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语言版)3 栈和队列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80
数据结构实验三栈和队列的应用数据结构实验三:栈和队列的应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重要方式,而栈和队列作为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讨栈和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加深对它们特性和操作的理解。
一、栈的应用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的数据结构。
这意味着最后进入栈的元素将首先被取出。
1、表达式求值在算术表达式的求值过程中,栈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4”,我们可以通过将操作数压入栈,操作符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实现表达式的正确求值。
当遇到数字时,将其压入操作数栈;遇到操作符时,从操作数栈中弹出相应数量的操作数进行计算,将结果压回操作数栈。
最终,操作数栈中的唯一值就是表达式的结果。
2、括号匹配在程序代码中,检查括号是否匹配是常见的任务。
可以使用栈来实现。
遍历输入的字符串,当遇到左括号时,将其压入栈;当遇到右括号时,弹出栈顶元素,如果弹出的左括号与当前右括号类型匹配,则继续,否则表示括号不匹配。
3、函数调用和递归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函数的调用和递归都依赖于栈。
当调用一个函数时,当前的执行环境(包括局部变量、返回地址等)被压入栈中。
当函数返回时,从栈中弹出之前保存的环境,继续之前的执行。
递归函数的执行也是通过栈来实现的,每次递归调用都会在栈中保存当前的状态,直到递归结束,依次从栈中恢复状态。
二、队列的应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的数据结构。
1、排队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排队场景,如银行排队、餐厅叫号等,可以用队列来模拟。
新到达的顾客加入队列尾部,服务完成的顾客从队列头部离开。
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先来的顾客先得到服务,体现了公平性。
2、广度优先搜索在图的遍历算法中,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常使用队列。
从起始节点开始,将其放入队列。
head 第3章 栈和队列 自测卷答案 姓名 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李春葆】向量、栈和队列都是 线性 构造,可以在向量的 任何 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对于栈只能在 栈顶 插入和删除元素;对于队列只能在 队尾 插入和 队首 删除元素。
2.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栈顶 。
不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栈底 。
3. 队列 是被限定为只能在表的一端进展插入运算,在表的另一端进展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4. 在一个循环队列中,队首指针指向队首元素的 前一个 位置。
5. 在具有n 个单元的循环队列中,队满时共有 n-1 个元素。
6. 向栈中压入元素的操作是先 挪动栈顶指针 ,后 存入元素 。
7. 从循环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时,其操作是 先 挪动队首指针 ,后 取出元素 。
8. 〖00年统考题〗带表头结点的空循环双向链表的长度等于 0 。
解:二、判断正误〔判断以下概念的正确性,并作出简要的说明。
〕〔每题1分,共10分〕 〔 × 〕1. 线性表的每个结点只能是一个简单类型,而链表的每个结点可以是一个复杂类型。
错,线性表是逻辑构造概念,可以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与元素数据类型无关。
〔 × 〕2. 在表构造中最常用的是线性表,栈和队列不太常用。
错,不一定吧?调用子程序或函数常用,CPU 中也用队列。
〔 √ 〕3. 栈是一种对所有插入、删除操作限于在表的一端进展的线性表,是一种后进先出型构造。
〔 √ 〕4. 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一个表构造既可以是栈,也可以是队列,也可以是线性表。
正确,都是线性逻辑构造,栈和队列其实是特殊的线性表,对运算的定义略有不同而已。
〔 × 〕5. 栈和链表是两种不同的数据构造。
错,栈是逻辑构造的概念,是特殊殊线性表,而链表是存储构造概念,二者不是同类项。
〔 × 〕6. 栈和队列是一种非线性数据构造。
错,他们都是线性逻辑构造,栈和队列其实是特殊的线性表,对运算的定义略有不同而已。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习题解答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习题解答1. 栈(Stack)1.1 栈的基本操作栈是一种具有特定限制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栈的基本操作有:(1)初始化栈(2)判断栈是否为空(3)将元素入栈(4)将栈顶元素出栈(5)获取栈顶元素但不出栈1.2 栈的实现栈可以使用数组或链表来实现。
以数组为例,声明一个栈结构如下:```c#define MAX_SIZE 100typedef struct {int data[MAX_SIZE]; // 存储栈中的元素int top; // 栈顶指针} Stack;```1.3 栈的应用栈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表达式的值、实现函数调用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栈应用:(1)括号匹配:使用栈可以检查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是否匹配。
(2)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栈可以帮助我们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便于计算。
(3)计算后缀表达式:使用栈可以方便地计算后缀表达式的值。
2. 队列(Queue)2.1 队列的基本操作队列是一种按照先进先出(FIFO)原则的线性表,常用的操作有:(1)初始化队列(2)判断队列是否为空(3)将元素入队(4)将队头元素出队(5)获取队头元素但不出队2.2 队列的实现队列的实现一般有循环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
以循环数组为例,声明一个队列结构如下:```c#define MAX_SIZE 100typedef struct {int data[MAX_SIZE]; // 存储队列中的元素int front; // 队头指针int rear; // 队尾指针} Queue;```2.3 队列的应用队列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多线程任务调度、缓存管理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队列应用:(1)广度优先搜索:使用队列可以方便地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用于解决图和树的遍历问题。
(2)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队列可以用于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版课后习题答案(机械⼯业出版社)第3,4章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栈和队列⼀、基础知识题3.1有五个数依次进栈:1,2,3,4,5。
在各种出栈的序列中,以3,4先出的序列有哪⼏个。
(3在4之前出栈)。
【解答】34215 ,34251,345213.2铁路进⾏列车调度时,常把站台设计成栈式结构,若进站的六辆列车顺序为:1,2,3,4,5,6,那么是否能够得到435612, 325641, 154623和135426的出站序列,如果不能,说明为什么不能;如果能,说明如何得到(即写出"进栈"或"出栈"的序列)。
【解答】输⼊序列为123456,不能得出435612和154623。
不能得到435612的理由是,输出序列最后两元素是12,前⾯4个元素(4356)得到后,栈中元素剩12,且2在栈顶,不可能让栈底元素1在栈顶元素2之前出栈。
不能得到154623的理由类似,当栈中元素只剩23,且3在栈顶,2不可能先于3出栈。
得到325641的过程如下:1 2 3顺序⼊栈,32出栈,得到部分输出序列32;然后45⼊栈,5出栈,部分输出序列变为325;接着6⼊栈并退栈,部分输出序列变为3256;最后41退栈,得最终结果325641。
得到135426的过程如下:1⼊栈并出栈,得到部分输出序列1;然后2和3⼊栈,3出栈,部分输出序列变为13;接着4和5⼊栈,5,4和2依次出栈,部分输出序列变为13542;最后6⼊栈并退栈,得最终结果135426。
3.3若⽤⼀个⼤⼩为6的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个元素,再加⼊两个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多少?【解答】2和43.4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个元素出栈后即进队列Q,若6个元素出队的序列是e3,e5,e4,e6,e2,e1,则栈S的容量⾄少应该是多少?【解答】43.5循环队列的优点是什么,如何判断“空”和“满”。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冬梅2015.3第1 绪论 (1)第2线性表 (5)第3栈和队列 14 第4串、数组和广义表 27 第5树和二叉树 34 第 6 图 (43)第7 查找 (55)第8 排序 (66)第 1 章绪论1.简述下列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抽象数据类型。
答案: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如数学计算中用到的整数和实数,文本编辑所用到的字符串,多媒体程序处理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通过特殊编码定义后的数据。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在有些情况下,数据元素也称为元素、结点、记录等。
数据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个对象,如一个学生记录,树中棋盘的一个格局(状态)、图中的一个顶点等。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例如,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学号、姓名、性别等都是数据项。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例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 ,± 1 ,±2,⋯},字母字符数据对象是集合C={ ‘ A’,‘ B’,⋯,‘ Z’,‘ a’,‘ b ’,⋯,‘z’ } ,学生基本信息表也可是一个数据对象。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换句话说,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存储结构:数据对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的,表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这个模型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具体包括三部分:数据对象、数据对象上关系的集合和对数据对象的基本操作的集合。
栈和队列区别及应用场景栈(Stack)和队列(Queue)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等方面详细介绍栈和队列的区别,并分析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
一、栈的定义及特点: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其特点是“先进后出”(Last In First Out,LIFO)。
即在栈中最后一个进入的元素,也是第一个出栈的元素。
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和出栈。
入栈(Push)是将一个元素追加到栈的顶部,出栈(Pop)是将栈顶元素移除。
栈的应用场景:1.函数调用:在函数调用时,每遇到一个新的函数调用就将当前的上下文(包括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压入栈中,当函数调用完毕后,再弹出栈顶元素,恢复上一个函数的上下文。
2.表达式求值:栈可以用于进行中缀表达式到后缀表达式的转换,并通过栈来计算后缀表达式的值。
3.递归:递归算法的实现中通常会使用栈来保存递归调用的上下文。
4.撤销操作:在很多应用程序中,比如文本编辑器和图像处理软件中,通过栈来存储用户操作,以便可以撤销之前的操作。
5.浏览器历史记录:浏览器通常使用栈来实现历史记录的功能,每当用户浏览一个新的页面时,就将该页面的URL入栈,当用户点击后退按钮时,再依次出栈。
6.二叉树的遍历:用栈可以实现二叉树的深度优先遍历,具体的实现是使用非递归的方式进行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二、队列的定义及特点:队列也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其特点是“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
即在队列中最先进入的元素,也是第一个出队列的元素。
队列的基本操作包括入队和出队。
入队(Enqueue)是将元素放入队列的尾部,出队(Dequeue)是将队列的头部元素移除。
队列的应用场景:1.广度优先搜索:在图论中,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通常会使用队列来实现,按照层次的顺序进行搜索。
2.缓冲区:队列可以用作缓冲区,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中,生产者将数据放入队列的尾部,消费者从队列的头部取出数据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