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有多重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8
《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精选3篇)《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篇1《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较大的重量单位。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
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25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上述“吨的认识”教学片断中,当学生主动感悟出1吨有多重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你觉得怎样?绝大部分学生均回答“不可能搬得动”。
但有一个男孩说:“我想我能”,面对这件预先没有料到的“意外事件” 。
我让那个“固执已见”的学生来背班上最重的同学并说感受,进一步引导,如果20个这样身材的同学大约重1吨,让你去背,你觉得怎样?这男孩的回答是:“肯定把我压扁”。
并难为情地说:“老师,1吨的大米我想我应该是搬不动的,太重了”。
这男孩在体验中被说服了。
课堂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吨的认识”是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知识。
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
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
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100千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页“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今天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的名字叫“曹冲称象”。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我们还要回答问题呢!三国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一些官员们一同前去观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吧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这时候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让士兵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各位官员听了,又是惭愧、又是佩服。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你们一定很佩服曹冲的聪明吧。
现在呢,我们就先来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呢?看来呀,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来说明大象有多重,已经不合适了。
“吨”是一个新的质量单位。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1吨有多重。
(设计思考: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一开课在思考中就能体验到“吨”的必要性。
)二、教学“吨”1.认识吨下图中的每种物体的质量都是1吨,请同学们看一看、算一算1吨有多重?每头奶牛重500千克,有2头奶牛,500×2=1000千克,2头奶牛的质量是1000千克。
《1吨有多重》反思总结(精选22篇)《1吨有多重》反思总结篇1我设计了拎一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我从食堂借来了20千克一桶的色拉油,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着拎一拎、说一说。
弱小的女同学几乎拎不起来,她们直喊太沉了;力气大些的男生们虽然拎离了地面,但也坚持不了20秒。
他们抱怨道,太重了手都拎酸了,还红了一道印子。
于是,我顺势利导,“才小小的一桶20千克重的色拉油,都把大家累成这样,要是50桶这样的色拉油,你估计我们班谁能拎的动?你们知道多重吗?”学生纷纷表示,50桶这样的色拉油1个人不可能拎的动。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板书着:一桶20千克50桶千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1000千克就是1吨。
环节二:在学生中找几个25千克重的同学。
我让班上一些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能背动一个25千克的同学,有的能一边背一个,一边抱住一个,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感受到体验的快乐。
再问他们多少个25千克的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吨时,学生很快说出答案。
接着,我“借题发挥”,让前后的男生或女生分别告诉对方体重,再相互背一背,估计多少个____的重量是一吨。
《1吨有多重》反思总结篇2“吨的认识”是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的知识。
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
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
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100千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学生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显然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给学生一定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1吨有多重》知识点梳理
适用年级:三年级下册使用时间:2020.4.28
【学习内容】回顾书本P47的内容,完成书本P48及《课堂精练》P27
【学习建议】
一、回顾梳理
1、1吨有多重
每个小朋友约重25千克,40个小朋友约重1吨;1头牛约重250千克,4头牛约重1吨。
2、区别与联系
区别:“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而“千克”是比“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
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在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克”做单位。
克,用字母g表示。
联系:1吨=1000千克(1t=1000kg)1千克=1000克(1kg=1000g)1吨>1千克>1克
二、尝试练习
1.完成《课本》P48页练一练第1-3题。
【温馨提示:第3题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是这头大象的重量。
所以大象的重量为:
280+220+250+300+230+250+270+350=2150(千克)。
】
2、完成《课堂精练》第P27页。
【温馨提示:第6题:先算出19袋水泥的重量再与1吨比较大小。
水泥的总重量为:19×50=950(千克),又1吨=1000千克(这里要注意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所以:950千克<1吨。
】。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1页、22页“1吨有多重”“练一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快乐教学重点:认识“吨”,掌握“1吨= 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桶装矿泉水教学时间:2009年9月23日上午第一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
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
猜一猜这头大象有多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有的同学都会用“吨”来表示大象体重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道来学习“1吨有多重”板书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想弄明白的问题)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1、提一提:感知1吨有多重。
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提完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如果再加10桶呢?”“50桶呢?”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板书:1000千克)师:这50桶水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形成关系式1吨=1000千克读关系式;2、算一算: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说一说多少物体的质量合起来是1吨。
分小组计算各图的物体数量小组汇报:3头水牛约重1050千克,约1吨;10桶油约重1000千克,是1吨;20袋面粉重1000千克,是1吨;40人约重1000千克,约1吨。
3、举一举: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4、理一理: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一吨有多重》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观察能力、估计能力、推理能力,初步发展空间想像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初步形成数感。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的过程,建立1吨重量的大小观念教学难点:感受1吨的重量,并能结合实际填写恰当的重量单位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吗?生: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那曹冲又是如何称象的呢?有谁来向班里同学介绍一下?生回答。
(由于这个故事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师:这个方法好复杂哦,曹冲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的体重,而是用这么麻烦的办法来称大象呢?生:因为大象太重了。
在当时根本称不了。
师:是啊,大象的质量太重了,在那时根本没有办法直接称出来。
那谁来估一估,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两吨;三千千克、三吨…………师:哦,你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3吨重,那一吨有多重呢?(揭示课题ppt)二、传授新知师:请一个声音响亮的同学来读读图片上面的这个问题。
生读师:大家都理解题目要求了吧?那谁来说说,从这幅图上,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ppt)生:我看到两头牛,每头牛的质量是500千克;每桶油的质量是200千克,总共20包……;我看到两头牛的质量等于1吨。
师:那现在,请同学动笔算算,一吨等于多少千克。
比如在第一幅图上,一吨就等于2头500千克的牛相乘,列式:2*500=1000kg。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将另外三幅图的三个式子列在练习本上。
看谁列得又快又对。
师:来,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师板书:4*50=1000kg 5*200=1000kg 10*100=1000kg师:哦,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个式子的得数全部是1000千克?所以说1吨=……,班上同学接着说,一吨等于1000千克。
1吨重形象表述1吨重,让我们从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重量的概念。
我们来看看1吨有多重。
1吨等于1000千克,或者说等于1000公斤。
这个重量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点难以想象,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物体很少有如此巨大的重量。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据统计,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大约在5到7吨之间。
所以,1吨的重量大约相当于1/5到1/7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1吨的重量有多大。
除了大象,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物体来理解1吨的重量。
比如说,一辆小型汽车的重量大约在1.5到2吨之间,所以1吨的重量可以说相当于一辆小型汽车的一半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与1吨重量相关的例子。
比如说,一些家用电器的重量就在1吨左右。
例如,一台大型冰箱的重量可以达到1吨,一台洗衣机的重量也可能超过1吨。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1吨的重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
除了重量,1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形象地表述。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1吨的重量大约等于10个小汽车的总重量,或者等于1000个西瓜的总重量。
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1吨的重量有多大。
在物理领域,1吨的重量也与其他重量单位有着重要的关系。
例如,1吨等于1000千克,而1千克又等于1000克。
所以,可以说1吨等于100万克。
这个数值可能有些抽象,但是它告诉我们1吨的重量是非常大的。
1吨的重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
无论是从物理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角度来看,1吨的重量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
通过一些比喻和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1吨的重量有多大。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1吨的重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