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1.高热(>40℃)病例
2.心脏病患者 3.妊娠期妇女 4. 解热措施 (1)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中草药 (2)物理降温
病例分析
患儿,男,3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3 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 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 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小时突起惊厥而急送 入院,尿少,色深。 查体:T 41.3℃, P 115次/min, R 24次/min, Bp 100/60mmHg。 疲乏,嗜睡,重症病容,面红,口唇干燥, 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心律整齐, 双肺呼吸音粗糙。 实验室检查:WBC 17.3×109/L, 杆状核中性粒细胞2%, 淋巴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2%,分叶核中性粒细胞80%。
17~25
MIP-1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合 分子量 1000~2000 12~18
(KD)
糖蛋白 肝素结
15~17
蛋白质 ?
耐热性 致热
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小:单峰热 大:双峰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LPS结 合蛋白
激活NF-κB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
产EP细胞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发 热 激 活 物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类固醇 致炎物
单核细胞
直接 下丘脑 OVLT Na+/Ca2+ cAMP PGE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