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旅游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776.00 KB
- 文档页数:6
康养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1. 引言1.1 康养旅游概念的引入引言康养旅游,即健康养生旅游,是指以旅游为手段,通过合理安排旅行活动,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增进人们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康养旅游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康养旅游逐渐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康养旅游的概念本质上是将传统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使之相辅相成。
在传统旅游中,人们往往为了观光游览而疲惫不堪,而康养旅游则强调在旅行中注重身心健康的保养和提升。
通过参与康养旅游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还可以锻炼身体、改善健康、增进亲情友情,丰富生活体验。
康养旅游的概念引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旅游选择。
它不仅是对传统旅游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一种关注健康、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尝试。
康养旅游的盛行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和幸福感。
1.2 康养旅游的发展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康养旅游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
康养旅游是指结合旅游和健康养生概念,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环境污染、压力增大等问题密切相关。
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在舒适、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养生的目的。
随着康养旅游观念的普及,旅游业也在不断向康养方向转变。
各地纷纷推出康养旅游产品,如温泉、健身、瑜伽、静心等项目成为热门选择。
一些康养度假村、康养旅游目的地也相继涌现,受到游客的青睐。
康养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形式,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呼唤和激励。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康养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探讨康养旅游的发展背景及相关问题,对于促进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康养旅游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康养旅游也对身体健康有益处。
在康养旅游中,人们可以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如徒步、瑜伽、水中疗法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养生旅游开发研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生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养生旅游的优势、挑战以及开发模式,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养生旅游产品进行分类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养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生旅游、开发、研究、优势、挑战、模式、产品一、养生旅游概述养生旅游是一种将旅游活动与养生保健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方式,旨在满足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于健康、美容、减肥等方面的需求。
养生旅游的特点在于,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健康理念融入旅游活动中,使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享受到健康养生的益处。
二、养生旅游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1)健康养生:养生旅游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健康养生的功能。
游客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到健康知识,体验到不同的养生方法,从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2)文化体验:养生旅游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游客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民俗和饮食习惯,深入体验当地文化,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
(3)产业融合:养生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康养、旅游等多个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挑战(1)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养生旅游行业缺乏专业人才,如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这制约了养生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提升。
(2)旅游体验单一:部分养生旅游产品过于侧重健康养生,而忽略了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造成产品吸引力不足。
(3)市场监管不力:由于养生旅游市场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部分不良商家欺骗游客的现象。
三、养生旅游的开发模式1、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游客的健康意识和技能。
2、医疗保健:建设医疗保健中心、SPA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3、农业养生: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养生食品等项目,让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健康生活方式。
4、运动养生:结合地方特色运动项目,如瑜伽、太极等,开发相应的养生旅游产品。
5、精神养生:通过开展冥想、心理咨询、文化活动等项目,满足游客在精神层面的养生需求。
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养生旅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与健康的新型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旨在对国内养生旅游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界定了养生旅游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在国内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从理论基础、资源分类、产品开发、市场分析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证研究缺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展望了国内养生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应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以推动养生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养生旅游的理论基础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旅游学、医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其核心理念是将健康、休闲、度假与自然环境、地方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理论构建上,养生旅游融合了环境心理学、生态养生学、健康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精髓。
环境心理学为养生旅游提供了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支撑。
该学科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体验与适应,认为自然环境的优美、宁静、舒适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养生旅游在目的地选择上倾向于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清新的地区,以提供给游客最佳的养生体验。
生态养生学是养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该学科主张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生态平衡来实现健康长寿。
在养生旅游中,生态养生学强调游客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通过食疗、运动、冥想等方式来调整身心状态,达到内外平衡。
健康管理学在养生旅游中的应用也日益凸显。
该学科关注个体健康的全面管理,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促进等方面。
城市康养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1 国外文献综述凯万(1993年)认为影响人类旅游更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医学和气候,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显著[1]。
汉斯鲁迪·穆勒(2001)认为强有力的竞争因素是酒店提供健康服务的质量水平[2]。
古斯塔沃(2010)对各年龄段的旅游者的膳食及参加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为21世纪的温泉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3]。
霍尔(2011)提出健康医疗旅游的原因是跨境医疗服务可以提供更便宜的价格,跨境医疗服务可以与度假相结合,不是原国籍的人可能因为文化、家庭和语言原因返回原籍国接受治疗,在这个国家因为医疗服务有限,在目的地国并不存在,在本国没有可供移植的器官[4]。
博加等(2011)建议将健康旅游品牌的概念融入到旅游目的地和常规旅游设施在体验过程中身心健康的恢复和改善中,创造品牌价值[5]。
埃德姆(2015)提出了健康旅游未来的开发潜力及发展策略[6]。
因吉比约(2018)结合慢速探险和健康旅游的新旅游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
迈尔巴赫(2019) 基于马来西亚医疗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决策模型,结果显示,人力和技术因素是马来西亚采用医疗旅游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桑塔努·曼达尔等(2019)探索医疗旅游者的医疗旅游体验,提出衡量医疗旅游者医疗旅游体验的标准。
索法(2019)将草药身心疗法和水疗相结合引入整合的普吉岛和兰卡威为例,分析如何利用康养旅游产业吸引国内外的游客。
拉尔夫·巴克利(2020)提出自然暴露可以改善精神健康,这为世界各个国家公园带来了新的医学价值[7]。
2 国内文献综述2006年之前国内对康养旅游还没有给出概念,直至2006年康养旅游才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但目前国内对于康养旅游的研究非常少,对其理念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大多仍处于探索阶段。
戴金霞(2017)提出适合常州的中医药+旅游、文化养生+旅游等新模式[8]。
何彪(2018)通过SWTO分析提出海南省康养旅游创新发展新思路[9]。
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综述张国浩(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养生成为大众的一大需求。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学界和业界较高的关注。
文章主要利用文献归纳法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森林康养旅游的起源和国内发展历程,发现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策略、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发潜力评价、产品和模式、游客森林康养旅游意愿和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不具体,未来可从跨学科、高实践的角度对森林康养旅游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康养;康养旅游;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062.9;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健康保养意识不断增强,对休闲康养旅游的需求剧增,旅游方式也由传统的大众旅游转向以休闲、个性、健康养生为主的森林康养,以康养为导向的旅游方式正成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
2015年,“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政府部门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健康、旅游等多项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
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原国家林业局在《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
森林康养旅游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别以“森林康养旅游”和“康养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最终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多,而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少,因此亟待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292018年2月下半月刊国内康养旅游研究综述叶 宇 陈思宇 何夏芸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是以健康为基本诉求,同时包含快乐、幸福等心理健康的康养旅游方式,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康养旅游热潮。
本文通过对国内康养旅游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期为康养旅游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引言目前,我国人民生活从贫困步入全面小康和文明富裕阶段,亚健康人群比重增大、老龄化形势严峻,据预测,2020年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6%左右,2050年占比达到30%以上。
现在,“亚健康”状态人口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
在此背景下,幸福养生和健康养老,即康养,逐渐受到政府、社会、人民的关注。
以健康为基本诉求,包含快乐、幸福等心理健康的康养旅游方式,成为我国新常态下健康产业改革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多种经济多元组合,相融共生的新业态,也是“十三五”国家国民健康发展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国家旅游局在2016年1月份正式颁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中,确定了首批5个“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正式将“康养旅游”确立为新的旅游方式,并纳入我国旅游发展战略,但国内对康养旅游进行的研究还较少,一些基础概念尚未厘清。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康养旅游进行综述梳理,希望为推进康养旅游理论研究助力。
一、国内康养旅游发展我国康养旅游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四川攀枝花于2012年率先提出发展“康养旅游”,被视为康养旅游的开端。
2016年第二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秦皇岛召开,标志着攀枝花与秦皇岛成为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此形势下,康养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二、中国康养旅游研究综述(一)康养旅游的定义目前,随着康养旅游的兴起,国内学术界对康养旅游给予了多种界定。
其中,王赵认为,康养旅游概括来讲即为健康旅游、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旅游活动;任宣羽认为,康养旅游是以良好的物候条件为基础,以旅游的形式促进游客身心健康,给游客增加快乐,以达到幸福为目的的专项度假旅游;崔晓燕认为,康体养生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六大要素既满足自身游览观光、休闲度假需要又能达到强身健体、陶冶心灵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而国家旅游局将其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康养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健康养生旅游,指的是利用休闲旅游的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调节心理,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种养生方式。
近年来,健康养生旅游越来越受欢迎,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目前对健康养生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针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1、健康养生旅游理论研究。
目前健康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和内涵上,比如王翔、崔宇等在2013年提出健康养生旅游的概念,提出了环境、文化、休闲,搭配休养、疗养等具体内涵;孙源、李玉滋等在2014年提出以养生养身为目的的休闲旅游,通过旅游及其相关服务调节自身免疫力、改善生活和提升精神状态来实现心理养生的效果;曹艳萍等于2015年将健康养生旅游定义为包括对个体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状况的全面养生改善的旅游综合体系。
2、健康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一些研究利用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对健康养生旅游市场和消费者特征进行分析。
比如胡文林等于2011年通过对大众旅游者的调查,分析出健康养生旅游的参与对象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以广东地区为主,动机以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而观念比较落后等特征。
更多学者也将采用定量分析研究健康养生旅游市场特征,如林伟利等于2013年用Lisrel共同体模型,探究健康养生旅游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参与行为的因素是旅游动机、安全保险因素、直接费用和社会环境等。
3、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趋势。
郑靓波等于2015年提出了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定位:遵循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大力宣传推广健康文明旅游;围绕提高免疫力、调节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构建健康养生旅游价值体系;运用最新的技术软件,创新健康养生旅游服务;加大旅游政策支持,完善旅游法律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旅行社经营监管制度,构建科学安全的健康养生旅游服务环境等。
二、未来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展望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健康养生旅游将会朝着专业化目标而发展,实现健康养生旅游的规范化。
温泉养生旅游研究报告温泉养生旅游研究报告摘要:温泉养生旅游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是单纯的休闲娱乐,还兼具疗养的功能。
本文介绍了温泉养生旅游市场的相关趋势和行业研究,并就国内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温泉养生旅游;市场趋势;行业分析1 绪论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正处于蓬勃期,当前,温泉养生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它拥有单纯的放松娱乐功能和疗养功能的双重优势,使温泉养生旅游成为当前的一种热门旅游形式。
温泉概念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温泉文化的发展之一。
从日本开始,随着温泉文化的引入,国际上的温泉养生活动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和参与,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旅游形式。
2 市场趋势研究(1)网上营销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景区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景区的宣传和营销重点也转移到网络平台上。
旅游景区开展网上活动,成为推广旅游和养生服务的重要渠道,这也是当前温泉养生旅游业发展趋势。
(2)旅游攻略的关注度在增加温泉养生旅游的市场趋势也受到旅游攻略的影响。
它成功推动了温泉养生旅游的普及,也促进了景区的发展。
旅游攻略收集大量温泉养生的相关信息,使温泉养生旅游更加便捷,从而提升了温泉养生旅游的关注度。
(3)温泉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温泉养生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处于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阶段,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景区正逐步完善温泉养生旅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并推出更多的新颖旅游方案,增加温泉养生旅游的热度。
3 国内温泉养生旅游行业研究(1)目前国内温泉养生旅游发展日益活跃目前,国内的温泉养生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活跃,温泉养生旅游对消费者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温泉养生旅游市场以低价优势迅速拓展,形成规模化和商业化的联盟,温泉养生旅游业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国内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近年来国内的温泉养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温泉养生旅游存在投资收益偏低、设施落后等问题,目前仍处于萌芽初期,温泉养生旅游的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观念的增强,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康养旅游不仅注重休闲度假,更强调在旅游过程中达到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目的。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康养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康养旅游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康养旅游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国内外在康养旅游领域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结合我国康养旅游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康养旅游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为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国内外康养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康养旅游在国内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康养旅游的发展。
例如,各地纷纷推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细分,康养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涵盖了温泉养生、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等多个领域。
然而,国内康养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配置不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问题。
相较于国内,国外的康养旅游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许多国家都拥有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如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日本的温泉胜地等。
这些国家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康养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养体验。
国外康养旅游还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然而,随着全球康养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外康养旅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保持自身优势、拓展新兴市场等。
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云南民族特色养生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生旅游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而在这一趋势下,云南的民族特色养生旅游也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本文以云南大理为例,对云南民族特色养生旅游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一、云南民族特色养生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云南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也为云南的养生旅游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
云南民族特色养生旅游,是以云南地域资源和民族文化为特色,致力于提供一种文化、健康、亲近自然、休闲的旅游方式,让游客在旅游中完成身心心灵的康复、调整和提升。
云南民族特色养生旅游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山、低海拔、丰富的地理环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涵盖了高山、低海拔等丰富的地质地理环境,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既有热带雨林、针叶林,也有高原草原、苔原等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
2.多元化的民族文化。
云南拥有2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一个多元且丰富的文化体系。
文化中生活着“舞动的云南”和“民族的蓝天”,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身体、音乐、色彩和饮食的惊人的多样性。
3.自然药材资源丰富。
云南地处亚热带和亚寒带交界,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多种药材疗法,如按摩、拔罐、刮痧、灸法等。
二、云南大理养生旅游的现状1.游客结构在云南大理的养生旅游中,以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占游客总数的60%。
而该年龄及以上的游客在选择旅游线路时,更关注目的地的环境和康养资源,希望能够从旅游中获取身体和精神的放松和康复,缓解工作压力和身体疲劳。
2.旅游项目在云南大理的养生旅游中,按摩、温泉、中药浴、氧吧等项目最受欢迎。
温泉和中药浴通常是游客入住酒店后可直接享用的项目,身在其中,游客能深深感受到自然环境和天然疗法的恩惠。
而游客则希望通过按摩和氧吧等项目来放松身体,舒缓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