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与再现传染病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31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单选题(下列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请从A、B、C、D、E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填在括号内)1.下列关于“新现和再现传染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因病原体的变异而新出现的传染病B.因种间传递、人类行为等因素而出现的传染病C.已被有效控制,但又石灰复燃的传染病D.原来已经存在,只是由于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而新发现的传染病E. 重新命名的传染病答案:E解析:记忆题。
新现和再现传染病:定义:①因病原体的变异、种间传递、人类行为等因素而新出现的传染病;②原来已经存在,只是由于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而新发现的传染病;③已被有效控制,但又石灰复燃的传染病。
2.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类别传染病,按照“”类别管理()A. 乙;乙B. 甲;乙C. 乙;甲D. 丙;乙E. 乙;丙答案:C解析:记忆题。
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虽为乙类传染病但是要按甲类管理。
3.下列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法规B. 说明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C. 最新版是2018年修订的D. 内容包括实验室感染控制的内容E. 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实验室,但是具备实验条件的也可进行相关实验答案:E解析:记忆题。
第二十三条规定: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
(原:“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
4.气溶胶的粒径范围()A. 0.001-100μmB. 0.01-10μmC. 0.001-10μmD. 0.1-100μmE. 0.1-10μm答案:A解析:记忆题。
气溶胶(aerosol):固体和(或)液体为力稳定的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其中的气体介质称为连续相,通常为空气;微粒称为分散相,成分复杂,大小不一,粒径为0.001~100μm,是气溶胶的研究对象。
新发传染病邵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佘长建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的近30多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4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世界1/2的人口。
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消除的传染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死灰复燃。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的出现对人类构成新威胁。
与此同时,由于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在失去疗效,几种常用的治疗肺炎的药品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
这种局面之所以令人担忧,还因为新药很少,无法填补失效药物留下的空白。
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难以估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这一威胁熟视无睹。
进入2l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近30年来全球约出现新发传染病40多种,并以每年新发1种的态势发展,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第一节、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态势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
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①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T细胞自血病、手足口病等。
②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病、莱姆病等。
③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AIDS)等。
近30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20多种。
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
第九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是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
传染病流行病学旨在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发源地,也是现代流行病学的?桓鲋匾 槌刹糠帧W?1854 年John Snow 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了经典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来,传染病流行病学对预防和控制人类常见传染病如麻风病和白喉、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等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任何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的流行,除了需要从微生物学角度来识别病原体,从临床医学角度来治疗受感染的病人外,还必须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识别疾病的流行特征,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趋势人类和疾病斗争的历史,主要是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历史上天花、鼠疫、霍乱的流行,曾经造成大量病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水平。
直到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计划免疫的实施,很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至今,传染病仍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一、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迁(一)全球在人类早期历史上,传染病曾留下了无数肆虐的证据。
即使是在十八、十九和二十世纪初,传染病仍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死因。
1347-1351 年,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该病最初由商船上感染有黑死病的老鼠和跳蚤带入埃及和意大利,在其后的5 年内,流行蔓延至整个欧洲。
5 年内导致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2400万死亡。
另一个致死性传染病天花,在长达数世纪的反复流行中,杀死了无数的感染者,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占所有死亡的10。
1900 年美国传染病总死亡率为797/10 万,其中流感和肺炎死亡率高达202.2/10 万,结核病死亡率达194.4/10 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10月第23卷第5期增刊ChinJParasitolParasitDisOct.2005,Vol.23,No.5(Suppl)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以往不认识的新现疾病。
其中有些疾病至今未被认知,将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人们对病原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群体不断增加,一些新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被发现。
控制新现或再现感染性疾病(emergingor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应当重视相关的研究和人员培训,发展检测和监测新技术,并监测导致这些疾病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
1历史回顾反思人类对传染病流行的认识,经历了从恐慌到轻敌的过程。
随着对多种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学难关不断被攻破,自20世纪50年代末曾有不少人,包括传染病研究领域权威人士就断言,感染性疾病的所有主要问题已经解决了[1]。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人类与病魔的斗争处于上风,这种轻敌思想导致人们对传染病的控制持过于乐观的态度。
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原与贫穷相关联的寄生虫病(如土源性寄生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多数人认为寄生虫病已不再是当今卫生工作的重点问题。
美国生物学和遗传学家、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Lederberg博士敏锐的洞察到新的和重新肆虐的感染性疾病正悄悄向人类走来,认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流行的灾难性结果让世界震惊,我们又面临同样的灾难,我们有太多的错觉,认为完全有能力主宰致命的微生物,它们仍将是我们的竞争者[2]”。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在199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提醒人们:我们正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3]。
致病性微生物能够回跳,是危险的对手。
虽然我们不能够预测它们何时、何处再现,但可以肯定新的感染性疾病将会出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