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彩画简介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6
浅议云南重彩画对儿童画创作的影响作者:高波来源:《家长》2020年第04期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文化与艺术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尤其是绘画界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春天,各种题材、风格的画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丰富争相涌现。
其中云南重彩画作为云南省独有的绘画艺术,由云南本地的农民画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所作,具有浓烈的民族风与地域色彩。
云南重彩画着色艳丽,构图抽象而夸张、生动又有趣,与儿童画有许多神似的地方。
因此,现代儿童画的创作深受云南重彩画创作风格的影响。
本文以儿童画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剖析了云南重彩画对儿童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云南重彩画;儿童画;色彩应用一、云南重彩画的特点云南重彩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云南画家丁绍光、区欣文等人以中国画的线条为造型,结合西方现代绘画独有的丰富色彩进行创作的。
画作内容大多呈现的是云南省的秀丽山水、民族特色以及风土人情。
画作风格大胆热烈、缤纷张扬,极具当地特色却又不失现代画的风格。
云南重彩画迅速在美术界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自身有许多特点。
云南重彩画源于中国画作却打破了中国画作原有的创作特点,将西方现代画作的重彩与中国画作的点、线、面杂糅起来,使画作本身富有节奏感。
丁绍光的《摇篮曲》颜色绚丽、构图和谐,是云南重彩画的代表作之一,至今许多后辈画家在看到此幅画作时仍是惊叹不已。
云南重彩画创作风格大胆而夸张,创作内容抽象与具象相互交织,视觉冲击感强烈。
蒋铁锋的《丛林之最》展现出平面绘画中空间的层次感,将传统具象和抽象绘画的优点集合于一幅画作之上,是云南重彩画的杰出作品。
云南重彩画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至今仍对中国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中国绘画创作史有着历史性的见证与划时代的影响力。
二、儿童画的特点儿童画是指儿童创作的画作或是具有儿童画特点的由成年人所创作的画作。
而本文主要就云南重彩画对成年儿童画家的影响展开讨论,对于儿童所作的儿童画只是简略讲述其特点。
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色金属王国、动植物王国。
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土陶、石器、布艺、金属等。
如:蜡染和扎染、木雕工艺品、云南围棋、路南挑花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
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游客如果要买,可到工艺美术店和各大商场去,此外翠湖南路有若干店铺专营这类商品。
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图案独特新颖,古朴大方。
>>木雕工艺品用比较珍贵的木料雕制成的各种动物、人像其他工艺品,古朴而别致,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东西。
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购一点带回去,作为室内装饰品,它们的特色应该是很足的,较为集中的木雕工艺品销售点一是花鸟市场,二是翠湖南路的众多工艺品店。
>>锡器用锡精制成的各种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锡制的酒具、茶具,以及锡画等,外观精美,明亮如镜,集实用与装饰为一身。
在市内各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均有卖。
>>斑铜是用铜和其他金属混在一起经处理而出现“有斑之铜”,用斑铜制成的工芤品西朴浑夺取,极富特色。
斑铜工艺品是昆明享有盛名的特色商品之一,其中变形处理后的牛虎铜案、孔雀、虎斗象等更属其代表之作。
在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有售。
>>云南围棋俗称云子,为明清贡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国内外公认的围棋精品,特点是白子略微带翠绿,黑子其实为深墨绿,韧性好,不感舒适,知名产品有“云子”和“永昌”两种品牌。
要买云南围棋可到各大商场和工艺美术店。
>>路南挑花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传统工艺,历史悠久。
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
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发展及影响作者:张鸿雁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摘要:云南现代重彩画作品在借鉴西方绘画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的特点。
云南现代重彩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画面将丰富绚丽的色彩与夸张变形进行结合,整个画面充满装饰感、透视感和美感,这种绘画语言极具独特性,使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同时也使云南现代重彩画迈向了国际市场。
关键词:云南;现代重彩画;发展及影响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34-01一、云南现代重彩画的特点(一)平面化的构图云南重彩画大部分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方法,实现了多维立体空间向二维平面空间的转化,打破了空间、时间、形状和比例的限制,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二)重叠、穿插和组合线条线条本身具有方向感和运动性性,因此,驾驭线条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浓淡和强弱等,都会在画面中通过相互交织,形成了线条的重叠、穿插和组合。
这些线条最具表现性和情感性,引发人的联想,给人以别样的感觉,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变形的夸张造型云南重彩画通过变形与夸张,将复杂的物象形体进行单纯处理,不仅能将其进行抽象画和具象化处理,还能赋予其韵律、节奏和重叠的美感等,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四)装饰性的色彩色彩通常包括装饰性色彩和绘画性色彩两种,绘画性色彩是感性的、空间的,而装饰性色彩是平面的、主观的和理性的意识产物。
二、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丁绍光等云南画家将云南重彩画带到美国,在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从此云南现代重彩画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丁绍光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一千多次画展,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个地方。
丁绍光曾被评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而云南重彩画也被西方评为“当代的中国画”。
云南现代重彩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作者:李永辉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08期摘要:云南现代重彩画是在云南本土文化语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绘画形式,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特殊的技法表现,使画面呈现出较强的色彩效果,融合了多种民族元素,变化丰富多彩,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度风靡国际画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现代重彩画在现代绘画中的知名度逐渐减弱,甚至已经被时代所遗忘。
为推动云南现代重彩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着重对云南现代重彩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对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云南现代重彩画;现状;可持续发展云南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云南的绘画艺术非常显眼且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云南的老一輩艺术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留下了不可计数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云南,民族资源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成就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民族文化艺术,很多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少数民族资源中孕育而生的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云南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门类。
一、云南现代重彩画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条件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以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为表现主题,其独特的造型语言、鲜亮和谐的现代色彩、丰富的肌理交织形成的视觉美感,极大地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八十年代,云南著名画家丁绍光、蒋铁峰、刘绍荟、区欣文等人,将自己对于现代重彩画的理解,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把云南现代重彩画推向了美国艺术市场,受到了国际艺术领域的广泛关注。
从那时起,“云南画派”声名远播,云南现代重彩画艺术也开始在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掀开了云南重彩发展的新局面。
与传统的工笔重彩相比,云南现代重彩实现了对传统云南重彩的发扬和创新。
云南重彩画简介:云南重彩画是一种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样式,画作取得世界性的影响,获得不同民族人民的喜爱。
云南重彩画蕴含于画作中的人性价值观和追求分析,画风底蕴的文化探源等等,揭示民族意识、文化在画作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重彩画是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
云南重彩画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重醒目的斑澜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
它将东西方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具有极强的透视感。
丰富艳丽的色彩和夸张与写实结合的人物实体,给人一种梦幻神奇、似懂非懂的感觉,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
丁绍光等到了美国以后,云南现代重彩画也走向了世界。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画坊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国内外许多画家纷纷仿效,在高档的宾馆、酒店、酒吧或居家,挂上一俩幅具有浓郁云南民族风情的重彩画,往往给人一种高雅、别致的感觉。
其观赏价值往往是其它工艺品无可比拟的。
丁绍光曾先后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过1000多次个人画展。
在全球1500家画廊中都有作品在销售,作品收藏遍及4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0年在第一届东京国际艺术展上被评为自14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和世界妇女年,他创作8幅以世界妇女为主题的作品,由联合国在全世界发行。
联合国在其发布的文稿中说:“丁绍光先生有意识地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成为全世界被公认的杰作”。
法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安德鲁帕里诺认为,丁绍光的绘画艺术“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他用一只神似的笔,提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秘密,他对爱与美的升华,使他成为20世纪的乔托”。
浅谈利用重彩画在云南省幼儿园中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原则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无论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艺术教育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云南现代重彩画作为一种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精髓、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美术形式,将其作为云南省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在丰富美术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让幼儿从小受到云南民间、民族艺术、乡土文化的熏陶。
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重彩画;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意义和原则一、云南重彩画的概述云南现代重彩画是1980年代初,由丁绍光、蒋铁峰、刘绍荟等一批云南画家研创的。
他们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斑斓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瑰丽色彩。
以云南旖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题材;采用点、染、喷、厚涂、反衬等技法来表现作品类似于古旧壁画锈蚀剥离、古朴的艺术之美;色彩瑰丽,线条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构图饱满、造型严谨、肌理新颖和谐、笔墨色彩厚重、富有时代感,运用东方柔和流畅的线条和西方斑斓浓烈的色彩来表现主体,使画面洋溢着人类爱与美的光辉。
二、云南重彩画对于幼儿园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意义(一)色彩美色彩是影响人的视觉的最大因素。
它作为一种外在刺激,通过人的视觉产生不同感受,给人以某种精神作用。
3—6岁的孩子一般喜欢亮丽的颜色,这既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的心理需要。
从色彩学上,高透明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暖色的搭配和创意,可以使孩子的心情欢快、兴奋及喜悦,调动幼儿的审美感知,唤起幼儿的艺术兴趣,让幼儿萌发对美的表现欲望。
云南重彩画背景多为神秘而稳重的蓝色、紫色主调,画中的人物多用明快、华丽、鲜艳、浓烈、柔和的色彩。
蓝色系所呈现出的“冷”,衬托着画面中女性形象所特有的华丽的“暖”色调,冷暖交融,温馨的色彩感觉顿时跃然纸上,理想主义绘画的意境充溢着画面。
“有时还在背景的衬托上使用重叠,变幻多姿的色彩,使人物从几何图形的色块上凸现出来,对人物起了衬托作用。
浅议云南重彩画对插画创作的影响作者:陈晨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11期摘要:云南重彩画主要的创作特点就是以东方式的线条特点和西方式的色彩相结合,借鉴了西方艺术绘画艺术中的构图、造型、色彩及表现手法等特点,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色。
云南现代重彩画根植于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之上,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将这样一种既有民族文化基础又富有时代特征的绘画方式与现代插画艺术相结合,能够充分的丰富插画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关键词:云南现代重彩画;插画;民族特色一、云南现代重彩画的绘画特点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丁绍光,将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而成研究创制而成的一种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民族风味浓郁的独特画作,是在本土文化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种具有浓郁民族意蕴的美术样式。
它充分挖掘利用云南本土民族元素,形成了以造型、色彩和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并在线条、色彩运用上结合了中西方的绘画艺术特点,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的材料大多使用高丽纸,用线条在深色背景中勾勒中国画似的流畅线条,但又弱化了传统中国工笔重彩画中对线条的要求,更对以高纯度的西洋式色彩和纸张原本的肌理表现。
云南现代重彩画在融合传统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特色,以其斑斓的色彩,奇幻的构图,将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给予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云南重彩画色彩艳丽,线条明快,多层次的线条叠加形成了其独特的韵律,抽象而写实的人物造型优美舒展,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独有的审美特点。
独有的民族审美是云南现代重彩画之所以得到东西方一致认可的重要前提。
二、云南现代重彩画的文化价值丰富的民间艺术是云南美术创作的基础,云南现代重彩画根植于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之上,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与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云南重彩画作品中出现的民居建筑、祭祀器物、少数民族的服饰等都传递着云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与“第三造型系统”——民间工艺技法前面曾提到中国画坛历史上的两大主流。
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人都知道,唐代之后,画坛就分为重彩画和水墨画两大主流了。
中国画坛的这两大主流在艺术思想和形式、技法上各有特色,本应各领风骚、各展千秋的,却常常各执一端,互不买账,一直“干”到现在。
据悉,在近年重彩画派和水墨画派之间还发生过争论。
重彩画派认为水墨画无直觉审美,文学化太浓,是非绘画语言,只有重彩画才是色彩力度的,直接审美的,有强烈绘画语言特征;水墨画派则认为重彩画肤浅,无文化感,是工匠气的艺术品,只有水墨画才是富有理性化、思想化的,文化理念深刻的艺术品。
从表现内容风格上看,重彩画多表现人本主义式的世俗风情审美直觉,水墨画多表现认识论式的理性思想审美内涵。
不言而喻,云南现代重彩画目前的处境,更接近于前者(重彩画)。
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从历史上看,水墨画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形成及“文化性”有关,而重彩画的持续发展则与“匠”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相联系。
所谓“文人(士)画” 和“工匠画”之别,即由此而来。
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示了与“文人画”的决裂。
他们不愿“因袭文人画形式与技法表相之美”。
他们认为现在的艺术教育,忽略了中国艺术的另一种精髓,即只教画文人画,忽视古代的雕塑、壁画、器具、板刻版画等等。
丁绍光直言不讳:“美术教育应更广泛地吸收中国艺术的传统,尤其是所谓工匠的艺术。
在西方,真正震憾西方的中国艺术不是文人画,而是工匠的作品。
我们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回头在这里面汲取灵感。
”无论批评者还是探索者,都指出一个“匠”字来,作为重彩画的核心。
然而,正是这个“匠”字,点出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造型系统——民间艺术传统或工匠艺术传统。
对于陶器、岩画、青铜器、玉器、瓷器、砖刻、木雕、壁画、服饰等工匠艺术,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文物价值或实用价值,已或多或少被人们接受并部分地登入了艺术的大雅之堂,如新石器时代彩陶、殷周青铜器、汉代砖刻、唐宋瓷器以及诸如敦煌壁画之类的工艺美术,早被列为国宝,奉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