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5.90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营养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AL: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2.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
3.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4.DRIs: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的参考值,包括营养水平指标: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 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levels, UL)。
5.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膳食补充的氨基酸。
6.限制氨基酸:当某蛋白质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则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可按其缺乏严重程度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氨基酸。
7.氨基酸模式:指膳食蛋白质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间的相互比例,即氨基酸构成比或相互比值,称为氨基酸模式。
8.蛋白质消化率:是指食物蛋白质在机体内消化酶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9.蛋白质生物价:用以表示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10.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11.必须脂肪酸:指人体不可缺少而机体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即亚油酸和α-亚麻酸。
12.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几乎不能合成,需要量甚微,既不参与机体的组成,亦不能提供能量。
13.“三D”症状:是指烟酸缺乏引起的癞皮病,其典型的症状为“三D”症状,即: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oea)和痴呆(dementia)。
临床营养名词解释
临床营养是指将营养学理论和实践应用于临床环境中,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康复为目标的学科。
它包括对患者的营养需求、营养评估、营养干预和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
临床营养师通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病情及营养状况的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营养补充和营养支持等,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素及能量,并解决营养相关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
临床营养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对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名词解释1: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获得营养素,以维持机体代谢和各种机能的过程2:营养素:食物中能过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3: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值称为氨基酸模式,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这种蛋白质就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4: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意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化合物。
5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由碟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三种成分组成。
食物中的叶酸要被还原为四氢叶酸才能被小肠吸收。
6:暗适应:视网膜足量视黄醛积存,即可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在暗处迅速恢复对关的敏感性,在一定照度下的暗处能够看见物体称为暗适应。
7:膳食纤维:是指人体小肠中不能消化吸收而在大肠中完全部分发酵的植物性可食用部分或类似碳水化合物的总称。
8:平衡膳食:是指通过膳食能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9:治疗饮食:是根据病人不同生理病理情况,调整膳食的成分和质地,从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10:试验膳食:是指在临床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短期内暂时调整病人的膳食内容,以配合和辅助临床诊断或观察疗效的膳食。
11:肠内营养:是指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鼻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
12:肠外营养:是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静脉途径输注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治疗方法。
13:三D症状:尼克酸缺乏症即癞皮病,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和痴呆。
14:低蛋白质膳食:是指蛋白质含量教正常膳食低的膳食,可减少体内氮代谢废物,减轻肝肾负担。
适用对象: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
15:限脂肪膳食:是指限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
适用对象:I型高脂蛋白血症、胰腺炎、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肥胖者。
16:限钠膳食:是指限制膳食中钠的含量,以减轻由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的水钠潴留。
《临床营养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营养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修复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很多,有四十多种,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推荐摄入量:即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蛋白质消化率: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消化率越高表示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4、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吸收的蛋白质被机体储留的程度。
可用氮储留法测得,计算公式为:
5、产热系数:即能量系数,是每克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
6、食物热效应(TEF):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即用于营养素消化、吸收需要的能量。
临床营养学:名词解释
1、乳糖不耐受是指有時候寶寶和大人一樣,會因為喝牛奶,而有脹氣或腹瀉等現象,這是因為腸道乳糖
水解酵素不足,不容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所造成的,稱之為乳糖不耐受。
2、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饪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
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3、奶碱综合征是指因长期进食大量牛奶或钙剂,并服用大量可吸收的碱剂引起的高钙血症、碱中毒及不
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等一组临床症候群。
过去多发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科治疗中,因治疗方案的改进,如服用不溶性碱性药物,本征现已罕见。
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譬如,某人基础代谢率为168.80kJ•h-1,当摄
取相当于168.80kJ的食物,并处于基础代谢条件下,经测定,这时的代谢率不是168.80kJ•h-1而是176.40kJ•h-1.显然,这部分增加的代谢值是因进食引起的。
5、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临床营养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营养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修复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很多,有四十多种,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推荐摄入量:即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蛋白质消化率: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消化率越高表示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4、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吸收的蛋白质被机体储留的程度。
可用氮储留法测得,计算公式为:5、产热系数:即能量系数,是每克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
6、食物热效应(TEF):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即用于营养素消化、吸收需要的能量。
7、Bitot’s spots:毕特氏斑(Bitot's spots)是因为同时缺乏维生素A和蛋白质产生的眼疾,如果每天补充5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和奶蛋白,则疗效甚佳。
8、LDL:即低密度脂蛋白,是利用超速离心技术能分离出的一种血液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
9、多酚:即多酚类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包括苯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少制品已列入天然抗氧化剂范畴,是优良的氢或电子的给予体,对能产生过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等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10、ω-3系列脂肪酸:即n-3系列脂肪酸,指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个碳原子之间。
主要是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问答题1、什么叫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哪些指标?答: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考虑到预防由于膳食结构改变引起的“富裕型”慢性病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一)名词解释:1.能量(energy):人体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和从事体力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它来源于食物中的糖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国际上以焦耳J为单位,营养学以千焦或兆焦作为单位。
1kJ=0.239kcal,1kcal=4.184kJ2.食物的热效应(TEF):也叫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指人体摄食过程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这是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活动以及营养素和营养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所消耗的能量。
3.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
分宏量和微量营养素,其他膳食成分(水),其中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
微量包括矿物质,维生素。
4.优质蛋白: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则这种蛋白质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5.必需氨基酸(EAA):人体蛋白质均有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大部分可有人体合成,但有9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有膳食供给,他们称为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6.非必需氨基酸(NEAA):简单说就是人体能够合成并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7.营养不良: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所致临床病理生理变化8.热卡:是一种单位,用来表示食物的能量值。
达到或保持你理想体重所需的热卡量决定你每天所应摄取的食物量。
9.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是一种程度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同时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缺乏的特点。
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10.肠外营养(PN):是指无法经胃肠道摄取营养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通过静脉通路途径输注营养素,提供能量,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并使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的营养治疗法。
临床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又称治疗营养学、疾病营养学、临床营养治疗学)——是研究人体处于各种病理状态下的各种营养需求和提供方法并通过各种途径对病人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
临床营养学的目的:是以食物及各种营养物质为手段,通过不同方式和方法,解决疾病状态下的异常代谢、异常反应性和疾病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免疫和修复能力等,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营养治疗的作用:1.调整营养需要2.减轻体内某些脏器的负担3.采取营养措施,纠正代谢紊乱4.解决病人存在的营养问题5.选择食品及烹调方法以利于疾病治愈6.协助诊断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1.营养治疗必须与医疗、护理相配合。
2.膳食的配制应符合营养、食品卫生要求和治疗原则。
3.适当照顾饮食习惯,争取病人密切合作。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一、进行病人营养状况评价需做哪些工作?1.一般临床检查(重点包括病史、饮食史及营养缺乏病的体征)。
2.膳食调查:膳食中热能和营养素的摄入量。
3.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了评价病人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或参数)。
饮食史及膳食调查:体格检查与人体测量:如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等。
住院病人膳食包括三大类:一、基本膳食:1.普通膳食2.软膳食3.半流质膳食4.全流质膳食二、治疗膳食三、试验膳食一、基本膳食:1.普通膳食:除了少用煎炸、少用强烈、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制做的食物外,与正常人饮食基本相同。
适用对象:消化系统功能正常者,无发烧,疾病恢复期患者、产妇、眼科病人等。
2.软质膳食:比普通饭易消化,介于半流质与普通饭之间,突出“软”字,主食要软,菜肉等副食要煮软、少纤维,切碎、燉烂、煮软,便于咀嚼、易消化。
适用对象:有轻度发热者,消化不良者,口腔有疾病,咀嚼功能不良,老人及3-4岁小儿,痢疾,急性肠炎等恢复期病人,肛门、结肠及直肠等手术后患者。
3.半流质膳食:介于软饭与全流质之间的饮食,外观呈半流体状态,比软饭更易消化、咀嚼、呑咽,是限量、多餐的一种饮食。
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营养: 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蛋白质互补作用: 多种食物混合食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以提高整个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如肉类和大豆蛋白可以弥补米面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能,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这种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称食物热效应。
4、膳食指南: 又称膳食目标,是针对各国各地区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是一个有效的宣传普及材料。
5、必需氨基酸: 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6、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
的脂肪酸。
7、食品强化:食品强化是根据营养学原理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营养素或天然食物成分,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使之更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深加工。
8、膳食结构:。
能量(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动物不能制造,必须从植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 (high quality protein ): 食物中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越容易被人体吸收,称优质蛋白质。
如动物蛋白肉类、蛋、乳等以及大豆蛋白质消化率( protein digestibility): 指在体内被分解的程度,消化率越高,吸收得越彻底,营养价值越高。
乳类98%、肉类93%、蛋类98%、米饭82%脂肪(fat ): 占人体体重的14%-19%,主要以甘油三脂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主要在皮下、腹腔等处维生素A( Vit- A): 又名视黄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Vit A1与Vit A2,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胡萝卜素.功能:维持人体正常视觉,促进生长和骨骼的发育, 增加机体抗感染和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皮肤健康 ,抗癌作用维生素D (Vit-D): 经口从食物中摄入,在体内肝肾处转化,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或经阳光照射获得,皮肤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生理功能:调节钙和磷代谢,维持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维生素E ( Vit-E):大部分储存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E,需从食物取得。
营养学意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水溶性维生素( water-soluble vitamins):矿物质( minerals):已发现人体内约有二十余种元素,除碳氢氧氮构成有机化合物,其余的元素都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称为矿物质,亦称为无机盐平衡膳食 (balanced diet ):也称合理膳食,指提供给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营养评价 (nutrition assessment): 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多项综合评价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
临床营养学答案第一章1(名词解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摄入的蛋白质被过多分解供给能量,使氮在体内的储量增加,以合成体内所需的蛋白质。
这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避免脂肪酸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多的酮体,称为抗生酮作用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
由于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2.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为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纤维两大类。
适量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
多吃膳食纤维还有利于减肥、防治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第二章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对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重量各是多少,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吃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 或30g,食盐不超过6g。
2(孕妇应采取何种营养措施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型,孕妇在孕前l个月至孕后4个月内,每日口服1次叶酸0.4毫克第三章:1(名词解释:营养调查;营养调查,研究人群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
临床营养学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并排除废物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nutriology)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营养学,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膳食心理等多种领域和学科。
营养学的核心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Rational Diet):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地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并保持人体健康。
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素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 Requirement)是指能保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并能充分有效地完成各项体力、脑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的量。
膳食营养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是对各种人群提出的保证人体营养需要的膳食中应含有的热能和营养素的适宜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DRIS包括4项内容指标1、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2、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是指通过膳食,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
3、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人量。
临床营养学
1、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获得营养素,以维持机体代谢和各种机能的过程。
2、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大类低
分子化合物。
3、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4、平衡膳食:也称合理膳食,在营养学上指通过膳食能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5、碱性食物:当食物中含钠钾镁等元素含量较多,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呈碱性。
6、酸性食物:食物中含磷氯等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代谢物呈酸性。
7、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
用于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8、试验膳食:是指在临床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短期内暂时调整病人的膳食内容,
以配合和辅助临床诊断和观察疗效的膳食。
9、肠内营养支持(EN):是指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或管饲途径,
将只需化学或不需消化,由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
10.肠外营养支持(PN):是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静脉途径输注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治疗方法。
填空1、软饭是(半流质)到(普食)的过渡;而(半流质)是流质到软饭或普食的过渡。
2、橄榄油和茶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海产动物,特别是鱼类,富含(EPA或二十碳五烯酸)和(DH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能降低总胆固醇.3、胃酸的分泌的刺激因素主要是(食物),以(脂肪)、(蛋白质)的刺激作用最强。
4、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含有(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相比,在一定时间内(2小时)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的百分比值.5、高苯丙氨酸血症病人应限制(动物)蛋白质;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应避免含(铜)丰富的食物;而帕金森综合症病人应增加(叶酸)丰富的食物.6、营养不足可分为(干瘦型)营养不良、(水肿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
7、冠心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肥胖)和(糖尿病)。
8、肠内营养采用(低脂肪)、(低必需脂肪酸)、(高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肠道炎症和临床症状.9、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疲乏。
10、胰腺术后的营养治疗总原则:限制(脂肪),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11、三在供能营养素呼吸商的大小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12、肾功不全时,血中必需氨基酸(下降),非必需氨基酸(升高),故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但值得推荐的是(大豆蛋白)。
13、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及其污染物进行传播;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和(体液)传染.14、妊娠糖尿病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值各占(20%)、(30%)、(50%).15、烧伤后亢进期早期应以(肠外营养)为主,再过渡到(肠内营养),回复期则以(肠内营养)为主。
1。
维生素B1又称其缺乏症状是。
(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抗脚气病因子)(脚气病)2。
为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和。
(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由液体到固体)、(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和(密切观察添加辅食后婴儿的反应)3。
能量(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动物不能制造,必须从植物中获取
优质蛋白质(high quality protein ):食物中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越容易被人体吸收,称优质蛋白质。
如动物蛋白肉类、蛋、乳等以及大豆
蛋白质消化率( protein digestibility):指在体内被分解的程度,消化率越高,吸收得越彻底,营养价值越高。
乳类98%、肉类93%、蛋类98%、米饭82%
脂肪(fat ):占人体体重的14%-19%,主要以甘油三脂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主要在皮下、腹腔等处
维生素A( Vit- A):又名视黄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Vit A1与Vit A2,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胡萝卜素.功能:维持人体正常视觉,促进生长和骨骼的发育, 增加机体抗感染和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皮肤健康,抗癌作用
维生素D (Vit-D):经口从食物中摄入,在体内肝肾处转化,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或经阳光照射获得,皮肤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生理功能:调节钙和磷代谢,维持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
维生素E ( Vit-E):大部分储存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E,需从食物取得。
营养学意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不孕症,习惯性流产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矿物质( minerals):已发现人体内约有二十余种元素,除碳氢氧氮构成有机化合物,其余的元素都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称为矿物质,亦称为无机盐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 ):也称合理膳食,指提供给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营养评价(nutrition assessment): 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多项综合评价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 nutritional risk):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如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参数增加的风险
普通膳食( general diet):普通膳食简称普食,与健康人膳食基本相同,膳食结构应符合平衡膳食原则,能量及各类营养素必须充足供应。
半流质膳食(semi-liquid diet ):半流质膳食是介于软食与流质膳食之间,外观呈半流体状态、细软、更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膳食。
多采用限量、多餐次的进餐形式流质膳食( liquid diet):流质膳食极易消化、含渣很少、呈流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的膳食。
低蛋白膳食( low-protein diet ):是一种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
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5克,仅为正常情况下的50%-60%。
低脂膳食( low-fat diet):是一种限制脂肪供给量,即含脂类物质尤其是甘油三酯、胆固醇比例较少的饮食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原则: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 应首选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是指经过静脉系统补充营养和体液的营养支持方式,也称静脉内营养及人工胃肠道。
完全肠外营养TPN,部分肠外营养P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