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ppt
- 格式:pdf
- 大小:13.82 MB
- 文档页数:91
2019年新课标3英语2019年新课标3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针对中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以下是新课标3英语的一些关键内容:1.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
2. 课程内容:- 语音:正确发音,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
- 词汇: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能够正确使用。
- 语法: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
- 功能:掌握基本的交际功能,如问候、请求、表达意见等。
- 话题:围绕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话题进行交流。
3. 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来学习语言。
- 情景教学: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反思性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4. 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
- 综合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5. 课程资源:- 教材: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
-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 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6. 教师角色:- 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 组织者: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参与。
- 评价者: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7. 学生角色:- 主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新知识。
- 合作学习者: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 自主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新课标3英语强调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