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医学科自评

重症医学科自评

重症医学科自评
重症医学科自评

重症医学科自评

4.8.1.1重症医学科布局合理、设备配置设备设施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设备要求。检验、影像等医技科室可及时提供相应检查结果。符合【C】;

每床使用面积大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配备一个单间,和一个隔离间。符合【B】;重症医学科与手术室影像科、输血科同在门诊楼内,有直达电梯,距离半径短。符合【A】。

4.8.1.2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床位的3%。医师人数与床位之比>0.8:1,护士人数与患者之比达到2.5:1,床位使用达到50%。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重症医学基本技能要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指南的操作技能,定期评价对紧急事件处理的反应性。符合【C】?;

科主任为副主任医师,护士长为主管护师。符合【B】。

4.8.2.1有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有上述制度、流程、规范的培训。患者入科、出科符合指征>90%。符合“危重程度评分”标准>30%,有储备药品,一次性耗材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和流程,工作人员掌握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定期检查。符合【A】。

4.8.3.1对医师与护士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管理,达到《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护理人员、保洁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上岗。对中心静脉穿刺术、气管插管等高风险操作每半年考核一次,考试合格后在授权。符合【A】。

4.8.3.2重症医学科实行三级查房制度,诊疗活动由3年以上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主持负责。符合【C】。

实施重症患者联合查房制度,患者诊疗活动由3年以上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主持与负责。术后病人手术科室术者联合查房,疑难病例实行医务科参与的多学科会诊,对诊疗持续改进提高。符合【B】。

符合转出的病人能及时转出。符合【A】。

4.8.3.3设备、药品配置达到《重症医学科设备》的要求,处于完好状态。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设备。符合【C】。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符合【B】。

每月评价紧急处理的反应性。符合【A】。

4.8.4.1医务人员遵循手卫生规范,有感应洗手设备及快速手消。有84消毒液、酒精使用规定,物品浸泡时间、和浓度有明确规定。医疗废物处理有明确规定,并由专人负责回收,集中、统一处理。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的血行性感染、留置导尿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的制度。落实抗菌药物使用规定,分级管理,并制定了惩罚措施。符合【C】。

科室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院感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方案。符合【B】。

院感版、医务科、质控办每周进行院感及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制定整改措施,能体现院感控制成效。符合【A】。

4.8.

5.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有ICU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符合【C】。

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每月自查评估、分析、整改。医院定期检查。符合【B】。科室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和持续改进成效。符合【A】。4.8.5.2有防范意外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非预期的24 /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率、导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符合【C】。

有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符合【B】。

5.1.4.1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机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符合【C】。

科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室护理管理目标及并按标准实施护理管理;护理部对科室管理目标、护理质量/数据执行有定期的检查、评价、分析、反馈,有整改具体措施。符合【B】。

对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落实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措

施。符合【A】。

5.1.4.2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对护理核心制度和岗位中职责有培训、考核;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符合【C】。

护理单元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护理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符合【B】。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持续改进有成效。符合【A】。

5.1.4.3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和适用性的专科护理常规;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符合【C】。

在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过程中,定期补充、修改于完善;相关人员均知晓,执行到位。符合【B】。专科护理落实到位,能体现对质控措施有评价;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补充完善和培训。符合【A】。

5.1.4.4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修订后的文件,又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符合【C】。

相关护理人员知晓修订规定与程序;护士知晓修订后的相关制度。符合【B】。

对修订的制度的执行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符合【A】。

5.3.5.1护士具备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抢救技能、生命支持设备操作、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护士经过危重症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有针对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好安全防范措施;护士掌握上述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符合【C】。

有具备上述技术能力的护士对危重患者实施护理;职能部门有护士培训、训练的考核评价机制。符合【B】。

5.3.5.2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有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护士知晓并掌握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内容。符合【C】。

密切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有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据专科特点使用恰当的质量监测指标并实施监测;职能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体整改建议。符合【B】。

应用质量监测指标,体现持续改进危重症护理质量。符合【A】。

(1)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2年1~6月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在2012年1~6月,我科在王志刚副院长兼主任及郭晓华护士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科医生护士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精神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现总结如下: 第一:完成业务方面:在2012年1~6月,我科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1100人次,其中,神经外科病人290人次/年,心内科:220人次/年,神经内科97次/年,普外科:87人次/年,呼吸内科:56次/年,抢救成功率约90%左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溶栓条件溶栓成功率几乎百分之九十。严格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通过七步洗手法、无菌技术以及穿无菌衣使上述感染明显下降。加强痰培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我科医师今年到相关科室进行中心静脉置管40余人次,有力的支持了相关科室业务的开展。在ICU与病人或家属沟通相当重要,我科医护人员今年在与病人及家人沟通方面的技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我科2012年1~6月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或差错事故。同时也为医院避免医疗纠纷数起。我科2011年1~6月年收入共5619655元,2012年1~6月收入5874154元,实现收入增长104.5%。 第二:开展业务方面:过去几年里,我科开展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及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心静脉压(CVP)的检测对呼吸衰竭、心功能的检测协助临床诊治起到了极大作用。2011年度内逐步开展了动脉血气分析、肠内营养在呼吸衰竭病人的诊断提供了支持以及危重病人营养方面提供了营养支持。2012年准备开展创血压监测、气管切

开等新技术。 第三:医院文体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5.12护士节我科护士王丽敏获得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积极参加我院冬季运动会。 第四:培养科内骨干以及业务学习方面:2011年九月份派出骨干医师王支军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进修一年。科室内组织业务学习,每月1-2次。 第五:敬业精神:我科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给病人擦屎倒尿、喂饭、翻身拍背、剪指甲,绝无怨言,加班加点,有时抢救病人到很晚也无怨言。体现了白衣天使的风范。 第六:不足方面:开展的业务不够多,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水平还不高,有些同志言语生硬。我们会在新的一年里逐步改正。 第七:展望未来:2011年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已对接成功。神州九号、神州十号在2012年即将升空。2012年,我科准备开展有创血压监测、气管切开等。我想我科在航天精神的鼓舞下会取得新的辉煌。 重症医学科 二、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哭哭啼啼和别别扭扭改变不了糟糕的现状。心子开一点,认真 地该干啥干啥,反倒走得顺畅许多。扛得住多少东西,最后就会得到多少东西,大致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四、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五、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重症医学科质控监测指标统计表

重症医学科质控监测指标统计表科室:ICU 月份: 出院人数: 1.ICU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转出患者的例数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率(‰) 分子: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分母:ICU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所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总日数 5.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日数 6.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因为危重患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死亡率要根据不同的危重程度区别计算。 (1)APACHEⅡ评分大于15分的患者 (2)APACHEⅡ评分小于15分的患者 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死亡人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 7.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因为危重患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死亡率要根据不同的危重程度区别计算。 (1)APACHEⅡ评分大于15分的患者 (2) APACHEⅡ评分小于15分的患者 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发生压疮患者的数量 分母: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除外:进入ICU时已经有压疮的患者 8.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发生人工气道脱出的总例数

重症医学科工作计划总结

2017年度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7年度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满意服务、创建护理品牌”为目标,认真落实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全科同志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认真细致的做好了每一项护理工作,较好的完成了2017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护理业务方面 1.2017年是我科室快速发展的一年,收治危重病人总数、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前年大幅度的提升,2017年度我科共收治危重患者人,其中院内转入人,术后转入人,抢救危重患者余例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0%左右,23台呼吸机使用率90%以上,2台床旁血滤机使用率70%以上,为医院其他临床科室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最坚强的后盾,全年业务收入万余元,再创历史新高。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规范护理技术与操作流程 (1)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科室分别成立了静疗小组、压疮小组、呼吸治疗小组和导管护理小组,每组成员根据个人兴趣自愿报名,然后护士长统筹安排,将专业小组各成员分配到各临床护理组中,保证每组有一名个专科护理组的成员,在专科护士的协助下制定规范的护理常规与专科护理流程

在呼吸机治疗师的协助下制定了患者脱机前、脱机后的护理常规,制定了SBT实验、文丘里吸氧的标准操作流程,逐步规范了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大大降低了有创呼吸机的带机时间,提高了危重患者的脱机成功率,通过改进气道温湿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气道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伤口造口方面,由专科护士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伤口造口知识的培训,针对高危患者的评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估细则,保证护士能够正确的识别压疮的高危患者,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分期的压力性损伤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与指导,使压疮的处理更加正确有效,压疮的发生率较前大大降低,治愈率较前明显提高。另外针对压疮的描述与记录,建立了记录模版,帮助护士正确描述与记录压疮情况,使护理记录更能体现专业性。 在静脉治疗方面,由专科护士制定了中心静脉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维护流程与手册,规范了护士对静脉导管的护理,目前初步在科室开展了B超引导下的静脉穿刺技术,解决了危重患者静脉穿刺困难的难题。 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1.科室全体人员除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定期业务培训外,还始终围绕2017年度初制定的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对科室各层次人员进行系统、严格的培训,每月安排高年资护士对各层次人员进行护理理论知识授课一次,此外,科室还会针疑难、少见的病种及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保证护士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护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一、解读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重症医学(ICU)单元的重点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了解医院重症医学(ICU)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总体情况。 二、监测指标 (一)ICU-1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指标名称: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对象选择:所有自重症医学科转到其他病房的患者。 指标类型:过程指标。 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设臵理由:在重症患者转出重症医学科之前需要对患者有一个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提示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转入重症医学科的病因已经去除或得到控制则患者具备了转出条件。但如果转出24小时或48小时病情就再度出现恶化,并且需要转回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说明转出前患者潜在问题没有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之前的评估存在缺陷。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分子:单位时间内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转出患者的总数。 (二)ICU-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 指标名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 对象选择:ICU中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指标类型:过程指标。 指标改善:比率升高。 设臵理由:在ICU中,接受呼吸器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度或更大,有助于防止和降低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压疮、溃疡的风险。 分子: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情况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分母:ICU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计算公式: 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率(‰)=----------------------------------------------×1000 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三)ICU-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 指标名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 对象选择:ICU中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设臵理由: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的一个频繁发生的医源性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极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科室的医疗和护理质量。 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所有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范文3篇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范文3篇 重症医学科年工作计划篇1 一、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成立科室院感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为@@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其中感控医师为@@,负责各种院感资料整理及汇总。院感控制小组认真履行职责,避免发生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科室感染管理质量≥95分。 2、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科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院感科每月进行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整改,有分析及持续改进、成效的记录。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汇总给院感科。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

卫计委下发ICU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重要消息| 卫计委下发ICU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2015-04-13中国护理管理 近日,卫计委制定并下发6个不同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其中,重症医学、急诊、及医院感染质控指标中均有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内容,本刊微信平台将分期发布相关信息,供护理同仁学习参考。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卫计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医政医管子站下载),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卫计委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加强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版) 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 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 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全部完成6h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 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2.2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4.5.6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 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4.6.2 3、术前知情同意-----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4.6.6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4.6.6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4.6.7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4.6.7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 4.6.8 第二节医务处质控指标 一、院、科质控数据库能提取与以下内容相关的数据 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不良事件)等4.2.7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3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在2013年度里,是我院创建等级医院的关键年,我科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及呵护下成立了,在全科医生护士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精神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现总结如下: 第一:完成业务方面:在2013年度里,我科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45人次,抢救成功率大于90%左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溶栓条件溶栓成功率几乎百分之九十。严格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通过七步洗手法、无菌技术以及穿无菌衣使上述感染明显下降。加强痰培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在ICU与病人或家属沟通相当重要,我科医护人员在与病人及家人沟通方面的技巧也取得了显著提高。我科2013度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同时也为医院避免医疗纠纷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二:开展业务方面:过去一年里,我科开展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及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检测对呼吸衰竭、心功能的检测协助临床诊治起到了极大作用。2013年度内逐步开展了动脉血气分析、肠内营养在呼吸衰竭病人的诊断提供了支持以及危重病人营养方面提供了营养支持。2014年准备开展有创血压监测、气管切开等新技术。 第三:培养科内骨干以及业务学习方面:2013年五月份派出骨干护士到常州ICU进修三个月。科室内组织业务学习,每月

1-2次。订阅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实用内科学》、《中华护理学》供大家阅读学习,了解国内最新进展。 第四:敬业精神:我科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给病人擦屎倒尿、喂饭、翻身拍背、剪指甲,绝无怨言,加班加点,有时抢救病人到很晚也无怨言。体现了白衣天使的风范。 第五:不足方面:开展的业务不够多,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水平还不高,有些同志言语生硬。我们会在新的一年里逐步改正。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质控监测指标统计表

重症医学科质控监测指标统计表 科室:ICU 月份: 出院人数: 1.ICU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重症医学科转出患者的例数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率(‰) 分子: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分母:ICU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所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总日数 5.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ICU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日数 6.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因为危重患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死亡率要根据不同的危重程度区别计算。 (1)APACHEⅡ评分大于15分的患者 (2)APACHEⅡ评分小于15分的患者 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死亡人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 7.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因为危重患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死亡率要根据不同的危重程度区别计算。 (1)APACHEⅡ评分大于15分的患者 (2) APACHEⅡ评分小于15分的患者 分子: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发生压疮患者的数量 分母:单位时间内收治的同一危重程度患者的总人数除外:进入ICU时已经有压疮的患者 8.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分子:单位时间内ICU发生人工气道脱出的总例数 分母:无

icu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icu医生年终工作总结S u m m a r y o f w o r k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o n l y 撰写人:XXX 职务: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2 icu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ICU于XX年成立,经历了七年发展壮大,已经具有很强的危重症救治能力医疗单元, XX年是ICU发展最快一年,进行了房屋改造,流程重新设计,扩大面积,增加了床位和人员,添加了高端新设备。收治病人数、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等大幅提高。现有医生5人,护士15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8人。 ICU内配备有带中央显示器的多参数监护仪(包括血氧、心电、无创血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体温)、高档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输注泵、床边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震动排痰仪、连续性血液净化仪等先进的一批医疗设备。还可行床边x 光摄片、B超等检查。还配有:设备吊塔、消毒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不间断供电系统等先进设施,保证设备不间断正常运行。能常规进行T、P、R、BP、SPO2等多生理参数的无创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 我院ICU完成的功能 (1) 严重心、肺和肾功能衰竭、创伤和其他各种严重有生命威胁的患者均集中于ICU,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监护。 (2)应用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和生命支持疗法,例如:复苏除颤、体内心脏起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导管、血液滤过透析等。 (3)ICU的医师和护士均受过特殊的训练,对严重疾病的紧急处理有特定的技术。 (4)ICU具有生命支持的环境,包括床旁监护、生命支持设 第2 页共6 页

重点专科评分标准(重症医学科)

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 重症医学科(试行) 一、《重症医学科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总分值为1000分,分为:重症医学科组织管理(180分),病房布局(150分),人员配备(80分),设备设施(150分),医疗质量控制(150分),患者管理(40分),护理质量控制(100分),医院感染管理(100分),制度落实(50分)。 二、申报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二级及以上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指评估时前三年的数据;如无特别注明,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涉及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

2019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9年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回顾2019年工作,进步很大。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克服人员不足、工作超负荷等困难,完成专业独立二线值班,完成了较去年明显增加的工作量。同时开展了多项新临床诊疗技术和服务,申请了新科研项目,在研课题进展顺利。一、人员情况 医疗岗位: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专业住院医师14人,总计29人。人员变动:新入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1人,硕士1人,本科4人)。 护理岗位:现有护理人员57名,急诊护士22人,ICU 护士35人。其中在编30人,非编27人,全部注册。主管护师7人,护师19人,护士31人。大专以上学历33人,中专学历2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58%。护师以上占总46%。新入护士11人,占护士总数19.3%。因急诊室与输液室分开管理,ICU与新生儿护理工作完全分开,护理人员变动较大,与2012年无法比较。2019新入护士约占全科护士的五分之一,增加了ICU、急诊护理风险,加强新护士培训和管理成为科内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二、常规工作 (一)急诊室 重症监护抢救床5张,重症观察床6张。 1、常规工作:全年急诊病人总数为158984人次,比去年上升3%;诊治新生儿2822人次,较去年下降15 % 。急诊入院459例,同比下降5%。 2、危重抢救:抢救患儿6829人次,较去年上升43%;重症监护患儿6898例次,较去年上升36%。心肺复苏32例,较去年上升3%,急诊气管插管78例,较去年上升4%,死亡29人。吸氧4482例次,同比上升31%;洗胃349例次,同比下降5 %。急诊导尿22例次,较去年上升450% 。 3、急诊诊疗:泵吸治疗62987人次,较去年增加103%;药物灌肠治疗3071人次,同比上升26 %;吸痰:10363人次,同比增加43%。取血8572人次,同比上升14%;急诊心电图296人次,同比上升15%;经皮测胆2353人次,较去年上升36%;急诊输血治疗178例次,较去年上升1855%。 4、变化特点:急诊就诊量达15万人次以上,如此大的就诊量,急诊、特别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5年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5年度里,我科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现总结如下:第一完成业务方面: 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25日,我科共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622人次(去年同期514人次),抢救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竭,ARDS,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胰腺炎,急性中毒等各种急危重患者834 (去年同期683)人次,抢救成功率91.48%。参与相关科室院内抢救67人次,到相关科室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96余人次,参与各科化解,缓和医疗纠纷8起。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严格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型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每月院感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重视病原学的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我科2015年度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2015年1月1日至2015 年11月25日,毛收入18102114.22(去年同期16775553.40)元,纯收入10411841.64 (去年同期10087112.13 元。 第二开展业务方面: 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我科按计划开展了经皮气管切开术,杂合式血液净化模式如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等新业务、新技术,继续应用好已开展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徒手幽门后胃肠营养管置入术,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腹内压监测术。这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用,提 高了疑难重症和危急重症的诊治抢救能力,给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福

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业务培训,教学科研方面: 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科室组织业务学习22次,各种技 能培训11次,病例讨论71次,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等20人次,科室组织三基知识,专业知识考试,技能考试15次,医师组3人参加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考核,有1人考核通过,目前我科取得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的医师达4人。共带教实习医师67 名,轮转医师3名,研究生2名,规培医师3名,每月带教综合目标考核均在90 分以上。分别承担黔南民族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疗授课14学时,护理授课14学时。州级科研项目《不同前后稀释比例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疗效观察及滤器使用时间的比较研究》于今年2月份通过专家验收。更可喜的是,我科护理队伍也在不断进步,今年申报的院级科研项目《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在ICU中应用的疗效观察》获得了立项,护理论文《分析舒适护理在ICU中的应用》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第四思想教育,医德医风,社会及文体活动方面: 本年度,我们继续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思想教育,加强医德医风 的建设,全年无收受红包,回扣现象发生,每月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我科满意度均在90%以上。医护得到了众多患者及患者家属好评,共收到感谢锦旗三面。2015年4月,6月,科室九三社员参加了九三学社组 织的送卫生下乡,送卫生进社区的活动,分别到三都县,都匀 小围寨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义诊及给社区居民作夏季心脑血管病的防

ICU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ICU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从心做起,听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如何才能够从心出发把我们的工作护士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全心投入,真诚相待。 记得在我的孩提时代有着这样的记忆:因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进了医院,本来就对医院有恐惧感,刚一进医院大门,就一直哭嚷着要回家,医生还说需要打针,于是在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的诱逼下,来到了打针的地方,就见有位阿姨穿立脚点白大褂,戴着白口罩,头上还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举着针,一手拿着棉签,面无表情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越发害怕,吓得一直往后退,虽然被父母强行按住身体,但还是不停地扭动,就这样,折腾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动,再动就给你多打几针!”还边责令母亲将我按得动弹不得,现在想来,如果当时那个护士不是那么隐,而是微笑症鼓励我,也许我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吧!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长大了,面对人生选择时竟然也戏剧化地做了一名护士,成了人们眼中的“白衣天使”,当我成为儿科护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说:既然我也是一名儿科护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来面对生病的孩子,改变我孩提时脑海中那咱面无表情,看上去让人生畏的护士形象。前不久,有一位6~7岁的小男孩的一句话让我更坚信我这样做是对的。第一次给这个小男孩做治疗的时候,我就像平时一样面带微笑一样走进病房,他就总是盯着我看,到了第二年,他哭吵着奶奶要找我给他打针,听他奶奶说本来有护士准备给他打针的,可他硬是不肯,握着小拳头不让人碰,偏要找我,于是我就去了,他看到我之后竟然不器了,只是乖乖地伸出两只小手由我挑选,我很诧异,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会有这样的举动,但当时没有问,只是在思考,接下来几天的治疗都由我为他进行的,可由于工作忙,打完了他的针,我便忙着我自己班上的事儿去了,好久没看到我,他就说打针的部位很痛,要奶奶找我去看他,我去了之后,边微笑着轻轻抚摸,边细声问道:还痛吗?他眨眨眼望着我说:不痛,其实一点都不痛。到了他出院的时候,我就问他,为什么每次打针都找我,而他说了句让我非常感动的话,阿姨,因为我想看见你对我笑。

icu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icu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ICU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时间: 年月日得分: 项目基本要求评分标准 1. 排班按要求,坚守岗位 2. 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脱岗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 护士 3. 进入ICU的人员要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护士外出穿护士鞋、求扣1分,投诉经查实一次 管理白大衣扣3分 5分 4. 护士不打私人电话聊天 5. 有紧急状态下科室护士调配预案 6. 严格执行护士条例,无执照护士不能单独上岗 1( 各工作室(办公室、治疗室)物品放置有序,保持整洁,有标识,治疗室清 洁区、污染区划分合理 2( 推车、轮椅清洁、功能良好,定点放置环境 3( 有医院统一的各种护理标记(护理级别、饮食、药物过敏等) 管理 4( 病区安静,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分 5( 健康教育资料册(有探视和陪护制度、患者作息制度、办理出入院 流程,分级护理内容,专科健康教育资料) 7(窗帘、隔帘悬挂整齐、清洁 1( 各类仪器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2( 药品(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麻醉药等)分类定点放置,药物标签字迹物品清晰、醒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管理 3( 药物定期清点,做到药品无混浊、无变质、无过期、有效期标志明显、药柜 5分整洁,高危药品有醒目标识,剧毒麻药及一类精神药专人、专柜加锁管理, 有使用记录,每班清点,帐物相符,签全名。 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2. 做好交接班,危重患者的转科交接符合要求 3. 结合岗位做好三查七对 4. 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并记录,上、下午各查对一次,护士长每周总查一次 5. 输血有医护人员二人核对并签名及时间,输血一次一人一份,有输血登记本, 输血患者有记录一项不符扣1分 6. 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并有配液及执行护 士的签名及时间,输液滴速符合要求 7. 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有标志 8. 专用药物过敏试验盒,盒内有肾上腺素1支、注射器1副、砂轮1个安全 9. 患者不在病房未能注射、发药有警示标志管理 10(根据患者需要放置安全防护工具(床栏、约束带等) 15分 11(危重患者转运及外出检查有医务人员护送,备相应急救用物 12. 根据专科病房环境特点设立警示标志 13(护士知晓“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并有运用能力(如失火、停电、坠床、误吸、猝死等) 14(科室制定有患者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15(有差错及时汇报,不隐瞒,有讨论,原因分析、定性和处理、改进措施。每 月有差错情况记录

重症医学科年度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XX年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XX年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XX年已顺利渡过,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和帮助下,我科全体同志协调一致,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围绕医院中心工作重症医学科的工作性质,求真务实,踏实苦干,本年度取得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XX年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ICU全年共收治危重患者662例,收入元,同比增长11%。 (2) 662例患者分别来自脑病科170例,神经外科130例,普外科92例,肝胆科84例,肺病科76例,肝肾科10例,骨伤一科17例,骨伤二科24例,心病科32例,妇产科5例,内分泌科17例,五官科5例。 (3)病种方面:各种大手术后175例,脑出血92例,微创术30例,脑梗塞34例,颅脑损伤18例,复合伤、多发骨折10例,各种休克24例,呼吸衰竭 37 例,严重中毒28例,肺栓塞4例,大面积烧伤2例等。 (4)全年共抢救危重患者662人次,抢救成功率89%。 (5)全年共护理带呼吸机患者554人次,护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781人次,护理中心静脉置管 64 人次,

测CVP 86 次。 (6)为我院新项目开展,透析室CRRT提供护理支持4人次。 (7)通过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662例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没有发生纠纷及医疗事故,受到家属的好评。 二、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医疗质量是立院之本,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的关键,医疗护理质量与医疗安 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树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理念,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年来,我们严格病房管理,严格质控检查,提高服务意识,切实抓好护理工作质量。护士长每天进行检查,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急救药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等方面,进行评分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ICU是一个全封闭的科室,病人病情重,医疗费用高,家属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高,护理压力更大。注重培养护士的慎独的精神,加强工作责任心,克服畏难心理。教育大家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多理解病人及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任劳任怨,勇于奉献,并注意与家属的沟通交流,让家属知道我们对病人的关爱,让家属能够放心。一年来,我们克服困难,靠着良好的团队精神,顺利地按照护理部的要求把护理工作和服务工

2018年度ICU质控指标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 ICU患者收治率= ×100%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 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 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 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 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 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 ScvO2;初始乳酸高

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总结

重症医学科市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 项目工作汇报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就近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自20XX年8月开始,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市级医疗特色专科建设,现将医院的基本情况及科室近三年来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院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坐落在美丽的綦河之滨。始建于1940年,历经70余年的发展,始终秉承“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核心理念,现已建成为一所医院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并与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开展合作,成为其托管医院或教学指导医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承担着渝南黔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诊急救任务。医疗服务范围覆盖綦江全区并辐射到邻近的贵洲、巴南、江津、万盛等地,总服务人口超过200万。20XX年6月,医院被列为重庆市首批三甲医院建设单位。医院紧紧围绕建设三甲医院的总体方案,以打造渝南黔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强化医院管理及内涵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 二、专科概况 科室成立于20XX年,于20XX年成为重庆市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20XX年搬迁到新外科大楼,科室用房面积为1600平方米,设有28张监护病床,实际开放床位20张。拥有每张床配备完善的独立干湿分区吊塔系统和床旁监护仪,拥有迈瑞T8中央多参数监护仪15台,

进口高端有创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2台,进口微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1台,丹麦雷度BL800大型血气分析仪1台,床旁心肌损伤检测仪(AQT)1台,连续血液净化机(CRRT)2台,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工作站1套,纤维支气管镜1台,进口微量注射泵输注管理系统1套,进口输液泵14台,微量注射泵46台,亚低温治疗仪3套等先进设备。 专科团队建设:为全面推进科室“人本位”整体医疗的运行,促进科室长远发展,医院加大了优秀人才、成熟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满足科室的人员配备需求,使科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建设前全科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人,本科学历人:建设后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人,本科学历人,在职研究生1人。 学科带头人张文军:本科,副主任医师,急救部、重症医学科主任,重庆市卫计委重症医学质控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綦江区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3年,2000年组建急诊科,20XX年组建ICU,擅长重度创伤、急性中毒、各系统功能衰竭等各种危重病的救治。曾指挥20XX年同化煤矿事故的抢救工作、负责5·12地震的抢救工作。主持开展市级科研1项,区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4篇。 副主任李多:本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神经外科介入专委会成员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曾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南医院及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擅长多发创伤的急救与诊治,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组织开展市级科研1项,发表医学论文5篇。

重症医学科年质控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5年质控工作总结 在20XX-20XX年,我科从新成立的一个新兴科室逐渐发展成熟,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也从最初的一两人负责完成发展为全科室共同协作、协力管理科室质量,质量控制工作由每月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发展为每月发现问题、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效果的持续改进工作模式。5年来,我科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1、逐步建立健全了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及体系,形成了以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由护士长、质控医师等组成的质量控制体系。将质量控制工作分为了医疗质量、教学管理、院内感染管理、护理质量及其他综合质控等板块,每一板块由分设几类质量单元,每单元由不同人员担任质量控制员,每月定期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活动。并且,我科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总纲和标准,认真落实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各项核心制度,认真执行了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规程,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遵循PDCA 循环原理,实现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2、科室不断壮大发展,由13床扩展至20张开放床位,医师人数由7人增加至11人,护理人数由 3、改进了对合理用药、合理用血、危急值管理等项目的督查、分析方法,使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9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00%;住院患者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30%;并加强了对激素等药物合理使用的督查分析;合理用血率达到了100%,输血后评估率逐年上升,

至2015年,达到了100%。 4、对危重患者均进行了APACHEII评分,2014年前漏评现象较明显,对其进行专项检查整改后,2015年时,APACHEII评分率已达100%。 5、不断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加强病历质控工作,使我科病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住院病历甲级率≥95%,乙级病历率<5%,无丙级病历,晚出科病历少;每月均有疑难病例讨论,并对疑难病例进行了跟踪回访,将明确后结果记录于讨论记录本上。 6、院控感方面:全科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及巩固院控感相关知识,制定执行“金眼睛”方案,将最初高达%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至%VAP 感染率由最高、CAUTI、CR-BSI感染率≤6%;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不低于65%。 8、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90%,死亡率≤6%。 9、教学科研方面:我科逐步开展了深静脉穿刺、经皮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PICCO监测、PEG/PEJ 等新技术新项目,并立项了几项市级、区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