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成本核算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263.25 KB
- 文档页数:4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接下来结合国内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基础知识简单阐述一下其在SAP CO模块的实现,在SAP 中,FI和CO模块是分开的,当然两者同时紧密联合,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可以通过熟悉SAP系统去总结一下其CO模块成本核算实现方式和国内传统习惯的GAP。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程序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正确划分以下5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
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下列若干要素费用(仅供参考)。
1.材料费用。
2.燃料费用。
3.动力费用。
4.职工薪酬(新准则中各项福利费统一描述为职工薪酬费用)5.折旧费用。
6.其他生产费用。
几个名词:直接生产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费、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注:待摊和预提费用在新准则已被废除,成本核算时不再涉及。
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SAP中则称其谓成本部件(Cost Component),下图是SAP系统的一个成本部件的参考配置(Tcode:OKTZ),相对符合国内习惯。
水疗成本核算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水疗成本核算表的概述2.水疗项目的分类3.水疗成本的计算方法4.水疗成本核算表的作用5.水疗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水疗成本核算表的概述水疗成本核算表是水疗机构进行经营管理、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水疗项目进行分类、梳理和计算,以便于水疗机构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项成本支出,从而实现成本控制、提高效益的目标。
二、水疗项目的分类水疗项目可根据服务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面部护理:如洁面、护肤、面膜等;2.身体护理:如按摩、推拿、磨砂等;3.水疗服务:如泡浴、游泳、水疗按摩等;4.美发服务:如剪发、染发、烫发等;5.美甲服务:如修甲、彩绘、护理等。
三、水疗成本的计算方法水疗成本核算表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成本:指直接用于提供水疗服务的成本,如产品、设备、人工等;2.间接成本:指为提供水疗服务而产生的间接成本,如房租、水电、人员培训等;3.营销成本:指用于吸引顾客、提高知名度的成本,如广告、促销、活动等。
四、水疗成本核算表的作用水疗成本核算表在实际经营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水疗机构全面了解各项成本支出,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2.有助于分析各项水疗项目的盈利能力,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3.便于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高水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4.有助于发现经营中的问题,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五、水疗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美容的需求不断增长,水疗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服务项目多样化:为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水疗机构将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2.技术设备升级: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水疗机构将加大对技术设备更新的投入;3.绿色环保理念:环保意识的加强,将促使水疗行业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市场渠道,提高服务水平。
总之,水疗成本核算表对于水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做账实操-艾灸理疗会所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品种法1. 适用情况:如果艾灸理疗会所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且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较为简单,可以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
例如,会所主要提供一种特定类型的艾灸理疗服务,所用的艾灸产品和耗材基本相同,员工的工作内容也较为一致。
2. 核算步骤:(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将艾灸理疗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归集成本费用:将与艾灸理疗服务相关的直接材料(如艾灸条、艾灸盒等)、直接人工(员工工资)和制造费用(如会所的水电费、设备折旧等)进行归集。
(3)分配制造费用:如果有制造费用,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如服务工时、服务次数等)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
(4)计算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后的制造费用相加,得到艾灸理疗服务的总成本。
然后除以服务次数或服务人数,计算出单位成本。
二、分批法1. 适用情况:当艾灸理疗会所承接一些特殊的艾灸理疗项目,如为特定客户定制的疗程服务或团体服务时,可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或服务的批次或订单较为明确的情况。
2. 核算步骤:(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每一批次的艾灸理疗服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归集成本费用:分别归集每一批次服务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3)计算成本:针对每一批次,将相应的成本费用相加,得到该批次的总成本。
再根据该批次的服务数量,计算出单位成本。
三、分步法1. 适用情况:如果艾灸理疗会所的服务流程较为复杂,可以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
例如,服务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如接待客户、诊断、艾灸理疗、后续护理等。
2. 核算步骤:(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按照服务的各个步骤分别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归集成本费用:分别归集每个步骤的成本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3)逐步结转成本:按照服务流程的先后顺序,逐步将上一步骤的成本结转到下一步骤,直至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总成本。
(4)计算单位成本:根据最终的总成本和服务数量,计算出单位成本。
1月20日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系统成本核算流程一、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在标准成本成本核算方法下,首先对每一产品制订标准成本,在制定时,无论哪个成本项目,都先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标准成本,平时物料的转移都是按照标准价格,产品成本明细账都是按标准成本来登记的,月末通过差异的分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这样可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进行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同时,整个加工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机插、手插、整机装配环节,中间环节的产出作为自制半成品,自制半成品包含费用,以“物料消耗-半成品”项目综合列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中,属于逐步综合结转的分步法。
二、成本核算原则1、成本项目:物料消耗-原材料物料消耗-半成品物料消耗-定额外消耗直接人工折旧工资及福利费燃料及动力其他制造费用专用费用2、平时物料的移动都是按照标准价格计价,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标准成本计价(包含费用),由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及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3、差异的处理:差异总额=材料量差+材料价差+费用量差+费用价差①材料成本中由于定额外消耗材料产生的量差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或自制半成品)成本中;②材料成本中存在的消耗材料的价差不再在完工产品与在制品之间分配,也不在生产成本中反映而是直接计入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成本,这种做法是将量差与价差明确划分;③制造费用中的价差及量差在生产成本中反映并与完工产品一起计入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成本中;4、启用物料分类帐分别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按金额在消耗量与库存量之间进行差异的分配。
三、成本核算基本步骤:大致分为标准成本的制定、实际成本的计算、物料分类帐三步。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1、作业类型的确定HX01 直接人工HX02 折旧HX03 工资及福利费HX04 燃料及动力HX05 其他制造费用HX06 标准台数2、生产性成本中心计划:包括作业量计划和费用计划A、作业类型的作业量:按成本中心例如:整机装配环节B、费用计划:按成本中心及作业类型例如:整机装配环节整机厂直接人工计划作业价格=(750000+100000+150000)/10000=100元/小时4、维护BOM例如:TC2100的BOM由3个物料构成:显像管:1个500元(实际价502元)手插板:1块250元(实际价251元)扬声器:1个50元(实际价51元)5、维护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制定对于成本核算方面起到三个作用:5.1费用的计算:是指在每个工序定义人工工时定额及机器工时定额;5.2组件的分配:将BOM中的物料分配到相应的工序中;5.3在制品的计算;例如:上述BOM中的物料分别分配到以下工序中组件分配:显像管手插板扬声器工序:10工序20工序30工序工时:0.5小时0.2小时0.3小时报告点: 1 2 3整个整机装配环节有3个报告点,最后一个报告点为完工确认点,该报告点确认后将进行自动收货,并产生财务凭证。
精油店成本核算制度一、前言精油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其货品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要想让一家精油店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卓越的服务,还需要建立起一个严密的成本核算制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精油店的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素和具体的操作步骤等内容,以帮助各位精油店业主更好地了解精油店的成本情况,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成本核算方法1.全成本法全成本法是一种将企业各项支出都计入成本的方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以及燃料、水电等生产所需的资源,而间接成本则包括与生产无关的支出,如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2.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只将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计入成本的方法,不考虑与生产无关的支出。
这种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计算结果较为准确,适用于规模相对较小、产品结构简单、生产过程相对稳定的企业。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准,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对实际成本进行调整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动态地控制成本,并且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
三、成本核算要素在成本核算中,要素是指影响成本的因素。
对于精油店,影响成本的要素有如下几点:1.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是指精油店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包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关税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过期损失和浪费率等因素。
2.生产制造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生产设备折旧费用、燃料、水电等生产所需的资源成本。
3.销售和运输成本销售和运输成本包括销售员提成、销售费用、运输成本、包装材料等。
4.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括仓储费用、行政管理费用、财务成本、折旧、修缮等。
四、成本核算具体操作步骤1.确定成本活动和成本对象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需要先确定成本活动和成本对象。
成本活动指的是企业的整个业务活动,如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
水疗成本核算表摘要:一、水疗概述1.水疗的定义2.水疗的种类和作用二、水疗成本核算表的编制1.成本核算表的定义和作用2.成本核算表的编制方法三、水疗成本核算表的具体内容1.固定成本a.场地租赁费用b.设备购置费用c.装修费用d.其他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a.水电费用b.人员工资c.材料消耗d.其他变动成本3.运营成本a.营销费用b.管理费用c.其他运营成本四、水疗成本核算表的分析和应用1.成本分析a.各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b.成本变化趋势2.成本控制策略a.降低固定成本b.优化变动成本c.控制运营成本3.对水疗行业发展的影响a.成本上升对水疗行业的影响b.成本下降对水疗行业的影响正文:水疗是一种通过使用水来治疗和缓解身体疾病和疼痛的方法,它具有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水疗的种类繁多,包括热石按摩、泡汤、水疗池等,每种水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适用人群。
为了更好地管理水疗中心的财务,需要编制一份水疗成本核算表。
成本核算表是一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和利润等经济指标的表格。
在水疗中心,成本核算表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提高中心的经济效益。
水疗成本核算表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运营成本三部分。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场地租赁费用、设备购置费用、装修费用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水电费用、人员工资、材料消耗等。
运营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水疗中心的日常运营相关的成本,如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等。
通过对水疗成本核算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各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以及成本的变化趋势。
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如降低固定成本、优化变动成本、控制运营成本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水疗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美容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操作一、引言美容服务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消费者对美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对于美容服务机构而言,准确核算项目成本是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美容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帮助美容服务机构实现精确的成本核算。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美容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对于美容服务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准确核算项目成本可以帮助机构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同时,成本核算还可以帮助机构了解不同项目的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
三、成本核算的步骤1. 确定成本项目美容服务机构需要确定需要核算的成本项目。
一般来说,美容服务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折旧费用、租金、水电费等。
2. 收集成本数据美容服务机构需要收集相关的成本数据,包括员工工资、材料采购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
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收据、发票等途径进行数据收集。
3. 分配成本根据成本项目的不同特点,美容服务机构需要进行成本的分配。
例如,人工成本可以按照员工工时进行分配,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使用量进行分配,设备折旧费用可以按照设备使用时间进行分配。
4. 计算成本在完成成本的分配后,美容服务机构需要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
例如,将员工工时与员工的小时工资进行乘法运算,得出人工成本。
5. 分析成本在计算出各项成本后,美容服务机构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
可以比较不同项目的成本差异,找出成本高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6. 制定定价策略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美容服务机构可以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应该考虑到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因素,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四、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1. 数据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基础是准确的数据。
美容服务机构需要确保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避免数据错误导致成本核算的偏差。
2. 成本分配的合理性成本的分配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避免将成本错误地分配到不相应的项目上,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spa养生店的财务制度一、预算管理1. 制定年度预算:SPA养生店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全面预算,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支出预算等。
2. 预算审批程序:各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部门预算,并提交至财务部门审核,最终由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才能执行。
3. 预算执行监控:财务部门应当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调整,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资金管理1. 收款管理:对顾客预付款、消费款及其他收款进行登记和核对,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2. 付款管理:根据合同和协议规定的期限,及时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款项等,保证良好的合作关系。
3. 资金监控:财务部门应当对账户余额、资金流量进行监控,确保资金安全和周转。
三、会计核算1. 会计记录:对每一笔财务交易都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收入、支出、资产等,保证会计账目的准确性。
2. 财务报表:按照法定要求和内部规定,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提供给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参考。
四、财务报表1. 财务报表编制:财务部门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认真编制财务报表,确保真实可靠。
2. 财务报表审计:每年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五、审计监督1. 内部审计:对各个部门的财务运作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外部审计:每年聘请外部审计师对财务运作进行全面审计,尽职尽责地履行审计职责。
六、财务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财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2.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和减轻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七、财务制度的执行与完善1. 落实责任:各部门应当积极参与财务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规定得到严格遵守。
2. 完善改进:财务部门应当定期评估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总之,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是SPA养生店保持稳健运作的关键。
财务部门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
接下来结合国内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基础知识简单阐述一下其在SAP CO模块的实现,在SAP 中,FI和CO模块是分开的,当然两者同时紧密联合,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可以通过熟悉SAP 系统去总结一下其CO模块成本核算实现方式和国内传统习惯的GAP。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程序
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必须正确划分以下5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
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下列若干要素费用(仅供参考)。
1.材料费用。
2.燃料费用。
3.动力费用。
4.职工薪酬(新准则中各项福利费统一描述为职工薪酬费用)
5.折旧费用。
6.其他生产费用。
几个名词:
直接生产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费、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
费用。
注:待摊和预提费用在新准则已被废除,成本核算时不再涉及。
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SAP 中则称其谓成本部件(Cost Component),下图是SAP系统的一个成本部件的参考配置
(T code:OKTZ),相对符合国内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和要素费用并不完全等同。
产品成本部件中包括产品成本承担的是所有要素费用中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部分,比如成本部件中可能包括Material
Overhaed,SAP允许用户最多自定义40个成本部件,这视企业成本核算分析所需明细程度,比如你可能将材料费用进一步根据五金类、塑胶类、电子类进一步细分(当然还可使用SAP
的Origin Group来区分这些材料成本),如上图,在”其它成本”这个成本部件中还可以单独拎出”委外加工”,如果你有很多委外加工业务的话。
[1]:由于SAP系统引入了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在成本部件的成本要素分配时,实际上是包含
次级成本要素的,所以如果成本组件结构选择了”初级成本构成分割”标志,则可以以初级成本要素(即相关生产成本费用总帐科目)显示各成本部件。
[2][3]:在成本部件结构给公司代码/工厂时,你还可为其设置一个辅助的成本部件结果,成本
分析时可根据主要/辅助成本结构同时进行。
标准成本计算
Tcode:CK11N/CK40N
在材料成本核算上,SAP比较推荐物料使用标准价+ML的成本核算方式,这样可以同时满足
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双重目的,在物料分类帐相关章节已有详细描述。
在这里所需要说明的是在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时的科目获取,标准成本计算时,如果产品结构是
多层(包括BOM的多层次和工艺路线的多层次),则标准成本是各成本部件层层卷算而来,简化一点,就是成本包括料(对应BOM)工(对应作业类型)费(通常对应作业类型,也可使用成本核算单),稍微熟悉SAP的人就知道后勤的材料自动科目分配(Tcode:OBYC),标准成本对应的材料成本相应科目一般有:
GBB-VBR->对应后勤移动类型201/261成本中心/工单发料等
GBB-ZOF->对应后勤移动类型531,副产品收货
对工和费,通常首先是直接对应到作业类型所对应的次级成本要素(Tcode:KP26),SAP的设计
思路是这样的,典型的比如直接人工,实际上对应的是产线员工的职工薪酬,包括福利费在内
的职工薪酬需要在月底后才可知道实际费用发生额,尤其是计件工资的方式更始如此,SAP
为了满足”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目的,所以建立一个类似打包的作业类型LAB(直
接人工,同时对应一次级成本要素),KP26暂估一计划价格就往生产工单直接确定,在期末真
正完成职工薪酬费用计提后再计算作业的实际价格,为了确保所有的职工薪酬费用科目一定会参与直接人工作业类型的实际价格重算,SAP使用了一个叫分割结构的东西
(Tcode:OKES/OKEW),简单理解,基本生产成本中心除了职工薪酬费用外,还有机器折旧,机器
折旧也做了一对应作业类型假设叫MAC,平时也使用计划价往生产工单做确定(Confirmation),分割结构则确保职工薪酬费用参与LAB实际作业价格计算,折旧费用科目发生额只参与作
业类型MAC的实际价格计算。
如果作业类型LAB/MAC计划价格相对准确,则可“实时”监控工单的生产成本是否异常。
说到标准成本,还有一点需要明确,按照某些企业核算习惯,产品销售时可确定销售收入,但是“准确的”销售成本是期末一并确定的,SAP中如果产品使用标准成本,通常销售发货
一般即确定了销售成本,但这个销售成本是以标准价格*发货数量得出的,使用SAP ML模块的实际成本部件划分不但在期末通过差异分摊得产品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差异分摊即实际成本),而且可以得到实际的成本部件,即产品标准成本=∑各成本部件计划价*数量,产品实际成本=∑各实际成本部件,如上图,是Tcode:CKM3查看一产品的实际成本部件结构的结果,
图[1]的”查看”选择”CV成本组件’。
制造费用核算
几个名词:
制造费用: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大都是间接作用于是产品生产的费用,比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国内习惯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分为下面的2类(实际/计划分配)4种:
实际分配率法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分配公式:
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分配公式:
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数×制造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分配公式:
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耗用机器工时数×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按照年度开始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方法。
该分配法通常适合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可避免产品成本因制造费用浮动过大。
此法是唯一会造成制造费用期末有余额的分配方法,同时,要求分配率准确。
分配公式: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
某月某产品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SAP系统提供了间接费用分配结构(Tcode:KSAZ)处理类似问题,比如某国外企业要求车间管理人员的年终奖金在年末计提,但需分摊在当年各期。
今天暂时至此。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基本生产成本结转
在制品核算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类
结平时,费用科目只能借费用,一笔,设计思路。
差异分摊和实际成本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