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8.49 MB
- 文档页数:101
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模电(模拟电路)作为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负反馈放大电路则是模电课程中的重点之一。
负反馈是指在电路中添加一定的反馈,将放大器输出的一部分信号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以达到改善电路性能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模电教学第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是通过在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添加负载的一种电子反馈技术。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指在放大电路中添加反馈后形成的一种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正确的将输入信号放大;二是稳定电路并抑制非线性失真。
当增益过高时,输出信号会失调甚至产生振荡,添加恰当的反馈可以抑制这种失调。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负反馈放大电路不仅可以提高电路的增益,而且可以增加电路的带宽,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
此外,负反馈放大电路还可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输出电流能力,改善响应速度等。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种类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种类包括: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和电流共用的复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等。
其中,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指从输出节点的信号引出一部分反馈信号,通过电压比例放大器,将反馈信号与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相减,形成反馈电压,再通过反馈电路与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进行比较,达到控制电路增益的目的。
这种负反馈电路不但可以抑制非线性失真和欠补偿,还能大幅度改善放大器的带宽。
总之,负反馈放大电路在模电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通过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各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在模电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本文将对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实验报告,探讨其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在放大器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负反馈电压,以改善放大器性能的电路。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将差异信号进行反馈,从而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增加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产生差异信号进行反馈。
三、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运放、电阻、电容、示波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输入信号接入到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输出信号接入到示波器进行观测。
3. 调节电源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工作电压。
4. 输入不同的信号幅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进行了衰减。
这是因为负反馈电路引入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通过相位差的叠加,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值减小。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负反馈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波形的改变。
通过引入反馈信号,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的波形。
这对于一些对波形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负反馈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1/99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流相加减的关系。
三、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1.判断反馈的类型1) 反馈网络—R f 和R e22) 判断反馈的类型① 将输出对地短路,反馈仍存在,因此是电流反馈。
②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加在三极管的同一输入端,故为并联反馈。
③ 由瞬时极性法可判断:I f 的方向由输入流入R f ,I di =I i -I f < I i ,因此是负反馈。
+---④ 电路中无电容,因此是交直流反馈。
I i I di I f32/992. 增益及反馈系数开环增益dioI I IA =无量纲闭环增益ioIf I I A =反馈系数ofI I I B =反馈方程式II IIf 1B A AA +=反馈深度I I 1B A F +=+-U i A I I di R c2B I R f R e2I o I i I f 电流并联负反馈i di f o I oII I I IB I A =++制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9/996.2 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及判别方法6.2.1 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6.2.2 反馈组态的综合判别方法6.2.3 四种类别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反馈信号的极性正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增强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反馈信号的属性直流反馈交流反馈混合反馈反馈的取样信号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反馈在输入端的引入方式并联反馈(电流引入)串联反馈(电压引入)X di X i 放大电路A 反馈网络B +X o X f -+10/996.2.1 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制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七负反馈放大电路姓名:学号:班级:院系:指导老师:2016年目录实验目的: (2)实验器件与仪器: (2)实验原理: (2)实验内容: (4)实验总结: (5)实验: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件与仪器:1.实验原理: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以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
所谓负反馈,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
若所加入的信号极性与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是负反馈。
根据取出信号极性与加入到输入回路的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四类: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与并联电流反馈。
如图3-1所示。
从网络方框图来看,反馈的这四种分类使得基本放大网络与反馈网络的联接在输入、输出端互不相同。
从实际电路来看,反馈信号若直接加到输入端,是并联反馈,否则是串联反馈,反馈信号若直接取自输出电压,是电压反馈,否则是电流反馈。
1.负反馈时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凡是并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降低;凡是串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升高;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i ,则串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为R if =(1+FA V )R i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o ,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为 R of =FA R V O+1 可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大(1+A V F )倍,而输出电阻则下降到1/(1+A V F )倍。
2.负反馈放大倍数和稳定度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有所减小,因而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但却改善了放大性能,提高了它的稳定性。
反馈放大倍数为 A vf =FA A V V+1(A v 为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与无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度有如下关系:VfVf A A ∆=V V A A ∆⨯FA V +11式中∆A V f/A V f 称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度。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稳定性好、增益可控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目的1. 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 掌握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3. 研究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性,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放大电路的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提高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常见的负反馈电路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等。
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反馈电阻等元件;2.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3. 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以及反馈电压,计算电压增益和反馈系数;4.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以及反馈电压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压增益和反馈系数,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
首先,我们观察到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加,输出信号也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
这是因为负反馈电路通过反馈电阻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减小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实现了对输出信号的控制。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电压增益和反馈系数的数值。
电压增益可以通过输出电压除以输入电压得到,而反馈系数可以通过反馈电压除以输出电压得到。
通过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电压增益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反馈系数则相反。
这说明负反馈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响应特性。
最后,我们绘制了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电压增益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反馈系数则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这与我们的实验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性。
模电实验报告负反馈放⼤电路实验三负反馈放⼤电路⼀、实验⽬的1、研究负反馈对放⼤器放⼤倍数的影响。
2、了解负反馈对放⼤器通频带和⾮线性失真的改善。
3、进⼀步掌握多级放⼤电路静态⼯作点的调试⽅法。
⼆、实验仪器1、双踪⽰波器2、信号发⽣器3、万⽤表三、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120.计算该放⼤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倍数。
3、放⼤器频率特性测量⽅法。
说明:计算开环电压放⼤倍数时,要考虑反馈⽹络对放⼤器的负载效应。
对于第⼀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 F、R F与1R6并联,由于1R6≤Rf,所以C F、R F 的作⽤可以略去。
对于第⼆季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 F、R F与1R6串联后作⽤在输出端,由于1R6≤Rf,所以近似看成第⼆级内部负载C F、R F。
4、在图3-1电路中,计算级间反馈系数F。
四、实验内容1、连接实验线路如图3-1所⽰,将线连好。
放⼤电路输出端接Rp4,1C6(后⾯称为R F)两端,构成负反馈电路。
2、调整静态⼯作点⽅法同实验⼆。
将实验数据填⼊表3-1中。
表3-13、负反馈放⼤器开环和闭环放⼤倍数的测试(1)开环电路○1按图接线,R F先不接⼊。
○2输⼊端接如Ui=1mV,f=1kHZ的正弦波。
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是真且⽆震荡。
○3按表3-2要求进⾏测量并填表。
○4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倍数和输出电阻R0。
(2)闭环电路○1接通R F,按(1)的要求调整电路。
○2调节Rp4=3KΩ,按表3-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 uf和输出电阻R0。
○3改变Rp4⼤⼩,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4根据实测值验证A uf≈1/F。
讨论负反馈电路的带负载能⼒。
表3-2由LOLOORUUR?-=)1(计算有:开环:Ro=5.586 KΩ。
闭环:Ro=0.629 KΩ。
4、观察负反馈对⾮线性失真的改善(1)将图3-1电路中的R F断开,形成开环,逐步加⼤Ui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及此事的出⼊信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