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齿痕主症2010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中有裂缝是什么原因?我们去看医⽣的时候,医⽣经常会让我们张⼤嘴“啊”⼀声,其实中西医对⾆头所反映出的健康问题都⾮常的关注。
⼀般西医看⼝腔是为了看咽部,是不是有发炎的情况,通常还会⽤压⾆板压⼀下⾆头⽅便观察。
但是中医看⼝腔时,主要看的就是⾆头,会要我们把⾆头伸出来。
中医上把⾆头所反应的现象叫做“⾆相”,就是是给⾆头看⾯相⼀样。
因为⾆头可以直接反映出:我们的⾝体到底哪⾥出现了问题。
⾆头和脏腑的关系在中医的理论中,⾆头可以反映出脏腑的健康情况。
《知医必辨·论疾病须知四诊》⾥说:“脾脉连⾆本,肾脉挟⾆本,肝脉绕⾆本”,这句话说明五脏与⾆头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脾胃和⼼脏,两者的⼀旦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反映在⾆头上。
下⾯这张图,很明确的表⽰出了⾆头不同部位对应的不同器官。
⾆尖对应⼼肺,⾆左边对应于肝,右边对应于胆,中⼼对应脾胃,⾆根对应肾脏。
⾆头有裂痕有时候⾆头上会有深浅不⼀的裂痕,看起来就像是缺⽔造成的⼟地龟裂⼀样,这种⾆相就是裂纹⾆。
⾆头就像⼀⽚反应各个脏器的⼟地,出现裂痕,⼀般分为三种情况。
1. 红⾆+裂痕出现这种⾆相,⾆头颜⾊呈红绛⾊,并且伴随裂痕。
这种情况是⾝体内热盛,损伤津液,使体内阴虚阳盛。
就像是体内有⼀把“⽕”,把⾝体内的体液蒸腾殆尽,反应在⾆相上就会出现红绛⾊和裂痕的现象。
治疗:这个时候可以吃⼀些降⽕滋阴的⾷物,减少热性⾷物的摄⼊。
2. 淡⽩⾊+裂痕⾆头的正常颜⾊应该是呈淡红⾊,当出现淡⽩⾊的时候⼀般是⽓⾎运⾏不⾜,发⽣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体弱,或者是⼤病初愈。
治疗:平时服⽤⼀些补⽓⾎,滋补的药物和⾷物,恢复体内的⽓⾎,但是不要⼼急,⼀下⼦服⽤⼤量的补品。
3. 胖嫩+裂痕⾆头和⼈⼀样,不能“肥胖”也不能太“瘦”。
当出现⾆头“虚胖”,并且⾆边有齿痕。
这种情况常常时脾胃出现了问题,⼀般是湿⽓过剩。
治疗:这种情况下,主要以养胃祛湿为主,可以吃⼀些薏⽶,⼭药等祛湿的⾷物。
4种常见的⾆相与症状1. 齿痕⾆⾆边有齿痕,⼀般是⾝体湿热所导致的,体虚的⼈也容易出现。
舌头有齿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关于《舌头有齿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了解,我们往往能品尝到一切美味可口全是因为我们的嘴巴,我们的嘴巴不但能具有拌和食材的功效,还能协助我们感受到美味可口,那麼舌头有齿痕是什么原因?舌头有齿痕是什么原因齿痕舌的诱因,多因为脾虚不可以消化吸收水液,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成型而产生齿印,故齿印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因为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因为舌体肌肉无力,张嘴不够,属脾之气虚。
《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中提到:“舌边沿凸凹参差不齐如锯齿形,为肝脏血气郁滞。
”也有研究发现与一切正常浅红舌较为,齿痕舌的血循环改变最先为血供阻碍,次之为部分氧气不足及营养成分不够,最终才算是组织水肿。
这种多表明齿痕舌病人多有淤血的辨证论治存有。
齿痕舌以气虚、湿盛、淤血而兼夹他证者为多,故应依据病人状况灵便辩证医治。
齿痕舌主病:——淡白潮湿而有齿印,属湿寒壅盛;——浅红而有齿印,属脾虚或气虚;——红而发胀满嘴,边有齿印,多属寒湿痰浊壅滞;气虚型舌色浅红或淡白,苔白腻,舌体胖嫩,舌边齿印,伴随脸色白或腊黄,胸闷气短懒言,头昏脑胀身肿,怠倦困乏,盗汗,饮食搭配降低,吃完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或先干后溏,脉沉细乏力。
论治:益气。
湿盛型舌色淡,舌体潮湿多津,或舌体水滑,舌苔厚或厚腻,舌体圆胖子嫩,边有齿印。
四肢重困乏力或下肢微肿,小便不畅,口淡口不干,纳呆食滞,肠鸣泄泻,嗜卧思睡,脉儒缓或沉眩或滑。
论治:根据辨证论治不一样可选用芳香化湿、苦温化湿、淡渗清热利湿、健脾养胃等法。
瘀血形舌色老,有瘀点、淤点,舌苔厚或剥或腻,舌色青、紫、绛、黯淡,舌底有瘀点、瘀丝、淤点,舌底多元性怒张乃至盘曲。
普遍疼痛、硬块、流血、皮肤乌青或肌肤甲错等,脉诊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论治:活血化淤。
舌苔有齿痕的原因
可能有一些朋友在生活中会出现舌苔有齿痕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脾胃比较虚弱引起的,所以患者想要之劳舌苔有齿痕这种情况还是需要你们调理一下脾胃的。
我们在生活中调理脾胃的方法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采用人参健脾丸或者多吃一些补脾健脾的食物都是可以的。
应该是脾虚湿盛,主要是祛湿,关键应该要健脾。
中医讲,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湿,脾虚不能运化才会出现水湿潴留,出现齿痕舌、口淡乏味,治疗关键是健脾,佐以利湿,脾健才能杜绝生湿之源,可以服香砂六君子丸。
舌头上有齿痕是体内水湿泛滥的表现,结合你内热的体质来看,属于湿热导致的脾虚,所以治疗上不仅要去热还需要化湿。
建议医院医科诊考虑采取服用成药人参健脾丸进行治疗同时也采取食疗进行内调山药、莲肉、米仁、扁豆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煮烂再与粳米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
舌苔发白可能是寒湿(具体要结合舌质的颜色),边有齿痕是因为你气虚,所以舌头有点胖,所以才有齿痕。
脾虚表现大多是不是说不想吃饭,是吃不下饭(到了饭桌发现没胃口之类的),具体脾虚还分很多的比如说大便大肠容易脱落处肛门的中气虚,容易慢性出血或者便血月经血量过多的脾不统血,四肢冷的脾阳虚啊。
通过文章对于舌苔有齿痕的介绍,你们应该都知道为什么舌苔有齿痕这种情况了。
我们在生活中出现舌苔有齿痕这种
情况,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进行调理,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摆脱舌苔有齿痕这种疾病的发生。
舌诊图谱大全(附图解、主病、治则、中成药推荐)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更是看重舌苔的改变。
透过舌象的观察来了解和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展。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舌诊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
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裂纹舌图解: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
补脾渗湿。
补阴泻火。
清热润燥。
别的,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
在辨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峻。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讨以为舌上浅裂纹主如果因为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显露出外表而构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峻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构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以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龙脑纹,多为老年阴虚。
——XXX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XXX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有齿痕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在中医诊断中,舌头的状态往往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其中,舌有齿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很多人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齿痕时,会感到担忧和困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调理。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说一说舌有齿痕的原因以及调理方法。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舌头会出现齿痕。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脾气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气虚的时候,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减弱。
水湿在体内停滞,舌头就会因为受到牙齿的挤压而出现齿痕。
这类人群通常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等症状。
体内湿气重也是导致舌有齿痕的重要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喜欢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就容易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
湿气重的人,除了舌有齿痕,还可能有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关节酸痛、大便黏腻等表现。
还有一种情况是阳虚。
阳气具有温煦和推动的作用,阳虚时,身体的温煦和推动功能不足,水液代谢失常,也会出现舌有齿痕。
阳虚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
此外,肝郁气滞也可能引起舌有齿痕。
长期的情绪不畅,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
气行不畅则水湿停滞,进而出现舌有齿痕。
同时,这类人还可能会有胸闷、胁肋胀痛、心烦易怒等症状。
那么,当发现舌头有齿痕时,应该如何进行调理呢?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脾气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红枣等。
薏米山药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薏米和山药一起煮粥,既能健脾祛湿,又容易消化。
湿气重的人,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生冷、甜食等容易生湿的食物。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冬瓜、薏米、红豆等祛湿的食物。
冬瓜薏米排骨汤就是一道美味又祛湿的汤品。
阳虚的人,要多吃一些温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
冬天的时候,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能有效地补充阳气。
肝郁气滞的人,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同时,可以喝一些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疏肝理气的茶饮。
除了饮食,运动调理也不可或缺。
舌有牙印说明脾气虚了
作者:文/张雪亮
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第7期
文/张雪亮(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养生专家)
如果您一直以来喜欢吃肉,而且从入夏之后就没离开过冷饮,那么就请抽出一点时间,伸
出舌头对着镜子观察一下。
如果您的舌苔较厚,同时舌头边上有清晰的牙印,就说明体内脾气
虚弱了。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出现头重脚轻、四肢乏力、大便黏腻等症状。
建议平时多吃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其中栗子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吃3~5个即可。
另外,补脾醒脾的食物还有粳米、锅巴、薏米、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最为重要的是,应少吃冷饮和油腻食物,多进行体育
锻炼。
舌苔厚白有齿痕是什么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舌苔厚白,并且边缘还有齿痕。
这看似小小的现象,却可能隐藏着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
那么,舌苔厚白有齿痕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首先,脾胃虚弱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和食物。
水湿在体内积聚,就会反映在舌苔上,出现厚白的表现。
同时,由于舌头长期受到牙齿的挤压,边缘就会出现齿痕。
脾胃虚弱可能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食用生冷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
也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思虑过多、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
其次,体内湿气过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我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长期缺乏运动,使得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湿气就容易在体内积聚。
湿气重时,舌苔会变得厚白,舌头也会因为受到湿气的影响而显得肿大,从而出现齿痕。
此外,湿气重还可能伴有身体沉重、困倦乏力、大便黏腻等症状。
再者,肾阳虚也可能导致舌苔厚白有齿痕。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身体、推动水液代谢等作用。
如果肾阳虚衰,身体的温煦和代谢功能就会下降,水湿无法正常运化,从而出现舌苔厚白有齿痕的情况。
肾阳虚的人通常还会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等表现。
另外,肝郁气滞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抑郁或者焦虑,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郁气滞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水湿停滞,出现舌苔的异常。
这类人群往往还伴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叹气等症状。
除了上述原因,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
如果短期内大量食用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饮酒过度,都可能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出现舌苔厚白有齿痕的情况。
了解了舌苔厚白有齿痕的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情况,我们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
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思虑。
如果是体内湿气过重,那么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气。
舌边有齿痕可能是消化功能减弱舌边出现齿痕是指舌头的侧缘有明显的咬痕或压痕,这种情况通常与消化功能的减弱有关。
消化功能减弱可能导致食物无法充分被分解和吸收,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本文将就舌边有齿痕的原因、相关的疾病以及改善消化功能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舌边有齿痕的原因舌边出现齿痕是由于消化功能减弱所引起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1.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人们的饮食结构普遍偏向高脂、高蛋白和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的肉类、油腻食品和甜食,而缺乏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
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2.压力过大: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包括消化系统的功能减弱。
3.久坐不动:现代人普遍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肠胃蠕动减慢,从而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二、相关疾病舌边有齿痕往往暗示着人体消化功能的减弱,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1.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胃痛、饱胀、恶心等。
消化功能减弱是胃炎的一个常见原因。
2.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损伤和溃疡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胃痛、反酸、嗳气等。
消化功能减弱是胃溃疡的一个常见原因。
3.肠道疾病:肠道疾病如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三、改善消化功能的方法要改善舌边有齿痕的情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饮食:尽量选择新鲜、健康、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摄入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
2.增加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肠胃蠕动,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3.减少压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减少压力,如定期休息、适量运动、学习放松的方法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
4.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定时进餐、不过饱等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史上最全:130种高清舌诊图谱(吐血整理,建议收藏)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3舌有齿痕——阳气虚舌体偏白,舌苔偏白,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此舌象的舌质非常柔软,说明身体阳气虚,体能有所衰退。
4淡白舌——体内虚汗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5红舌——有热邪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6绛舌——热邪较盛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7紫舌——血液循环不畅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舌头的大小1胖大舌——内有虚寒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2胖淡舌——阳气虚弱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胖淡舌是阳气虚弱、水湿潴留的表现。
3瘦红舌——缺乏营养舌色偏红代表体内有热,或有炎症发生,热久伤津,体内营养被消耗。
舌头偏瘦是身体缺乏营养和水分的证明。
4瘦淡舌——气血两虚瘦淡舌上如有明显的苔垢,大多伴有轻度感冒或者是消化大良,提醒患者体质虚弱。
主要反映气血两虚,机体营养不良的病理状态。
5老舌——正邪对峙舌苔颜色黄白、灰黑,病多主实证、热证。
老舌常见于正邪双方相持阶段,即病邪的气势很凶,但是机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很强。
6嫩舌——代谢功能低下多主虚证、寒证、湿证。
舌齿痕主症
2010-01-09 14:45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
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
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
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
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舌诊2010-01-05 09:08
舌诊是通过舌象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是中医学望诊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
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色的观察属于察舌质。
说起舌色,大家知道最多的应该是淡红色舌,因为这是正常人的舌色,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舌的颜色可能是不正常的,会出现淡白、红、绛、紫和青色这几种病态颜色。
其实,舌色变化反映的是体内病证,通过了解不同舌色所代表的病证,大家可以自我诊视,以提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淡红舌
舌色淡红润泽。
淡红舌说明心气旺盛,胃气充足,气血运行正常,这是气血调和的征象,属于健康人的舌色。
但是要注意,外感病初起或病情较轻浅时,气血及内脏还没有受到影响,舌色仍可保持淡红。
淡白舌
颜色比淡红舌更浅一些。
舌色红少白多的就是淡白舌。
一般来说淡白舌提示的是阳虚证或气血两虚证。
因为阳气不足、气血两虚,都可以导致舌肌络脉空虚而不充盈,血色减弱。
病证不同,即使同为淡白舌也会有不同体现。
如果舌淡白而润湿,多属脾阳虚损,水湿潴留;淡白而少津,则常为阳气虚损,津不上乘;淡白泛着光莹,就提示气血两虚了。
红舌
舌色较淡红舌更红,呈鲜红色、正红色。
舌红的患者多为热证,但有虚实之分。
造成舌红的原因主要是邪热亢盛,气血沸涌,舌部血络充盈。
有些人全舌老红,有苔,这是实热证;如果舌尖红赤溃破,多为心火上炎,这时就应考虑是"上火"了。
如果仅为舌两边红赤,则多是肝胆热盛。
若发现舌上有出血点,在外感热病一般是邪热迫血妄行,可能会流鼻血甚至吐血,或者发斑;而在内伤杂病则往往是内脏出血的征兆。
绛舌
"绛"的意思是深红色,绛舌的舌质比红舌颜色更深。
出现绛舌,通常认为是热入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所导致。
中医认为,热邪耗伤营阴,血液浓缩,而充斥于舌络,则舌绛;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络,舌亦红绛。
舌色越红,往往提示热势越甚,所以绛舌比红舌的病情深重,更应引起患者的重视。
绛舌常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为温病热入营血之征;舌绛而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为阴虚火旺;若舌绛而色暗或有瘀斑、瘀点,是血瘀挟热证。
紫舌
当发现全舌呈紫色,或色紫带绛、晦然不泽,或紫中带青时,就是出现了紫舌。
对比来说,较红绛舌更深更暗的,叫做绛紫舌;在淡白舌中泛现青色的,称为淡紫舌。
若舌上局部出现紫(或青)色斑点,不高出舌面,其大者称为瘀斑,小者称为瘀点。
这些情况,通常是由热极、寒盛、血瘀或酒毒等原因造成。
出现紫舌的患者,可以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如果发现舌紫红或紫绛,舌苔黄且干,多是热极;如果舌色偏于淡紫或紫暗而又湿润,则常常是阳气虚弱,运血乏力,或阴寒内盛。
另外,嗜酒患者因酒毒内蕴,可见舌紫而肿胀。
青舌
全舌呈均匀青色,古人形容如水牛之舌。
青舌多见于气血瘀滞,主阴寒证、血瘀证,由阴寒内盛,阳气受阻,血液凝涩不行所导致。
阴寒盛所致者常见症状为畏寒肢冷、身痛剧烈等寒象;血瘀所致者,则多伴见局部肿胀青紫、刺痛拒按等血瘀之象。
此外,青紫舌还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食物中毒等病,若发现应给予足够重视。
舌色与气血运行和盛衰状态有关,通常一定程度地反映体内脏腑病变情况,可以说是一面能够照出疾病的镜子,但临证时不能生搬硬套,以偏概全,需要全面了解,综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