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举一反三第讲凑整速算
- 格式:docx
- 大小:12.61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二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预热)前铺知识复习一、凑整法(计算的核心)好朋友:两个数相加(相减)和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数,我们称之为好朋友。
1)加法凑整:好朋友:个位相加和为十。
口诀:看个位,手拉手,凑完整,再计算。
例:13+27=402)减法凑整:好朋友:个位相同。
例:132-32=100二、递等式按照运算顺序把计算过程依次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的等式叫做递等式。
写法:在算式下面、第一个数的左边写等号“=”;等号后面写计算过程,第一个数要与算式的第一个数上下对齐;每一步的等号对整齐,等号的两条线要平行。
例:52+36-23=88-23=65三、抱符号搬家抱符号搬家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抱着前面的符号搬家。
每个数前面都有符号,第一个数前面的加号被省略了;数搬家时不要忘记带上它前面的符号。
=100-45=55四、变加为乘相同的数相加变乘法。
例:5+5+5+5+5+6=5x5+6=25+6=31五、认识小括号“()”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
例:53+(36-1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6-16”】=53+20=73新授一、添(去)括号(1)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要变号;例:9=19(2)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例:=9+()=9+10二、拆补凑整任意数可以写成一个整数(整十,整百,整千)加(减)一个数的形式。
例:9+999最接近的整十数:1099最接近的整百数:100则原式=10-1+100-1=110-2=108三、基准数法特点:算式中的数都接近同一个整十(百)数基准数只有一个例:-1 +2 +319+22+23 【算式中的数都最接近20】20 +20 +20=3×20-1+2+3=64如何预习?为了保护孩子课前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及保证课堂效果,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预习,切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因为孩子容易先入为主,如果家长选取的方式方法不当,那么孩子很难转换思路了;另外,家长给孩子讲过例题后,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上课的时候就不愿意认真听了。
第11讲凑整速算(一)【专题简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有时根据题目里几个数的特点,采用一些简便、快速的方法计算,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计算正确。
这种练习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个数相加减时为了使计算又快又准确,可以把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十数算。
注意: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补;多减了要补,少减了再减。
【例题1】计算:37+5+45思路导航:这道题是三个数相加,通过观察不难发现,5和45先算可以凑成整十(5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解:37+5+45=37+(5+45)=37+50=87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1.65+24+678+16+42.46+7+2319+9+713.38+46+254+68+46【例题2】:计算:32+25+8+5思路导航:这道题里是四个数连加,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如果把32和8相加就可以凑成整十(40)把25和5相加可以凑成整十(3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
解:32+25+8+5=(32+8)+(25+5)=40+30=70.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1.7+24+33+1628+67+2+32.19+35+21+5+734+39+16+113.16+27+14+1323+14+17+16.【例题3】:182-23-37和182-(23+37)的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式子怎样改成简便计算?182-23-37182-(23+37)=159-37=182-60=122=122思路导航:从上面的两个式子中,可以看出他们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是相等的,也就是182-23-37=182-(23+37)。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23+37=60,显然第二种比较简便,因此,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减的两个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结果不变。
解:182-23-37和182-(23+37)的结果相等,第二种计算比较简便,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二年级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基础知识加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数的方法1、把相加等于整十、整百、整千先计算2、若没有直接相加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则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接近的数进行计算,要根据多加就减去,少加再相加的原则进行处理3、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凑整减法的技巧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接近的数进行计算,根据多减要加上,少减则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也可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A-B-C=A-(B+C) A—B+C=A—(B-C) A+B—C=A+(B—C))例题:1、凑整:43+88+572、带符号搬家:43+88-333、变加为乘:8+8+8+8+8+8+8+74、加减抵消:92-16+23—23+165、减法巧算:100-36-24, 88-(28+15)6、找基准数:52+50+49+467、分组:90-89+88-87+86-85+84-838、等差数列(高斯公式):1+2+3+……+98+99+100单数项的等差数列:3+5+7+9+119、金字塔数列:1+2+3+……+8+9+10+9+8+……+3+2+11.计算:18+28+72 28+44+62+562.计算100—68 100-87 1000-369 500-473、计算:67+98 261-1974.计算:72-39+28 382—60+595.计算:99+98+97+96+95 * 9+99+9996。
计算:436-(36+57) 579-83—177.计算:1+2+3+4+3+2+1 1+2+3+4+5+1+2+3+4+5+68.计算:5+6+7+8+9 1+4+7+10+13+169.计算:(1)44+54+64-42-52-62 (2)74+83+95—82—73-94。
第17讲凑整速算(二)【专题简析】掌握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可以使计算的过程化繁为简,节省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在进行简便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数字的特征和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根据先加后减和先减后加,结果不变的性质,把计算后能得到整百、整十的先算较为简便。
求n个连续数的和,可以取一个数为基准进行计算较简便。
记住25×4=100,125×8=1000,能使连乘运算简便。
【例题1】计算:167-58+33思路导航: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所以,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结果是不变得。
根据这一性质,有些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因为167+33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67+33,再减58较简便。
解:167-58+33=167+33-58=200-58=142练习11. 156+74-56 145+67-452. 143+28-53 134+29-343. 125-86+75 173-87+27【例题2】138+(62-49)与138+62-49的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计算可怎么改成简便计算?思路导航:138+(62-49)138+62-49=138+13 =200-49=151 =151从上面的两道算式中可以看出,138+(62-49)=138+62-49=151.比较这两个式子,显然第二种比较简便。
因此,如果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计算结果是不会变的。
解:两种计算结果相等,第二道算式计算简便,为了使第一道算式也能快速算出结果,可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即:138+(62-49)=138+62-49=200-49=151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 153+(47-29) 984-(84+67)2. 261-(61+35) 153-(53+19)3. 268+(132-88) 976-(76+85)【例题3】计算:197+198+196+199+195思路导航:这道题是求连续几个自然数之和,197、198、196、199、195它们都接近200,在计算时取200为基数,然后去掉多加的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解:197+198+196+199+195=(200-3)+(200-2)+(200-4)+(200-1)+(200-5)=200×5-(3+2+4+1+5)=1000-15=985练习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二年级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
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
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
二年级奥数凑整速算(一)第11讲凑整速算(一)【专题简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有时根据题目里几个数的特点,采用一些简便、快速的方法计算,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计算正确. 这种练习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个数相加减时为了使计算又快又准确,可以把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十数算. 注意: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补;多减了要补,少减了再减.【例题1】计算:37+5+45思路导航:这道题是三个数相加,通过观察不难发现,5和45先算可以凑成整十(5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解:37+5+45=37+(5+45)=37+50=87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1. 65+24+6 78+16+42. 46+7+23 19+9+713. 38+46+2 54+68+46【例题2】:计算:32+25+8+5思路导航:这道题里是四个数连加,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如果把32和8相加就可以凑成整十(40)把25和5相加可以凑成整十(3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解:32+25+8+5=(32+8)+(25+5)=40+30=70.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1. 7+24+33+16 28+67+2+32. 19+35+21+5+7 34+39+16+113. 16+27+14+13 23+14+17+16.【例题3】:182-23-37和182-(23+37)的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式子怎样改成简便计算?182-23-37182-(23+37)=159-37 =182-60=122 =122思路导航:从上面的两个式子中,可以看出他们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是相等的,也就是182-23-37=182-(23+37).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23+37=60,显然第二种比较简便,因此,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减的两个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结果不变.解:182-23-37和182-(23+37)的结果相等,第二种计算比较简便,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练习3:用简便方法计算.1. 94-51-19 181-26-342. 128-64-36 256-57-933. 249-117-83 85-26-44【例题4】计算:39+39思路导航:题中加数接近整十数40,所以这样想:两个40相加得80,最后把多加的2减去. 也可以把39看成38+1,把1和39凑成40,然后再和38相加.解:39+39 39+39=(39+1)+(39+1)-2 =38+1+39=40+40-2 =38+(1+39)=80-2 =38+40=78 =78.练习4:用简便方法计算1. 59+59 196+972. 37+37+37 49+483. 39+49 37+38+39【例题5】:计算141-102思路导航:两个数相加、减,如果其中一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在计算时可以看作整十、整百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多加要减,少加还要加;多减要加,少减还要减”的原理进行计算比较简便.解:141-102=141-(100+2)=141-100-2=41-2=39.练习5:用简便方法计算1、98+67 176-962.374+99 623-983. 78+199 1230-997练习题答案1.95 982.76 993.86 168 练习21.80 1002.87 1003.70 70 练习31.24 1212.28 1063.49 15 练习41.118 2932.111 973.88 114 练习51.165 802.473 5253.277 233间隔趣谈【专题简析】两根绳子结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 想要做好这类题,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一讲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问题. 给绳子打结如果不练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1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 同样,如果是剪绳子,那么剪成的段数比剪得次数多1.【例题1】小刚把4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条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思路导航:解这种题,可以画图解答. 如图:打结打结打结从上图中可以看出,4根绳子要结起来成一根绳子,只要打3次结就可以了,可见,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解:4-1=3(个)答:小刚把4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条绳子,一共需要打3个结练习11.小明把5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根长绳,一共需要打几个结?2.把8根绳子连接起来成一根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例题2】把几根绳子打7个结就能成一个圆?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如图所示:打了7个结,就把一些绳子结成了一个圆,这些绳子应该有7根. 因此,如果把绳子结成圆时,绳子的根数与打结的次数相等.解:把7根绳子打7个结就能成一个圆练习21.丽丽打了8个结就把一些绳子结成一个圆,你知道丽丽拿了几根绳子吗?2.小红拿10根绳子结成一个圆,她打了几个结?3.把20根绳子连接起来成一根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如果要结成一个圆,需要结几次?【例题3】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思路导航:10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应该剪成了5段. 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也就是要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210=÷(米),因此平均每段长2米5解:4+1=5(段)210=÷(米)5答:平均每段长2米练习31.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一根9分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3.一根绳子剪了5次后,平均每段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题4】一根10米长的绳子,把它剪成2米长的一段,可以剪多少段?要剪几次?思路导航:(1)10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2米长,要求可剪多少段,这里求10里面有几个2, ÷(段),可以剪5段.10=52(2)要求剪几次,可以用线段图分析:2米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段剪一次,剪最后一次还可以有2段,因此剪的次数比剪得段数少1.即剪得次数=段数-1.解:5÷(段) 5-1=4(次)10=2答:可以剪5段,要剪4次.练习41.一根木材长8米,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一根12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3米长的小段,可以剪成多少段?要剪多少次?3.一根25米长的电线,剪了4次,可以剪成多少段?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例题5】小兰在桌上摆小棒,先摆了1根,然后每隔7厘米放1根,在距离第一根42厘米处,共放了几根?思路导航:每隔7厘米放一根,42里有几个7就有几段,42÷7=6(段),小棒的根数比段数多1,6+1=7(根).解:42÷7+1=7(根)答:共放了7根.练习51.小灰灰把贝壳放在桌上,先放一个,然后每隔4厘米放一个,从第1个到20厘米处,一共可以放多少个?2.小红把几枝铅笔放在桌上,每两枝之间相隔8厘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之间相隔64厘米,你知道放了几枝铅笔吗?3.小美在桌上摆了1颗珠子,然后每隔5厘米放1颗,在距第一颗35厘米处放的是第几颗?练习题答案练习11.4个2.7个练习21.8根2.10个3.19个 20次练习31.2米2.3分米3.18米练习41.8÷2=4(段)4-1=3(次)2.12÷3=4(段) 4-1=3(次)3.4+1=5(段)25÷5=5(米)练习51.20÷4+1=6(个)2.64÷8+1=9(枝)3.35÷5+1=8(颗)以图代数【专题简析】一道数学算式题都是用运算符号和数组成的,如3+6=9,2×3=6,15-6=9,18÷3=6,可有一种图形算式,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所代表的数求出来.解答图形算式题,要根据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答,通常要用分析法、代入法、推算法等等,最后得到结论.【例题1】○+○+○=6,△+△+△+△=12,求:○+△=?思路导航:○+△=?就要求出○表示几?由题目已知条件○+○+○=6,那么○=6÷3=2,同理△=12÷4=3,因此,○+△=2+3=5.解:5练习11.已知△+△+△=15 □+□+□+□=20,求:□-△=?2.已知:☆+☆+☆=21 ○+○+☆=15, 求:☆-○=?3. ○、△、☆各代表什么数?○+○+○=18 △+○=14 △+△+☆+☆=20○=()△=()☆=()【例题2】已知:△+☆=12 △=☆+☆+☆,求:△=?☆=?思路导航:,因为△+☆=12,而△=☆+☆+☆,所以☆+☆+☆+☆=12,4个☆等于12,所以☆=12÷4=3,因为△+☆=12,☆=3,所以△=12-3=9(或△=☆+☆+☆=3+3+3=9)解:△=9 ☆=3练习21.△+○=24 ○=△+△△= ○=2. ○、△、☆各代表什么数字?☆+☆+△=18 △=☆+☆+☆+☆△+○+○=16☆=()△=()○=()3. □+□+○+○=30 □+□=○+○+○□=()○=()【例题3】△+□=9 △+△+□+□+□=25△=()□=()思路导航:1个△加1个□等于9,那么2个△加2个□等于18,因为2个△加3个□等于25,所以18+□=25,从而推出□=25-18=7,那么△=9-7=2.解:△=2 □=7练习31.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10☆+☆+△+△+△+△+△+△=28△=()☆=()2. ☆+○+○+□+□+□=18☆+○+○+○+○+□+□+□=24○=()3. ○+☆+☆=10 ○+☆=8 ○=()☆=()【例题4】○+○+○+○+□+□=22○+○+○+○+□+□+□+□=32求:○+□=()□-○=()思路导航:比较条件中的两道图形算式,2个□的和是32-22=10,□=5代入到第一道算式中,可求出○表示3,○+□=3+5=8 □-○=5-3=2解:8 2练习41.☆+☆+△+△+△=21,☆+☆+△+△+△+△+△=27求:☆+△=()☆-△=()2.已知:□+□+△=16 □+□+△+△+△=24求:□+△=()□-△=()○+☆+☆=10 ○+☆+○=8☆=()○=()【例题5】△、○、☆都不等于0,○代表的数是几?△×○=☆△+△+△=☆-△-△○=()思路导航:△、○、☆都不等于0,根据△+△+△=☆-△-△可知:☆=△+△+△+△+△=△×5,因为△×○=☆,也就是说△×○=△×5,所以○=5解:5练习51. △、○、□都不等于0,求出△代表的数是几?○×△=□ ○+○+○=□-○ △=()2.已知:☆×△=○,☆+☆+☆=○+☆,☆、△、○都不等于0,△=()3.☆、△、○都不等于0,求出○代表的数是几?△×○=☆△+△+△=☆-△-△-△○=()练习题答案练习11. 02. 33. ○=6 △=8 ☆=2练习21. △=8 ○=162. ☆=3 △=12 ○=23. □=9 ○=6练习31. △=4 ☆=22. ○=33. ○=6 ☆=2练习41. ☆+△=9 ☆-△=32. △+□=10 □-△=23. ☆=4 ○=2练习5间隔趣谈【专题简析】两根绳子结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想要做好这类题,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一讲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问题. 给绳子打结如果不练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1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 同样,如果是剪绳子,那么剪成的段数比剪得次数多1.【例题1】小刚把4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条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思路导航:解这种题,可以画图解答. 如图:打结打结打结从上图中可以看出,4根绳子要结起来成一根绳子,只要打3次结就可以了,可见,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解:4-1=3(个)答:小刚把4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条绳子,一共需要打3个结练习11.小明把5根绳子连起来成一根长绳,一共需要打几个结?2.把8根绳子连接起来成一根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例题2】把几根绳子打7个结就能成一个圆?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如图所示:打了7个结,就把一些绳子结成了一个圆,这些绳子应该有7根. 因此,如果把绳子结成圆时,绳子的根数与打结的次数相等.解:把7根绳子打7个结就能成一个圆练习21.丽丽打了8个结就把一些绳子结成一个圆,你知道丽丽拿了几根绳子吗?2.小红拿10根绳子结成一个圆,她打了几个结?3.把20根绳子连接起来成一根绳子,一共需要打几个结?如果要结成一个圆,需要结几次?【例题3】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思路导航:10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应该剪成了5段. 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也就是要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210=÷(米),因此平均每段长2米5解:4+1=5(段)210=÷(米)5答:平均每段长2米练习31.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一根9分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3.一根绳子剪了5次后,平均每段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题4】一根10米长的绳子,把它剪成2米长的一段,可以剪多少段?要剪几次?思路导航:(1)10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2米长,要求可剪多少段,这里求10里面有几个2, ÷(段),可以剪5段.10=52(2)要求剪几次,可以用线段图分析:2米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段剪一次,剪最后一次还可以有2段,因此剪的次数比剪得段数少1.即剪得次数=段数-1.÷(段) 5-1=4(次)10=2答:可以剪5段,要剪4次.练习41.一根木材长8米,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一根12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3米长的小段,可以剪成多少段?要剪多少次?3.一根25米长的电线,剪了4次,可以剪成多少段?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例题5】小兰在桌上摆小棒,先摆了1根,然后每隔7厘米放1根,在距离第一根42厘米处,共放了几根?思路导航:每隔7厘米放一根,42里有几个7就有几段,42÷7=6(段),小棒的根数比段数多1,6+1=7(根).解:42÷7+1=7(根)答:共放了7根.练习51.小灰灰把贝壳放在桌上,先放一个,然后每隔4厘米放一个,从第1个到20厘米处,一共可以放多少个?2.小红把几枝铅笔放在桌上,每两枝之间相隔8厘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之间相隔64厘米,你知道放了几枝铅笔吗?3.小美在桌上摆了1颗珠子,然后每隔5厘米放1颗,在距第一颗35厘米处放的是第几颗?练习题答案练习11.4个2.7个1.8根2.10个3.19个 20次练习31.2米2.3分米3.18米练习41.8÷2=4(段)4-1=3(次)2.12÷3=4(段) 4-1=3(次)3.4+1=5(段)25÷5=5(米)练习51.20÷4+1=6(个)2.64÷8+1=9(枝)3.35÷5+1=8(颗)。
第17讲凑整速算(二)
【专题简析】
掌握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可以使计算的过程化繁为简,节省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在进行简便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数字的特征和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根据先加后减和先减后加,结果不变的性质,把计算后能得到整百、整十的先算较为简便。
求n个连续数的和,可以取一个数为基准进行计算较简便。
记住25×4=100,125×8=1000,能使连乘运算简便。
【例题1】
计算:167-58+33
思路导航: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所以,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结果是不变得。
根据这一性质,有些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因为167+33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67+33,再减58较简便。
解:167-58+33
=167+33-58
=200-58
=142
练习1
1.156+74-56145+67-45
2.143+28-53134+29-34
3.125-86+75173-87+27
【例题2】
138+(62-49)与138+62-49的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计算可怎么改成简便计算?
思路导航:138+(62-49)138+62-49
=138+13=200-49
=151=151
从上面的两道算式中可以看出,138+(62-49)=138+62-49=151.比较这两个式子,显然第二种比较简便。
因此,如果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计算结果是不会变的。
解:两种计算结果相等,第二道算式计算简便,为了使第一道算式也能快速算出结果,可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即:
138+(62-49)
=138+62-49
=200-49
=151
练习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53+(47-29)984-(84+67)
2.261-(61+35)153-(53+19)
3.268+(132-88)976-(76+85)
【例题3】
计算:197+198+196+199+195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求连续几个自然数之和,197、198、196、199、195它们都接近200,在计算时取200为基数,然后去掉多加的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解:197+198+196+199+195
=(200-3)+(200-2)+(200-4)+(200-1)+(200-5)
=200×5-(3+2+4+1+5)
=1000-15
=985
练习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98+99+100+101+10299+98+97+96+95
2.198+199+201+20251+48+52+49+50
3.28+29+30+31+32+3341+52+53+42+43
【例题4】
计算:95+995+995+15
思路导航:题中95、995是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分别添上5就可以得到整百整千。
可以先把15拆成5+5+5,分别算出95+5、995+5、995+5.
解:95+995+995+15
=(95+5)+(995+5)+(995+5)
=100+1000+1000
=2100
练习4
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5+98+7698+595+497+10
2.993+996+999+15198+197+196+10
3.998+995+97+151998+997+98+7
【例题5】计算下面各题:
(1)298+367(2)436+389
思路导航:题(1):因为298较接近整百数300,可以先把它当作300与367相加,然后再减去多加的2.题(2):因为389较接近整百数400,可以先把它当作400与436相加,然后再减去多加的11.
解:(1)298+367(2)436+389
=300+367-2=436+400-11
=667-2=836-11
=665825
练习5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82+325573+198
2.897+234788+143
3.694+367595+698
练习题答案
练习1
1.174167
2.118129
3.114113
练习2
1.171833
2.16581
3.312815
练习3
1.500485
2.800250
3.183231
练习4
1.11001800
2.3003601
3.21053100
练习5
1.1007771
2.1131931
3.106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