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情感剧中看京东的植入广告营销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通过与影视剧合作进行植入广告由于没有具体的题目提供,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按照文章的格式和排版规范,撰写一篇关于与影视剧合作进行植入广告的1500字文章。
以下是文章正文:通过与影视剧合作进行植入广告随着消费者对传统广告形式的免疫力提高,品牌商又需要在市场中找到一种新的推广方式。
与影视剧合作进行植入广告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选择。
植入广告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可以更好地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
本文将探讨植入广告的优势,并呈现了一些成功案例。
一、植入广告的优势1. 增加品牌知名度与电视剧或电影合作进行植入广告是品牌推广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剧情中巧妙地融入产品或品牌,能够使观众在剧中对该品牌有深刻的记忆。
当观众看到品牌在植入广告中的展示时,会自然地将其与剧情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2. 建立情感联系与植入广告相比,传统广告形式往往容易被观众忽略。
而植入广告能够更好地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
通过在剧集中呈现品牌或产品的使用场景,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产品带来的实际效果,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联系有助于品牌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3. 增加销售额与影视剧合作进行植入广告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可以直接增加销售额。
当观众在剧中看到角色使用的产品或崇拜的明星代言的品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更有购买的意向。
一个成功的植入广告不仅会在剧中引起观众的注意,还会在观众面对购物选择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成功案例1. 《权力的游戏》与Johnnie Walker合作《权力的游戏》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美剧,该剧与Johnnie Walker威士忌进行了合作。
在剧中,Johnnie Walker威士忌成为了角色们喜欢的饮品。
该合作不仅给Johnnie Walker品牌带来了大量曝光度,还使得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购买该品牌饮品的意愿。
2. 《碟中谍》与BMW合作动作电影《碟中谍》系列与BMW进行了多次合作。
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研究植入式广告是指在影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媒体内容中,以较为自然的方式嵌入广告内容,以达到宣传产品、销售服务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广告方式,由于其融入性强、广告效应好、覆盖面广等优点,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变得日益流行。
影视剧是植入式广告的主要营销渠道之一,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广告传播方式,可以为品牌快速增加最终购买的用户和销售额。
影视剧通过吸引广大的观众群体,将广告内容嵌入到电视剧中,从而实现品牌宣传和推广。
但是,影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难以避免过度制作、影响剧情等问题。
在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产品植入产品植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植入式广告方式。
影视剧中的角色可以通过使用某一品牌的产品,使品牌得到宣传和推广。
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品牌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广告宣传方式,可以从多个层面上来宣传产品的功能、特点以及品牌的传播。
2. 场景植入场景植入是指在场景中插入品牌广告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在不过多影响剧情的情况下,将品牌融入剧情中,使得观众更加自然地接受广告信息。
场景植入是一种非常灵活和有效的植入式广告方式,对于一些品牌来说,可以快速抢占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人物植入人物植入是将品牌或产品的信息插入到影视剧的某一个角色中,来推广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方式。
人物植入的优点是可以更直接地为品牌代言,从而更好地传递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
4. 剧情植入剧情植入是指利用影视剧剧情线索来进行广告宣传的方式。
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植入式广告的方式,更具有创意性和吸引性,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但是,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过度制作和不自然的量化,这种情况往往会对影视剧的质量造成影响,影响观众的观感和评价。
其次是观众对广告的免疫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对广告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广告效应也会逐渐衰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注重广告和剧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确保广告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并在广告的创意性和吸引性上下功夫。
电视广告植入营销模式及策略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广告,而电视媒体中的传统硬广告越来越被观众排斥,广告效益越来越低。
与此同时,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凭借其独特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广告,而电视媒体中的传统硬广告越来越被观众排斥,广告效益越来越低。
与此同时,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凭借其独特的营销模式成为电视广告新的利润提升方式。
要想将电视广告有效地进行植入,就必须要加强对这种营销模式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植入策略。
1植入性广告的概述植入性广告,又被人们叫作植入式营销,指的是把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突出特点与电视栏目融合在一起,通过电视栏目中的某个场景营造出来的特殊氛围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一产品或者服务,进而进行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植入式广告,其实就是一种软性广告。
植入式营销模式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
例如,1951年,由凯瑟琳&·赫本和亨莱福&·鲍嘉主演的《非洲皇后号》,其视频镜头中就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镜头。
而1982年,由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亲自执导的《外星人》中,小主人公用"里斯";的巧克力广告吸引外星人注意力的画面也被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近几年来,国内也逐渐加大了植入式营销模式的应用[1]。
2电视广告植入营销模式的优势近几年来,电视广告植入营销模式,其相应的广告投入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认可。
因为传统的硬广告引起了观众的心理抵触,而植入式营销模式则将广告隐形化处理,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产品信息,其产生的广告效应更高。
首先,植入式广告的兴起与发展实现了我国电视行业与广告行业的双赢。
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下,传统的广告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观众跳过电视广告的情况普遍存在。
而植入式广告则使得广告主们找到了全新的发展渠道。
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与策略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与策略引言:在当今广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将目光投向了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希望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成为关键。
本文将围绕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策略。
一、问题分析1. 品牌与剧情冲突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时,很容易出现品牌与剧情冲突的情况。
如果品牌与剧情产生冲突,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甚至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影视剧,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主角拿着某品牌的手机,很容易破坏故事的连贯性。
2. 观众抗拒感观众对于广告的抗拒感是植入式广告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观众过度敏感于广告,对植入式广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广告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观众在观看影视剧时追求剧情的真实性和纯粹性,如果广告过于显眼,观众会感到被打扰,从而影响其观影体验。
3. 品牌融入不自然制作影视剧时,品牌如何自然融入剧情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植入式广告过于生硬,观众会察觉到品牌的存在,并对其产生反感。
因此,如何在故事情节中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品牌产品和形象,成为了品牌和制片方面临的挑战。
二、策略提出1. 剧本与品牌的紧密合作为了避免品牌与剧情冲突的问题,品牌应该与制片方进行紧密合作。
在影视剧开拍之前,品牌和剧本写手可以进行深入的沟通,共同讨论如何将品牌产品有机地融入剧情,并避免对剧情造成干扰。
通过提前规划,可以保证品牌植入的自然性和有效性。
2. 提升品牌与剧集的契合度为了解决观众对广告的抗拒感,品牌需要提升与剧集的契合度。
品牌选择植入的剧集应与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相匹配,帮助品牌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好地结合。
只有与剧集有机结合,观众才不会感到广告的突兀。
3. 打造品牌曝光点通过打造品牌曝光点,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在影视剧中的曝光度,从而增加受众对品牌的注意力。
从都市情感剧中看京东的植入广告营销策略从都市情感剧中看京东的植入广告营销策略摘要:近两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具有现实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深受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一经播出都会带来不错的收视反响。
植入广告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植入广告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尤其是这种营销方式植入到电视艺术作品中的,与情节融为一体,通过隐形的传播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强化受众与品牌的情感联系。
而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也对电视剧植入营销进行了多方尝试,深刻体现了品牌自身对广告投放模式新的认知和解读。
关键词:广告;情感;品牌1 京东植入广告在都市情感剧中的广告方式分析(一)场景植入提升品牌知名度在植入式广告中,最明显最容易被发现便是场景植入模式,其主要将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影片内容中故事发生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通过有意无意之中镜头的一扫而过,配合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无意当中记住了品牌或者产品。
京东在电视植入广告领域继《男人帮》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投放的成功后,促使了京东在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对各类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植入,例如《北京青年》、《新恋爱时代》、《天使的城》等都市情感剧中,都出现了大量场景植入,各类广告牌、灯箱、招贴海报、装箱等实物频繁出现在电视剧的固定场景中,无疑是在向观众不断的展示其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当然某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够通过这种植入方式给观众留下记忆,并实现观众在事后的实际购买中产生影响。
(二)对白植入实现品牌深层植入《男人帮》这部电视剧是京东在电视植入营销领域的首次触电,剧情设置完全为京东的广告植入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尤其是各类植入广告对白,在电视剧集中频频出现。
黄磊所饰演的培训中心电脑老师,通过对京东商城打咨询电话询问京东商场“正品行货,全网低价,低到什么份上?我不买电器,我就看看那餐具”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宣传了品牌的三个信息:一是将京东的品牌名称告知观众;二是将“正品行货,全网低价”的品牌的销售主张传达给观众;三是通过不买电器买餐具,改变观众对于京东只卖3C产品的单一印象。
《男人帮》教你如何植入广告赵宝刚导演的《男人帮》开播以来,一直以“新”吸引眼球,每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以男性视角重新解读两性情感关系。
同时也紧跟最新的时尚潮流,通过讲述三个男主人公各自的爱情经历,将精神恋爱、师生恋、男女平等、红颜知己、办公室恋情等时下热门话题一一网罗其中。
短短几集的时间里孙红雷、黄磊、汪俊就集体卖了N回广告,有观众调侃称,看《男人帮》就是看三位熟男拍的广告片。
还有观众借用“淘宝体”调侃:“亲,我们的广告货真价实,都是当红男星演出来的哦,产品多次出镜,配送全套台词哦!”当然,现在有几部电视剧没有植入?但大家拼得就是看谁植入的够聪明,看观众买不买你的帐?够聪明的植入往往就是观众完全忽视了它的存在,让人无语的植入就是像是把观众从剧情硬拉出来看广告。
《男人帮》中的植入广告,高明之处在于它已不再是产品出镜当背景或被提及,而是从简单的“背景板”升级为与演员“对戏”,让剧情、表演“水乳交融”。
因为贴上了时尚的标签,同时又是一部紧跟时尚甚至引领时尚的现代剧,所以广告植入做起来,似乎比起历史剧更得心应手。
全方位植入:广告融入剧情有人统计,《男人帮》植入品牌的数量不下十七八个,涵盖饮料、通讯工具、护肤品、手机、信用卡、奢侈品、医院、汽车、地产公司……赵宝刚上一部都市剧《婚姻保卫战》也曾被指植入广告过多,但从观众反响来看,《男人帮》的植入广告显然更上一层楼。
接受采访时,赵宝刚强调称,并非拉了赞助才拼凑情节,而是根据情节去拉赞助,“因为是都市生活剧,很多剧中人物穿的、吃的并不是植入广告,却总会被观众误会。
剧本里写到什么我才拉什么,像第一集的那个牛奶,原剧本台词我们一句没改过,正因为剧本里本来就写到了,才会想到去拉个广告。
”剧中某牛奶广告的出镜率相当高,不仅时时出现在演员们的书桌上、手上,还植入了剧情。
特仑苏好像是《男人帮》主角们都非常喜欢的奶产品,和汇源果汁同属于居家休闲、外出就餐必备之物,出镜率颇高。
电视剧《男人帮》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五大卫视首播后,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在谈论剧情和角色的同时,剧中大量的植入广告也成为热点,国内B2C领导品牌京东商城首当其冲。
甚至有人调侃道:“《男人帮》里最受关注的是谁?孙红雷?黄磊?王珞丹?都不是,是购物网站京东商城。
”植入前:找对人,选对剧品牌植入依附于影视剧,影视剧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植入品牌的宣传效果,所以一次有效的植入运作的前提是选对人和找对剧。
所谓找对人,最核心的就是导演和主演,这是一部影视剧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点上京东认识非常清楚,赵宝刚导演加孙红雷、黄磊、汪俊、王珞丹等主演,成为京东选择《男人帮》的第一理由。
优秀的导演和演员组合为《男人帮》的高收视率、高影响力、高热议度提供了基础,这也为顺风搭车的京东获得更多的关注提供了可能。
找对人,还要选对剧,一部影视剧能不能植入,植入是否科学有效,还要看两个“吻合”——影视剧的情景氛围和植入品牌的形象特色是否吻合,影视剧的主要观众与植入品牌的核心消费群是否吻合。
从这个层面考虑,京东选择《男人帮》恰到好处。
《男人帮》是一部都市情感类作品,堪称男人版的“欲望都市”。
以上海为故事发生地,整个剧情洋溢在时尚、新潮、小资、知性的氛围中。
京东植入这样的剧情中,使自己成为顾小白们的生活方式之一,自然会把剧中的格调与氛围引到自己身上,从而影响京东现在或潜在的消费者。
同时,《男人帮》的剧情与格调决定了其观众群主要是18~45岁的中青年,而这也是网购的核心人群。
京东的网购人群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京东的稳定忠诚消费者,二是对电商品牌了解较多的消费者,三是网购初级消费者,他们的重要特征是只知道淘宝。
京东植入《男人帮》,对这三部分人群将会同时起效。
对第一部分,将强化他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信心;对第二部分,可以达成进一步的“引诱”和“拉拢”;对第三部分,可以使他们了解到,网购除了淘宝还有更多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其思维定式和网购方向。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新媒体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人们追求娱乐的方式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
在这种大环境下,广告行业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广告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进行传播,通过影视剧植入广告的方式更容易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
植入式广告有着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能在潜移默化中吸引观众,使观众成为消费者。
目前,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商主要的营销途径之一。
一、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表现方式(一)形象植入形象植入是指按照品牌的符号意义,将商品或者服务植入影视剧,使其成为角色个性与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再通过剧情宣传品牌,使品牌内涵更加丰富,提升品牌的市场形象。
比如,《青春失乐园》中,程小雨参加音乐会时,有个镜头定格在喝着蒙牛牛奶的女孩身上,这就属于企业的形象植入。
再比如《亲家过年》中,张学伦驾驶大众途安漂移在马路上,展示车辆的操控性能,这也是企业的形象植入。
形象植入是直接且有效的广告植入方式,可以直观表现产品形象与性能,让观众对该品牌一目了然,在不影响剧情的情况下,使观众产生较好的记忆效果,加深对产品的理解。
(二)对白植入对白植入是指在影视剧当中利用人物对话的方式,巧妙地将品牌植入在广告内,再通过对白与字幕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广告品牌形象或者产品特征。
《青春失乐园》当中,体育老师向一女老师介绍课程选课的时候说:“现在同学们交学费都使用支付宝了,成绩出来后再支付,挂科后他们还会申请退款。
”这部分台词十分幽默,仔细听会发现这是支付宝的对白植入。
再比如《我愿意》中,汽车驶过之后,孙红雷说:“这车够优秀吧!”与他对手戏的段奕宏也说台词:“L8百公里提速3.8秒。
”这是奥迪品牌在电影中的广告植入。
《非诚勿扰》中主人公秦奋和友人在日本点餐的时候,指明要温莎威士忌,同时说道:“加冰块不加绿茶。
”因为这一句台词,观众便联想到了当时市面上中低档威士忌倡导人们“加绿茶”的山寨做法。
影片广告商温莎苏格兰威士忌口感更加纯正,通过一句台词展示秦奋的冷嘲热讽,同时宣告品牌在市场中的高端定位。
从都市情感剧中看京东的植入广告营销策略作者:张媛媛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1期
摘要:近两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具有现实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深受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一经播出都会带来不错的收视反响。
植入广告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植入广告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尤其是这种营销方式植入到电视艺术作品中的,与情节融为一体,通过隐形的传播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强化受众与品牌的情感联系。
而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也对电视剧植入营销进行了多方尝试,深刻体现了品牌自身对广告投放模式新的认知和解读。
关键词:广告;情感;品牌
1 京东植入广告在都市情感剧中的广告方式分析
(一)场景植入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植入式广告中,最明显最容易被发现便是场景植入模式,其主要将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影片内容中故事发生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通过有意无意之中镜头的一扫而过,配合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无意当中记住了品牌或者产品。
京东在电视植入广告领域继《男人帮》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投放的成功后,促使了京东在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对各类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植入,例如《北京青年》、《新恋爱时代》、《天使的城》等都市情感剧中,都出现了大量场景植入,各类广告牌、灯箱、招贴海报、装箱等实物频繁出现在电视剧的固定场景中,无疑是在向观众不断的展示其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当然某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够通过这种植入方式给观众留下记忆,并实现观众在事后的实际购买中产生影响。
(二)对白植入实现品牌深层植入
《男人帮》这部电视剧是京东在电视植入营销领域的首次触电,剧情设置完全为京东的广告植入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尤其是各类植入广告对白,在电视剧集中频频出现。
黄磊所饰演的培训中心电脑老师,通过对京东商城打咨询电话询问京东商场“正品行货,全网低价,低到什么份上?我不买电器,我就看看那餐具”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宣传了品牌的三个信息:一是将京东的品牌名称告知观众;二是将“正品行货,全网低价”的品牌的销售主张传达给观众;三是通过不买电器买餐具,改变观众对于京东只卖3C产品的单一印象。
在电视剧中这种对白植入并不少见,这种植入模式就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巧妙地将品牌或产品植入到对话的内容之中,在角色间的对话中使品牌自然连贯的成为交谈的内容之一的植入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白植入如果只是单一的宣传品牌或者产品的知名度上,还只是停留在植入层度的浅层植入,而京东通过多次的直接语言的对白来表现京东的品牌文化和广告宣传促销手段,实现了深层植入。
(三)情节植入打造“私人订制”植入
2015年热播的《天使的城》这部都市情感剧,京东完全实现了对电视剧情节的“私人订制”,通过特定人物塑造来宣传品牌文化、经营理念,以及利用各类道具,场景进行产品、标志的反复推广。
剧情上马苏所饰演女主角陈爽哥哥的作为京东的一名员工,随着自己事业的上升,促使家庭的和睦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几乎贯穿于整个故事剧集。
剧中所涉及的情节不仅配合了电视的故事塑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京东员工”这一特定身份的塑造,反映了京东的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待遇以及企业的蓝图规划等塑造京东品牌形象的内容。
情节植入是植入模式中较难掌握的一中植入模式,以品牌或者是商品作为推动整个影片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链接故事的重要线索来贯穿整个故事。
而京东在《天使的城》剧集的“京东员工”的情节植入,很贴近生活,给观众以真实的情境。
(四)形象植入的“拟生活化式”传播
《男人帮》后京东又投入了赵宝刚指导的新戏《北京青年》这部青春励志的都市情感剧。
这部剧主要面向都市白领,而这一群体正是网购的主力军,和京东的目标消费群体相统一,这也是吸引京东商城进行剧情植入的关键所在。
不仅如此,京东在剧中打造的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方式“过日子到京东”的生活理念成为剧中人物的一种自然状态。
尤其是京东在剧中“拟生活化式”的营销手段,通过剧情的不断展现让这种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感染观众。
并通过邀请剧中主演成为其代言人,将青春、时尚、奋斗的形象与京东价值理念相契合。
继《男人帮》以后再一次创新性地将电视营销与网络营销完美结合。
京东通过“拟生活化式”的营销手段,不仅进行了品牌植入,丰富品牌的内涵,增强品牌的个性进而提升品牌形象。
更通过剧集中渲染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方式“过日子到京东”这一生活理念,打造更加饱满、丰富的品牌形象,将其品牌塑造成一个时尚的全品类购物平台的品牌形象,从而赢得更多时尚、年轻消费受众的青睐。
2 京东在都市情感剧中的植入广告投放策略分析
(一)关注植入广告的品牌定位
品牌自身的建设不仅从销售模式和销售的产品的精准定位为出发点,最主要的还需要找到设定的消费群体,并在其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将其与品牌强行链接在一起。
都市情感剧的主要观众人群就是18到45岁的中青年,这部分人群具有高学历,高购买力的特点,也是网购的核心人群。
京东作为国内B2C的领导品牌,商品种类齐全,尤其是在3C 产拥有绝对优势。
从京东的销售模式来看,不难发现其顾客群体基本上都是属于高学历的群体,这一类的消费群体的特点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等新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而将京东的广告植入这类电视剧中,会使观众容易情感带入,追逐剧中的人物的服饰装扮、道具等,更会把剧中的格调与氛围,个性生活引到自己身上,成为人们追逐时尚的风向标。
从而影响京东现在或潜在的消费者。
从京东对于都市情感剧的选择不难看出京东对于植入广告的电视选择标准主要以品牌的形象定位以及目标消费群体为依据。
(二)以电视剧为基础的植入广告营销
品牌植入广告依附于影视剧作品,其作品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了植入品牌的宣传效果。
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和剧集情节与植入品牌的定位和形象特色是否吻合,电视剧中的主要收视受众与植入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否一致,才能实现一次有效的植入运作。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然要求植入的广告也应有一定的艺术性,契合电视剧剧情需要,不着痕迹的通过艺术编排融入到“主人公”的生活中。
因此,一方面需要植入广告在淡化传统广告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传播方式,将广告信息隐藏在电视剧中。
另一方面只有制作优良的电视剧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才能保证植入广告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保证植入广告的充足受众,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三)电视植入广告应与品牌营销相配合
对于企业而言电视剧植入广告只是品牌广告营销的其中一个环节。
因此,品牌要想使投放的广告达到最大化效应,不仅需要找到与品牌定位相一致的影视作品进行植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其纳入整个品牌营销的一个环节,与其他传统广告,网络广告以及其他营销活动相配合,发挥最大的广告推广效应。
正如京东在《男人帮》、《北京青年》等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投放中,不仅在电视剧中植入广告,还配合节目的播出时间段,邀请剧中与京东价值理念相契合的一线明星做形象代言人,制造明星效应。
并配合多样的网络平台活动,如在网络平台上上线了多场“男人帮”主题营销活动,促使其开放平台的服装销量大幅提升。
3 结语
电视剧植入广告是电视广告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也促使了植入广告在多个平台的立体化传播的配合下达到营销效果最大化的保证。
而京东正是利用
多个平台的立体化传播,整合品牌营销,配合电视剧热播所带来的高关注度,实现电视广告、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多角度的社会化营销。
参考文献:
[1][美]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赵敏晶,刘宗元.影视传播对时尚的导向[J].今传媒,2013(2).
[3]丁俊杰.广告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4]聂艳梅,林强.电视广告创意[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