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002.5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短篇小说1 《柳毅传》:神奇的爱情当年,侠肝义胆的书生柳毅欣然接受了龙女之托,万里传书,解救龙女,在龙女心底掀起了爱的涟漪;他日,敢爱敢恨的龙女化身为卢氏嫁给柳毅。
那里面,有义士出手相助不计报酬的侠义,有书生面对权贵傲慢无礼的自尊,有深情的女子为报恩的温柔巧计,也有两情相悦终成仙眷的美丽传奇。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美字体赏美文洞庭湖畔柳毅井(节选)熊佳林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内的龙舌根部,与洞庭湖仅相隔咫尺,在这里,就算是在寒冬,也能越过那堤畔的一抹衰草,看得到洞庭湖面的浩水烟波,若是在那些水草丰茂、夕阳西下的时节,浮现在那水面上的必是一幅落霞耀碧、渔歌唱晚的水乡风景。
令人惊奇的是,柳毅井井水水面却比湖水面高出十多尺,相传深不见底,且永不枯绝.柳毅井和在别处见的古井不一样,我看过许多出其不意地潜伏在大地上的古井,它们像是一个个藏匿的句号,把往事深锁在记忆之中。
而柳毅井井口却是由两个鱼形的图案环绕,两个半圆环而未合,其中有级级台阶向井下延伸,虽然那些台阶已被浑浊的水面淹没,但在那草木复苏、井水清冽的日子,那幽深的井口是怎样地诱惑着路过的行人?水面有台阶直下,仿佛真的可从此到达洞庭湖底下那个奇幻的龙宫世界,沿着那一级比一级深邃的台阶走下去,就此模糊了现实与文字的距离.柳毅井本来就不像一口井,而更像是一个通向深邃神秘的去处的通市井的喧哗,多出了几分清幽与冥想,在想象的空间里与柳毅井相遇,倒也真是合乎天意与人意.《柳毅传书》的越剧剧情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
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
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其叔钱塘君做媒求配。
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
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为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
《中国现当代小说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02195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novel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2 实验:2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小说欣赏是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能力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主要讲授小说鉴赏的方法、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名篇佳作。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外,力求通过鉴赏训练,培养学生独立鉴赏小说作品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现当代的名篇。
2.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选择优秀的小说作品阅读,有独立鉴赏小说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础知识:掌握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历史脉络,各个阶段的文学现象和名篇佳作。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小说构成的要素,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小说作品。
3.基本技能:能够判定小说作品的优劣,独立选择有益的小说阅读。
并且能够运用小说欣赏的知识和方法,独立鉴赏当代最新的小说作品。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中重点对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名篇佳作进行讲析,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分析小说作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以增强课程的生动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于讲授的重点作品应安排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课外小说阅读,并形成鉴赏文字。
此部分可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在考察学生中国现当代小说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独立分析和鉴赏小说作品的能力。
《外国小说欣赏》考点突破【考纲导航】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精粹点睛】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有限视角的表达效果: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
“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第二人称问题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展开全文《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一)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三)——话题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场景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
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是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能够:(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主题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
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
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
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所以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贴着人物写,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所以分析小说,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和言行。
(注意分析教读课文里的人物如娜塔莎、丹柯、朱阿等)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
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
比方美国小说加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里的斯佳丽。
(分析课文里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人物个性化和人物类型化,在现代小说里人物开始退隐。
卡夫卡《城堡》和《审判》里的人物都叫K,性格也当然无存。
情节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
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细节比情节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三者故事最大,情节次之,最末细节,最富有表现力。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第一章:小说概述1.1 小说定义1.2 小说的发展历程1.3 小说与诗歌、戏剧、散文的区别1.4 小说的重要性和价值第二章:小说的构成要素2.1 人物2.1.1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2.1.2 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心理描写2.1.3 人物的成长与变化2.2 情节2.2.1 情节的发展与转折2.2.2 情节的冲突与高潮2.2.3 情节的结局与意义2.3 环境2.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3.2 环境的描述与渲染2.3.3 环境与人物、情节的关系2.4 主题2.4.1 主题的内涵与外延2.4.2 主题的显现与暗示2.4.3 主题与人物、情节、环境的关系第三章:小说的阅读方法3.1 阅读前的准备3.1.1 了解作者与作品背景3.1.2 确定阅读目标与问题3.2 阅读中的注意点3.2.1 关注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述3.2.2 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风格3.2.3 思考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的关系3.3 阅读后的反思与讨论3.3.1 总结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3.3.2 分析小说的优点与不足3.3.3 交流阅读心得与感悟第四章:外国小说的特色与风格4.1 外国小说的分类与特点4.1.1 欧美小说4.1.2 日本小说4.1.3 其它地区的小说4.2 著名外国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4.2.1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4.2.2 雨果《悲惨世界》4.2.3 川端康成《雪国》4.2.4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4.3 外国小说的独特风格与技巧4.3.1 魔幻现实主义4.3.2 象征主义4.3.3 荒诞主义第五章:经典外国小说鉴赏5.1 《鲁滨逊漂流记》5.1.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5.1.2 人物分析5.1.3 情节概括与主题探讨5.2 《安娜·卡列尼娜》5.2.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5.2.2 人物分析5.2.3 情节概括与主题探讨5.3 《白夜行》5.3.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5.3.2 人物分析5.3.3 情节概括与主题探讨5.4 《追风筝的人》5.4.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5.4.2 人物分析5.4.3 情节概括与主题探讨5.5 《小王子》5.5.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5.5.2 人物分析5.5.3 情节概括与主题探讨第六章:现代主义小说鉴赏6.1 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6.1.1 形式上的创新6.1.2 主题上的困惑与迷茫6.1.3 语言上的象征与暗示6.2 现代主义小说家及代表作品6.2.1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6.2.2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6.2.3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6.3 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策略6.3.1 关注小说的结构与形式6.3.2 理解象征主义与暗示手法6.3.3 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小说鉴赏7.1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7.1.1 打破传统叙事结构7.1.2 强调文本的虚构性7.1.3 充满讽刺与游戏性质7.2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及代表作品7.2.1 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7.2.2 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7.2.3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7.3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策略7.3.1 接受小说的碎片化与非线性7.3.2 关注小说的语言游戏与文本互文7.3.3 理解小说的深层意义与多重解读第八章:女性主义小说鉴赏8.1 女性主义小说的特点8.1.1 关注女性经验与性别问题8.1.2 挑战传统性别角色与父权制8.1.3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作品8.2 女性主义小说家及代表作品8.2.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8.2.2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8.2.3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8.3 女性主义小说的阅读策略8.3.1 关注女性的生活状况与内心世界8.3.2 分析作品中的性别歧视与女性解放8.3.3 探讨女性主义小说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九章:少数民族文学小说鉴赏9.1 少数民族文学小说的特点9.1.1 反映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9.1.2 强调民族身份与自我认同9.1.3 运用民族元素与叙事手法9.2 少数民族文学小说家及代表作品9.2.1 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9.2.2 拉美文学《百年孤独》9.2.3 Salman Rushdie《午夜的孩子》9.3 少数民族文学小说的阅读策略9.3.1 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背景9.3.2 关注作品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交流9.3.3 欣赏民族元素与叙事手法的独特之处第十章:外国小说鉴赏实践与反思10.1 选择一部外国小说进行深入阅读10.1.1 确定阅读目标与问题10.1.2 分析小说的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10.1.3 评价小说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10.2 参与小组讨论与分享10.2.1 交流阅读心得与感悟10.2.2 分析小说的优点与不足10.2.3 提出对小说的批评与建议10.3.1 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0.3.2 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与创作特色10.3.3 反映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思考重点解析本文档为《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涵盖小说概述、构成要素、阅读方法、外国小说特色与风格、经典外国小说鉴赏、现代主义小说鉴赏、后现代主义小说鉴赏、女性主义小说鉴赏、少数民族文学小说鉴赏以及外国小说鉴赏实践与反思等十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