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实录】蚌埠“5.13”杀人案侦破纪实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上诉人李怀金故意杀人案
上诉人李怀金故意杀人案刑事判决书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9皖刑终字第0230号
原公诉机关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怀金,男,1968年12月27日出生,汉族,安徽省怀远县人,小学文化,农民,住略。
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19年8月15日被怀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7日被逮捕。
现羁押于怀远县看守所。
指定辩护人刘勇,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李怀金犯故意杀人罪及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周圣茂等五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9年4月2日作出2019蚌刑初字第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宣判后,李怀金对判决的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9年9月16日公开开庭审理本案。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王继军、崔普凡出庭履行职务。
上诉人李怀金及指定辩护人刘勇均到庭参加诉讼。
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查明被告人李怀金怀疑其妻周昌兰与被害人杨国东之父杨秀军有不正当关系。
2019年8月15日8时许,在与周昌兰去办理离婚手续的途中,两人发生争吵,李遂将周昌兰拽进路边的水沟并将周溺死。
随后,李又持铁叉将杨秀军之儿杨国东刺成重伤,将杨秀军妻子关振荣刺成轻微伤。
尔后,李又从村民杨俊中家拿把菜刀欲砍杨秀军姐姐杨秀琴的小孩李创,后自动放弃。
在公安人员接报案赶到现场时,李怀金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区长助理“杀妻”蒙冤17年5月26日,国新办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称,2013年,全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
于英生是被宣告无罪释放者中的一员。
事发前,34岁的于英生担任蚌埠市原东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是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
如今52岁的于英生自由了,但没了完整的家,没了仕途,鬓角也已发白。
区长助理被诉杀妻1996年12月2日,蚌埠市民韩露在家中遇害,20天后,丈夫于英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后被判处无期徒刑。
于英生说,在公安局接受讯问的七天七夜里,直到最后他也没承认杀人。
那七天,警察分成四班,24小时轮流审问,不让睡觉,不让休息,“就这样我也没承认。
”警察问他死者体内的精液是谁的,于英生说不知道,警察就反复问,直到DNA鉴定报告显示,样本99.99999%与于英生不符,他们才作罢。
连续的审问让于英生神志不清,警察就让他假设,假设你了解案情,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让他给警察分析一下。
口供录完了,尽管8岁的儿子前后有三份证言,说爸爸妈妈从不吵架,但于英生还是成了杀妻嫌疑人。
17年冤狱后无罪释放从于英生进监狱开始,父亲于道欣和家人就在北京、合肥来回跑,一直为儿子申诉。
2009年6月23日,于道欣去世,终年79岁。
老人终究没能等到儿子重获光明的那天。
去年5月31日,安徽省高院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英生杀妻案”立案复查,去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于英生故意杀妻事实不清、犯罪证据“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宣告于英生无罪。
于英生获释后,获得国家赔偿并补发了17年的公务员工资,共计百余万,目前其正在诉请追究当年公检法系统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同案嫌疑人身份为交警宣告于英生无罪,蚌埠市公安局启动再侦程序,经排查最终锁定嫌疑人,2013年11月27日,嫌疑人武钦元被警方控制。
警方证实,嫌疑人武钦元为蚌埠市一名交警,据其供述,案发当日早晨,他进入于英生家中,见被害人韩露身着睡衣且独自在家,遂心生歹意,对其实施强奸。
安徽坐17年冤狱官员:看赵作海新闻觉得有盼头2014年05月29日02:40 新京报我有话说(29,730人参与)收藏本文5月21日,蚌埠市民政局内,于英生眼望窗外的高楼大厦。
获释9个多月,他还在试着融入一座全新的城市。
记者拍完照,他看着照片里的自己,“唉,真的老了。
”新京报记者贾鹏摄2013年8月,于英生被宣告无罪,随后当庭释放,此前他被羁押17年。
视频截图1995年,于英生在蚌埠淮河闸上留影,当时他在蚌埠市委办公室机要科工作。
新京报记者贾鹏翻拍【人物简介】于英生1962年出生,安徽蚌埠人,原任蚌埠市原东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现任蚌埠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主任科员。
其17年的冤狱经历,被称为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于英生案】●1996年12月2日蚌埠市南山路,于英生之妻韩露在家中被人杀害。
●1996年12月22日于英生涉嫌故意杀人被批捕。
随后,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于英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安徽省高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其父兄奔波申诉十余年。
●2013年5月31日安徽省高院根据《刑法》第243条第一款规定,决定对该案立案复查。
●2013年6月27日安徽省高院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
●2013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于英生故意杀害其妻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于英生无罪。
这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安徽首次执行“疑罪从无”。
随后,蚌埠市公安局启动再侦程序。
●2013年11月27日犯罪嫌疑人交警武钦元在蚌埠被抓获,并供述了17年前强奸杀害韩某的犯罪事实。
“杀妻案”嫌疑人即将被公诉在于英生无罪释放后落网新京报讯5月26日,国新办发布《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白皮书称,2013年,全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并对在申诉中发现的冤假错案,依法予以再审改判。
于英生是被宣告无罪释放者中的一员。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检察院有关部门获悉,武钦元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安徽蚌埠杀妻案当事人于英生:刑讯逼供七天七夜昨夜,央视播出对19年前安徽蚌埠“区长助理杀妻冤案”当事人于英生的采访。
于英生说,警方对他进行“连续七天七夜对我不间断地进行讯问、折磨”。
冤案重审之前,现场不属于于英生的精液、2枚指纹这两个重要证据被忽略。
但究竟是谁制造了这起冤案,现在仍就未知。
时隔一年,该案追责机制还未启动。
以下为央视新闻文字稿:1月5号,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武钦元强奸致人死亡案,此时距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19年,而被害者的丈夫于英生曾被认定为凶手,含冤入狱17年。
原本并不复杂的案情,为何变得扑朔迷离,迟到19年的正义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妻子被强奸杀害丈夫于英生成嫌犯1996年12月2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女子韩某在家中被人强奸杀害。
警方认定韩某的丈夫、时任蚌埠市东市区区长助理于英生有重大嫌疑。
20天后于英生被批准逮捕。
几个月后,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于英生提起公诉。
检方认定,案发当天,于英生因琐事与妻子韩某发生争执,厮打中致韩某死亡。
为逃避法律制裁,于英生伪造了强奸杀人的现场,并试图制造液化气爆炸来掩盖犯罪行为。
于英生:遭遇刑讯逼供在起诉书中,检察机关列举了被告人的供述、现场勘验笔录、证人证言等证据。
其中,被告人于英生的供述就长达50多页。
面对记者的镜头,于英生说,这些供述都是在警方刑讯逼供的情况下做出的。
于英生:连续七天七夜对我不间断地进行讯问、折磨。
蚌埠都下雪了,他们就让死刑犯用水钵子舀凉水给我洗澡,洗了两个多小时,洗三个小时。
让你要死不行要活不行,他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你去写,写你的认罪状,那没有的事情你怎么写呢?他就叫你编,你从强奸杀人,盗窃杀人,让你遍,你就编吧。
于英生讲述笔供时被虐待关键DNA证据被忽略于英生被判期1998年初,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英生涉嫌杀人案进行不公开审理。
开庭之前,于英生的辩护律师在控方提供的案卷材料里发现了一份DNA鉴定报告。
抢劫杀人案侦破纪实---行程一万公里擒恶魔山东省公安厅近日向临沂市公安局监管处发来贺电,向破案民警表示祝贺。
至此,沂南“12·15抢劫杀人案”侦破终结。
临沂市公安局沂南分局民警行程上万公里,辗转5省,破获5起杀人案,将3名故意杀人犯罪嫌疑人全部收入法网。
出租车司机“人间蒸发”2006年12月15日上午9时,沂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报案:出租车司机王某14日早晨驾驶出租车离家后至今未归,亲友们四处寻找,人车均无踪影。
据王某的亲属反映,年近六旬的王某出车从不跑长途,都是当天返回。
但距报案时间,王某出车已经是一天一夜,是遭到抢劫,还是出了意外事故?亲友心头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刑侦大队值班大队长尹传东立即向局长朱茂臣、副局长刘长杰汇报了案情。
两位指挥员当即决定立案侦查。
县委副书记李枝叶,市公安局副局长赵波、刑侦支队长马爱军、副县级侦查员石连德等领导亲临工作现场督导。
一场斗智斗勇的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神秘租车人浮出水面人车突然“人间蒸发”,唯一的“现场”就是失踪人王某在县汽车站的出租车停车点。
专案组决定兵分两路,联手调查。
走访调查组很快掌握了一条重要信息:12月14日上午10许,两名一高一矮男青年曾在王某出租车前与王某交谈,后租用王某的车离开。
两名男青年来自何方?他们在沂南县城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侦查员们深入走访调查,在县汽车站附近的一家饺子店了解到,两名男青年14日上午10时前在此吃过水饺,均是东北口音。
经过进一步调查,侦查员们获得重要线索:两名男青年曾在县城一家旅馆住过宿,当时住宿登记的姓名为姜春明,吉林人,住吉林省安图县某林场。
侦查员持姜春明户籍照片请多位目击者辨认,一致认定姜春明即是租用王某出租车的两名男青年之一。
姜春明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尽快抓捕姜春明,成为破获此案的当务之急!行程上万公里擒恶魔就在办案民警追捕犯罪嫌疑人的同时,犯罪嫌疑人再次“下手”:2007年1月6日,山东省费县一名5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及所驾驶的轿车,被两名东北口音的男青年租用后失踪。
5·9纵火杀人案侦破纪实2009年5月9日,市古楼街办庙鹅岭村一出租屋内发生一起纵火杀人案,现场发现一具烧焦的女尸和大量深蓝色玻璃碎片。
案发后,市公安局、鄂城区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多警种配合,用5天时间成功侦破此案。
5月9日上午10时11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群众报警:古楼街办庙鹅岭村一出租屋三楼发生火灾。
鄂州消防战士、古楼派出所值班民警5分钟内赶到了现场,将火扑灭。
火灾现场弥漫着浓烈的汽油味,深蓝色的碎玻璃片随处可见,现场发现一具烧焦的女尸,案发现场楼房外的空地上,一被烧伤的男青年躺在地上呻吟,不能动弹。
民警一边封锁现场,一边将案情向所长周旺民、刑侦中队长周正汇报。
很快,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汪和清、鄂城分局局长孟昭茂、政委姜永祥、副局长熊文斌等人赶到了现场,古楼“5·9”命案专班成立,工作迅速展开。
古楼刑侦中队民警负责将烧伤的男青年送往鄂钢医院救治,并对其进行控制、审查;市局刑侦支队民警负责勘查现场;鄂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负责在现场进行调查访问。
不久,案件的基本情况查清:死者杨某(女,22岁,新庙将军村人),烧伤男青年孙某(男,27岁,黄冈团风方高坪镇人),两人在庙鹅岭村邓某家三楼租了一间三居室同居。
孙某、杨某属无业人员。
2009年5月9日上午,孙某的舅舅邵某、姘妇罗某二人找孙某讨3万元债款无果,邵、罗用自制的“汽油弹”在孙住的房间内纵火,杨某当场被烧死,孙某烧伤后从三楼窗户跳下逃生。
至此,一起因债务纠纷引发的纵火杀人案事实基本清楚。
此案的受害者是暂住人口,作案者是流动人口,要想抓获犯罪嫌疑人谈何容易。
犯罪嫌疑人到底会逃向何方?鄂城区公安分局通过召开案件分析会,确定了初步抓捕方案。
抓捕行动分三个小组同时进行,第一组前往邵某的老家黄冈淋山河。
第二组赴武汉查找邵、罗在武汉的租住地。
第三组前往黄冈团风方高坪镇孙某家。
5月10日上午,刑侦中队民警在武汉洪山区的一个城中村找到了邵、罗的租住地。
公安部2005年第二号督办命案侦破纪实2005年10月27日,这是呼和浩特进入冬季以来最冷的一天,十几名警察来到了郊外的这个荒坡上,在这片黄土之下他们挖出了一具尸体。
在土坑旁边的一辆警车上,这名男子死死地盯着车窗外的举动,他是被押来指认现场的,警方认定此人在这里杀害了一名女性。
他被内蒙古公安部门认为是最为危险的犯罪嫌疑人,追捕他的工作始于2005年初的一次报案。
2005年元月二日的下午,一名女子向乌兰察布警方报案,称自己在两个小时前遭到了强奸。
李铁丰:说她中午的12点左右,被一名出租车司机拉到一个旷野的地方,对她实施了强奸。
这里就是报案人指称发生强奸的地点,这名女子说,当时她一个人打车外出办事,没想到出租车司机将车开到这里后,手持匕首,对她进行了强奸。
随后,那名司机又开车继续前行,在一个拐弯处车速减慢的时候,这名女子推开车门乘机逃脱。
她记下了那辆出租车的车牌号为蒙JY2230。
李铁丰:她说得有鼻子,有眼,出租车的车牌号记得清楚,犯罪嫌疑人出租车司机一一个男性,警方接到报案马上对号入座,结果查到车主。
让警方感到诧异的是,这辆出租车登记的车主是一名女性,名叫陈建英,为查清此事,警方试图与陈建英取得联系,但对方始终杳无音讯。
时间到了下午四点,警方又接到了一起报案。
李铁丰:在农村一个放羊的羊倌,在田耕里面赶羊的当中,发现积粪坑里面有一个可疑的东西,扒开一看是一个尸体。
这个现场位于乌兰察布市郊外的一处农田,死者.很显然是被人杀害的。
何瑞:当时尸体的情况是用电话线勒死,年龄大约35、36岁左右,一腿裤腿挺长的。
一根二米多长的电话线,紧紧的捆住了死者的双手和脖子,造成其窒息死亡,法医判断,其死亡时间大概在中午十二点左右,进一步验尸发现,死者生前遭到过强奸。
当晚十二点,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她正是警方正在寻找的人——那辆蒙JY2230出租车的车主陈建英。
警方对陈建英的家人进行了了解,把反映,元月二日一大早,陈建英就开车出去拉活了。
第1篇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冤假错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案件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
本文将以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为例,探讨这一经典法律冤假错案的成因、过程及反思。
一、案件背景2003年5月,安徽省蚌埠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受害者为一名女大学生。
经过侦查,警方将张辉、张高平叔侄二人列为嫌疑人。
2003年12月,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2004年12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200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张辉死刑。
然而,在执行死刑前,张辉、张高平叔侄均坚称自己无罪。
2005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认为原审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依法再审。
200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此案。
二、案件过程2005年7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张辉、张高平叔侄“叔侄冤案”进行再审。
在再审过程中,合议庭发现原审案件存在以下问题:1. 原审认定事实不清。
原审法院仅凭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就认定张辉、张高平叔侄实施了强奸杀人犯罪。
然而,在再审过程中,证人证言存在矛盾,且部分证人证言与事实不符。
2. 原审证据不足。
原审法院仅凭被告人供述和证人证言,就认定张辉、张高平叔侄实施了犯罪。
然而,在再审过程中,发现原审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如DNA鉴定结果与案件事实不符等。
3. 原审程序违法。
原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取证、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2005年8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张辉、张高平叔侄无罪。
三、案件反思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是一起典型的法律冤假错案,其成因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反思:1. 司法观念滞后。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部分法官未能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过分依赖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导致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 证据审查不严。
原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证据审查不严,导致部分证据存在疑点。
买房引发的跨国命案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0年第21期文/周罗何小语2010年9月14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中级法院法庭,法官用铿锵的声调宣读着判决书:被告人柯瑞维激怒之下,采取手扼颈部、胸压口鼻的暴力手段,致傅某当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惩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四条的规定,柯瑞维的犯罪行为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并享有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被告人柯瑞维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听判的柯瑞维是个人高马大的外国人,经法庭指定的翻译用英文向他读完判决书后,他摇了摇光亮的脑壳,慢吞吞地说,“我服从中国法院的判决,不上诉。
”宣判结束后,经法庭许可,奥地利驻上海领事馆官员会见了柯瑞维。
早在今年3月17日晚,在看守所里,奥地利男子Krivic Guenther(音译柯瑞维)就在一份自白书上写道:我至今都不敢相信,我亲手杀死了我的中国女友,她是我生活中的唯一阳光,我们马上就要结婚,我现在非常后悔和伤心,对此,我已经没有任何狡辩的借口,我声明:我不需要奥地利大使馆和律师的任何援助,也不想中国警察将此事通知我奥地利的任何家人…柯瑞维为何在结婚前杀死他深爱的中国女友?又为何不要律师,放弃任何申辩的机会?女儿绝命婚房夺命凶手竟是洋女婿“快去看啊,傅祖林家离婚的二女儿带着一个外国人回家过年了!”2009年春节前夕,安徽淮南市退休老教师傅祖林一向清寂冷清的家里,笑语喧哗。
傅家的二女儿傅菲菲从上海带回一个身高一米九的奥地利洋女婿,邻居们得知后纷纷好奇地赶来探访,柯瑞维虽然不会中文,但总是一副温和开朗的笑脸,大家见状,纷纷对这个洋女婿赞叹不已。
傅祖林也高兴得合不拢嘴,眼里笑出了辛酸的泪:年届62岁的傅祖林,退休前是一名教师,早年与前妻离婚后,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只身将两女儿抚养成人,好不容易先后给她们都安了家,没料想2006年,二女儿傅菲菲突然离婚,带着8岁的儿子过日子。
蚌埠“5.13”杀人案侦破纪实
客房惊现凶杀惨案
2002年5月13日。
对于蚌埠市某大酒店11楼服务员许敏(化名)来说,这是她一生中忘却不了的日子。
这天,刚上班的她与往常一样,挨个打扫客房里的卫生。
她带着清扫工具来到13号客房门口,按照惯例,她首先轻轻按了一下客房的门铃。
一下,两下,小许按了四、五次,房间里仍然没有一点动静。
客人一定不在房内。
于是她便用手中的钥匙将门打开。
一推开门,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正对门的卫生间门是开着的,小许一眼便看到面盆里满是血水,雪白的大理石台面上也贱满了鲜血。
小许赶忙把目光投向卧室。
卧室里的惨状差点让小许晕倒:室内家具移位,地毯上到处是凝固的鲜血,北面窗户下斜躺着一个女人,女人的头正好被垂下来的窗户帘子盖着,下身赤裸,尸体附近的墙上也贱有血迹……。
“不得了啦,有人死了……”。
看到这惨不忍睹的场面,小许丢下手中的清扫工具,慌忙退了出来,并迅速拔通了宾馆保安部的电话。
5分钟后,蚌埠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殷苏淮、“110”指挥中心主任张友照、刑警支队支队长孟凡忠、副支队长侯红专、中区公安分局局长王洪祥分别率巡警和刑警赶到了现场。
现场所在的宾馆11楼立即被警方控制。
死者,女,年龄约40岁左右,系头部被钝器击伤后流血过多导致死亡,死亡时间大约在十五个小时左右。
死者除了大腿内侧有一手术后留下的18公分长的旧刀疤外,头部有多处新外伤,脖子和左手指也有外伤,且手指的外伤还进行了包扎。
在死者的尸体下,警方找到一张被血浸透的票据,这也是在死者房间和身上发现的唯一遗留物。
通过仔细辨认,发现这是一张38元的汽车票,隐约看见“豫(栾)”两字及票据编号。
在对现场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并进行技术鉴定后,警方初步认定死者死于他杀,杀人凶器是丢在尸体旁边的一块大理石板。
当晚,蚌埠市中区公安分局成立“5.13”专案组,王洪祥局长亲任组长。
珠城寻找蛛丝马迹
侦察工作迅速展开。
据宾馆总台服务员回忆,5月12日早上6点多钟,一男一女两个操外地口音的人,到宾馆登记住宿,男的身高约有1米77,胖胖的,年龄约五十岁左右,象个干部,女的最多不过40岁,个头大概有1米6,身材也偏胖,二人登记时出示的是男子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名字是江跃明,住宿单上单位填写的是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物资公司职工。
另据楼层服务员反映,12日早上这对男女住进后不久,就发生了激烈争吵,之后两人好象打起来了,大概在10点左右,两人一起出门,当时两人脸上都有伤。
下午两人回到房间后没过多长时间,又发生了争执,傍晚时两人在房间里再次撕打,而且声音很大,服务员以为是两口子吵嘴,没有在意。
自称叫江跃明的人到底是何人,死者又是何人,专案组决定先与甘肃警方取得联系。
信息很快反馈:天水北道区物资公司根本就不曾有过江跃明这个人,身份证和人都是假的。
一天之内,两次打架,死者生前有外伤,而且包扎不久,刑警大队长陈克祥立即指示队员们分头到全市各医院了解情况。
经过数十名刑警,近20个小时的分组走访,探长戴鹏这组在某医院获取一条重要线索,当班医生、护士,回忆起12号中午有一个胖胖的操河南口音的妇女来看过外伤,当时她的脖子和手上都有伤,医生问她怎么搞的,她说有个男的要杀他,用打烂的杯子玻璃划她的脖子,用手巾往她嘴里塞。
根据医生、护士提供的情况,侦察人员很快在药房找到了这名妇女的取药单。
取药单上姓名一栏写的是:段霞。
年龄栏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