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图例
- 格式:ppt
- 大小:54.51 KB
- 文档页数:2
第10章滴灌工程规划布置滴灌工程规划布置是正式进行滴灌工程规划设计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工程规划布置可以均衡合理的分配水流,方便管理,特别是可以大大地降低工程造价。
因此是滴灌工程设计中很重要的环节。
第1节滴灌工程总体布置滴灌工程总体布置是滴灌工程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滴灌工程设计的基础。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工程规模和灌区范围确定情况下,根据水源位置(一处或多处)、地形地貌、作物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合理布置引、提、蓄水源工程,确定首部枢纽(一个或多个)位置和管网布置。
10.1.1概念界定⑴“滴灌工程”与“滴灌系统”关于滴灌系统和滴灌工程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界定,为便于进行分析论述有所,进一步明晰概念是必要的。
笔者采用以下界定:采用滴灌技术的灌溉工程统称为“滴灌工程”;从滴灌系统首部枢纽到田间灌水滴头之间所有滴灌设备所组成的系统称为“滴灌系统”。
滴灌工程规模大小千差万别,按以上界定:一个滴灌工程可能由一个滴灌系统所组成,也可能由多个系统所组成。
以机井为水源的滴灌工程出于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一井一个系统;一个滴灌工程可能由一个或多个滴灌系统所组成。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滴灌工程有一个经济规模问题,规模不大的滴灌工程一般由一个滴灌系统所组成,而大型滴灌工程往往也由多个滴灌系统所组成。
⑵滴灌系统规划布置滴灌系统规划布置是指对首部枢纽和各级管道的走向、位置和连接关系进行确定的设计过程。
主要是田间管网(毛管、支管)、输配水管网(各级干管)和首部枢纽的规划布置。
系统布置是滴灌工程规划布置的核心,对造价的影响很大。
一个合理的系统布置可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并方便运行管理。
影响滴灌系统规划布置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位置和地形地貌条件,也与滴灌设备、作物种类和栽培模式、农作物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应在充分分析各自利弊的基础上,有取有舍,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全面考虑、合理确定。
⑶滴灌系统首部以上供水系统设计问题对于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大型自压滴灌工程(如新疆和田皮墨垦区滴灌工程、哈密南湖滴灌工程等),系由大型压力管网向众多滴灌系统供水,滴灌系统首部以上供水系统属一般的压力管网设计范畴;从渠道取水的大型滴灌工程,也由多个滴灌系统所组成,首部以上为渠系配水工程。
大水漫灌:例如中国农村栽水稻时的大片大片的灌溉,与滴灌与喷灌相比是很原式,很粗放式的,浪费很严重,若在北方缺水地区此种方式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自流灌溉:以地势为依托的,不需要挖很多的引水槽,会造成表土流失,同时土壤肥力会下降,若在山区坡度较陡的地方还会造成滑坡喷灌:从名字就可以了解是怎么运作的,通常会有地下引水管道,地面上有喷水头,相对上面俩种算是比较好的浇灌方式了,但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滴灌是最好的了,在作物的根部有滴水口,水直接浇到根部,浪费是最少的了,以色列就用滴灌结合高科技开拓了沙漠中的绿洲大水漫灌:田间不修沟、畦,水流在地面以漫流方式进行的灌溉,多用于牧草灌溉自流灌溉: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 灌溉水源比灌溉田地高,灌溉水可以靠重力自流进入灌溉田地的灌水方法.〔省时省力〕喷灌: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有压水送至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到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封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滴灌: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缓慢地滴到作物根部土壤中的一种灌溉方法. 〔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1.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2.滴灌系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农田集约化种植的要求较高,造价相对传统渠系灌溉要高,而且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为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全面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广阔.[1]优点节水、节肥、省工.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与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与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与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缺点易引起堵塞.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化学因素.如水中的泥沙、有机物质或是微生物以与化学沉凝物等.因此,滴灌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可能引起盐分积累.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是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由于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另外,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地布置灌水器.分类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种植类型,滴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类.固定式滴灌系统是指全部管网安装好后不再移动,适用于果树、葡萄、瓜果、蔬菜等作物.半固定式滴灌系统干、支管道为固定的,只有田间的毛管是移动的,一条毛管可控制数行作物,灌水时,灌完一行后再移至另一行进行灌溉,依次移动可灌数行;这样可提高毛管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投资,这种类型滴灌系统适用于宽行蔬菜与瓜果等作物.根据滴灌工程中毛管在田间的布置方式、移动与否以与进行灌水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滴灌系统分成以下三类:折叠地面固定式毛管布置在地面,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不移动的系统称为地面固定式系统,现在绝大多数采用这类系统.应用在果园、温室、大棚和少数大田作物的灌溉中,灌水器包括各种滴头和滴灌管、带.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安装、维护方便,也便于检查土壤湿润和测量滴头流量变化的情况;缺点是毛管和灌水器易于损坏和老化,对田间耕作也有影响.地下固定式将毛管和灌水器<主要是滴头>全部埋入地下的系统称为地下固定式系统,这是在近年来滴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灌水器堵塞减少后才出现的,但应用面积不多.与地面固定式系统相比,它的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安装和拆卸的工作,不影响田间耕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缺点是不能检查土壤湿润和测量滴头流量变化的情况,发生问题维修也很困难.移动式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在灌溉完成后由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进行灌溉的系统称为移动式滴灌系统,此种系统应用也较少.与固定式系统相比,它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投资成本,常用于大田作物和灌溉次数较少的作物,但操作管理比较麻烦,管理运行费用较高,适合于干旱缺水、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根据控制系统运行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三类:手动控制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 如水泵、阀门的开启、关闭,灌溉时间的长短,何时灌溉等等.这类系统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控制部分技术含量不高,便于使用和维护,很适合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不足之处是使用的方便性较差,不适宜控制大面积的灌溉.全自动控制系统不需要人直接参与,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数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这种系统中,除灌水器、管道、管件与水泵、电机外,还包括中央控制器、自动阀、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等>与电线等.半自动控制系统中在灌溉区域没有安装传感器,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均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而不是根据作物和土壤水分与气象资料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的.这类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等,有的一部分实行自动控制,有的是几部分进行自动控制.组成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图一1为滴灌系统示意图.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与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与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简易技术用1-5条管径为4-6毫米、长度为55米的塑料细管作毛管,在毛管首部5米处开始打孔,孔径为1.2毫米,每两孔间距35厘米,毛管与毛管相隔2米为宜.使用时,先把毛管的首部直接插入水池,然后固定好,利用倒虹吸原理,将水通过输水短管进入多孔毛管,待毛管尾部有水流且无杂物后堵好,然后把每条毛管按2米间距放在作物附近,每行作物待灌水适宜后再移到另一行灌溉.这种简易滴灌是适宜大棚种植和山地、沟地、小块地以与水利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抗旱效果很好.这种简易滴灌方式有下列显著的优点:一是水的利用率高,可达到90%,比喷灌节约用水50%-60%.二是蓄水工程简单,只需0.5-1米的压力水头就能满足灌溉需要.蓄水池可以是已建成的池子,也可以是拉水车上的水罐或水桶,还可以在丘陵区挖个水池,在里面铺上防渗的塑料布.三是投资少、效率高,按5条毛管计算,每天可滴灌5亩.浇地与管理方便,每家都能制作.灌溉过程中如果发现局部孔眼堵塞,可立即扎孔解决.注意事项一.是滴灌的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装过滤器;二.是滴灌投资较高,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三.是滴灌不能调节田间小气候,不适宜结冻期灌溉,在蔬菜灌溉中不能利用滴灌系统追施粪肥.四.滴灌系统易于光伏提水系统相结合,完成一个节水灌溉系统,可以节水节电节能源.光伏提水系统可以在无市电的偏远地区供电,为进入滴灌系统的前期做好铺垫.。
滴灌设计方案引言滴灌是一种高效的灌溉系统,通过将水滴滴入作物根部,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益。
本文将介绍滴灌设计方案,包括滴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施工过程以及维护管理等内容。
一、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水源:通常是水井、蓄水池或水泵。
2. 主管道:将水从水源引导到农田。
3. 分水器:将引导来的水分配给各个滴灌管道。
4. 滴灌管道:将水分配到各个滴灌头。
5. 滴灌头:通过微型孔洞滴入作物根部。
二、滴灌设计原则滴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农田情况:包括土壤类型、坡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等。
2. 水量要求: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滴灌头的流量。
3. 滴灌头间距:根据作物的栽植密度和根系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滴灌头的间距。
4. 施工便利性:考虑滴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过程,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滴灌系统施工过程1.土地准备:将土地平整并清除杂草,确保滴灌系统的畅通。
2.安装主管道:根据农田的布局情况,将主管道铺设于农田之间。
3.安装分水器:将分水器与主管道连接,确保水流平衡。
4.铺设滴灌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在农田内铺设滴灌管道,并将其与分水器连接。
5.安装滴灌头:将滴灌头安装在滴灌管道上,注意滴灌头的布置密度和位置。
6.调试系统:打开水源,调整滴灌头的流量和水压,确保滴灌系统正常运行。
四、滴灌系统维护管理1.定期清洗:根据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洗滴灌头,防止堵塞。
2.维护管道:定期检查和维护滴灌管道和分水器,确保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3.检测问题:定期检测滴灌系统的水流速度和压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节水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滴灌系统的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结论滴灌设计方案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农田灌溉方案。
通过合理的滴灌系统组成、设计原则、施工过程和维护管理,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效生长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滴灌教程之设计图纸一、设计图纸概述在进行滴灌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设计图纸的重要性。
设计图纸是整个滴灌系统的基础,它不仅规定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还决定了滴灌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一张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是每个滴灌系统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二、设计图纸的组成1、灌溉区域规划:在设计图纸中,我们需要对灌溉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
这包括区域的形状、大小、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确定滴灌系统的布局和灌溉制度。
2、管道系统设计:在设计图纸中,我们需要确定滴灌系统的管道系统。
这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的型号、尺寸和布局。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水泵的位置和运行方式。
通过对管道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水输送到了灌溉区域。
3、滴头选择与布置:滴头是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选择和布置直接影响了灌溉效果。
在设计图纸中,我们需要确定滴头的型号、流量和布置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滴头的工作压力和灌溉制度等因素。
通过对滴头选择和布置的设计,我们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水滴到作物根系区域。
4、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在设计图纸中,我们需要确定控制与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布局。
这包括水泵、阀门、传感器等设备的型号、尺寸和位置。
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控制程序的逻辑和参数设置。
通过对控制与监测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实时监测。
5、标识与注释:在设计图纸中,我们需要对所有的部件和管线进行标识和注释。
这包括部件的名称、型号、尺寸和位置等信息,管线的起点、终点、长度和直径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标注,我们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1、使用CAD软件:在设计图纸的绘制中,我们通常使用CAD软件来进行绘制。
CAD软件具有丰富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功能,可以方便地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CAD软件还可以输出高质量的图纸文件,方便打印和存档。
2、手绘草图:在初步设计阶段,我们也可以使用手绘草图的方式来绘制设计图纸。
适合中国国情的滴灌系统—— 重力滴灌
核心提示:重力滴灌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自流灌溉系统,是适合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先进灌溉方式。
由于投资低、见效快,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好重力滴灌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自流灌溉系统,是适合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先进灌溉方式。
由于投资低、见效快,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好评。
这套系统将世界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与最原始的灌溉条件结合了起来,使用户在不改变现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最先进的设备。
重力滴灌的优越性:
●无需加压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低廉,安装、操作和维修方便。
●灌水效率高,同时用水量极低,可节水50%~70%。
●可以通过灌溉系统施肥,同时节肥20%~40%。
●适时补充土壤水分和养分,并能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不影响地温。
●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使作物提早上市。
滴灌系统设计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滴灌与其他灌水技术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系统组成和其他灌水方法也不同。
(一)滴灌的优缺点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
第三,滴灌系统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
2.环境湿度低滴灌灌水后,土壤根系通透条件良好,通过注入水中的肥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使土壤水分处于能满足作物要求的稳定和较低吸力状态,灌水区域地面蒸发量也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地内的湿度,使保护地中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也降低了农药的施用量。
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4.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
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虽然滴灌有上述许多优点,但是,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且滴灌灌水量相对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二)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肥液注入装置、测量控制仪表等)、各级输配水管道和满头等四部分组成,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如下:1.动力及加压设备包括水泵、电动机或柴油机及其他动力机械,除自压系统外,这些设备是微灌系统的动力和流量源。
2.水质净化设备或设施有沉沙(淀)池、初级拦污栅、旋流分沙分流器、筛网过滤器和介质过滤器等。
可根据水源水质条件,选用一种组合。
筛网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滤除灌溉水中的悬浮物质,以保证整个系统特别是滴头不被堵塞。
第一章大田滴灌工程规划布置第一节滴灌概述一、滴灌滴灌系利用专门灌溉设备以间断或连续的水滴或细流的形式缓慢地将水灌到部分土壤表面和作物根区的灌水方式,直接向作物施水的设备称为灌水器,其流量不大于12L/h。
滴灌系统是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和灌水器组成的灌溉系统。
二、棉花膜下滴灌棉花膜下滴灌是在滴灌技术与棉花覆膜种植技术的优点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新疆规模化种植特点、组装集成的一种适于机械化大田棉花栽培的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
压力水流经滴灌首部枢纽净化处理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带(或管) 即毛管,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灌入棉花的根层土壤,供棉花根系吸收。
其中,地膜下方的滴灌带,是在棉花下种时,由联合播种机将播种、铺膜、铺管同时一次完成,这是实施膜下滴灌的一项关键技术。
以上构成了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系统。
它是自1996年起,由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率先连续三年在大田棉花生产中,边试验,边生产,创新性地对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与此同时,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以此为基础,引进、消化、改造了国外滴灌带生产设备后,生产出薄壁型滴灌带,便于机械化作业,为铺膜、播种、铺管一体化作业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从而使滴灌技术在我国大田作物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进而,天业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管网结构进行优化,对所需设备产品进行多次改进和更新,使管网系统更趋合理,成本更低廉,逐渐形成了农民用得起的“天业大田滴灌系统模式”,赢得了广大农户的欢迎,从而在短时期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模式应用于其它机械化大田作物(如:加工番茄、玉米、烤烟、辣椒等等),也均获成功。
三、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成功应用后的作用本图集重点介绍的是棉花膜下滴灌工程的设计,其原因是,这项技术使兵团棉花生产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生产实践成果毋庸置疑地证明,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利用这项技术的棉花产量和效益遥遥领先于其它灌溉方式。
膜下滴灌工程一、施工工序:铺设滴灌带→扶膜→滴灌带与配水管联接→配水管与支管联接→支管与干管联接→干管与田间首部联接二、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纸,滴管带采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灌带管径为16毫米;管壁厚为0.4毫米;工作压力为0.05-0.1兆帕,孔口出流量为2.2升/小时。
滴灌带间距为1.3米,滴头间距0.3米。
最大铺设长度100m。
播种后人工铺设滴管带,铺设完成采用覆膜机铺设地膜,将滴管带与配水管连接。
干、支、配水管均采用PE软管,规格为:φ75、φ63,φ32。
工作压力级别为0.6Mpa。
滴管采用一膜一管二行布置,滴管布置与垄间距见下图:滴管带铺设模式图(一)首部安装从水泵的出水口到首部的进水口,用直径为80涂塑输水管带进行连接,两端接头处使用钢卡固定。
(二)干管的安装主干管采用φ75PE管。
连接处用接头连接,接头套胶圈(或缠绕地膜),并用钢卡紧固,铺设三通或四通时需上胶圈并用钢卡紧固。
(三)支管的安装支管采用φ63PE管,通过阀门与干管相连,根据长度要求将支管截断,与φ63*1“三通相连,连接时需加装胶圈(或缠绕地膜),并用钢卡紧固。
(四)附管的安装附管采用φ32PE管,按照要求将支管安装在φ32*1“三通两侧,并用钢卡紧固,另一侧通过一寸球阀与φ63*1“三通连接。
见安装示意图。
(五)单翼迷宫式滴灌带的安装用专用打孔器(或剪刀)在φ32PE附管管道上开孔,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垄距要求。
在所打的孔上插入φ16的三通(旁通),三通两侧或旁通的一侧安装φ16的单翼迷宫式滴灌带,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末端锁紧。
三、质量控制措施(一)管质量控制进场各型号PE管、滴灌管应检验合格,符合设计的要求。
(二)管线安装质量控制安装管线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压试验,接口渗漏应在控制范围内。
渗漏严重部位必须重新安装。
保证管线供水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三)滴管带质量控制防止滴管带损坏,损坏处必须进行重新连接处理。
铺设滴管带保证滴孔通畅。
水肥一体化详细全解滴灌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水肥一体化详细全解(滴灌)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
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
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一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一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
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
如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着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
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时间和数量;显着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增强作物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可利用边际土壤种植作物,如沙地、高山陡坡地、轻度盐碱地等;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至地下水而污染水体;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由于水肥的协调作用,可以显着减少水的用量。
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组成。
滴灌系统简图(3X)(1)水源:各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水源,只要含沙量较小及杂质较少,均可用于滴灌,含沙量较大时,那么应采用沉淀等方法处理。
(2)首部控制枢纽:首部控制枢纽一般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化肥罐、调节装置等。
化肥罐用于灌水施肥施药,常用的化肥罐有压差式、开敞式、文丘里注入式和注射泵等四种形式,肥料罐一般安装在过滤器之前,以防造成堵塞。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程序、施工工艺、工期、人力机械等依据当地具体情况进展合理分工,合理布置的整体原那么。
2、施工技术措施总原那么1、确保工期的原那么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合同控制工期和合同总工期为根底,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工程接口的工序衔接,采用先进合理、成龙配套的机构化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平安第一原那么认真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工作方针,施工方案均按照技术可靠、确保平安的原那么制定,对管道开挖、基地人工平整、管顶上部回填、机械回填、蓄水池等重点平安施工工程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并严格实施,在确保平安的前提下方可进展各项工作的施工,确保平安目标的实现。
3、技术优良的原那么严格按照技术规X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始终贯彻我公司“科学管理、精益求精、信守合同、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和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均要符合现行施工规程、规X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高效施工的原那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平行穿插作业,择优选用最正确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5、布置经济合理的原那么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及已有的设施,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6、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作建立,制定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各顶劳动保护和平安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程,发送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康和平安,确保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