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权益)。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科学理论,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2、政府责任: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发展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这是国家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
)4、政府的作用:(1)人们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
是便民利民的政府;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政府的工作:(1)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协助,监督政府的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4)直接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5)意义:(P42)①人民:有利于保障了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政府:有利于增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共公职人员不变质。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其次单元为人民效劳的政府学问点总结一: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效劳1.政府的性质:我国国家性质确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行政机关。
2.政府的根本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①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②爱护公民的生命平安及各种合法权益③爱护合法财产不受侵扰④保障人民民主, 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立。
①宏观调控②市场监管(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立。
①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学问②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4)加强社会建立。
政府要加快健全根本公共效劳体系, 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推动生态文明建立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根本国策, 为人民缔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政府履行根本职能, 有效发挥作用, 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我国正在建立效劳型政府,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开展效劳、为人民效劳的实力和水平。
4.政府的作用:我国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供应的公共效劳。
公民对政府的正确看法:了解坚信支持寻求监视。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效劳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根本原那么。
①坚持为人民效劳的工作看法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政府为公民供应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法律途径)。
高一政治其次单元为人民效劳的政府学问点总结二:我国政府受人民监视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依法行政)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 行使行政权力必需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为什么必需依法行政?:必要性:从根本上讲, 是由国家性质、政府性质确定的, 坚持依法行政表达了为人民效劳的宗旨。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2、政府的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主要方式:经济调节:其实就是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市场监管:针对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管理:依法管理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①加强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②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就业机制、分配公平、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③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3、政府职能的有限性①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②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政府的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或表现):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6、公民向政府求助:(1)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2)意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7、依法行政:(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3)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A、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组织和行使职权的机构。
一般来说,国家机构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通常由国家主席、国家议会等组成。
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具体的国家行政事务,包括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等。
国家司法机关则是负责审判和司法活动的机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
主要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君主制度等。
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人民通过普选产生,并通过选举实行代表制的政治制度。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掌握,不进行普选,并采取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君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君主或皇帝继承或选举而来,并由君主或皇帝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三、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组织和政党政治活动方式。
主要包括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等。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多个政党存在,并且政党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政治制度。
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主要由两个大的政党统治,并且两党之间存在势均力敌的政治制度。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只有一个,并且该政党具有独裁和垄断的政治制度。
四、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一个国家进行选举活动的方式和规定。
主要包括普选制、定额代表制、单一议席制等。
普选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公开的、自由的和平等的普遍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定额代表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代表数量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单一议席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每个选区只选出一个代表。
五、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价值和政治形式。
主要包括民主政治文化、专制政治文化、君主政治文化等。
民主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者普遍认同和信奉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理念的政治文化。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包括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政治与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1. 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国家性质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显著特点在于: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对者实施专政。
3. 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包括:- 广泛性:民主主体和权利的广泛性。
- 真实性:体现在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及人民利益的逐步实现上。
4.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2.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 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民主权利。
- (2)政治自由是公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
- (3)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2.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 (2)保障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 (3)遵守宪法和法律。
- (4)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以下原则:-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C. 个人利益与集体及国家利益结合。
3.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我国采用直接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 为何及如何行使选举权:- 原因:-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成员,直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
- 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标志。
- 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 如何:- 公民需提升参与政治的素质与能力。
- 政府应关注人民利益,积极转变职能。
3. 民主决策机制:-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及社会听证会制度,确保决策反映民意和科学性。
4. 民主管理:我国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特性。
⼋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单元知识点梳理道德与法治第⼆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我国公民依法⾏使政治权利和⾃由,参与国家政治⽣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化事业,这是⼈民⾏使当家做主权⼒的重要形式。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由2.⼈⾝⾃由3.社会经济与⽂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由6.妇⼥、⼉童和残疾⼈等特定⼈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1.政治权利和⾃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由和监督权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中华⼈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四条规定:中华⼈民共和国年满⼗⼋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包括选举权是公民的⼀项基本政治权利,⾏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论、出版、集会、结社、游⾏、⽰威的⾃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充分表达⾃⼰的意愿。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作⼈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作⼈员的违法失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诬告陷害。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作⼈员依法⾏使权⼒,全⼼全意为⼈民服务。
2.⼈⾝⾃由*含义:⼈⾝⾃由是指公民的⼈⾝不受⾮法侵犯的⾃由。
*内容:包括⼈⾝⾃由不受侵犯、⼈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由、有尊严地⽣活。
(1)⼈⾝⾃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经⼈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不受逮捕。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民主与民主意识1.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就像我们班选班长,大家投票,这就是一种民主形式,得票多的当选,这就是靠一定的规则也就是制度来实现的民主呢。
2.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模式,没有完全相同的民主。
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情况,所以民主道路不可能千篇一律。
二、新型民主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呢,就是说不管你是哪个民族、从事什么职业、住在哪里,只要你是中国公民,都能享受到民主权利。
最真实就是我们真的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像社区里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改善环境,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
最管用就是这些民主制度和形式真的能解决问题,不是空架子。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可不是一句空话,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当中。
比如说通过选举人大代表,让人大代表替我们发声。
三、参与民主生活1.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
民主选举就像一场大派对,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民主决策呢,就是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像政府要建一个新的公园,就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民主监督就像一个小管家,监督政府部门有没有好好干活。
2.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不能做旁观者。
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大家都要上场踢,而不是只在场边看。
我们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四、法治的脚步1.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治,世界就会乱成一团糟,就像一群没有指挥的乐队,各吹各的调。
部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二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和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特别提示】注意我国的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会所在城市,其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即拥有立法权的机关有多个,但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易混提示】(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后者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市人大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4)“国家权力机关”与“法律监督机关”。
前者作为权力机关,具有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拓展升华】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职权职权内容备注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
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
护国家或公民的合
法权益)。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
水平)。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科学理论,弘扬民族精神;组
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
各事业)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
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
护等)
2、政府责任: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
(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发展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这是国家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
)
4、政府的作用:
(1)人们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
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政府的工作:
(1)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直接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5)意义:(P42)
①人民:有利于保障了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政府: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共公职人员不变质。
培养政府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
水平;
③民主法制: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民主
法制建设;
(6)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
法能力和水平;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
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7)、政府实民主决策的原则:
(1)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2)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3)尊重少数的原则;
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
A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③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B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
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监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D 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4)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政府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6)有权威政府的表现及如何打造有权威的政府(见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