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考前辅导(二)
- 格式:pdf
- 大小:653.72 KB
- 文档页数:32
MPA考前辅导公共管理基础讲义第二章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第三节公共组织环境第二章公共组织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1、含义: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特性:组织是交往形成的行为关系的集合;组织有目标;组织有一定的结构与行为方式;组织有内在文化;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组织目标与组织行为是组织的本质特性,尤其是组织目标,被视为组织进行系统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公共组织的含义: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含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指国家机关组织。
2、公共组织的要素:人员、目标、职能、机构、职位、职权、权责、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信息等。
任何组织是以人为核心的,首先是人际关系的体现。
组织设计是公共组织构成诸要素中最为复杂的部分。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1)强制型公共组织,主要指政府部门。
(2)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典型有仲裁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等。
(3)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如学校、研究所、基金会、文化团体等。
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1)古典模型。
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在最高职位中建立权威和明确责任管辖范围,再依次往下对各个行政级别职位进行权限的划分与再划分。
效率是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古典模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组织具有四个基础,即目标(安全、教育、卫生等)、过程(管理环节)、顾客(服务对象)、领域(管理空间)。
第二,组织中的基础有一个必须赋予优先地位;第三,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内容提纲1、考前篇2、考场篇3、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2)多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3)填空题的解题技巧;(4)解答题的答题技巧4、七大题型解题策略:(1)数列;(2)解三角形;(3)立体几何(4)概率统计(5)解析几何(6)导数及应用(7)新定义题型1、合理作息、调整状态适当休息、按时学习,调整状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2、适度温习、保持题感准备好回扣材料、错题好题本、一模以来的高考综合模拟题等相应材料考前再浏览一遍重点题目,作息时间和高考保持一致,学习上做基础题练笔,看以前的错题,不要再做新题、仿真卷、猜题卷等!对新题看看思路,也可做些简单题,免得"手生".考前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再看一眼难记易忘结论、平时考试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如抽样中的平均数、方差公式、几何体的体积面积公式、圆锥曲线和平面向量的二级结论等.3、清单物品、奔赴考场出发前,再次清点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身份证、准考证等),根据学校的安排,精神放松,心态平静的奔赴考场考场。
到达考场后不要打闹喧哗,按照考场安排,按时进入考场。
1、填涂信息拿到答题卡后一定先认真填涂信息,贴好二维码,注意不要忙中出错影响考试心态,万一出现错误,也不必着急,请示监考老师后,考点会有补救措施。
2、心理调整(1)合理设置考试目标,创设宽松的应考心理,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2)调节呼吸,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遇事都往好处想在考试时,要相信自己的水平,相信自己已经复习的很好了,没有什么不会的了。
就算是有不会的,也要告诉自己:“这题我不会,那么大家肯定都不会,我不是一个人。
”就算数学是弱科,你也要知足常乐,把会做的题都做完,把该得的的分都得到就好了。
3、通览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
开考铃响之前不允许答题,利用这5分钟:先从头到尾、正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
动力等。
素材积累1.天道酬勤,勤勉乃至睡眠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
女性凭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成就其贤德。
男子依靠“头悬梁,锥刺股”“俾夜作昼”“夙夜在公”成就其事业。
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会失去生命。
2.“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
由此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3.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
十九大报告原文: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首先是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治国理政服务的人民;做企业服务的是客户,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接下来是提供完善的国民健康政策保障,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4.2020年4月2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对五年级一班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
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5.今年“两会”上,体育依然是热点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提交了一份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提案。
姚明认为,围绕体教融合的各类顶层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应当以人为本,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格塑造。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全民健身,他认为,要倡导科学锻炼,进一步普及科学健身的知识,加强运动处方的科学研究,客观地评价运动和疾病的关系,“疫情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很多居家健身的方式方法,运动不仅能让大家强身健体,还可以愉悦心情、调整心态。
高三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有研究表明,80% 的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时都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也称为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程度高者,表现为在考试前后精神紧张恐惧,心烦意乱,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肠胃不适,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
每年高考考生都会有“高考焦虑”的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一些调适措施是可以减轻焦虑现象的。
考期临近,而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所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很重要。
考前的焦虑与怯场困惑着许多考生,也成为高考之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基于此,我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供一些对策。
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如有的学生说我害怕考试怎么办?有的说我厌恶学习怎么办?)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
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期望的)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1.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备注1 )2. 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为所当为。
(备注2)3. 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弱课比如英语,提前几天就患得患失,反复强化这种情绪,等到了考场肯定要紧张。
所以在之前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尽量克服自己的短板。
(备注3 )4. 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
《古代汉语》(下)考前辅导资料介词和连词一、介词介词是一种把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引介给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用于表示谓语发生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工具、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第一,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第二,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於”字宾语不能)。
第三,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於”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用作状语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用状语来表达。
1、于(於、乎)介词“于”或“於”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向”、“跟”、“给”、“对”、“对于”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乎”字上古音与“于”相近,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
2、以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六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可译为“率领”。
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 一、考试题型、题量及格分数线考试的时间是
1、单选题:
通常单选题绝大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一个题目有四个备选项,挑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于这类题目如果有把握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直接挑选,如果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用排除法(将没有见过的选项以及不合常理的、说法相同的选项排除)。
如果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要合理的猜测,可以联系相关知识或者结合现实来猜测。
即使一无所知,单选题也不能空着,可以猜测一个选项。
【【20112011年单选年单选年单选】
】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消费税 D.关税 【答案】B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选择。
【20092009年多选年多选年多选】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为实施宏观调控而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
A.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降低税率 D.提高税率 E.减少财政补贴 【答案】BC
【解析】本题先判断选项的个数,然后根据日常经验和现实情况做选择。
二、考试形式的特点
自2010年开始中级经济基础考试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一套题目编排出多套题号顺序及备选项顺序不同的试卷。
三、考试内容特点
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包括六大部分,这六部分分值比例相差不大,试题分布较平均。
其中:
会计部分共四章,分值分布不均匀,较多的是第一章会计概论,该章占会计部分分值比重为:
2011年52%
针对此特点:
应对策略是紧扣大纲,精读教材(
2、难度适中,渐趋灵活。
经济师考试虽然属于全国性质的考试,但相对同等级别的考试而言,难度不算太大,侧重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考核,但自2009年开始,对于教材原文的考核逐渐减少,延伸及拓展的考点逐渐增加。
针对此特点:
应对策略首先是态度上要重视这门课程;其次还要在理
历年真题考点归纳:
第一类:历年真题原题(分值比重在3%左右)年多选】】下列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中,适用于分类数【2011年多选
据的有( )。
A.百分比 B.累积频数
C.比例 D.累积百分比
E.比率
【答案】ACE
【解析】2005、2007年试卷中原题。
第二类:历年真题简单变形(分值比重27%左右)年单选】】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1.【2011年单选
在于( )。
A.企业是否可以取得最大利润
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是否存在政府管制
D.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大小
【答案】B
【解析】2007年真题考点。
年单选】】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 2007年单选
()。
A.生产者数量的多少
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消费者数量的多少
D.进入障碍的大小
答案】】B
【答案
2.【 2004年单选
年单选】】将税种划分为( ),是按税负转嫁与否进行的划分。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
D.从量税与从价税【答案答案】
】B 【2010年多选年多选】
】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
A .流转税 B .直接税C .所得税 D .财产税E .间接税
【答案答案】
】B E【解析解析】
】04年单选题考点
年单选】】关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2011年单选
A A.同一产品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B B.消费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 C.垄断者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耐用品
D D.不同市场必须有效地隔离开
答案】】D
【答案
年单选】】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2009年单选
A 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
B B.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C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 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答案
答案】】B
第三类:历年真题相关考点(分值比重在15%左右)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1.【2009年多选
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供给短缺
B.生产者变相涨价
C.黑市交易
D.生产者变相降价
E.过度生产
答案】】ABC
【答案
解析】】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解析
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当政府监管不力时,
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导致变相涨价等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年多选】
【2010年多选
能产生的结果有( )。
A.供给短缺 B.生产者变相涨价
C.市场过剩 D.生产增长
E.生产者收入下降
答案】】CD
【答案
解析】】09年多选相关考点。
【解析
年单选】】若甲产品和乙产品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2.【2008年单选
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
A.无关 B.是替代品
C.是互补品 D.缺乏价格弹性
【答案
答案】】C
【2010年单选
年单选】】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互补品
C.x和y是高档品 D.x和y是低价品
答案】】B
【答案
【解析
解析】】08年单选题的改编
年单选】】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3.【 2011年单选
规则是( )。
A A.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
B B.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
C C.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
D D.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
【答案
答案】】A
【 2006年、2007年单选】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按照( )进行排列。
A.到期日的远近B.金额大小
C.发生时间先后D.重要程度
【答案】A
年单选】】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 4.【2009年单选
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作用。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投放
【答案
答案】】B
【2010年单选
年单选】】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这是它的( )职能的体现。
·
A.支付中介 B.信用创造
C.货币创造 D.信用中介
【答案】D
【解析】08年、09年单选的相关考点。
5.【 2009年单选】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 )。
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B.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C.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答案】】D
【答案
年单选】】负债类账户的发生额与余额之间的关系是( )。
【2010年单选
A.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09年单选题(考核账户的基本结构)的相关考点
【2011年单选
年单选】】下列账户记录方法中,符合负债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贷方 D.期末无余额
【答案】B
第四类:以往真题未涉及的新考点(分值比重在55%左右)(一)基本概念(考核教材原文)
【2011年单选
年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 C.产品的市场价格D.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B
【答案
【2011年单选
年单选】】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 )。
A A.平均价格B.理论价格
C C.平准价格D.均衡价格
答案】】D
【答案
2
X ∆
2
X ∆
2
X ∆
2
X ∆
年多选题】】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的变动。
【2011年多选题
下列会计要素变动情形中,正确的有(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C.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E.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答案】ABE
【解析】本题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去做选择
针对此特点:
应对策略是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可以结合历年考题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