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4.00 KB
- 文档页数:29
2023小青龙汤证contents •引言•小青龙汤证的中医理论基础•小青龙汤证的病因和病理•小青龙汤证的分类和表现•小青龙汤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小青龙汤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小青龙汤证的预防与调护目录01引言针对小青龙汤证的教学需求和实际应用价值,设计并组织本次课程。
针对小青龙汤证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讲解,结合临床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能。
课程背景1课程目标和目的23掌握小青龙汤证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熟悉小青龙汤证的现代研究进展和前沿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和计划小青龙汤证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操作。
小青龙汤证的预防与调理。
小青龙汤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小青龙汤证的中医及现代医学诊疗思路。
小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02小青龙汤证的中医理论基础小青龙汤证中的风邪侵袭,多表现为外风邪气,侵入人体后引起恶寒、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
风邪侵袭寒邪外袭,致使人体阳气受损,出现恶寒、无汗、身痛、咳嗽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用于寒邪外袭引起的表寒里饮证。
寒邪束表六淫邪气与小青龙汤证恶寒发热寒邪外袭,人体正气受损,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缓解寒邪引起的恶寒发热症状。
无汗咳喘寒邪束表,人体毛孔闭塞,导致无汗、咳喘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缓解寒邪引起的无汗咳喘症状。
寒邪外袭与小青龙汤证咳吐清涎水饮内停,上犯于肺,影响肺气宣降,出现咳吐清涎等症状,小青龙汤可宣肺气、化水饮、止咳嗽。
心下满闷水饮内停,阻滞脾胃气机,出现心下满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小青龙汤可化水饮、和脾胃,缓解心下满闷等症状。
水饮内停与小青龙汤证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若肺失宣降,则水液无法正常输布,可导致水饮停聚而出现小青龙汤证。
肺失宣降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则运化失职,导致水湿内停,引发小青龙汤证。
脾虚生湿脏腑失调与小青龙汤证03小青龙汤证的病因和病理风寒邪气风寒邪气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宣,引发咳嗽、咳痰等症状。
07小青龙汤那我们接着讲小青龙汤。
这个名字很有特色,所以它的名字就有义,就是中国的文化环境,第一个,看到这个方子呢,龙能够兴云布雨,就会觉得它一定跟水有关系。
第二个,现在要讲方位是吧,不错,青龙是跟东边有关系,青就是东边的颜色嘛,但是具体到小青龙汤,重点是在水上面,不是在方位上面;第三个含义,看到青龙想起来虎了,左青龙右白虎。
没说全吧还有吗?前朱雀后玄武对不对?好,这四个合在一起叫什么啊?叫四象啊,四象是个什么东西呢?四象就是4个方向啊,那当然这个象不是方向的意思啊,这个象是象棋的那个象对吧,能够演变世间万物的表象啊。
你想想会不会白虎汤?有!好,那既然有白虎汤那就有朱雀汤和玄武汤?好像看到过对不对?按照一般的说法,既然有青龙汤、白虎汤,那一定有朱雀汤、玄武汤对吧,但在伤寒论里就只有玄武汤,玄武汤就真武汤,但没有朱雀汤,这就有很多争论,有的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就是朱雀汤,因为有鸡子黄嘛是吧?鸡嘛,朱雀。
但你如果到方剂数据库用名字查朱雀汤有很多朱雀汤,其中比较权威的比较有名的,是千金方里也有朱雀汤,壮阳用的。
所以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玄武汤四个方子虽然以四象命名,但是他们的主治不是同一个规律,比方说青龙汤是龙主水,主要是治水病的。
大小青龙汤都跟水有关系。
白虎汤,白虎属金,金主萧杀,萧杀应秋气,是凉的,是能够有萧杀之气的,所以叫白虎汤啊,那玄武汤呢?玄武汤是主寒冷的,然后是北方啊,玄武汤是温阳的化水的。
一个是北方属水,第2个是寒冷它有温阳的这个作用啊,那朱雀汤呢?是壮阳的。
那按照有些说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是养阴的。
小青龙汤,龙能行水,这个方子能够行气祛饮,饮就是水,所以叫小青龙汤,那么小青龙汤有哪些药呢?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药各一钱半,然后甘草炙、五味子五分,就这么一点。
那么呃这个要怎么用呢?水一升先煮麻黄,麻黄先煎的,在伤寒论里经常出现麻黄先煎,麻黄先煎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是缓和药性,二是煮了麻黄去上沫以后不容易吐。
聂惠民《伤寒论》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
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
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症见喘息气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水鸡声,咯痰色白清稀,或多泡沫,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脉弦滑或浮紧等。
临床可辨证加减,如在喘而无热的情况下,可去桂枝、白芍;汗出较多时,可去桂留芍,以敛阴和营;冷哮患者素体阳虚,或由于病情演变,阴盛阳微,尤其是肾阳亏虚,摄纳失职,在治疗时既要温肺平喘,又要扶阳益肾。
遇到此等病例,除喘息气促更为明显外,多有精神萎靡,怕冷、肢体不温,面色苍白或晦暗,口唇发紫,汗出涔涔,舌质胖嫩,脉细无力或不浮反沉等。
可于小青龙方中加附子以温肾祛寒。
祛痰降气对治喘来说至关重要,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半夏为化痰饮要药。
如咳喘气逆、痰涎壅盛,《韩氏医通》中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是祛痰降气的好方子,常与小青龙汤配合使用。
小青龙汤中,麻黄是宣肺平喘的主药,生者发散力大,宜先煎去沫,水炙则表散力缓,若不须表散,可用蜜炙。
至于剂量,成人一般生麻黄可用6~9克,炙麻黄9克左右,个别病例酌情增加,小儿剂量可参照成人剂量酌减。
[提要]太阳伤寒兼内饮的证治。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41)[提要]补充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机转。
[阐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病机的概括。
“发热”一症代表了“表不解”,而恶寒、无汗、身疼痛等伤寒表实证自在言外。
心下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即所谓“心下有水气”。
寒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嗽。
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故有众或见症:水饮不化,津液不滋,则渴,但不欲饮水;水走肠,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失畅,则噎;水饮内停,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寒饮迫肺,肺气上逆,则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