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6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34
8086单片机的优点8086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芯片,具有许多优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工业控制、通信、汽车电子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8086单片机的优点。
一、强大的处理能力8086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
它采用16位的数据总线和20位的地址总线,支持最大1MB的地址空间。
这意味着8086单片机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运行复杂的程序,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二、丰富的外设接口8086单片机拥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可以方便地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
它支持串行通信接口(UART)、并行通信接口(PIO)、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模数转换器(ADC/DAC)等多种接口。
这使得8086单片机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高效的数据交互和通信。
三、可扩展性强8086单片机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它支持多种外部总线标准,如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等,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硬件设备进行接口连接。
此外,8086单片机还支持多种中断和DMA(直接内存访问)机制,可以实现与外设的高速数据传输。
四、兼容性好8086单片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微处理器和软件进行集成。
它采用x86架构,与许多其他微处理器兼容,可以直接运行现有的x86指令集软件。
这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可以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
五、开发工具和资源丰富8086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资源非常丰富。
有许多专业的开发平台和集成开发环境可供选择,如Keil、IAR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技术文档、示例代码和开发经验可以供参考,便于开发人员学习和使用。
总结8086单片机作为一种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丰富的外设接口、良好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好以及开发工具和资源丰富等优点。
8086结构组成8086是一款16位微处理器,它的结构组成非常复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8086的结构组成。
一、总体结构8086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执行单元(EU)、总线接口单元(BIU)和寄存器组。
1.执行单元:负责执行指令并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总线接口单元:负责与外部设备通信并控制数据传输。
3.寄存器组:包括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和指令指针寄存器等。
二、执行单元1.指令队列指令队列是执行单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存储多条指令,以便快速地进行取指令操作。
当EU需要执行一条新的指令时,它会从队列中取出下一条指令并开始执行。
2.算术逻辑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是执行单元中的核心部分,它可以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减、乘、除、与、或等操作。
ALU还可以处理条件跳转和无条件跳转等控制操作。
3.状态标志寄存器状态标志寄存器(FLAGS)用于记录ALU运算的结果,以便EU进行下一步操作。
FLAGS寄存器包括零标志位、进位标志位、溢出标志位等。
三、总线接口单元1.地址加法器地址加法器(AFA)是BIU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将内部地址转换为外部地址,并控制数据传输。
2.指令缓存器指令缓存器(IC)用于存储从内存中读取的指令。
当EU需要执行一条新的指令时,BIU会从IC中取出相应的指令并传输给EU。
3.数据缓存器数据缓存器(DC)用于暂时存储从内存中读取或写入的数据。
当EU 需要访问内存时,BIU会将相应的数据传输到DC中,EU再从DC中读取或写入数据。
四、寄存器组1.通用寄存器8086有8个16位通用寄存器,分别命名为AX、BX、CX、DX、SI、DI、BP和SP。
这些寄存器可以用于保存临时数据和计算结果等。
2.段寄存器8086有4个16位段寄存器,分别命名为CS、DS、ES和SS。
这些寄存器用于保存程序和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信息。
3.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IP)用于保存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8086 CPU简介8086 是英特尔(Intel)公司于 1978 年推出的 16 位微处理器。
它是最早的 x86 微处理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PC)的起步阶段,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 8086 CPU 的基本特征、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8086 CPU 的特点1.16 位架构: 8086 CPU 是一种 16 位微处理器,相对于 8 位微处理器,它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2.寻址能力强: 8086 CPU 支持 1MB 的物理内存寻址,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它通过分段的方式来实现 1MB 内存的寻址,其中代码段和数据段的概念对于内存管理非常重要。
3.复杂指令集: 8086 CPU 拥有丰富的指令集,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条件分支、循环等指令。
这使得编程人员能够更灵活地进行程序设计。
4.支持多种工作模式: 8086 CPU 支持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实模式是与早期的 8080 和 8085 微处理器兼容的模式,保护模式则是为了在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8086 CPU 的工作原理8086 CPU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处理与外部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内存读写、I/O 设备访问等。
2.执行单元(EU):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包括算术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操作。
3.时钟发生器(CLK):生成 CPU 的时钟信号,控制CPU 的工作频率。
8086 CPU 的工作过程如下:1.取指令(Fetch): BIU 从指令队列(Instrution Queue)中读取指令,并将其送往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中进行解码。
2.解码指令(Decode): EU 解码指令,并将执行所需的数据从寄存器堆或内存中读取出来。
3.执行指令(Execute): EU 执行指令中的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
8086指令系统总结8086是一种x86架构的微处理器,由Intel公司于1978年推出。
它是16位的,拥有20位的物理寻址能力,可以访问1MB的内存空间。
8086指令系统是其所支持的一系列指令集合,下面将对8086指令系统进行详细总结。
数据传输指令是8086指令系统中的基础指令之一,用于将数据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
其中包括mov指令、xchg指令、push指令和pop指令等。
mov指令用于将数据从一个存储位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位置;xchg指令用于交换两个存储位置中的数据;push指令用于将数据压入栈顶;pop指令用于将栈顶的数据弹出。
算术运算指令是用于进行各种算术运算的指令。
8086支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多种算术运算指令。
例如,add指令用于将两个操作数相加,sub指令用于将第二个操作数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mul指令用于将两个操作数相乘,div指令用于将第一个操作数除以第一个操作数,并将结果保存在指定的寄存器中。
逻辑运算指令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异或等运算。
例如,and指令用于对两个操作数进行按位与运算,or指令用于对两个操作数进行按位或运算,not指令用于对一个操作数进行按位非运算,xor指令用于对两个操作数进行按位异或运算。
控制转移指令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包括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和循环指令。
无条件转移指令用于无条件地跳转到指定的地址,例如jmp指令;条件转移指令用于根据一些条件是否成立来进行跳转,例如je指令(跳转到指定地址,如果上一次比较操作相等);循环指令用于循环执行指定的指令块,例如loop指令。
I/O指令用于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包括从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外部设备。
例如,in指令用于将输入端口的数据读取到指定的寄存器中,out指令用于将指定的寄存器中的数据写入到输出端口。
此外,8086还支持一些特殊的指令,如访问标志寄存器的指令,控制指令(如hlt指令、nop指令)和字符串指令(如movsb指令、cmpsb指令)等。
8086的内部结构
1.寄存器:
8086包含了8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分为AX、BX、CX、DX、SI、DI、BP和SP。
其中AX寄存器又被分为两个8位的子寄存器AH和AL。
这些寄
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可以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操作。
此外,8086还有一些特殊的寄存器,如标志寄存器FLAGS用于存储标志位,IP指令指针寄存器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2.执行单元:
8086的执行单元包括指令执行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
指令执行单元负责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根据指令的操作码执行相应
的操作。
ALU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操作,如加减、与或非等。
控制单元用
于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和分支跳转。
3.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8086有一个16位的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
它还有一个20位的
地址总线,用于寻址内存中的数据和指令。
通过这两条总线,8086能够
与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进行数据的读写和通信。
4.总线控制器:
5.输入输出控制器:
6.内存管理单元(MMU):
7.控制信号产生器:
总的来说,8086的内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寄存器、执行单元、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总线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内存管理单元和控制信号产生器等组件。
这些组件相互协作,使得8086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实现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8086结构组成一、简介8086是英特尔(Intel)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16位微处理器,是第一款具有高度通用性的微处理器。
8086结构包括各种功能部件,如寄存器组、运算单元、控制单元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8086的结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二、8086结构组成1. 寄存器组8086包含了多个寄存器,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和地址信息。
寄存器组包括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段寄存器等。
1.1 通用寄存器8086拥有四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AX、BX、CX、DX。
这些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地址以及进行运算。
1.2 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IP存储当前执行指令的地址,可以进行程序的跳转和控制。
1.3 段寄存器8086采用段寄存器和偏移地址的方式来定位内存中的数据。
段寄存器包括代码段寄存器CS、数据段寄存器DS、堆栈段寄存器SS和附加段寄存器ES。
2. 运算单元8086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运算单元,可以执行各种运算和逻辑操作。
运算单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标志寄存器FLAGS等部件。
2.1 算术逻辑单元(ALU)ALU是8086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
2.2 标志寄存器(FLAGS)FLAGS寄存器用于存储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包括进位标志、零标志、溢出标志等。
这些标志位可以帮助程序进行条件分支和判断。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8086中负责控制和协调各个部件工作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指令译码器、时钟发生器等。
3.1 指令译码器指令译码器用于解析指令,将指令转化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其他部件的工作。
3.2 时钟发生器时钟发生器为8086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各个部件的工作,确保指令能够按序执行。
4. 外部接口8086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存储器接口。
4.1 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负责将内部数据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输入输出指令控制。
8086系统结构与8086CPU详解8086是Intel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16位微处理器,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
指令执行单元是8086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指令队列和执行单元。
指令队列用于存储将要执行的指令,执行单元根据指令队列中的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8086采用流水线执行模式,使指令的执行更高效。
8086有14个寄存器,其中有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和DX,其分别可以作为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使用。
AX寄存器可以拆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AH和AL,分别用于存储高8位和低8位数据。
除了通用寄存器外,8086还有4个段寄存器CS、DS、ES和SS,用于存储程序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的物理地址。
内存管理单元用于实现8086的内存管理功能。
8086采用分段分页的内存管理模式,通过段寄存器和偏移地址来访问内存。
段寄存器存储段的起始地址,偏移地址表示从段起始地址开始的偏移量。
通过这种方式,8086可以寻址1MB的内存空间。
8086使用外部总线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它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8086的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可以寻址1MB的内存空间。
除了系统结构,了解8086的CPU结构也是很重要的。
8086包括指令流水线、ALU、寄存器组、时钟和控制单元等部分。
指令流水线用于提高指令执行的效率,将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译码、执行和写回四个阶段,并行地执行不同的指令。
ALU(算术逻辑单元)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寄存器组包括通用寄存器和段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和地址信息。
8086的时钟是由外部提供的,它通过时钟和控制单元来对指令的执行进行控制。
总的来说,8086的系统结构和CPU结构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处理器系统。
通过了解其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8086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编程和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8086CPU的组成8086CPU是一种早期的微处理器,用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逻辑单元、寄存器、内存控制器、输入/输出单元等。
以下是对8086CPU组成的详细描述:1. 逻辑单元:8086CPU的逻辑单元包括各种控制单元和调度单元,用于处理指令、数据和内存访问请求。
这些逻辑单元负责协调各个组件之间的操作,确保CPU能够高效地执行任务。
2. 寄存器:8086CPU使用多个寄存器来存储数据和处理指令。
这些寄存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操作数和结果,并支持CPU执行各种操作。
3. 内存控制器:8086CPU的内存控制器负责与主存储器(如RAM)进行通信,以快速访问数据和指令。
内存控制器通过内部总线与逻辑单元和其他组件进行交互,确保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输入/输出单元:8086CPU的输入/输出单元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这些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驱动器等。
输入/输出单元通过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并处理与它们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5. 时钟和电源管理:8086CPU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来控制其操作速度。
时钟信号的频率决定了CPU的执行速度。
此外,8086CPU还具有电源管理功能,以确保各个组件在需要时获得适当的电源,并在不需要时关闭以节省能源。
总的来说,8086CPU由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计算任务。
它具有强大的逻辑单元、寄存器、内存控制器和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时钟和电源管理功能,使其成为早期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组件的组合和协同工作,使得8086CPU能够处理复杂的指令和数据,并支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8086汇编语言8086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计算机语言,广泛用于基于Intel 8086或8088微处理器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中。
它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和寄存器,提供了对计算机底层功能的精细控制。
本文将介绍8086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应用。
一、8086汇编语言的概述8086汇编语言是由一系列机器指令组成的,每条指令都对应着特定的操作。
它使用英文助记符表示指令操作,如MOV、ADD、SUB等。
通过组合和使用这些指令,程序员可以编写出完成各种任务的程序。
8086汇编语言基于汇编指令集架构,这意味着汇编语言指令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
不同的指令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如数据传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转移跳转等。
程序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指令组合和使用方式。
二、8086汇编语言的语法8086汇编语言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以便计算机能够正确解析和执行汇编程序。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1. 指令和操作数的顺序在大多数8086汇编指令中,指令名称出现在操作数之前。
例如,"MOV AX, BX"是将BX寄存器的值复制到AX寄存器中的指令。
这个顺序有时也被称为“源操作数,目标操作数”。
2. 寄存器和内存的表示8086汇编语言使用通用寄存器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如AX、BX、CX、DX等。
这些寄存器分别表示累加器、基址、计数和数据寄存器。
另外,内存地址可以用直接地址或偏移地址来表示。
直接地址使用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的组合来表示内存位置,而偏移地址仅表示内存中的偏移量。
在汇编语言中,可以使用方括号"[ ]"表示内存操作数。
3. 伪指令和标号伪指令是汇编程序中不直接对应机器指令的指令,它们只在编译器处理过程中起作用。
伪指令用于定义常数、变量、宏、程序段等。
标号是一种用于标识程序位置的符号,通常用冒号":"表示。
每个标号在程序中应该是唯一的,并且可以被其他指令或转移指令引用。
8086cpu的结构和功能8086CPU是由英特尔公司开发的一款经典的16位微处理器。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世的,也是当时最新一代的微处理器。
8086CPU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强大的功能,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8086CPU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8086CPU的整体结构。
8086CPU包括两个主要部件:执行部件和总线控制部件。
执行部件由数据总线单元(DBU)、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寄存器组成,负责实际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总线控制部件包括指令队列、指令译码器和时序控制器,负责控制数据和指令的传输以及处理器的时序控制。
这种分离的结构使得8086CPU 具有高效的指令执行能力。
其次,我们来探讨8086CPU的功能特点。
8086CPU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包括多种数据类型支持、分段式寻址、以及可扩展的指令集等。
首先是多种数据类型支持。
8086CPU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字节、字和双字等。
这使得它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适应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次是分段式寻址。
8086CPU采用分段式寻址的方式,将内存划分为多个段,每个段具有独立的段地址。
这种寻址方式可以灵活地管理内存,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并且方便编程。
最后是可扩展的指令集。
8086CPU的指令集非常丰富,包括各种数据处理、逻辑控制、输入输出、以及字符串操作等指令。
同时,8086CPU还支持通过软件扩展指令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总之,8086CPU作为一款经典的微处理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强大的功能。
它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续的微处理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种数据类型支持、分段式寻址和可扩展的指令集等特点,8086CPU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灵活的内存管理,为用户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功能支持。
参考文献:1. Patterson, D.A., & Hennessy, J.L. (2017).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Morgan Kaufmann.2. Kip Irvine. (2016). Assembly Language for x86 Processors. Pearson.。
8086的工作原理8086微处理器是一种基于x86指令集架构的微处理器。
它采用了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架构,具有16位数据总线、20位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总线。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1. 取指令(Instruction Fetch):8086从内部或外部的存储器中获取指令。
首先,它将程序计数器(PC)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然后,根据PC中存储的地址,将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取到指令寄存器(IR)中。
2. 指令译码(Instruction Decode):8086将从指令寄存器中取得的指令进行解码,确定指令类型以及需要的操作数。
3. 操作数获取(Operand Fetch):根据指令译码的结果确定需要的操作数,并从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获取这些操作数。
8086可以以不同的寻址方式访问存储器。
4. 执行指令(Execute):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和所获得的操作数,在算术逻辑单元(ALU)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可能包括运算、转移、逻辑操作等。
5. 存储结果(Result Storage):计算后的结果可以存储在寄存器中,也可以写入内部或外部存储器。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8086还包括一些附加的功能。
例如,它具有分段机制,可以将内存分割为多个段,并使用段寄存器和偏移量来访问内存。
它还具有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可以响应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并进行相关的处理。
此外,8086还包括了一些特殊寄存器,如标志寄存器(FLAGS)用于存储和判断运算结果的条件。
总的来说,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涉及指令的获取、解码、操作数的获取、指令的执行以及结果的存储等多个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完成了对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详细介绍8086微机中常用的接口及其功能。
1.引言1.1 概述概述:8086微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微机系统, 它以其较大的寻址能力和较高的运算速度而备受关注。
在8086微机系统中,接口是一种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连接了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起到了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的作用。
常用的接口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8086微机中常用的接口及其功能。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8086微机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重点关注常用的接口,包括数据总线接口、地址总线接口、控制信号接口以及其他常见的接口模块。
我们将深入探讨每种接口的功能、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8086微机中常用接口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设计和应用8086微机系统将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本文还将对接口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介绍8086微机中常用的接口,为读者提供更具体的知识和实践指导。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8086微机系统的精彩世界吧!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8086微机中常用的接口及其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2.正文部分2.1 8086微机简介: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
2.2 常用的接口介绍:在本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8086微机中常用的接口及其功能,包括数据总线接口、地址总线接口、控制总线接口等。
对每个接口,我们将介绍其作用、特点、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示例应用。
具体而言,我们会介绍以下几个常用的接口:- 并行口(Parallel Port):详细介绍并行口的作用、接口原理、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 串行口(Serial Port):详细介绍串行口的作用、接口原理、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 中断控制器(Interrupt Controller):详细介绍中断控制器的作用、接口原理、中断优先级设置以及处理方式。
微机接口技术之8086汇编语言介绍8086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与机器语言非常接近,每条机器指令都有一对应的汇编指令。
与高级语言相比,汇编语言更贴近硬件,能够直接操作寄存器、内存等资源,效率更高。
但是汇编语言的语法复杂,需要直接操作底层硬件,编写程序的难度相对较大。
8086汇编语言的语法包括指令、伪指令和注释。
指令是具有特定操作功能的指令,可以完成诸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操作。
伪指令是为方便程序员编写程序而设置的,它们在编译时并不会生成机器指令,常用于定义常量、变量、字符等。
注释用于解释代码的用途和功能,不会被编译器执行。
8086汇编语言的程序由三个部分组成:数据段、代码段和堆栈段。
数据段用于定义程序中使用的变量和常量,包括DB(定义字节)、DW (定义字)、DD(定义双字)等伪指令。
代码段包含程序的指令,使用ORG(指定地址)和END指令来标识代码段的开始和结束。
堆栈段用于保存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包括PUSH(将数据压入堆栈)和POP(将数据从堆栈弹出)等指令。
8086汇编语言的指令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算术逻辑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和输入输出指令等。
数据传输指令用于将数据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包括MOV(将数据从源位置复制到目的位置)和XCHG(交换两个位置的数据)等指令。
算术逻辑指令用于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包括ADD(加法)、SUB(减法)、AND(与运算)和OR(或运算)等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包括JMP(无条件跳转)、CMP (比较两个值)和JE(如果相等则跳转)等指令。
输入输出指令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包括IN(从外设读取数据到寄存器)和OUT(从寄存器将数据写入外设)等指令。
8086汇编语言的开发工具包括编译器和调试器。
编译器将汇编语言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程序,常用的编译器有MASM(Microsoft Assembler)和TASM(Turbo Assembler)等。
8086cpu知识点总结8086 CPU 是 Intel 公司于 1978 年推出的第一款 16 位微处理器,它奠定了后来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为后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其后续版本的处理器也是以其为基础进行设计。
这篇文章将对 8086 CPU 的架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操作模式、管脚、寄存器组、数据通路和控制信号等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处理器的相关知识。
一、8086 CPU 架构8086 CPU 是一种 16 位微处理器,其架构主要包括三部分:执行单元 (EU)、总线接口单元(BIU) 和通用寄存器组成。
EU 负责执行指令、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同时与 BIU 进行数据交换;BIU 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地址生成和取指令等操作;通用寄存器组包括 4 个 16 位通用寄存器 AX、BX、CX 和DX,其中 AX 寄存器作为中央处理器 (CPU) 的数据寄存器,用于存放运算结果。
8086 CPU 内部结构由许多部件组成,包括寄存器、运算器、时钟、分频器、全速脉冲发生器、指令译码器、片选逻辑、地址生成器、数据总线缓冲器、地址总线驱动器、总线控制器、中断控制器、中断识别器、数据缓冲器等。
这些部件共同组成了 8086 CPU 的内部结构,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了支持。
二、8086 CPU 指令系统8086 CPU 的指令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串处理指令、控制转移指令、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中断指令等。
这些指令可以根据其功能和操作数的不同进行分类。
数据传输指令包括将数据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指令,其中包括 MOV、XCHG、LEA 等指令;算术运算指令包括实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的指令,其中包括ADD、SUB、MUL、DIV 等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包括实现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的指令,其中包括 AND、OR、NOT、XOR 等指令;串处理指令包括在存储器中进行字符串操作的指令,其中包括 MOVSB、MOVSW、CMPSB、SCASB 等指令;控制转移指令包括跳转、调用、返回等指令,其中包括 JMP、CALL、RET 等指令;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包括实现过程调用和返回的指令,其中包括 INT、IRET 等指令;中断指令包括控制中断处理的相关指令,其中包括 INT、IRET 等指令。
8086芯片8086芯片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款16位微处理器芯片,于1978年首次发布。
它是第一款采用x86指令集的微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工业控制系统中。
以下是关于8086芯片的详细介绍。
8086芯片采用了16位数据总线和20位地址总线,支持最大1MB的内存寻址能力。
它的时钟速度通常在5-10 MHz之间,相对于早期的8位微处理器,它具备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内存寻址范围。
8086芯片采用了引入了许多创新的架构设计,其中包括分段存储器结构和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切换能力。
分段存储器结构将内存划分为多个段,每个段的大小可以达到64KB。
这种设计使得8086芯片可以灵活地管理内存,提供更好的内存管理能力。
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切换能力使得8086芯片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8086芯片可以执行多种指令,包括算术指令、逻辑指令、数据传输指令、控制转移指令等。
它的指令集被称为x86指令集,是现今个人电脑及服务器等计算设备使用最广泛的指令集之一。
8086芯片的指令集支持16位和8位操作数,提供了丰富的指令功能,可以满足复杂的应用需求。
8086芯片在应用方面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它可以用于个人电脑、工作站、嵌入式系统等多种设备中。
在个人电脑领域,8086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后来的x86系列微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尽管8086芯片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它的设计理念和架构思想仍然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分段存储器结构和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设计不仅为后来的x86微处理器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体系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启示。
总结来说,8086芯片是一款具备16位数据总线和20位地址总线的微处理器芯片,采用了创新的架构设计,具备了高性能和内存管理能力。
它的指令集成为现代个人电脑的基础,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教学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8086芯片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