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_关于年糕回忆的作文55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5.96 KB
- 文档页数:2
打年糕的作文高中生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项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活动,那便是打年糕。
打年糕通常在腊月进行,这时候,村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记得有一年寒假,我回到了乡下的奶奶家,正赶上了打年糕的热闹时刻。
那天清晨,天还只是蒙蒙亮,我就被奶奶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出来。
“孩子,快起来,今天咱们村打年糕,可热闹啦!”奶奶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心里嘀咕着:不就是打年糕嘛,至于这么早?但还是不情愿地跟着奶奶出了门。
到了打年糕的场地,那里已经是人声鼎沸。
一个大大的石臼摆在中间,旁边放着一根粗壮的木杵。
几个身强力壮的叔叔正准备大显身手。
我好奇地凑过去,仔细观察着这一切。
打年糕的第一步是蒸糯米。
只见一口大锅里装满了浸泡好的糯米,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糯米的香气就弥漫开来。
一位伯伯熟练地用笊篱把蒸熟的糯米捞出来,放进石臼里。
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打年糕环节了。
两个叔叔各站在石臼的一侧,他们双手紧紧握住木杵,高高地举起,然后重重地落下。
“砰!”木杵砸在糯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每砸一下,糯米就好像跳动了一下。
叔叔们的动作整齐有力,额头上很快就冒出了汗珠。
他们嘴里还喊着号子:“嘿哟,嘿哟!”这声音在清晨的村子里回荡,充满了力量。
我在一旁看得心痒痒,也想上去试试。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丫头,这可不容易,你能行不?”我拍拍胸脯:“奶奶,我能行!”叔叔把木杵递给我,我双手握住,才发现这木杵沉得要命。
我咬咬牙,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它举起来,可刚举到一半就没力气了,木杵差点砸到我的脚上。
大家看着我狼狈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经过叔叔们一阵猛打,糯米渐渐变得软糯有粘性。
这时候,就要开始揉年糕了。
几个婶婶把打好的糯米团放到案板上,不停地揉搓着。
她们的双手沾满了糯米粉,动作熟练而又轻柔,就像是在抚摸着一件珍贵的宝贝。
在她们的巧手下,糯米团变成了长条状,然后被切成了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年糕。
打年糕作文[经典]打年糕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年糕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打年糕作文1在农村,过春节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传统。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年年高升、年年丰收。
传统的打年糕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还有很多道工序,年轻的一辈知道的不多,说到“打”就更不会了。
就说纯粹的“打年糕”这个动作吧,不掌握一定的力度还真不行,握槌的方式不对手会磨出泡,所以在农村会打年糕的人不多,而且年龄一般都是些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得年糕卖,最常见的是线板年糕。
线板年糕虽然白净,入口润滑,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农村自己打出来的年糕香甜。
进入冬季,“打”的年糕也在市场上露脸了,从外观上看,跟我们打的年糕差不多,可是,吃到嘴里却又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抑或是那份丰收的喜悦,抑或是打年糕的人那份纯朴的笑脸,有这种感觉源之于那年糕是机器打出来的吧。
还有,机器打的年糕不经煮,一不注意火侯,或许就会煮糊了。
所以,每当春节前一段时间,人们还是热衷于自己打年糕,喜欢自己打制的年糕的那份味儿——韧而香。
也所以,有难得一个打年糕的地方,附近的村民知道了都会担着米来加工,排上长长的队伍。
农村传统的打年糕有自己的'一整套工具,包括打年糕用的大木槌、石臼,耐得住烧的灶台、蒸桶等,工具也比较多。
打年糕按蒸计算,每蒸年糕用糯米20-25公斤之间。
打年糕具体的步骤有八步,分别为淘米、轧粉、搂粉、上蒸、出蒸、打年糕、切年糕、点痣等。
这八道工序看似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道工序,先说淘米吧,你会觉得这个很简单,不就是把米在水里洗干净吗?打年糕用的米可要讲究的多了,在洗之前先要用水浸上6、7分钟,之后再去洗干净。
河南过年习俗打年糕作文河南过年习俗打年糕作文「篇一」快过年了,为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带我和弟弟去老人院看打年糕。
我一到那儿,人可真多。
老人、大人、小孩都簇拥在一起。
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有说有聊,说的都是从前打年糕的事;大人们撸着袖子,好像随时准备上去露两手;小孩子们最兴奋了,他们对打年糕充满了好奇,蹦蹦跳跳地围在一起,别提多激动了。
我也凑近了仔细瞧。
打年糕的第一步是蒸糯米。
只见几位志愿者把糯米倒进缸里,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
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
究竟放多少,全凭他们多年的经验。
经过水的浸泡,一粒粒小糯米被凝聚在一起,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
接下来,就要把糯米倒进一个大蒸笼里蒸。
人们的视线就转移了“阵地”,只见一个老人熟练地操作着。
这时候桶里边还残留着一些调皮的糯米,懒洋洋地不想下到蒸笼里,他就一摇一晃地抖着桶,胖糯米们混合着“年味”,就这样跑进蒸笼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糯米就蒸好了。
大伙把冒着香气的糯米倒进了一口大缸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只见爸爸把手放在水里沾一沾,然后拨了拨糯米团,旁边一个人拿起大锤一样的舂头朝石臼里的糯米使劲打去。
然后爸爸的手再沾沾水,又拨一拨糯米团,重重的一锤又落在了糯米团身上。
那个人打累了,就换爸爸这位大力士上场。
“咚咚咚”,爸爸打得每一下都很有节奏。
糯米变得越来越粘,也越来越难打,但是大家都非常卖力,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糯米终于被打蔫了,它已经变成了像面团一样的白团子了。
大家把打好的糯米团搬到木板上。
从糯米团上扯下一小块,把它按压在模具里,一条长长的热气腾腾的冒着香味的年糕就诞生了。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是大家一起劳动的成果,还因为吃年糕预示着大家“年年高”。
河南过年习俗打年糕作文「篇二」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
这时,我听到爸爸在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拿二十斤糯米去请人帮助打成年糕。
”我想以前只是吃过年糕,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打年糕,今天爸爸要去请人打年糕,我正好可以去看一看,见识一下。
关于打年糕的作文
【篇一:打年糕】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打年糕,我一到那里只见打年糕的队伍已经排的很长很长了,可能是因为今天不下雨吧!
我们等了好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们了。
我们把米先给磨米机旁的阿姨,那个阿姨把米磨成水粉,接着一个叔叔把它装进布袋,然后,在压水机里过了很久把水弄干,从布袋里还不停的发出一股浓浓的酸味。
压好了,再放到柜台上解开布,从里面把粉倒出来,再在过掳板上把大团面粉变成小的碎片,再倒入锅中,煮熟,然后剪成条形就好了,这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散出来了。
我第一次看见年糕的制作方法,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篇二:打年糕】
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
这时,我听到爸爸在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拿二十斤糯米去请人帮助打成年糕。
”我想以前只是吃过年糕,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打年糕,今天爸爸要去请人打年糕,我正好可以去看一看,见识一下。
想到这里,我立刻起床,对爸爸说:“你去打年糕的时候,叫上我,让我也好去看一看年糕是怎么打出来的,好吗?”爸爸点头同意了。
我好高兴!
爸爸扛起米袋,来到了加工年糕的地方。
我来到那里,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一起密切合作打年糕。
蒸熟的糯米粉放。
家乡的习俗打年糕作文
好吧,让我们来谈谈家乡那些有趣的年俗吧!
春节可不就是吃喝玩乐的好时节吗?就拿我们那儿的习俗"打年糕"来说,每逢大年初一,全家老小都得起个大早,忙里忙外准备材料。
娘亲会拿出存放了一年的糯米,用温水浸泡上半天。
爷爷奶奶就得把柴火生起来,烧热大锅,准备蒸糯米。
那香喷喷的米香味儿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
等蒸好的糯米晾凉了,就轮到我们这些小毛头上场了。
爸爸会把一大块麻袋铺在地上,我们全都光着脚丫儿跳上去,用脚踩那糯米团子。
哎,你别看这活儿挺轻松,可得用力气呐!太松了就没法粘连,太紧了就会散开。
还得时不时把麻袋抖一抖,防止糯米坨到一块去。
这工夫可真不小啊!
等到糯米被我们这些"小和尚"踩的服服帖帖,妈妈就开始包馅儿了。
有馅儿的、无馅儿的,各有各的讲究。
包好了就一个个码到蒸笼里,再次蒸上半个多小时。
闻着阵阵糯米香,我的小馋嘴儿就开始馋了。
终于,满满一大蒸笼子热乎乎的年糕出锅了!白白胖胖,软硕硕的模样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家里老小围坐成一圈,品尝这幸福的味道。
嘻,有谁能想到,这甜蜜的年糕背后竟是我们这些"小和尚"的杰作呢?。
打年糕风俗作文在我老家,打年糕可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大活动,那场面,就像一场超级有趣的乡村美食狂欢。
每到腊月,村里的老老少少就开始盼着打年糕的日子。
这打年糕啊,可是个力气活,不过也是个欢乐窝。
首先得把糯米和黍米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就像给两个小伙伴分配任务一样,不能让哪一个占了太多风头。
这米呢,要提前泡上一段时间,让它们喝饱水,变得圆滚滚的。
我总觉得那些泡在水里的米,就像一群在温泉里泡澡的小胖子,舒服得很。
到了打年糕那天,村里的大灶台上架起了大大的蒸笼。
蒸笼里铺上一层干净的布,然后把泡好的米沥干了水就放进去蒸。
这时候,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就像一个兴奋的小火龙在吐着舌头。
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映得烧火的爷爷脸上红扑扑的。
爷爷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还和旁边的人唠着嗑,讲着过去打年糕的故事。
米蒸熟了的那一刻,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米香,那香味就像一只小手,直直地往人的鼻子里钻。
大人们把蒸熟的米倒进一个大大的石臼里,这石臼可算得上是打年糕的“主战场”了。
接下来,就是打年糕的重头戏——打糕了。
一般都是村里力气大的叔叔伯伯们来干这个活。
他们高高地举起木槌,嘿哟一声就朝着石臼里的米团砸下去。
那木槌就像一个威猛的将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米团阵地。
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下去,米团就被砸得扁扁的,还发出“噗噗”的声音,就像米团在说“哎哟,轻点轻点”。
叔叔伯伯们一边打着,一边还会喊着号子。
那号子可有意思了,“嘿哟,打年糕嘞;嘿哟,年年高嘞”。
他们喊得有节奏,打得也有节奏,就像在演奏一场独特的乡村打击乐。
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在旁边围观,眼睛睁得大大的,既觉得好玩,又有点害怕那木槌会砸到自己。
打了一会儿,米团就变得很有韧性了。
这时候,妇女们就会过来接手。
她们把手沾上水,快速地把米团从石臼里揪出来,放在案板上。
然后开始揉啊揉,就像揉面团一样。
不过这年糕团可比面团大多了,妇女们的手就像有魔法似的,把年糕团揉得光滑又有弹性。
揉好之后,就可以把年糕做成各种形状啦。
打年糕浓浓乡情的作文年糕,是家乡的传统美食,吃年糕寓意是“年年高升”。
每年的冬至时节,打年糕是我家乡必不可少的习俗。
传说有一个人,家里有很多粮食吃不完,于是他把一些糯米粉做成砖头形状的硬块,垒起来当做家里的院墙。
后来到了饥荒的年代,老百姓把他家的墙给推倒了,把这些“砖头”都拿出来吃了。
这就是关于年糕的传说,这种美食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每年的冬至前后,我们村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糯米香气,那便是年糕!看,每家每户都好似赶集似的,有的人用车装糯米;有的人用肩扛;还有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地把一袋袋糯米运到工房,以至于工房里人挤人,热闹极了。
干活的师傅们把糯米倒入了石磨里,几位年轻的小伙子卖力地磨着。
磨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个小木桶里,白花花、软绵绵的,沾点儿放到口中,浓稠的米香中夹着一丝丝甜味……糯米全部碾好后,乡亲们就把一桶桶糯米粉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
不一会儿,只听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喽!"人群一下子就开始骚动起来。
小孩子们个个都是迫不及待,想要冲前去试试打年糕的滋味。
正冒着热气的糯米粉膏被放入石臼。
接着,打糕师傅两个人为一组,井然有序地用木槌打着年糕。
当然,也会有几个淘气的小朋友捉准时机,等打糕师傅擦汗时,你敲一下,我捶下一下。
这样做少不了被大人训斥,可尽管被训斥了,也不会像住常一样伤心,因为打年糕是孩子们的乐趣。
没多久,年糕打好了,师傅娴熟地拿着菜刀,三下五除二把一大块年糕切成整齐的长方块。
如果这时吃上一口新鲜热乎的年糕,你一定会发现比往常的更甜更好吃,谁来吃上一口都会赞不绝口。
最后把一块一块年糕摆好等风干后,就可以把它带回家品尝、保存。
冬至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不仅是浓浓的乡情,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温州打年糕的过程作文哎呀,你们知道吗?上次寒假我去了一趟温州乡下,那里有个习俗,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干什么呢?打年糕!这可不是普通的打,是那种能让你闻到就流口水的、吃到就停不下来的年糕哦!今天,我就带着你们一起回味那段超级好玩的经历,仿佛咱们自己也穿上了围裙,手里挥舞着大木槌呢!一走进村子,远远就能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像是古老的鼓点在召唤。
我好奇地循着声音跑去,嘿,原来是大人们围在一个大石臼旁,正热火朝天地打着年糕呢!只见一位伯伯光着膀子,额头上挂着汗珠,手里的大木槌高高举起,又重重地落下,那动作,简直就是力量的舞蹈!“来来来,小家伙,你也来试试?”伯伯笑眯眯地招呼我。
我连忙摆手:“不不不,我力气小,怕打不动。
”伯伯哈哈大笑:“别怕,力气小也有小的好处,咱们这是团队合作!”于是,我被安排到了揉面的环节,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手伸进热腾腾的米粉团里,那感觉,就像是在玩最柔软的泥巴,既暖和又有趣。
“嘿,要使劲揉啊,揉得越均匀,年糕才越好吃!”旁边的大婶边指导边示范,她的手仿佛有魔法,米粉团在她手里听话地转着圈。
我们几个小孩也学着样子,一边揉一边笑,偶尔还互相抹一把米粉,瞬间变成了小花脸,逗得大人们笑得更欢了。
最让我兴奋的是,当年糕终于被打好,一条条白白胖胖的年糕被整齐地码在竹簸箕上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比考了100分还要开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年糕,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满嘴的幸福感。
“这年糕啊,不仅是食物,更是咱们温州人的情怀,每年这个时候,不管多忙,大家都要聚在一起,打年糕,话家常,这就是年的味道。
”伯伯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原来,打年糕不仅仅是一项活动,它还承载着家的温暖和传承的意义。
那天,我还学会了怎样把年糕做成各种美味,比如炒年糕、炸年糕,还有我最爱的汤年糕,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就像一幅温馨的画卷,留在了我的心底。
所以,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去温州,千万别忘了体验一把打年糕的乐趣,相信我,那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你会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喜悦和温暖,就像我们那天一样,笑声、汗水、还有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入了那一块块软糯香甜的年糕里。
关于打年糕的作文选摘8篇【篇一:打年糕】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打年糕,我一到那里只见打年糕的队伍已经排的很长很长了,可能是因为今天不下雨吧!我们等了好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们了。
我们把米先给磨米机旁的阿姨,那个阿姨把米磨成水粉,接着一个叔叔把它装进布袋,然后,在压水机里过了很久把水弄干,从布袋里还不停的发出一股浓浓的酸味。
压好了,再放到柜台上解开布,从里面把粉倒出来,再在过掳板上把大团面粉变成小的碎片,再倒入锅中,煮熟,然后剪成条形就好了,这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散出来了。
我第一次看见年糕的制作方法,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篇二:打年糕】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
这时,我听到爸爸在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拿二十斤糯米去请人帮助打成年糕。
”我想以前只是吃过年糕,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打年糕,今天爸爸要去请人打年糕,我正好可以去看一看,见识一下。
想到这里,我立刻起床,对爸爸说:“你去打年糕的时候,叫上我,让我也好去看一看年糕是怎么打出来的,好吗?”爸爸点头同意了。
我好高兴!爸爸扛起米袋,来到了加工年糕的地方。
我来到那里,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一起密切合作打年糕。
蒸熟的糯米粉放在石臼里,一个举起打年糕用的大木杵用力砸石臼里的糯米粉,一个趁他提杵的时候把粉团翻一个身。
这两个人配合得真是默契。
他们一人翻,一人砸。
啊,这打年糕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把糯米粉打得软软的,打成了一团,接着,他们就把它抬到桌子上。
两个人拉住粉团的两端。
这粉团越拉越长,等拉到了一定的长度,他们就停止不拉了。
然后,拿出一根线。
你可别小看这一根线,它能够把打好的年糕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又一块。
不一会儿,雪白柔软的年糕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吃了起来。
啊,这年糕真好吃,软软的、香香的,真是太好吃了!【篇三:打年糕作文】年糕年糕年年高,白白胖胖真可爱。
早就吃过年糕的美味了,可却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嘿嘿,余姚日报小记者夏令营一日游活动,让我找到答案。
传统文化打年糕的作文“哎呀,奶奶,啥时候打年糕呀?我都等不及啦!”我缠着奶奶不停地问。
奶奶笑着说:“快啦快啦,就这两天啦。
”终于盼到了打年糕的这一天,我早早地就起了床,跟着奶奶来到了村子里的打年糕场地。
哇,这里可真热闹呀!好多人都围在那里,有说有笑的。
大人们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放进大蒸笼里蒸熟。
在等待糯米蒸熟的过程中,我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兴奋极了。
“这孩子,别跑太快,小心摔着!”奶奶在后面喊着。
“知道啦,奶奶!”我应着,还是忍不住好奇地东张西望。
过了好一会儿,糯米终于蒸熟啦!那香喷喷的味道直往我鼻子里钻。
大人们把蒸熟的糯米倒进一个大石臼里,准备开始打年糕啦。
两个强壮的叔叔拿起大木槌,你一下我一下地砸向糯米。
“嘿哟!嘿哟!”他们喊着口号,配合得十分默契。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也太有意思啦!“宝宝,来,你也来试试。
”奶奶叫我。
我有点害怕,但又很想试试,于是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起木槌,学着叔叔们的样子砸了下去。
哎呀,好重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木槌举起来。
“哈哈,小家伙,力气还挺大嘛!”旁边的叔叔笑着说。
我也得意地笑了:“那当然啦!”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在大家的努力下,糯米渐渐被打成了一团软软的、黏黏的年糕。
大人们把年糕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揉成各种形状。
我看着那白白胖胖的年糕,忍不住问奶奶:“奶奶,这年糕可以吃了吗?”奶奶笑着说:“小馋猫,还没好呢,等会儿给你做炒年糕吃。
”“哇,太好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打年糕可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这传统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的年糕,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把这打年糕的传统传承下去!。
打年糕_关于年糕回忆的作文550字乡下对我来说是一个好奇又陌生的地方,终于在新年第一天,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她同事的乡下家做客。
走在乡间小路上,空气格外清新,一阵阵芬芳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一路上满眼绿色,花儿五彩缤纷,小路两边的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番薯,西红柿,辣椒……披着红,黄,绿等各种颜色的外衣,还有几只可爱的大白鹅,有的在“啊——啊——”的叫着,有的在扑扑翅膀,还有的在你追我赶的跑来跑去……
来到了阿姨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一走进院子就看到爷爷奶奶在打年糕,这次我第一次看到,心里那个兴奋激动啊!只见奶奶把糯米粉团倒在一个厚重的石缸里,爷爷举起大木锤,大喊一声“嗨哟!!!嗨哟!!!”用尽全身的力气打糯米,砸了一次又一次,大概五十下后,奶奶将糯米团翻个身,爷爷再继续打……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让爷爷给我打几次试试看,爷爷把大木锤给我,我使出
九牛二虎之力打下去,举起,砸下,再举起,再砸下……重复了十五次左右,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其中还有几次砸在了石缸上,看来简单的打年糕还是有技巧的。
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小块,沾点白糖,塞进嘴里,哇!真是又香又甜又糯,太美味了!虽然我们城里什么时候都能吃上年糕,但还是自己亲手打的年糕是最好吃的!
打年糕,年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