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埃及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格式:ppt
- 大小:11.69 MB
- 文档页数:58
第8讲中东——埃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考点展示素养目标中东的位置、范围;石油对中东发展的影响。
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特点。
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南北对称的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矿产资源的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知识:识记中东地区的环境特征,会分析其石油经济的发展特点;识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和湖泊。
掌握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技能:能够分析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及尼罗河的水文特征;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素养:结合经纬度及海陆位置进行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中东——埃及[读图思考](1)中东地区位置特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2)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
(3)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主要的输出路线。
[读图思考]埃及的地形、 地势特征及景观特征。
1.中东(1)特殊的地理位置①“三洲五海之地”⎩⎪⎨⎪⎧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地处a 地中海,b 黑海,c 里海,d 阿拉 伯海,e 红海之间②重要的海峡⎩⎪⎨⎪⎧f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g 土耳其海峡(2)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高原为主的地形:k 阿拉伯高原,l 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4)主要河流:h 尼罗河,i 幼发拉底河,j 底格里斯河。
(5)资源⎩⎪⎨⎪⎧丰富的石油资源:以m 波斯湾为中心,形成巨 大的石油带匮乏的水资源2.埃及(1)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源自东非高原,注入①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连接②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 洋和印度洋的航程(3)经济支柱⎩⎪⎨⎪⎧传统:农业(长绒棉)现代: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读图思考]非洲大陆轮廓特征对海洋交通的影响。
第四节中东—埃及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单项选择题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读图回答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三处水域,其中①是( )A.地中海B.波斯湾C.黑海D.死海4.制约该图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是( )A.石油资源B.水资源C.热量资源D.森林资源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
读图,回答5~6题。
5.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是(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距海近,降水丰富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贫乏读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完成7~8题。
7.有关③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分配均匀B.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多C.夏半年盛行东北风,降水少D.全年干、湿两季明显8.下列有关①②④⑤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分布有热带雨林B.②区域因深居内陆而降水较少C.④区域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小D.⑤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在北非,有一条被称为“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沙漠之边”)的地带。
它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出发,穿过苏丹,直至西岸的毛里塔尼亚,就像一把利剑劈开了撒哈拉沙漠和非洲热带雨林。
据此及图回答9~10题。
9.该地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10.产生该地区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自然原因是( )A.严重的旱灾B.地区冲突不断C.粮食和燃油价格攀升D.人道主义援救资金不到位读某大陆沿5°S地形剖面图(横坐标为经度,纵坐标为海拔),完成11~12题。
课题人教版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附参考答案考点 1.中东; 2.欧洲西部;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澳大利亚。
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上节课知识点复习】1. 图上距离是12厘米,实地距离是36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3000万B. 1:300万C.1:30万D. 1:3万2. 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1:10 000B. 十万分之一C. 1:1000D. 1:1 000 0003. 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 1:5 000 000B. 1:500 000C. 1:50 000D. 1:50 000 0004. 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万,实地距离是500千米,图上距离是()。
A.2厘米B. 3厘米C. 5厘米D. 8厘米【本节课知识点】1.中东(长期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两洋三州五海之地:⑴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州: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⑵中东的范围: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⑶两个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丰富的石油资源:⑴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⑵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⑶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运输线: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区航线A苏伊士航线波斯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航线B好望角航线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航线C马六甲航线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匮乏的水资源:⑴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⑵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⑶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办法: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埃及的跨流域调水。
第9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中东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差异“中东”一般可近似地理解为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的一些国家。
广义上说,一般可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也门、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伊拉克、巴林、阿曼、黎巴嫩、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塞浦路斯、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和5个非阿拉伯国家(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伊朗和阿富汗)。
阿拉伯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非阿拉伯国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所组成的国家,它们使用同一种语言——阿拉伯语,有共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二、金字塔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 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
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
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
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 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像风化严重。
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做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位置与范围:本区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面积约占非洲面积五分之四,它与北非自然环境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在人文方面差别很大,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本区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
二、地形地势:1、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2、在本区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一个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刚果河流经其中,这个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广的内陆湖,后来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形成盆地。
3、本区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大裂谷。
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4、东非大裂谷两岸悬崖峭壁,附近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5895米);5、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岛屿都较少,但有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三、气候:1、气候分布特征:非洲气候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2、气候特征:非洲气候炎热,有“热带大陆”之称。
3、气候分布及成因:看地图册、自己画①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暖流流经、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②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形地势高四、非洲动物:斑马、长颈鹿、非洲狮、大猩猩、狒狒、长尾猴、非洲象、鸵鸟、犀牛、河马、鳄鱼。
五、河流湖泊:1、东非高原上有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形成的。
2、东非大裂谷底部湖泊连串,期中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坦噶尼喀湖。
3、刚果河---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六、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1、南非:黄金产量世界第一2、几内亚:铝土产量世界第一3、赞比亚:世界重要产铜国4、刚果(金):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5、石油:本区石油主要产在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七、居民与经济1、人口:90%以上人口为黑种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2、政治地图变化: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三个独立国家,其中两个在本区。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专项练习09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单选题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越过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
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北欧的挪威和瑞典南部,导致其远距离传输的主导因素是()A.季风环流B.大气环流C.大洋环流D.水循环2.大量沙尘飘散各处,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使当地光照减弱,降水增加B.增大风力,提高风力发电量C.减缓冰川积雪的融化速度D.减少CO2,抑制全球变暖【答案】1.B2.A【分析】本题以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为材料,设置两个小题。
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
1.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区,而不是撒哈拉沙漠地区,所以A项错误;沙尘很有可能是风带过去的。
根据气压带、风带,撒哈拉沙漠的细小沙尘被东北信风携带至赤道地区,在赤道对流空气影响下上升,上升后由高空西南风携带至副热带地区高空,在副热带地区下沉,并随着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向欧洲。
导致其沙尘远距离传输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所以B项正确;大洋环流是在海洋中,沙尘在大气中。
所以C项错误;水循环也是通过海洋,沙尘在大气中。
所以D项错误;故选B。
2.沙尘的影响,沙尘影响大气透明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光照减弱,大气中凝结核增加,降水可能增多;所以A项正确;沙粒会加剧风机磨损,影响风力发电量。
所以B项错误;沙尘覆盖在积雪表面会改变积雪颜色,加大其吸收太阳辐射的效率,从而加速积雪的融化速度。
所以C项错误;沙尘增加不会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减少,故不会抑制全球变暖。
所以D项错误;故选A。
澳大利亚等竞争对手,获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将这一国际足球的顶级赛事首次带入中东地区。
完成下面小题。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不需要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低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碱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C.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内陆地区较为温和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甲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雨热不同期,故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源需求量大,A错。
甲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光热充足,故单产高,B错。
乙地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但由于位于波斯湾沿岸,为闭合海湾,受风暴潮影响小,D错。
该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但由于不合理灌溉,且蒸发旺盛,故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
第2题,古文明中心应为农业生产的优势区域,C错。
a、b两河流为该区域主要灌溉水源,A错。
该地区纬度较低,临近波斯湾,较为封闭,自然灾害少,C错;临海地区相对于内陆气候较温和,D正确。
答案:1.C 2.D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
据此完成3~4题。
3.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4.R、Q两地()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解析:第3题,“非洲雨极”说明降水多,原因与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及赤道低压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