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方法总结-1
- 格式:ppt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6
测井个人总结
测井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用于评估油气井的地下储层性质和产能。
在测井
过程中,通过测量井内的地层参数,可以得到地下储层的物性特征,判断地层中的油
气类型、储层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等关键参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个人总结如下:
1. 测井技术的重要性:测井技术是石油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直接反映出储层
的物性参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决策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
2. 测井方法和工具:测井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波测井、核子测井等多种方法,每种方
法都有相应的测井工具和仪器设备,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和工具。
3. 测井参数的解释:测井过程中得到的参数需要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测井曲线的解释、储层参数的计算等。
对于不同的测井曲线和参数,需要结合地质模型和储层特征
进行综合分析。
4. 地层解释和储层评价:通过综合分析测井数据,可以进行地层解释和储层评价,包
括确定储层的类型、厚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决策提供
依据。
5. 测井的应用领域:测井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勘探阶段
的目标选址、储层评价和开发方案的设计、生产管理等。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测井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测量井内的地层参数,
可以评估储层的物性特征,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测
井结果仅仅是储层参数的判断和估算,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需要结合其他地质和工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测井方法与原理测井是一种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以评估地下地层中的油气储层并确定井孔的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井方法及其原理。
一、电测井方法电测井是通过测量井眼周围地层的电阻率来评估石油储层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向井眼中注入电流,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位差,从而计算出地层的电阻率。
电测井方法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实现,如侧向电测井、正向电测井和声波电阻率测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地下岩石信息,帮助确定储层的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二、声波测井方法声波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评估石油储层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井壁的物理特性和波的传播规律,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从而推断出地层中的可用信息。
声波测井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声波传输率测井、声波振幅测井和声波时差测井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有关地下岩石的密度、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关键参数,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子测井方法核子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散射或吸收射线的能量来评估石油储层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源,通过测量射线经过地层后的射线强度变化,从而反推出地层的性质和组成。
核子测井方法包括伽马射线测井、中子测井和密度测井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密度、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以及岩石组成的定量信息,对于评估储层的含油气性能十分重要。
四、导电测井方法导电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波的响应来评估石油储层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时的电磁感应效应,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变化,推导出地层的导电性能。
导电测井方法包括感应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岩石的电导率、水饱和度、渗透率和孔隙度等信息,对于确定储层的含油气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测井方法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能够评估地层的含油气性能、类型和产能等关键参数。
测井方法及应用范文测井(logging)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井孔内岩石、水和油气等储层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确定储层的性质、含油气性和产能。
测井方法及其应用广泛且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井方法及其应用。
1.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是使用测井仪器在钻井中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
根据岩石电阻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进而评估储层的可产能、水油层的分层情况和识别导电性较好的矿物质等。
电阻率测井主要包括侧向电阻率测井、垂向电阻率测井和微电阻率测井等。
2.自然伽玛射线测井自然伽玛射线测井是通过测井仪器测量岩石自然放射性元素的射线强度,推断岩石成分和颗粒大小,识别出含油气和含水层,判断含油气层的分布和厚度。
自然伽玛射线测井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在河道地区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3.声波测井声波测井是通过测井仪器发射声波信号,利用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来获取地下储层的物性信息,如泊松比、密度、压实度等。
通过对声波测井曲线的分析,可以评估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应力状态,进一步确定岩石的类别、类型和品质。
声波测井广泛应用于碳酸盐岩、沙岩、页岩等油气储层的评价和开发中。
4.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测井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测井仪器对岩石中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得岩石内部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流体类型等信息。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有效评估含水饱和度高的储层,对页岩气和海相碳酸盐岩等特殊储层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5.导电率测井导电率测井是在十字仪器和测井电缆的配合下,通过测井仪器测量井孔周围的导电率,并结合井壁厚度等参数,评估储层的渗透率和流体饱和度。
导电率测井在海洋盐岩和非常规储层等油气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测井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储层评价、井段分析、油藏管理和增产技术等方面。
在储层评价中,通过测井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储层的厚度、含水和含油气性质,评估储层的产能和控制油藏开发;在井段分析中,可以识别水、油气层的分层情况,协助井筒钻井、固井和封堵等工程设计;在油藏管理中,可以通过测井数据监测油藏的动态变化以及水或油气层的突破情况,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和调整采油措施;在增产技术中,测井数据可以指导酸化、压裂和注气等增产技术的应用,提高油气井的产量。
九种测井方法
哇塞,你知道吗,测井可有九种奇妙的方法呢!
就说电测井吧,这就好像是给地下世界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比如说,在找石油的时候,通过电测井就能知道地下岩层的电性特征,这得多重要啊!
还有声波测井,嘿,那感觉就像是在听地下岩层给我们“唱歌”呢!可以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判断地质结构呢。
放射性测井呢,就像有双“透视眼”,能发现地下的秘密哦。
拿找铀矿来说,放射性测井可立下了大功呢!
接着是温度测井,就如同感知地下的“冷暖”,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的热状况呀。
核磁测井,哎呀呀,这就像给地下物质来个磁共振“拍照”,能得到很详细的信息哦。
成像测井,哇,这简直是给地下构造拍了张清晰的“照片”!
流量测井,那就是在监测地下流体的“动向”呀。
套管测井,是对套管进行“检查”,确保一切安全呢。
地层测试测井,如同和地下进行一次“亲密互动”,了解地层的压力等信息。
这九种测井方法,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它们就像是我们探索地下世界的强大武器,是不是很厉害?所以说啊,测井方法真的太重要啦,没有它们,我们怎么能更好地了解地下的神秘世界呢!。
石油课堂30种测井方式,你知道几种?测井的概念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矿场地球物理,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核)之一。
简而言之,测井就是测量地层岩石的物理参数。
测井的原理任何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分子或原子,原子又包括原子核和电子。
岩石可以导电的。
我们可以通过向地层发射电流来测量电阻率,通过向地层发射高能粒子轰击地层的原子来测量中子孔隙度和密度。
地层含有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伽马);地层作为一种介质,声波可以在其中传播,测量声波在地层里传播速度的快慢(声波时差)。
地层里的地层水里面含有离子,它们会和井眼中泥浆中的离子发生移动,形成电流,我们可以测量到电位的高低(自然电位)。
测井技术的分类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以获得各种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地质开发的原始资料。
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
裸眼井测井:在刚钻完未下套管的井中测井。
以物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将裸眼井测井方法分为四大类:套管井测井:在下套管以后的井中测井。
电缆测井:用电缆下放和提升测井仪器。
非电缆测井:与钻井同时进行(泥浆、钻井、录井、随钻测井LWD)。
部分方法测井数据案例应用领域1. 岩土工程•基础工程•斜坡稳定性研究•断裂检测和分析•地震工程•QA检查桩和隔墙•土壤/岩石的现场测试•空隙和旧矿井工作的位置•矿井安全2. 采矿与矿产•煤炭和矿产勘探•矿体位置•矿物鉴定•断裂检测和分析•与矿山相关的岩土工程研究•钻孔方向测量•与矿山有关的水文地质和污染研究3. 可再生能源•海上风力发电场•地热能•水利大坝4. 水文与环境•定位地下水位或水体位置•表征含水层和透水层•建立潜在的水产量和评估新的水井•以检查套管后面的水泥胶结完整性•进行测量钻孔深度•尺寸和垂直度•为监测研究提供永久记录工程测井方法及探头1. HRAT-高分辨率声学井下电视高分辨率声学井下电视测井仪(HRAT)提供钻孔壁的连续高分辨率定向超声图像。
测井方法1.1 双侧向测井用于导电性泥浆(盐水基泥浆)的钻孔中确定地层电阻率。
这个测量系统由两个不同探测深度的侧向测井系统所组成,它向地层发出水平聚焦的电流。
测量时,两条曲线使用同一个电极系。
测量深侧向时使用较长的屏蔽电极,测量浅侧向时只使用深测向屏蔽电极的一部分作为屏蔽电极,而另一部分作为回路电极。
如果岩石的电阻率非常高(104-105Ω-m),则测量电流不能有效地聚焦,因此不能够确定岩石的真实电阻率。
在结晶岩地区,双侧向测井可用于划分钻孔周围的岩性、裂隙带和估计裂隙孔隙度。
1.2 视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法测井通常测得的是视电阻率ρs,故过去常称它为视电阻率测井。
由于电阻率法测井的电极系种类越来越多,所以把使用普通电极系的电阻率测井专称为视电阻率测井。
工作时,电极系的A、B电极供电,M、N电极测量电位差,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绘出与岩层电阻率有关的曲线ρs。
计算公式为ρs =K*ΔU MN/I。
式中K为电极系系数,由电极系排列方式和距离决定。
视电阻率测井主要用来划分钻孔的岩性剖面和进行剖面对比。
有时可用于探测井中金属落物的深度或摸“鱼顶”(探测落井钻具的顶部深度),指导钻具打捞。
1.3 微电阻率测井是电阻法测井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电极距只有几厘米。
它包括微电位电极系和微梯级电极系。
为避免钻井液影响,用弹簧片将镶在绝缘板上的电极紧贴井壁。
微梯度电极系比微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小。
在渗透性地层上,微梯度电极系受泥饼的影响较大。
因泥饼的电阻率较低,测得的微电位曲线幅度高于微梯度曲线幅度,称为“正幅度差”。
在非渗透性地层上幅度差不明显。
根据微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正幅度差”,可以划分出渗透性岩层。
同时,微电阻率测井划分薄岩层的效果很好。
微球形聚焦测井是微电阻率测井的一种,它对贴井壁极板电极系统的特殊设计可获得特殊的电场,从而克服泥饼的影响,获得紧靠井壁的泥浆滤液冲洗带的电阻率。
通常与双侧向测井同时记录。
在石油测井中,渗透性地层被钻井液滤液饱和的井壁冲洗带的电阻率是计算可动油气的重要参数。
一、测井方法的主要分类
1)电法测井,又分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聚焦电阻率)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电磁波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方位侧向测井、地层倾角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等(频率:从直流0~1.1GHZ)。
2)声波测井,又分声速测井、声幅测井、长源距声波全波列测井、水泥胶结评价测井、偶极(多极子)声波测井、反射式声波井壁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噪声测井等(频率由高向低发展,20KHZ~1.5KHZ)。
3)核测井,种类繁多,主要分三大类:伽马测井、中子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伽马测井具体如下: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密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等。
中子测井具体如下: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
测井、C/O比测井、PND-S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
发展趋势:中子源-记录伽马谱类(非弹性散射、俘获伽马、活化伽马等不
同时间测量)。
4)生产测井,主要分为三大类:生产动态测井、工程测井、产层评价测井。
生产动态测井方法主要有:流量计、流体密度计、持水率计、温度计、压力计、井下终身监测器等。
工程测井方法主要有:声幅、变密度测井仪、水泥胶结评价测井仪、磁定位测井仪、多臂微井径仪、井下超声电视、温度计、放射性示踪等。
产层评价方法测井:硼中子寿命、C/O比测井、脉冲中子能谱(PNDS)、过套管电阻率、地层测试器、其它常规测井方法组合等。
5)随钻测井,大部分实现原理与常规电缆测井相同,实现方式上有许多特殊性。
测井方法主要特征总结归类表。
一、自然电位测井(SP)1、概念1)自然电位测井:在钻井的过程中,钻井液(泥浆)(有不同类型:淡水泥浆和盐水泥浆、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与钻穿的地层孔隙流体(地层水、石油、天然气)之间通过扩散-吸附作用(电化学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电动势,测量这种电位差的测井方法就是SP测井。
2)自然电位曲线: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成为自然电位曲线(即为SP曲线)2、1)自然电位场的产生:由于钻井液(泥浆)和孔隙流体(地层水、油、气)具有不同的矿化度,即含有的离子的浓度不同,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作(扩散—-扩散吸附作用),产生电动势造成自然电场。
2)机理:扩散-扩散吸附作用(扩散电动势:渗透性隔膜-—砂岩;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隔膜)3)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①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相接触时的扩散和吸附作用;②盐溶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滤作用;③金属矿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等。
3、SP测井1)SP曲线的泥岩基线:实测SP曲线没有绝对的零点,而是以井段中较厚的泥岩层的SP幅度为基线,称泥岩基线2)静自然电位:自然电位的总电动势,即自然电流回路断路时的电压SSP.3)自然电位的幅度:自然电流在井中泥浆柱上产生的电压降。
(大小取决于地层与泥浆的离子交换量,所以水层的幅度大于油层)。
测井上定义自然电位SSP:4)自然电位的幅度异常△Vsp :自然电流在井中泥浆柱上产生的电压降.以泥岩为基线,渗透层偏移基线的幅度值.5)渗透层:相对于泥页岩基线,当Cw>Cmf,基线处于正电位,渗透性砂岩呈负异常.相反异常幅度与粘土含量成反比,Rmf/Rw成正比。
(Cw〈Cmf)则基线处于负电位,渗透性砂岩呈正异常。
6)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a,b,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
4、影响因素:1)地层水和泥浆中含盐浓度比值;2)岩性:自然电位幅度随泥质的增加而降低;3)温度:T增加,K增加,Es增加,△Vsp增加4)泥浆和地层水的化学成分:当ri、rt增大,则I降低、△Vsp降低.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油层的△Vsp〈水层的△Vsp;5)地层电阻率的影响;6)地层厚度h的影响:h增大,则△Vsp增大并趋近于SSP;ΔVSP随厚度的减薄而减小,(薄层的△Vsp≪SSP);7)井径和侵入带直径的影响:井径扩大使井的截面加大,自然电流在井内的电位降变小,ΔVSP降低;泥浆侵入相当于扩径影响。
测井模块学习报告第八采油厂郭鹏2016/1/22测井模块学习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测井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结束,此次测井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1.测井技术发展概况、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2.储量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3.地质储量相关知识。
其中,测井曲线的应用、储量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地质储量相关知识为重点学习项目,主要学会对有效厚度、表外厚度的识别及划分、地质储量参数的确定及储量计算,现将近期学习的内容整理与总结。
一、测井技术发展概况、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1.1 测井技术发展概况全称地球物理测井,就是指通过井下专门仪器,对井筒周围岩石及流体的不同物理、化学或其它性质的测量过程。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以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手段,设计出专门的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地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构造和井身的几何特征等信息,可对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其它重要的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别,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资料。
世界上第一支测井仪–电阻率测井仪,是由法国人马奎尔·斯伦贝谢(Marcol Schlumberger)和康纳德·斯伦贝谢(Conrad Schlumberger)兄弟发明的,并与道尔(Doll)一起,在1927年9月5日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测井。
而我国第一次测井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先生于1939年12月30日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实现的,录取了一条电阻率曲线和一条自然电位曲线,并划分出气层位置。
大庆油田测井系列发展历程主要经历3个阶段:1)20世纪60~70年代发展横向测井系列;2)20世纪80年代发展JD-581测井系列和8900测井系列;3)20世纪90年代后开发调整井发展国产DLS测井系列。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井间电磁、核磁共振、元素俘获测井等1.2 测井曲线原理及应用当前油田主要利用测井学划分储集层、识别流体性质和确定储层参数三个方面,当前测井方法种类众多,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扩散电动势:离子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
扩散-吸附电动势:把渗透性薄膜变成泥岩薄膜,同样离子要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自然电位曲线的正异常、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泥浆侵入现象: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高侵、低侵: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电位电极系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测井,是各油田或油区为了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并进行井间地层对比,对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都必须测量的一套综合测井方法。
因它常用于地层对比,故又称对比测井。
侧向测井: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感应测井横向、纵向微分、积分几何因子:1、横向微分几何因子:单位厚度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筒状介质对声系:声波测井仪器中,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按一定要求形成的组合称为声波测井仪器的声系.深度误差: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产生的误差.相位误差:由于产生时差信号(记录波)时,触发记录波前沿和后沿的两道首波的相位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周波跳跃:在裂缝发育地层,滑行纵波首波幅度急剧减小,以致第二道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波不能触发记录波,而往往是首波以后第二个、甚至是第三或第四个续至波触发记录波。
测井方法1.1 双侧向测井用于导电性泥浆(盐水基泥浆)的钻孔中确定地层电阻率。
这个测量系统由两个不同探测深度的侧向测井系统所组成,它向地层发出水平聚焦的电流。
测量时,两条曲线使用同一个电极系。
测量深侧向时使用较长的屏蔽电极,测量浅侧向时只使用深测向屏蔽电极的一部分作为屏蔽电极,而另一部分作为回路电极。
如果岩石的电阻率非常高(104-105Ω-m),则测量电流不能有效地聚焦,因此不能够确定岩石的真实电阻率。
在结晶岩地区,双侧向测井可用于划分钻孔周围的岩性、裂隙带和估计裂隙孔隙度。
1.2 视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法测井通常测得的是视电阻率ρs,故过去常称它为视电阻率测井。
由于电阻率法测井的电极系种类越来越多,所以把使用普通电极系的电阻率测井专称为视电阻率测井。
工作时,电极系的A、B电极供电,M、N电极测量电位差,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绘出与岩层电阻率有关的曲线ρs。
计算公式为ρs =K*ΔU MN/I。
式中K为电极系系数,由电极系排列方式和距离决定。
视电阻率测井主要用来划分钻孔的岩性剖面和进行剖面对比。
有时可用于探测井中金属落物的深度或摸“鱼顶”(探测落井钻具的顶部深度),指导钻具打捞。
1.3 微电阻率测井是电阻法测井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电极距只有几厘米。
它包括微电位电极系和微梯级电极系。
为避免钻井液影响,用弹簧片将镶在绝缘板上的电极紧贴井壁。
微梯度电极系比微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小。
在渗透性地层上,微梯度电极系受泥饼的影响较大。
因泥饼的电阻率较低,测得的微电位曲线幅度高于微梯度曲线幅度,称为“正幅度差”。
在非渗透性地层上幅度差不明显。
根据微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正幅度差”,可以划分出渗透性岩层。
同时,微电阻率测井划分薄岩层的效果很好。
微球形聚焦测井是微电阻率测井的一种,它对贴井壁极板电极系统的特殊设计可获得特殊的电场,从而克服泥饼的影响,获得紧靠井壁的泥浆滤液冲洗带的电阻率。
通常与双侧向测井同时记录。
在石油测井中,渗透性地层被钻井液滤液饱和的井壁冲洗带的电阻率是计算可动油气的重要参数。
测井的三大基本方法测井的三大基本方法测井是石油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地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量,从而了解油气藏的储层性质、含油气性能等信息。
目前,测井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电测井、声波测井和核子测井三种基本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一、电测井1. 原理电测井是利用地层中不同岩石对电流的导电性能差异来识别和分析油气藏储层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当钻杆上带有电极时,钻杆与地层之间形成一个回路。
当向钻杆上加入直流或交流电源时,由于地层中不同岩石对电流导电性能不同,因此在钻孔内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电场分布和信号变化。
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得到地层中水含量、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
2. 应用电测井主要用于识别和评价含水层、油气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电测井可以用来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厚度和含油气性质,为后续的钻井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测井之前,需要对钻杆和测量仪器进行彻底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在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时,需要考虑地层中不同岩石对电流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数据进行合理校正。
二、声波测井1. 原理声波测井是利用地层中不同岩石对声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的差异来识别和分析油气藏储层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在进行声波测井时,向钻孔内发射一定频率的声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器记录下信号经过地层后返回到接收器所需的时间。
通过计算这些时间差以及信号频率等参数,可以得到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
2. 应用探开发中,声波测井可以用来识别和定位油气储层、判断储层中的含油气性质以及评价钻井效果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声波测井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在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时,需要考虑地层中不同岩石对声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数据进行合理校正。
测井方法总结名称物理基础测量原理单位应用岩性测井自然伽马测井GR岩石的自然放射性决定于岩石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数量。
岩石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有、、及其衰变物和等,这些核素的原子在衰变过程中放出大量的α、β、γ射线。
不同岩石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不同的(灰<白云<砂<泥<火成岩)。
由于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自然放射性强度,因此可以根据自然伽马测井法研究地层的性质。
测量装置由井下仪器和地面仪器组成,下井仪有探测器(闪烁计数管)、放大器、高压电源等几部分。
γ射线由岩层穿过泥浆、仪器外壳进入探测器,探测器将γ射线转化为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器将脉冲放大后,由电缆送到地面仪器,地面仪器把每分钟形成的电脉冲数转变为与其成比例的电位差进行记录。
井下仪器在井内自下而上移动测量,就连续记录出井剖面岩层的自然伽马强度曲线,即GR。
计数率(1/min)或标准化单位(μR/h或API)1.划分岩性2.地层对比3.估算泥质含量自然电位测井SP井中自然电位包括扩散电位、扩散吸附电位、过滤电位和氧化还原电位。
钻井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的矿化度一般不同,两种溶液在井壁附近接触产生电化学过程,产生扩散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石油井中主要是这两种);当泥浆柱与地层之间存在压力差时,地层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从而产生过滤电位;金属矿含量高的地层具有氧化还原电位。
使用一对测量电极M、N,N放在地面,M用电缆送至井下,沿井轴提升M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所记录的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叫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用SP表示。
U sp(mV) 1.划分渗透性岩层2.地层对比和研究沉积相3.确定地层水电阻率4.估算泥质含量5.判断水淹层井径测井CAL井径测井是测量井眼直径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
在裸眼井中,井壁地层受钻井液冲洗、浸泡和钻头的碰撞,使得井眼直径与钻头直径往往不同;地层岩性、物性、机械强度的不同,造成井眼直径也不同。
在套井管中,套管长期与地层水接触,具有腐蚀性的地层水将对套管管壁造成损害,套管壁厚发生变化;不同方向的地应力差异,也会使套管发生形变,引起套管内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