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
- 格式:docx
- 大小:27.01 KB
- 文档页数:7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20世纪初成为美国的主流哲学形态,也被看做是美国的官方哲学。
20世纪40、50年代以前,是经典实用主义阶段,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
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相结合,演变为逻辑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有奎因、刘易斯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用主义融入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形成了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有罗蒂等。
实用主义,按字义和辞源来看,在古希腊语中的原义是“行为”。
“行动”的意思,从这一点说,这种哲学或主义主要是一种“行为主义”。
实用主义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确定信念为出发点,以采取行动为主要手段,以获得实际效果为最高目的。
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直接肯定世界的多样性,反对一元论;强调知识及真理的相对性和实用性,反对抽象的绝对真理论。
实用主义强调自身并不是一种知识论的哲学形态,而只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的原则。
实用主义强调,思想、信仰的真假不能靠它本身证明,而要看它能产生什么效果。
只有有用的才是真的,或者说,真的就是有用的。
实用主义是要人们相信,人们必须作出选择,但选择却总是相对的,因而,不同的信仰共存或个体的多样化实际上是必然的。
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相互之间必须彼此容忍,相互尊重。
詹姆斯系统阐述实用主义,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形成多元共存的生活观、哲学观。
詹姆斯把实用主义归结为一种方法论,强调实用主义的方法也就是人们确定方向的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东西,如“原则”、“范畴”和必须的假定等,而是去看最后的东西,即收获、效果和事实。
他把这种实用主义的方法用一句格言表述:“不讲原则,只讲效果”。
实用主义的文章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追求实用的结果和效果。
在现代社会中,实用主义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政治、科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实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达到某个目的或获得某种结果的最有效方法。
它强调实际应用价值,注重实现可衡量的成果。
与理论主义相比,实用主义更注重实践与经验的结合,追求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在商业领域,实用主义被广泛应用。
企业家们常常遵循实用主义的原则,制定和落实实际可行的商业战略,以达到商业成功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他们注重市场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改进。
在政治层面,实用主义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力。
政府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通常会考虑实际情况和成本效益,以制定适合当前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政策。
同时,实用主义也重视民众的反馈和意见,以调整政策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在科学领域,实用主义驱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进展。
科学家们利用实用主义的原则,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除了商业、政治和科学领域之外,实用主义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做出决策时,人们都会考虑实际的商榷和后果。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实用主义观点,但共同的基础是追求实现实际效果和结果。
综上所述,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追求实际效果和结果的哲学观点。
无论在商业、政治、科学还是日常生活中,实用主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注重实践与经验的结合,追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实用主义主要观点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理论价值,追求实用价值是最高境界。
实用主义的主要观点有三点:
首先,实用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用价值,要以实用为目的,把实用价值放在首位,以实用为准则,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其次,实用主义认为要拥抱现实,不要沉溺于理论,要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实际效用。
最后,实用主义认为要把实践放在首位,以实践为中心,不断探索实践的最佳方法,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追求实用价值、拥抱现实、以实践为中心。
实用主义的宗旨是追求实用价值,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哲学中的实用主义理论解读引言实用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它强调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关注实践的效果与功利性。
本文将对哲学中的实用主义理论进行解读,探讨其概念、历史渊源、代表人物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实用主义的概念实用主义是一种倡导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思想体系。
它关注实践的效果,认为只有在实践中验证的理念才是有价值的。
实用主义强调实用性、适应性与经验主义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采取实际行动取代纯粹的理论推理。
实用主义追求实用的结果,强调实践的实际效果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改善。
二、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实用主义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实用理论。
然而,现代实用主义的主要发展发生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特别是在美国。
当时的美国哲学家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弗雷德里克·斯瑟尔(Charles Sanders Peirce)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
三、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1.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是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哲学、心理学和宗教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詹姆斯强调通过经验来验证思想,并认为行动的结果是评价行动是否正确的标准。
2. 弗雷德里克·斯瑟尔(Charles Sanders Peirce)斯瑟尔是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他将实用性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并提出了概念的演化理论。
斯瑟尔认为,理论在实践中才能被证实,只有经过验证的理论才是有用的。
3. 约翰·杜威(John Dewey)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教育领域的实用主义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用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教育领域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
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实用主义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你对实用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实用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实用主义的简介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露头。
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实用主义组织。
俱乐部的主持人是后来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参加者有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C.Wright 1830-1875年)、律师霍尔姆斯(O.W.Holmes 1841-1935年)、历史学家费斯克(J.Fiske 1842-1901年)以及后来成为实用主义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等人。
他们各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
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位代表人物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甚至被视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在其他西方国家,实用主义也有流传,例如在英国出现过以席勒(F.C.S.Schiler 1864-1937年)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
席勒为了强调哲学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于是将实用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
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实用主义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腊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为、行动。
而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关注行动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的效果,也就是关注直接的效用、利益,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实用主义的主要观点冯友兰总结的实用主义主要观点最为简洁明了。
在《三松堂自序》中冯说:“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至于经验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问这个问题。
实用主义名词解释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一种哲学学派,强调实际的效果和经验的重要性,强调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用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将思考和行动与实际效果联系起来,重视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行性,而不仅仅关注理论原则和抽象的概念。
实用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有查尔斯·桑德斯·珀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
这些哲学家批评了传统的哲学体系,认为其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不符合真实世界的需求。
实用主义强调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知识,将思考和行动紧密结合,追求可行性和实效性。
实用主义主张将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用主义认为,真理的价值在于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的能力,而非纯粹的抽象概念或逻辑推理的得失。
实用主义者强调实际灵活的方法和基于经验的判断,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使其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实用主义强调人类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的源泉在于实际经验,而非超越经验的抽象概念。
实用主义者关注实际问题和实际应用,强调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他们认为,知识和理论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和改进,通过实际应用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用主义的思想对许多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
在教育学中,实用主义强调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
在心理学中,实用主义认为知识应该基于实际观察和实践经验,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推理。
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中,实用主义强调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应该根据实际效果和实际需要来评估和改进。
总之,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实际效果和经验的哲学学派,将思考和行动与实际联系起来,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实用主义强调将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在实践中验证和改进其可行性和实效性。
实用主义名词解释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和行为理论,强调按照实际效果和实用价值来评判思想和行为的正确与否。
实用主义重视实际的效果和实际的可行性,以行为的实用性为标准,并强调实际经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于实用主义相关名词的解释:1. 实用主义(Pragmatism):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流派,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其关注实际问题和实践行动而闻名。
实用主义强调思想和行动应该基于实际经验,强调实际的效果和实践的可行性,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有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弗吉尼亚·休兹·布拉克(Virginia Held)。
2. 实证主义(Positivism):实证主义是一种关注可观察事实和经验的哲学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经过科学和经验观察验证的论断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依靠经验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人们才能从客观现象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
赫尔曼·冯特伦(Hermann von Helmholtz)和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3. 乐观主义(Optimism):乐观主义是一种态度和信念,认为事物总体上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相信最终会有积极的结果。
乐观主义强调积极的思维和希望,鼓励积极的行动和乐观的态度。
著名的乐观主义心理学家有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艾伦·斯图尔特(Ellen Langer)。
4. 实用经验主义(Empiricism):实用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和观察,而非先验的理性思考或直觉。
实用经验主义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感观直接经验和实证研究来获取知识。
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大卫·休谟(David Hume)是实用经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际效果的实现,追求实质性的成果与回报。
实用主义指导我们在做出决策和行动时,注重问题的解决与结果的实现,而不是固守理论、规则或者追求完美。
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加务实地解决问题。
它鼓励我们关注实际情况和切实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解决方案。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实用主义要求我们针对实际业务需求来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以提高效率和实现目标。
而不是盲目追随理论模型或者空谈一套理念。
此外,实用主义也帮助我们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与回报。
在投资决策中,实用主义告诉我们要关注实际收益和风险,而不是仅仅追求所谓的高回报率。
它要求我们谨慎衡量风险与利益,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财务增长。
实用主义的观点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如科研项目选择、个人发展规划等。
实用主义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挑战和困境。
在面对问题时,实用主义不仅鼓励我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还要求我们权衡利弊,并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决策。
实用主义不排斥理论和原则,但它更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效果。
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实用主义鼓励我们关注工作的完成和效果,而不是纠结于个人利益或权利的优先。
实用主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和资源,避免过度浪费。
实用主义鼓励我们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来安排任务的优先级,确保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此外,在购物决策中,实用主义也提醒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品质选择商品,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或名牌。
尽管实用主义重视实际效果和回报,但并不意味着它忽视伦理和价值观。
实用主义认为,伦理和价值观是实现实际效果和回报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商业领域,实用主义要求企业要负责任地经营、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以维护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实用主义者注重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总结起来,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实际问题解决和实际效果实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实际的经验和实践,认为所有的知识和理论分析都应该以实际应用和效果为目的和标准。
实用主义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近年来,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应用。
本文将就实用主义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
1.重视实践:实用主义强调实际应用和效果,这使人们更关注现实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实用主义认为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这种思想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2.关注效益:实用主义强调效益和效果,这使人们更注重实现目标的结果。
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实用主义需要做到核心业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注重实证研究:实用主义认为只有从实际经验出发,通过数据和实证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研究。
4.目的性强:实用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和理论分析都应该以实际应用和效果为目标和标准,这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实现目标的尽可能好的结果。
1.以地位、权力和利益为出发点:实用主义过度关注利益和权力,而不是人类的利益,这导致了人权和个人尊严的忽视。
2.缺乏原则性:实用主义缺乏绝对的原则性和道德观念,这使得实用主义的决策往往无法考虑更多的角度和全面性。
实用主义的做法可能忽视长远利益,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和问题。
3.忽略文化价值:实用主义过度强调实用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价值。
实用主义往往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和道德问题。
这可能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可能破坏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和道德风尚。
4.只关注表面问题:实用主义过度关注表面问题,而忽视了深层次问题,这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困境。
结论:综上所述,实用主义有其优点和缺点。
实用主义强调实际应用和效果,重视实践和效益,注重实证研究和目的性,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然而,实用主义过度关注地位、权力和利益,缺乏长远原则性和文化价值观念,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实用主义的优点,注意避免其缺点,并寻求平衡和综合发展。
实用主义的近义词语
摘要:
1.实用主义的定义和概述
2.实用主义的近义词语
3.实用主义的应用和示例
正文: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实际效果和实际应用,认为知识和真理的价值在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用性。
实用主义起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包括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等。
实用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有用即真理”,这意味着任何知识和观念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获得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实用主义的近义词语包括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等。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认为知识和真理的来源是经验和实证;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和感觉,认为知识和真理来源于经验;工具主义强调工具和实用性,认为知识和观念的价值在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功利主义强调实际效果和功利,认为知识和真理的价值在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和实用性。
实用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教育、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实用主义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技能;在政治领域,实用主义强调政治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认为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现实际利益;在经济领域,实用主义强调经济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认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
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实现实际利益;在科技领域,实用主义强调科技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认为科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现实际利益。
实用主义的例子【实用版】目录1.实用主义的概述2.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例子3.实用主义在商业领域的例子4.实用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例子5.实用主义的优缺点分析正文【实用主义的概述】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主张实际效果是评判真理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和实际效果,认为知识和真理的价值在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用性。
这种思想起源于 18 世纪末的美国,并逐渐影响到教育、商业、政治等领域。
【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例子】在教育领域,实用主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提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例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实用主义教育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用主义在商业领域的例子】在商业领域,实用主义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企业家们往往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新性的产品。
例如,乔布斯在创立苹果公司时,秉持着“让电脑成为普通人生活中实用的工具”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改变了整个计算机行业。
【实用主义在政治领域的例子】在政治领域,实用主义强调政治制度和政策的实际效果。
政治家们往往从实际出发,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面对大萧条时,实行新政,通过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政策,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实用主义的优缺点分析】实用主义具有以下优点:1.强调实际效果,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强调实践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强调实用性,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然而,实用主义也存在以下缺点:1.过分强调实际效果,可能导致忽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价值;2.过分强调实用性,可能导致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过于功利化;3.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忽视长远的发展和规划。
总之,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在教育、商业、政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之一。
强调行动、实践、注重功效是其显著特点,实用主义作为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流派,在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探析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从而论述实用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及其实用主义在市场经济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来抵制粗俗的实用主义思想,从而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实用主义;实践;经验;功效一、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实用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行动”(action),是由实践(praction)与实际(pratical)演化成为pragma(行动哲学),最终成为实用主义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实用主义本意认为知识来自“活动”,认识来自“经验”和“实践”。
然而他们所说的实践绝非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
而是一种先验的内心体验。
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源出于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否定。
它主张“实践的”“实用的”“有效用”的哲学观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啊,在他论述历史的著作中就曾将自己的历史观点称为“实用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提出”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原则。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在用因果性解释历史过程时,仅限于用思想动机去说明而未能找到思想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因而没有真正去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
实用主义兴盛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发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先是在资本主义各国广泛流传,而后曼延到世界各地。
创始人是美国的皮尔斯。
1871-1974年间,美国哈佛大学组建一个学术团体称作“形而上学俱乐部”。
1872年,皮尔斯在这个俱乐部作了一个报告,首次表述了他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
1901年,他正式提出“实用主义”这一术语。
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代表人物,如: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杜威、胡适等。
他们都奉行一种“效用原理”,即“能满足我需要的”“有用的”就是真理。
其中心范畴是“效益”,“效用”,它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哲学同流,主要代表有美国哲学家刘易斯、纳格尔、莫理斯等。
刘易斯创造了“概念实用主义”,认为概念和范畴都是先天性的东西。
而关键在于它们的有用性。
纳格尔认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只有在使用词语的表达事物的方式不同。
莫理斯创立了语义哲学,倡导“符号学”,片面夸大了人造符号在语言环境系统中的作用,宣扬真理是按照人的需求方式不同而异的。
实用主义传播到中国是在“五四”时期。
当时这一哲学流派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一样在中国大地迅速传播,。
当时,杜威和胡适学说在中国大地风靡一时,尤其在知识界和教育界,他们的学说在思想解放,传播民主和自由,倡导人本思想,注重实践和实验。
特别是在启迪中国知识青年,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解放后,由于受到“左”倾思潮和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曾不公正地,非科学地曲解了杜威和胡适的实用主义,在知识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理论,实用主义理论存在很大的缺陷(一)否认认识的唯物论,宣扬认识的先验论。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是能动的反映论。
坚持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即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
而实用主义则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感觉先于经验,否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虽然实用主义也谈实践,而且也认为实践的主题是人,客体是物是实践的对象。
但却撇开人的社会属性、撇开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把人单一的看作“纯自然的有机体”,但单纯的去适应自然,而不能去改造自然为人类所用的社会关系的人。
同时又强调人作为有机体又不同于动物,更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界的物体。
强调人具有情感、意志,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这样人也就有了主观能动性。
所以实用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实践观,只有单一的情感、意志去按照个人对大自然的需求来改变环境,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
只强调个人主义实践,所以实用主义实践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实践观。
(二)从其实践相关联上看。
在真理观上,实用主义的基本公式就是“有用即是真理”。
尽管实用主义者们在阐述这一真理观时不是有用即真理这么直接和露骨,但无疑他们都主张“效用真理”、“利益真理”,新实用主义更是如此。
他们认为“真理必定有用”,“有用才是真理”真理在新实用主义者眼中也是一种“工具”。
列宁说:“把真理看作认识工具,这就是在实际上已经转到不可知论方面,也就是离开唯物主义。
……”[2]在他们看来只有对社会有用的才是真理,而且真理又是人们发现和创造出来的。
然而在检验真理的问题上,新实用主义”一时一事“式的、僵化、凝固、机械的实践论来代替发展、变化和活生生的实践观点。
实用主义割裂了认识是一个往复循环逐渐发展的过程,认为只有正确的认识才具有价值性,错误的认识不具有任何意义。
他们不懂得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无数次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往复循环的过程,经过正确和错误的实践认识,才能最终发现真理为人类所用。
他们只从“效用、成功、利益的角度去审视真理的客观内容。
正如詹姆士所说:“新观念如果能最圆满地尽它的功能来满足我们两重的需要,就是最真的了”。
[3]很显然,在实用主义那里,把满足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当作衡量真理的标准,完全不从真理本身内在的客观内容去诠释真理。
因此,在实用主义那里可以说主张的纯粹就是“有用即真理”。
(三)实用主义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同样回避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争论。
只是主张人要面对社会现实,面对社会变化的一切现状。
突出强调个性张扬、打破常规、不要因循守旧、主张开拓进取个人努力奋斗。
只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反对个性压抑,它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
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因而,从价值论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注解。
所以实用主义“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4]从以上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实用主义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它无视外界客观事物的规律与特征,认为概念、科学、理论都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只是帮助人们整理经验、适应环境的工具和手段。
这样,实用主义哲学在其应用中,自然很容易流于粗俗的实用主义而被滥用。
联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有些问题必须加以思考和重视。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用主义的当今表现及其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作为个体的人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受市场条件下的“经济”的冲击,给每一个个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人们要时刻被受经济、文化、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洗涤。
面对现实而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经济浪潮中的人们不得不去时刻“充电”来去迎接社会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强大的一系列诸如:生活、学习、购房、医保等的生活压力和危机感。
在市场经济所信奉的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下,使人们自然而然首先要考虑的是现实生存问题。
在实用主义这样的原则的践行下,实现个人的现实目标却是燃眉之隐。
从个人利己出发,把具体的现实需要当作行动的主要手段、把获得最实用、最现实的实际效果当作最终目的。
因此,实用主义的一些主张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自然而然被人们所接纳和认同。
特别是当今年轻一代,把个人地位摆在首位。
盲目的追求“实际”、“务实”,把关注的焦点轻浮的落到了物质利益和短期回报上。
虽然他们未必对“实用主义”哲学系统深刻的理解,但他们对“实用”、“务实”、却是有了不争的事实。
而今对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老百姓而言,讲实用、讲收益、讲回报、讲实际效果更是社会现实中的不争的事实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处事良方。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实用哲学思想的流行并不是短暂时尚风,而是有着客观、现实的社会基础。
对此,我们应给予正确的评判和把握且要正确的引导。
既不能盲目、人为截止,也不能任其发展。
因为实用主义哲学存在的致命缺陷,很容易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以粗俗实用主义“实用”、“短视”、“投机”、“自私”、“丧德”等表现出来。
如上所述,实用主义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早期的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
再到杜威,包括引进传播实用主义的中国学者胡适。
尽管都对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表述侧重点略有不同,但在实用主义的基本核心思想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回避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强调现实、功效、为达到个人目的却不择手段。
胡适先生就有一句名言即“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1]这样,作为哲学的实用主义在现实社会一经运用,则完全变成了粗俗的实用主义并为人们所认同、仿效。
这种粗俗的实用主义一旦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等价原则相结合。
人们在社会生产、交往过程中就会以“实用”、“短视”、“丧德”等盲目追求个人利益。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贩毒、卖淫、贪赃枉法等社会恶习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在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所带来的恶性后果。
四、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抵制粗俗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而与此相反,在粗俗的实用主义流行风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情操等渐渐的被人们所忽略。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互敬互爱、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范逐渐被人们所遗弃。
可见,实用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根本对立的,也和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社会荣辱观相违背的。
对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既要看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果和效益,也要看到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消极作用。
更要看到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用主义哲学流行的现实和粗俗实用主义给人们造成的迷茫及其道德观上的扭曲和混乱。
面对现实,我们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舆论阵地的统帅地位,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弘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加强“八荣八耻”道德观念的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粗俗实用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制实用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同步发展,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才能显著提高,从而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之一。
强调行动、实践、注重功效是其显著特点,实用主义作为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流派,在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极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