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析及2016年备考复习建议
- 格式:ppt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19
2016年高考真题试卷2016年的高考真题试卷是众多考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反映了当年的教育考试趋势,也是复习备考的重要资料。
以下是对2016年高考真题试卷的概述和分析。
# 语文试卷2016年的语文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试卷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古文翻译和理解能力;古诗文阅读则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和理解。
写作部分: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
小作文通常为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得体地表达信息;大作文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数学试卷数学试卷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两种,试卷结构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填写答案。
解答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题目通常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 英语试卷英语试卷主要包括听力、阅读、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
听力部分:考查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包括对话、短文等。
阅读部分:包括快速阅读、阅读理解和七选五等题型,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细节信息的把握能力。
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把握。
语法填空: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
短文改错:考查学生发现并纠正文章中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能力。
写作部分: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考查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 综合科目试卷综合科目试卷根据学生选择的科目不同,可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物理试卷: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把握基础、紧跟时代、放眼未来——2015年高考全国1卷历史解读与2016复习备考建议陕西安康/刘国伟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全国Ⅰ卷”)以考试说明为命题的直接依据,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力争体现高考的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
与往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相比,今年文综历史既有稳定性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
2015年40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41题考查科学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非选择题所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与往年的试题风格基本一致。
41题继续保持实验性和创新性,形式新颖;选修1、4的题目均为课标考纲外内容,突出能力。
这些既让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感,又有挑战性。
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更加突出科技文化。
选修题部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分布和分值几乎不变,2014年都是政治史,但2015年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模块,覆盖面更广。
(二)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特色分析1.强化主干知识,基础性强更具综合性文综各学科命题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
试题的切入角度虽更具多样性,但考查的落脚点都着眼于基础主干知识。
2015年历史试题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彰显注重基础考察。
历史学科以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事件为主要考查载体,侧重考查阶段特征、时代背景、重大历史问题的影响与评价,知识点明确,内容具有广泛性。
如全国Ⅰ卷第26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第27题通过科举考试状元的数据考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选项需要学生直接根据书本知识进行甄别;第29题通过材料再结合书本知识考查中国近代史的时局变化;第33题考查英国议会制的形成与发展;第34题简短的材料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非选择题与往年相比要相对平和些,材料长度适中,问题的设置规范、准确、简洁,学生回答较为顺手。
基于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的高考试题难度分析——以2016年全国Ⅰ、Ⅱ卷为例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和家长们对于高考试题的难度分布和评估显得尤为关注。
而试题的难度分析对于学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以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为基础,对2016年全国Ⅰ、Ⅱ卷进行试题难度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在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中,难度被定义为一个试题在被测试者中的比例。
难度值越接近0.5,说明试题越具有区分度,为较难的试题;而难度值越接近0或1,说明试题越容易,区分度较低。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2016年全国Ⅰ、Ⅱ卷的试题难度。
首先从整体难度来看,这两卷试题的难度值分布在0.41-0.5之间,表明试题整体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
这符合高考试题的特点,旨在选拔能力较强的学生。
然后我们将试题进行分类分析,以数学和语文为例。
在2016年全国Ⅰ、Ⅱ卷的数学试题中,难度值主要集中在0.41-0.5之间,说明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其中,选择题的难度较低,值接近0.5,说明对于选择题选项的干扰较小;而解答题的难度相对较高,值接近0.41,说明对于解答题的答题技巧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语文试题中,难度值主要集中在0.41-0.5之间。
阅读理解的难度相对较高,值接近0.41,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填空题和改错题的难度相对较低,值接近0.5,说明对于填空题和改错题的答案有明确的规定。
此外,试题的难度还与考试科目和题型有关。
例如,英语的阅读理解题难度值相对较高,体育的选择题难度值相对较低。
因此,对于不同科目和题型,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
最后,我们需要将试题的难度与考生的备考情况相结合,进行评估。
根据2016年全国Ⅰ、Ⅱ卷的试题难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备考建议。
对于较容易的试题,考生可以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方式提高答题效率;而对于难度较高的试题,考生需要注重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的培养。
2016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裴学志距高考还有百天,为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现从解读考试大纲,高考试题述评及备考建议三方面进行说明,供全市应届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解读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2016年数学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及内容与2015年考纲相比较,一句话“没有任何变化,与去年完全一致”。
同时考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所以在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时,应严格按照要求来复习,没有必要把考试内容超“标”,超“纲”。
二、对2015年高考试题述评2015年是辽宁省第一次启用全国新课标二卷作为高考试卷,纵观新课标数学二卷,整体来看,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相对稳定。
试题难度安排得当,非常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察。
低档题入境快,中档题问法新,高档题平和不惧人千里,试题在创新上体现明显,让人眼前一亮,表现出试卷的平稳度和灵活度。
三、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1.立足考纲,精讲精练。
针对高考命题的情况,应适当降低复习难度,按考纲将知识点细化,力争在课堂上达到最大效益。
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抓好、抓牢基础题,拿稳、拿准中等题,少练、不练难题、怪题。
2.形成网络,把握规律。
要在数学复习中上升一个档次,必须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把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不但要知道,而且要能说;不但要能说,而且得能说出常见的陷阱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
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进一步趋于稳定,应注重教材研究,在例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知识的整合,展现出时代气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性,把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范步骤,保证质量。
注重累积考生答题方式和经验,学会运用答题技巧和策略,合理分配时间,总结解题过程得失,养成规范答题良好习惯,提高得分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祝全市的高三学子在2016年高考中获得成功。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及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贠世世贾彦伟孙淑萍)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及2016年高考备考的建议贠世世贾彦伟孙淑萍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淡化对知识记忆性内容的考查,加大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相对于2014年高考,试题结构稳中有变,试题考查的范围相对集中,但整体难度有所下降。
区域综合性考查仍然是考查的主角,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一、2015 年高考地理试卷的特点1、试题结构稳中有变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结构较稳定,仍然是单项选择、学科内综合、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类题型,单科总分100分。
选择题11个,共44分,第36题有四问,共22分,第37题四问24分。
与2014年相比题型和分值变化很小,这种不变让考生没有陌生感。
然而,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创新: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第10、11题,主要是以河流为背景,对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考查;与2014年相比,从设问角度来看,开放性设问、过程题没有出现,注重原因设问,而且可以从多方面去回答。
2、试题考查的范围相对集中,而难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中,人文地理分值所占比重与自然地理分值大致相当,但考查的难度相对较低,给今后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地球运动、大气部分、河流和等自然地理也没出现较难的试题。
等值线方面的试题只出现在非选择题中,且为背景材料,但今后复习指导中还要重视。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外力因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部分成为今年选择题部分考查的重点,今年考查的重点内容是农业、工业、交通、环境问题、大气、河流、地形等是重点考查对象。
3、对图表图像信息的解读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地理试题亮点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中,图表图像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基本上每题有图,以图为载体。
期中考试分析与高考复习建议——数学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詹昊凯近两周各区高三期中考试陆续登场,一般期中考试都是对前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考查,主要意义是检查前阶段复习效果和指导后续复习方向。
以今年海淀高三数学期中考试为例,考查范围与往年基本一致,主要针对高中数学代数内容,如集合,函数,导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数列,试卷整体简洁明快,平凡问题考查真功夫,在保证一定送分题的同时,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也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考查,试卷较好地把握了区分度与难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笔者不打算在这里对一次期中考试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因为它从考查范围到考查重点与高考都没有可比性,如高考对数列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和基本性质,不会像期中考试这样出现两道大题,因此同学们无需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不好而影响备考情绪和信心,它的考试结果与高考最终结果并无必然联系,关键是要发现自己复习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方法并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在后续复习过程中,应避免题海战术,加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本质的理解,注重数学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经过期中考试之前的适应期,接下来一段时间是高三复习的关键提高期,为迎接相对比较综合的期末考试,由于北京高考还是相对模式化,笔者这里针对高考试卷的几个具体模块进行简单说明,希望同学们能更针对性的复习:第一部分是常规小题(1-7题,9-13题),这部分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偏不怪,主要集中在集合、复数、常用逻辑用语、函数、算法、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计数原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几何证明、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知识模块,一般除第7和13题可能比较综合,其它选择填空题几乎是送分,这部分试题目标快速准确解决;备考建议:由于一轮复习战线拉的较长,多数同学随着复习的推进对前期内容会有所淡忘,建议同学每周坚持三到四练,选择近三到五年北京各区一二模选择填空套题,注意控制时间,保持对知识的热度,针对以上知识模块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基础知识库;第二部分是常规大题(15-19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试题比较传统常规,如三角函数主要考查图象性质与正余弦定理;概率统计一般是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淡化计数原理的应用,考查期望与方差的现实意义,相信这一命题趋势不会改变;立体几何依然是定性证明与定量计算相结合考查,定性证明用定理,定量计算用向量;导数大题考查导数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导数的工具性;解析几何主要考查几何关系代数化以及代数化之后的运算能力,这部分试题对中档程度以上学生不会造成太大困难;备考建议:以近三到五年北京一二模试题为主(提醒:导数少做外地试题,人家那是压轴题啊),对各大模块传统题型进行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各类问题的处理手法,是否熟练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解题速度,个人建议大家在平时练习中注意时间的控制,三角函数不超过5分钟,概率统计不超过8分钟,立体几何不超过12分钟,导数不超过12分钟,解析几何不超过13分钟,另外提醒同学不要把时间都放在导数与解析几何上,要知道前三道大题对我们考试的节奏和心态会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创新试题(8、14、20题),此类试题往往灵活多样,不拘泥于形式,历年北京高考都在试题的创新上狠下功夫,近两年创新试题难度整体有所降低,如创新大题,以往很多学生都只能搞定第一问,第二三问无从下手,但近两年创新试题还是让中档程度学生看到了一丝曙光,值得争取一下;备考建议:创新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多有集合、函数、数列、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组合等背景,可以稍加针对性训练,至少要对此类试题的难度有个客观评价,这样在考试中会更自信一些,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根据本质进行判断,培养多想少算的解题意识;创新大题对中档或以下程度的学生来说,建议不必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把更多精力放在常规试题训练上,为创新试题赢得解题时间,会更务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