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9-1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炼制工程科目考试试题A卷(闭卷)
- 格式:doc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6
2015.12.06《采油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2、气液滑脱现象:由于油、气密度的差异,在气液混合物向上流动的同时,气泡上升速度大于液体流速,气泡将从油中超越而过,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现象称为滑脱。
3、气举采油法: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4、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和油管的弹性伸缩造成光杆冲程与柱塞冲程的差值。
5、扭矩因数:是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
6、水力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功率。
7、注水井指示曲线: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8、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是在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9、面容比:岩石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10、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二、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20分)1、增产措施后的超完善井S(1)<0,FE(2)>1;油层受损害的井或不完善井S(3)>0,FE(4)<1。
(填写>、=、<)2、在计算气液两相垂直管流的Orkiszewski方法中将气液混合物的流动型态划分为(5)泡流、(6)段塞流、(7)过渡流和(8)雾流。
3、气举采油按注气方式可分为(5)连续气举和(6)间歇气举。
4、电潜泵采油装置主要由(11)地面控制部分、(12)电力传输部分和(13)井下机组部分三部分组成。
5、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一般要经过(14)排液、(15)洗井和(16)试注之后才能转入正常注水。
6、测量抽油机井液面使用的仪器是(17)回声仪;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仪器是(18)动力仪。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2套《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第一套)课程号考试时间分钟适用专业年级(方向):考试方式及要求:闭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20分)1、石油2、干酪根3、吼道4、盖层5、砂岩体6、相渗透率7、油气初次运移8、含油气系统9、岩性油气藏10、闭合高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20分)1、油气地质勘探动向是、、和加强天然气勘探。
2、油田水的矿化度度是指。
3、我国松辽盆地属于盆地,其主要的产层为。
4、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由于活化能不同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不同,一般型干酪根最先进入生烃门限。
5、盖层封盖油气的机理有、异常高压和。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和不整合面。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必要的保存条件。
8、圈闭的三要素是指、和。
9、油气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基础,一个有效的对应一个含油气系统;筇竹寺组-灯影组(!)含气系统,表示。
10、含油气系统的特征与范围,需要根据相关资料,编制、关键时刻含油气系统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等图件来表征。
三、选择填空题(每题1分,10分)1、划分氯化钙型水的根据是水中_____________。
2-<1 b、Na+/Cl-<1 Cl--Na+/Mg<1a、Na+/Cl->1 Na+-Cl-/SO42->1 d、Na+/Cl-<1 Cl--Na+/Mg >1c、Na+/Cl->1 Na+-Cl-/SO42、按照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控制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温度b、生油层厚度c、时间d、催化剂3、相同水动力条件下, 同一圈闭对天然气聚集无效, 对石油聚集。
a、可能有效b、肯定有效c、肯定无效d、可能无效4、背斜圈闭中充满油气时油气藏高度______________。
a、等于闭合度b、小于闭合度c、大于闭合度d、为零5、华北任丘古潜山油藏的生储盖组合类型是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加工工程》复习题及答案《石油加工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石油主要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此外还有____、____、____及微量元素。
2. 原油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为______,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碳、氢两种元素的总和一般为______。
3. 石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4.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 汽油的使用要求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腐蚀性。
6. 按照烃类结构族组成概念,不论石油烃类的结构多么复杂,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这三种结构单元所组成。
7. 柴油机内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9. 根据特性因数的大小,可把原油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三类。
10. 轻质油品的蒸气压____,其燃点____,自燃点____。
11. 粘度是评价原油及其产品流动性能的指标,其表示方法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2. 原油在蒸馏时能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初馏点-180℃是______,180-350℃是______,350-500℃是______,500℃以上的馏分是_______。
13. 重质油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根据硫含量的大小,可把原油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15. 炼厂中的蒸馏操作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6. 石油烃类热反应遵循______机理,催化裂化反应遵循______机理。
17. 烯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芳构化反应。
《石油加工概论》试题A(闭卷)班级姓名成绩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专用纸上,并注明题号。
答案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组成石油的最主要的五种化学元素是:、、、、。
2.天然石油中的烃类主要包括、和。
3.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按性质可划分为和。
4.当分子量相近时,烷烃的粘度芳烃的粘度,密度芳香烃(填大于或小于)。
5.我国采用和相结合的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按此法分类,大庆原油属于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原油。
6.经过常减压蒸馏,石油可按沸点范围依次切割为馏分(其沸程范围为),馏分(其沸程范围为),馏分(其沸程范围为)和馏分(其沸程范围为)。
7.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汽油机是式发动机,柴油机是式发动机,汽油机要求汽油的自燃点应,柴油机要求柴油的自燃点应。
8.反映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的主要指标有,和。
9.国产汽油以作为其商品牌号,它表示汽油的性能,国产轻柴油是以作为其商品牌号,它表示柴油的性能。
10.汽油的理想组分是,轻柴油的理想组分是,航空煤油的理想组分是。
11.原油的一次加工是指工艺,二次加工工艺包括(请列举出三种):,,,三次加工工艺包括(请列举出三种):,,。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A.0.50~0.80 B.0.80~0.98 C.0.85~1.2 2.催化重整的主要原料为。
A. 催化汽油B. 催化柴油C.直馏汽油D. 直馏柴油3.下列哪组指标的大小可以反映汽油的蒸发性能。
A.特性因数和苯胺点B.酸度和酸值C.馏程和蒸汽压 D. 凝点和冷滤点4.下列哪种指标被作为油品着火危险等级的分级标准。
A. 闪点B. 燃点C. 自燃点D. 爆炸上限5.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指标中规定汽油的恩氏蒸馏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是为了保证汽油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A.启动性能B.平均蒸发性能C.蒸发完全程度6.石油中的环烷酸在馏分中的含量最高。
《采油工程》试题(A卷)(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IPR:是指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简称IPR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2滑脱现象:在气一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称为滑脱现象。
3泵效:抽油井的实际产液量一般小于泵的理论排量,二者的比值称为泵的容积效率,油田习惯称之为泵效。
4吸水指数:表示注水井在单位井底压差下的日注水量,是反映油层吸水能力的指标。
5增产倍比:相同生产条件下压裂后与压裂前的日产水平或采油指数之比,它与油层和裂缝参数有关,可以采用典型曲线法、近似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求得。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采油方法可分为自喷采油和机械(或人工举升)两大类。
2、任何油井生产都可分为油层渗流、多相垂直管流和地面管线中的流动三个加本流动过程。
3、Standing方法修正的无因次IPR曲线适用范围是0. 5〈Ef仃.5。
4、超完善井的表皮系数S为小于0 。
5、随着流压的下降含水率上升,说明油层静压小于水层静压。
6、在临界流动状态下,产最随着油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7、游梁式抽油机按结构可分为普通式和前置型两种共本类型。
8、间歇气举主要用于地层能量_不足的油井。
9、杆式泵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的低产油井。
10、常用的水质处理措施有沉降、过滤、杀菌、脱气、除油和爆晒。
11、注入水进行脱氧是为除水中氧、碳酸气和硫化氢气体。
12、一般认为破裂压力梯度大于0.022-0.025MPa/m时易形成垂直裂缝。
13、压裂液按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和任务,可分为前賈液、携砂液和顶替液。
14、按力学性质分,支撐剂分为脆性和韧性两种类型。
15、新鲜酸进入地层变为原浓度10% , 一般称Z为残酸。
16、在其它条件相同吋,生产压差越大,渗透速度越高,油井越一易出砂。
三、单项选或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析气体影响和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图异同点。
大学生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试题与答案(最新版)1、【单项选择题】目前有效的防蜡技术有()。
A.化学防蜡和油管防蜡B.化学防蜡和套管防蜡C.机械防蜡和油管防蜡D.机械防蜡和套管防蜡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单项选择题】下面属于出砂的危害是()。
A.砂堵造成油井增产B.出砂使设备磨损严重C.出砂不会引起井壁坊塌D.出砂会对维修工作量影响不大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单项选择题】现场常用的评价固井质量的测井方法是()测井。
A.声波时差B.声波幅度C.放射性D.自然电位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名词解释】刺激比本题答案:二氧化碳“吞吐”后最高月产油量本题解析:二氧化碳“吞吐”后最高月产油量与增油量(要校正浸泡期的产量)与“吞吐”前13个月内的最高月产油量之比。
5、【名词解释】聚合物的结构粘度本题答案:结构粘度系指由于聚合物中原子内旋转形成的卷曲结构,在溶本题解析:结构粘度系指由于聚合物中原子内旋转形成的卷曲结构,在溶液中互相交联而形成网状结构而导致急剧增大的粘度。
6、【名词解释】覆盖压力本题答案:上部盖岩石层加在下部岩石单元上的压力。
本题解析:上部盖岩石层加在下部岩石单元上的压力。
7、【名词解释】临界矿化度本题答案:因流体矿化度下降(上升),引起油气层渗透率大幅度下降所本题解析•:因流体矿化度下降(上升),引起油气层渗透率大幅度下降所对应的流体矿化度为临界矿化度。
8、【单项选择题】企业通过建立(),可以了解消费需求、市场趋势等,作为企业改进产品、开发新产品的参考A.EPRB.BBSC.MISD.WEB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名词解释】热稳定性本题答案:物质在热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本题解析:物质在热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10、【单项选择题】压裂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
A.压裂液B.支撑剂C.缓蚀剂D.压力设计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单项选择题】石油从油层流到集油管线的第一个流动藤是()。
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氢化合物B. 氮氢化合物C. 硫氢化合物D. 氧氢化合物2. 石油勘探中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是: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电法勘探D. 地震反射法3. 石油钻井中,钻头的主要作用是:A. 输送钻井液B. 破碎岩石C. 测量井深D. 控制井斜4. 石油开采中,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水驱B. 气驱C. 热驱D. 风驱5. 石油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砂岩D. 页岩6. 石油炼制中,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辛烷值B. 生产润滑油C. 生产重油D. 生产石蜡7. 石油管道运输中,常用的防腐措施是:A. 涂层防腐B. 电化学防腐C. 机械防腐D. 生物防腐8.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测井方法不包括:A. 电测井B. 声波测井C. 磁测井D. 核测井9. 石油储量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 类比法B. 物质平衡法C. 数值模拟法D. 经验公式法10.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液类型不包括:A. 水基钻井液B. 油基钻井液C. 气体钻井液D. 固态钻井液11.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增产措施不包括:A. 酸化B. 压裂C. 注水D. 注气12.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脱硫方法不包括:A. 加氢脱硫B. 氧化脱硫C. 吸附脱硫D. 化学脱硫13.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地质建模方法不包括:A. 确定性建模B. 随机建模C. 经验建模D. 数值建模14.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参数不包括: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含水饱和度D. 含气饱和度15.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平台类型不包括:A. 固定平台B. 半潜式平台C. 自升式平台D. 浮动平台16.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井下工具不包括:A. 封隔器B. 抽油杆C. 钻杆D. 油管17.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不包括:A. 金属催化剂B. 酸性催化剂C. 碱性催化剂D. 中性催化剂18.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包括:A. 人工采集B. 自动采集C. 远程采集D. 手动采集19.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不包括:A. 试井B. 测井C. 地震D. 磁法20.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液添加剂不包括:A. 增稠剂B. 降粘剂C. 防腐剂D. 增氧剂21.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油井增产技术不包括:A. 酸化B. 压裂C. 注水D. 注气22.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脱氮方法不包括:A. 加氢脱氮B. 氧化脱氮C. 吸附脱氮D. 化学脱氮23.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不包括: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法勘探D. 电法勘探24.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参数不包括: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含水饱和度D. 含气饱和度25.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平台类型不包括:A. 固定平台B. 半潜式平台C. 自升式平台D. 浮动平台26.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井下工具不包括:A. 封隔器B. 抽油杆C. 钻杆D. 油管27.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不包括:A. 金属催化剂B. 酸性催化剂C. 碱性催化剂D. 中性催化剂28.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包括:A. 人工采集B. 自动采集C. 远程采集D. 手动采集29.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不包括:A. 试井B. 测井C. 地震D. 磁法30.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液添加剂不包括:A. 增稠剂B. 降粘剂C. 防腐剂D. 增氧剂31.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油井增产技术不包括:A. 酸化B. 压裂C. 注水D. 注气32.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脱氮方法不包括:A. 加氢脱氮B. 氧化脱氮C. 吸附脱氮D. 化学脱氮33.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不包括: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法勘探D. 电法勘探34.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参数不包括: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含水饱和度D. 含气饱和度35.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平台类型不包括:A. 固定平台B. 半潜式平台C. 自升式平台D. 浮动平台36.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井下工具不包括:A. 封隔器B. 抽油杆C. 钻杆D. 油管37.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不包括:A. 金属催化剂B. 酸性催化剂C. 碱性催化剂D. 中性催化剂38.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包括:A. 人工采集B. 自动采集C. 远程采集D. 手动采集39.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不包括:A. 试井B. 测井C. 地震D. 磁法40.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液添加剂不包括:A. 增稠剂B. 降粘剂C. 防腐剂D. 增氧剂41.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油井增产技术不包括:A. 酸化B. 压裂C. 注水D. 注气42.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脱氮方法不包括:A. 加氢脱氮B. 氧化脱氮C. 吸附脱氮D. 化学脱氮43.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不包括: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法勘探D. 电法勘探44.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参数不包括: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含水饱和度D. 含气饱和度45.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平台类型不包括:A. 固定平台B. 半潜式平台C. 自升式平台D. 浮动平台46.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井下工具不包括:A. 封隔器B. 抽油杆C. 钻杆D. 油管47.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催化剂类型不包括:A. 金属催化剂B. 酸性催化剂C. 碱性催化剂D. 中性催化剂48.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包括:A. 人工采集B. 自动采集C. 远程采集D. 手动采集49.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不包括:A. 试井B. 测井C. 地震D. 磁法50. 石油钻井中,常用的钻井液添加剂不包括:A. 增稠剂B. 降粘剂C. 防腐剂D. 增氧剂51. 石油开采中,常用的油井增产技术不包括:A. 酸化B. 压裂C. 注水D. 注气52. 石油炼制中,常用的脱氮方法不包括:A. 加氢脱氮B. 氧化脱氮C. 吸附脱氮D. 化学脱氮53. 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不包括: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法勘探D. 电法勘探54. 石油储层评价中,常用的参数不包括: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含水饱和度D. 含气饱和度答案1. A2. D3. B4. D5. C6. A7. B8. C9. D10. D11. D12. D13. C14. D15. D16. C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C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C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C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石油炼制工程试卷篇一:石油炼制工程试题1一、选择题1、石油中的烃类不包括()。
P11A、烷烃B、烯烃C、环烷烃D、芳香烃2、下列关于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P711对于同一系列的烃类,除个别情况外,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粘度○也越大;2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具有环状结构的分子的粘度大于链状结构的,而且○分子中的环数越多其粘度也越大;3当烃类分子中的环数相同时,其侧链越长则其粘度也越大;○4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具有环状结构的分子的粘度小于链状结构的,而且○分子中的环数越少其粘度也越小;A、○1○2○3B、○1○2○4C、○1○3○43、下列对减压渣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P44~52A. 重金属含量高B. 氮、氧含量高C. 胶质、沥青质含量高D. H/C 高4、石油馏分的蒸汽压随()的变化而变化。
P55A. 温度B. 组成C. 温度和组成 D、压力5、对于同一石油馏分,其实沸点蒸馏初馏点比平衡汽化泡点(),实沸点蒸馏终馏点比平衡汽化露点() P185~187A. 低;高B. 高;高C. 低;低D. 高;低6、对于同一种原料,热加工艺中加热炉出口温度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284A、反应速率和反应深度增大B、气体、汽油和柴油的产率增大C、蜡油的产率减小D、焦油的产率增大7、0柴油中的“0”表示该柴油的()P121A. 十六烷值为0B. 凝点高于0℃C. 凝点不高于0℃D. 凝点等于0℃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116~122 #A、柴油的含硫量对发动机的寿命影响很大B、酸度和水溶性酸或碱是保证柴油运转设施和柴油机燃料系统不被腐蚀,防止由腐蚀而增加喷油嘴积碳和气缸中沉淀物的指标C、柴油组分中,正构烷烃(C12~C25)含量多,其低温流动性好D、各族烃类的十六烷值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9、下面哪种评价内容最全面,可以为综合炼油厂提供设计数据() P161A、原油性质评价B、简单评价C、常规评价D、综合评价10、下面哪个性质主要用于实验室原油的初级评价() P162~163A、恩氏蒸馏B、实沸点蒸馏C、平衡汽化D、闪蒸11、渣油热加工过程的反应温度一般在下面哪个范围内?() P271A、300~400℃B、400~550℃C、350~500℃D、400~600℃12、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分为哪三种基本类型()P171 1燃料型○2燃料—润滑油型○3润滑油—化工型○4燃料—化工型○A、○1○2○3B、○1○2○4C、○2○3○4D、○1○2○3○413、原油通过常压蒸馏要切割成几种产品,下面哪种不属于() P180A、汽油B、煤油C、燃料油D、柴油14、石油蒸馏常用的蒸馏方法有() P185A、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萃取精馏B、实沸点蒸馏恩氏蒸馏平衡汽化C、水蒸气蒸馏萃取精馏D、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分子精馏15、对于焦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277~278A、焦化过程的反应产物有气体、汽油、蜡油和焦炭B、焦化汽油和焦化柴油中的不饱和烃含量高,S、N等非烃类化合物含量也高C、焦化蜡油主要是作为加氢裂化或催化裂化的原料D、焦化过程是在250~400℃下进行的16、在催化重整反应中为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不希望发生的反应是( D )P464A、六元环烷烃脱氢B、异构化C、烷烃环化脱氢D、加氢裂解17、下列物质中,可能使加氢裂化催化剂发生永久性中毒的是(C) P481A、氨气B、硫C、砷D、炔烃18、催化剂再生可恢复因(C)的催化剂的活性。
精品文档 学生填写)
: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 西南石油大学2009~2010学年 石油炼制工程科目考试试题A 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石油炼制工业生产 、 、 等燃料与 和 等化学工业原料,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是 和 。
3.石油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 其中烃有: 、 、 , 非烃类有: 、 、 、 。
4.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 、 、 、 。
5. 初馏点: (1分)。
6.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 > > 。
7.油品204d 的物理意义是 。
(1分) 8.同一种原油,随着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越来越 ;闪点越来越 ;燃点越来越 ;自燃点越来越 。
9.表示油品粘温特性的指标是 、 。
10.石油馏分的热焓与 、 、 、 有关。
11.汽油馏程的10%点代表 性能;50%点代表 性能。
12.汽油的理想组分是 ;喷气燃料较理想组分是 。
13.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大庆原油属于 ;胜利原油属于 。
14. 平衡汽化的分离精确度在三种蒸馏中是最低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被大量采用,这是因为 。
(1分) 15.催化裂化生产流程主要由 、 、 以及 等组成。
16循环回流包括. 、 及塔底循环回流。
17.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有: 、 、 、 。
18.炼油厂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有: 、 、 。
19.一脱三注是指: 、 、 、 。
二、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催化碳 2.流态化 3.碳堆积 4.焓值
三、简答题(共40分)
1.比较汽油机和柴油的工作过程,并从原因及危害阐述二者爆震的异同点。
(8分)
2.为什么要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6分)
3.根据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特点,说明催化裂化为什么有选择性裂化和循环裂化。
(8分)
4.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有什么特点?(6分)
5.为什么喷气燃料中要限制芳烃的含量?(6分)
6. 减压塔与常压塔比较有以下工艺特点。
(6分)
四、请绘出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流程图并标出设备名称和物流名称。
(10分)
五、计算题(本题8分)
如图为某原油常压蒸馏塔。
原油处理量为375000kg/h。
原油在汽化段汽化率为30%(重);各线油品重量收率为:汽油5%,煤油7.5%,轻柴油7.5%,重柴油10%;塔底汽提水蒸汽为塔底重油的2%(重)。
求:
(1)、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塔底重油的流量。
(kg/h)(4分)
(2)、L1、L3流率(kg/h);V1、V2流率(kg/h)。
(4分)
第六题图
导致焦炭产率增加,烧焦更不完全,形成恶性循环,使催化剂上的炭越积越多即
碳堆积。
4.焓值
答:人为地规定某个状态下的焓值为零,称该状态为基准状态,而将物系从基准
状态变化到某状态时发生的焓变称为该物系在该状态下的焓值。
三、简答题(共40分)
1.答:都具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工作过程。
(2分)
汽油机产生爆震是由于汽油机压缩比与燃料质量不相适应,压缩比过大 , 燃料太易氧化,生成过多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又不易分解,使燃料自燃点过低,燃料
自燃而形成多个燃烧中心,产生爆炸性燃烧,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产生爆震
现象。
压燃式发动机产生爆震是由于燃料自燃点高, 燃料不易氧化, 过氧化物生
成量不足, 迟迟不能自燃(滞燃期太长), 以至喷入的燃料积聚过多, 自燃一开始, 这些燃料同时燃烧, 巨大能量瞬间释放出来, 大大超过正常燃烧压力, 引起爆
震。
(4分)
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产生的爆震原因不一样,但产生的危害是一样的。
即爆震会
损坏气缸部件,缩短发动机寿命,燃料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量,发动机效率降低。
(2分)
2.答:①增加能量消耗水的汽化潜热很大(2255kJ/kg),若水与原油一起发生相
变时,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冷却水;②干扰蒸馏塔的平稳操作水的分子量比油小得多,水汽化后使塔内气相负荷增大,含水量的波动必然会打乱塔内的正常
操作,轻则影响产品分离质量,重则因水的“爆沸”而造成冲塔事故;③腐蚀设
备氯化物,尤其是氯化钙和氯化镁,在加热并有水存在时,可发生水解反应放出HCl,后者在有液相水存在时即成盐酸,造成蒸馏塔项部低温部位的腐蚀;④影响二次加工原料的质量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在蒸馏之后会集中于减压渣油中,会使二次加工的催化剂中毒。
3.答: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各种烃类之间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4分)
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大致为:稠环芳烃>稠环环烷烃>烯烃>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环烷烃>烷烃。
在同一族烃类中,大分子的吸附能力比小分子的强。
而各种烃类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大致为:烯烃>大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
稠环
芳烃,它的吸附能力强而化学反应速率却最低。
催化裂化回炼油和油浆,其中含
有较多的稠环芳烃不仅难裂化还易生焦,所以须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如缩短反
应时间以减少生焦,或温度低、反应时间长一些以提高裂化深度,这就是选择性
催化裂化的原理。
(二)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4分)
实际生产中应适当控制二次反应。
当生产中要求更多的原料转化成产品,以获取
较高的轻质油收率时,则应限制原料转化率不要太高,使原料在一次反应后即将
反应产物分馏。
然后把反应产物中与原料馏程相近的中间馏分(回炼油)再送回反
应器重新进行裂化。
这种操作方式称为循环裂化。
4.答: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的特点是:
①进料是带有催化剂粉尘的过热油气,因此,分馏塔底设有脱过热段,用经过冷却到280℃左右的循环油浆与反应油气经过人字挡板逆流接触,它的作用一方面洗掉反应油气中携带的催化剂,避免堵塞塔盘,另一方面回收反应油气的过剩热量,使油气由过热状态变为饱和状态以进行分馏。
(2分)
②全塔的剩余热量大而且产品的分离精确度要求比较容易满足。
因此一般设有多个循环回流:塔顶循环回流、一至两个中段循环回流、油浆循环回流。
(2分)③尽量减小分馏系统压降,提高富气压缩机的入口压力。
(2分)
为减少塔板压降,一般采用舌型塔板。
为稳定塔板压降,回流控制产品质量时,采用了固定流量,利用三通阀调节回流油温度的控制方法,避免回流量波动对压降的影响。
为减少塔顶油气管线和冷凝冷却器的压降,塔顶回流采用循环回流而不用冷回流。
5.答:(1)油品中芳烃特别是双环芳烃含量增高,喷气燃料燃烧不完全,生成的炭粒增多,火燃的明亮度显著增大,使燃料室接受辐射而超温,故生成积炭的倾向显著增大。
(3分)
(2)不同烃类的结晶点相差悬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正构烷烃及某些芳香烃的结晶点较高,而环烷烃和烯烃的结晶点则较低;在同族烃中,结晶点大多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燃料中含有的水分在低温下形成冰晶,也会造成过滤器堵塞、供油不畅等问题。
在相同温度下,芳香烃特别是苯对水的溶解度最高。
因而从降低燃料对水的溶解度的角度来看,也需要限制芳香烃的含量。
(3分)6. 答:(1)分离精确度要求不高, 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大;塔板数少(1分); (2)汽化段压力低, 水蒸汽多, 汽体流量大, 塔径大(1分);(3)减压渣油温度高, 相对密度大,易结焦(1分);(4)减压下蒸馏, 液体表面易起泡沫(1分);(5)塔顶不出产品(1分);(6)回流热大部分由中段回流取出(1分)。
四、请绘出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流程图并标出设备名称和物流名称。
(10分)
画出流程5分,标出设备名称和物流名称5分。
五、计算题(本题8分)
解:(1) 汽油= 375000×5%=18750 kg/h; (0.5分)煤油= 375000×7.5%=28125 kg/h;(0.5分)
轻柴油= 375000×7.5%=28125 kg/h; (1分)
重柴油= 375000×10%=37500 kg/h; (1分)
塔底重油的流量=375000-18750-28125-28125-37500=262500 kg/h. (1分)(2) L3=375000×30%-18750-28125-28125-37500=0kg/h; (1分)
因为 L3=0kg/h,所以L2=0kg/h; L1 =L2+塔底重油的流量=262500 kg/h (1分)V1=262500×2% =5250 (kg/h)(1分)
V2=18750+28125+28125+37500+5250=117750 (kg/h)(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