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型组合体
- 格式:ppt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53
组合体的组合类型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基本形式。
1、叠加式
叠加类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叠加而成,按照形体表面接触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相接、相切、相贯三种。
叠加式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叠加而形成的。
形体共面时,中间的线消失;多一条线必定多一个面;形体中看不见的线用虚线表示。
2、切割式
切割类组合体可以看成是在基本几何体上进行切割、钻孔、挖槽等所形成的形体。
绘图时,被切割的轮廓线必须画出来。
3、综合式
常见的组合体大多是综合式组合体,既有叠加又有切割。
扩展资料:
采用几个视图表示组合体,应根据不同需要来确定。
从学习投影规律出发,本章主要学习组合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这三个视图的画图和看图。
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就是画法几何学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三视图和三面投影的几何实质是相同的,画法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机械制图中都是适用的.在三视图中,主、俯视图都反映机件的长度,主、左视图都反映机件的高度,俯、左视图都反映机件的宽度。
知识点切割型组合体画法一、教学目标:了解切割型组合体画图步骤掌握切割型组合体画图实例熟知切割型组合体考前须知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形体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绘制顺序难点:外表连接关系处理三、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点说明1〕组合体分析法的内容2〕主视图选择的步骤。
3〕绘图过程及考前须知。
2知识点内容1〕所谓的形体分析就是假想把组合体分解为假设干个简单的根本形体,然后再分析各根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组成方式以及相邻根本形体之间的外表过渡关系。
这样的一个假想分解分析过程就被称为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按稳定位置放置组合体。
选择尽可能多的反映各根本形体特征及相对位置,同时又使主,俯,左视图细虚线最少的投射方向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3〕视图确定后,根据物体大小来确定作图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来确定三视图所占面积大小。
据此选出适宜的比例以及标准图幅。
图纸固定后,根据视图大小以及位置画出基准线,基准线是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都需要2个方向的基准线所示。
根据形体分析,按各根本形体的主次以及相对位置,用细线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
画图顺序一般是:一般是先实〔实行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型体〕后小〔小型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
同时注意三个视图配合画并先画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
底图完成后仔细检查各形体的相对位置、外表过渡关系,最后擦去多余作图按规定线型加粗图线。
3识点讲解1〕结合PPT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并指出切割型组合体的重点难点2〕利用PPT动画演示切割型组合体的图例。
通过找同学画图从而使同学们加深对图例的印象3〕最后从现实中列举一些切割型组合体,加深学生记忆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1、切割型组合体画法有几步?分别是什么?答:切割型组合体画法有三步。
分别是形体分析、选择主视图、画图2、形体分析的意义是什么?答:所谓的形体分析就是假想把组合体分解为假设干个简单的根本形体,然后再分析各根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组成方式以及相邻根本形体之间的外表过渡关系。
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案教案标题: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绘制切割型组合体视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切割型组合体的实物模型或图纸。
2.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纸,向学生介绍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需要切割型组合体视图,以及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
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确定主视图和剖视图的位置和大小。
b.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割面。
c. 根据切割面的位置和方向,确定切割线的位置和方向。
d. 根据切割线的位置和方向,绘制剖视图的外轮廓。
e. 根据切割线的位置和方向,确定需要显示的内部特征,并在剖视图中绘制。
f. 根据需要,绘制其他视图。
示范(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切割型组合体视图。
2. 教师逐步讲解每个步骤,并解释绘图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技巧。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确保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练习(20分钟):1. 学生使用自己的绘图工具,在练习纸上绘制给定的切割型组合体视图。
2. 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切割型组合体,如一个立方体切割成两半,或者一个圆柱体切割成两半。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选择更复杂的切割型组合体进行练习。
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3. 教师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练习题,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时间,寻找更多的切割型组合体实例,并尝试绘制其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