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3.3 生活方式指导- 提供科学的膳食建议,帮助病人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摄入。
- 鼓励病人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 提供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技巧,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3.4 心理支持- 向病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影响和后果。
- 培养病人积极面对疾病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
- 组织康复心理治疗小组,让病人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4、附件- 运动计划表:详细列出病人的运动项目、强度和时间安排。
- 膳食指南:提供饮食建议,包括饮食原则、食物推荐和禁忌等。
- 药物清单:列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
5、法律名词及注释- 抗血小板药物: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β受体阻滞剂:指能阻断β-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
冠心病康复护理措施
1.控制饮食:限制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量,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膳食纤维等富含营养素和纤维的食物。
2.控制体重:遵循健康的饮食方案,保持合理的体重水平,防
止体重增加。
3.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应对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快
乐感。
4.戒烟和限制酒精:戒除烟草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5.保持适度的运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步行、骑车和游泳等,改善心肺功能,减少体重,控制血压和脂肪。
6.遵医嘱服药:血压、胆固醇、血糖和其他相关的疾病应该控
制在安全水平,遵照医生的建议服药。
7.定期随访:定期体检、检查血脂、心率、血压和其他相关生
理参数,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提高卫生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避免传染病和其
他疾病的流行。
9.预防低血糖和心血管事件:避免饥饿、过度用药、过度运动
和过度兴奋。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需要通过康复护理来改善心脏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介绍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内容。
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出现沮丧、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2.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患者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病情。
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包括饮食、体育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方面。
饮食应推荐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推荐高纤维食物和新鲜水果和蔬菜。
体育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推荐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减少病情的发展。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计划,并教授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脂调节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护士应帮助患者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4.定期随访和监测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应定期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服药情况,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度。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5.提供紧急救援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病症,护士需要具备紧急救援的能力。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及时使用常规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以缓解症状,并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需要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定期随访和监测以及提供紧急救援,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在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不断学习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康复护理是冠心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康复效果的评估。
一、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方法1. 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期间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关怀,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此外,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也可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2. 膳食护理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提倡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品。
3. 运动康复适量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体力水平。
4. 药物管理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和指导,确保患者按时、规律地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药物。
5. 定期复诊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复诊计划并提醒患者按时就医,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二、康复效果评估康复效果评估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改善程度,进一步调整康复护理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1. 体能活动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体能活动能力,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漱、穿衣、上下楼梯等)、体力锻炼能力等,可以了解到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的效果。
2. 心理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程度、抑郁症状等,可以了解到康复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
3. 用药依从性评估通过记录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是否遵守药物管理指导,可以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通过综合性的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帮助冠
心病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过程。
冠心病是一
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疾病。
康复护理的目
的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病情稳定,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关键之一是心脏功能恢复。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功能的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康复护理还包括生活方式改变。
患者需要改
善饮食习惯,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控制体重,减少摄入饱
和脂肪和胆固醇。
此外,患者需要戒烟、限制饮酒以及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并减少心肌缺血的风险。
康复护理还包括教育和指导。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有关冠心病的
知识,包括病因、症状、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
他们还应该教授患者如何自我监测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如何
适应病情的变化。
总之,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旨在帮助
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
它包括心脏功能的监测、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和社会支持、教育和指导以及定期随
访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模式逐渐从院内转移到院外。
传统的冠心病康复护理主要在医院内进行,包括心脏康复科护士的指导和监督下的运动和药物治疗等。
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自我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家中进行冠心病康复护理。
现代科技如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的普及使得患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健康信息、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
这种康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更好地照顾到患者的个人需求。
其次,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面临着长期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面对可能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压力。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心理应激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心理护理成为冠心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等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心理健康,提高康复效果。
第三,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开发成为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新趋势。
冠心病的病因和病情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为冠心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如基因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等,使得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更加可行。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及临床指标,量身定制运动、饮食和药物等方面的康复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总之,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康复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视、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开发和远程监护技术的应用等。
这些新进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冠心病是一种影响心脏供血的疾病,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
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运动康复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展开讨论。
一、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基础,旨在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
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在合理的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多纤维的原则,避免过度摄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如散步、太极拳和有氧运动等。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措施,患者应坚决戒烟,并且限制饮酒。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的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高血压药物、降脂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等。
抗凝药物可减少血液凝结,预防栓塞的发生。
高血压药物可以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降脂药物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抗心绞痛药物可以缓解胸痛症状。
三、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举足轻重。
医生和护士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并积极应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支持的方式可以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四、运动康复适度的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度和安全。
运动康复的目标包括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锻炼心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期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确保运动安全。
冠心病的康复效果评估指标是评估康复护理的关键指标,它们能够客观地反映康复治疗的效果。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心肌梗死后疼痛评分、运动耐力、血压、心率、血脂水平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护理计划,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血脂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为特征的疾病。
一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利用能力减退,全身运动耐力下降有关。
3.焦虑:与患者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二护理评估1.心电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处方,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级。
2.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检查者一般采用卧位踏车的方式,超声探头固定于胸壁显示患者运动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心脏内血流变化情况。
3.行为类型评定:A类型:工作主动、有进取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但易激动往往缺乏耐心。
B类型:平易近人、有耐心、不受时间驱使,无过度竞争性。
A类型人发生冠心病概率相对较高。
三护理措施1.一期康复护理措施:指导床上肢体活动、徒手体操、吃饭、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可早期进行。
进行呼吸训练(指导腹式呼吸)、坐位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强调规律生活、个性修养等。
2.二期康复护理措施: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家庭卫生、厨艺活动、园艺活动、邻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等。
每周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3.三期康复护理措施:运动方式包括:步行、登山、游泳、骑车、拳操等。
运动形式分间断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
运动量:合理的每周运动量为700-2000cal,相当于步行10-32km,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舒适,四健康教育1.正确认知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控制体重,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
3.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工作,适当运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4.定期体检,对已患病者,要严密监测病情的发展,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五康复治疗1.一期康复: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