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6
逻辑学课堂练习题汇总(附答案)课堂练习题汇总1、下派干部中:有3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是山东人,2个是济南人,5个是研究生学历。
以上情况涉及了开现场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
那么,开现场会的全部人数是:(b)a、最少5人,最多12人b、最少7人,最多12人c、最少5人,最多14人d、最少7人,最多14人2、警员:“你为什么骑车拎人,对了交通规则?”骑车人:“我以前从没骑车拎人,这就是第一次。
”下述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b)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被告:“我没作案”b、母亲:“我已经说你按时回去,你怎么又晚回去一小时?”女儿:“你总讨厌放我的毛病。
”c、老师:“王琳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王琳“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老婆了吗?”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3、练习:画欧拉图3)、a印度地处亚洲b,亚洲国家c就是发展中国家d。
4)、小明a是个小学生,表姐既是中学生b又是三好学生c,他爸爸是工d。
?5)、知识a不外分为直接知识b和间接知识c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a、教育工作者b就是劳力劳动者c,劳力劳动者就是劳动者d。
?7)、鲁迅a就是了不起的革命家b、思想家c和文学家d?4、练:月亮:限制--十五的月亮错归纳---星球对?军队:管制----军区弄错概括----专政工具对?鲁迅:限制----青年鲁迅错归纳----中国作家对?物质:管制----无机物对概括----世界错?工人:限制-----石油工人对归纳-----工人阶级弄错?5、练:定义与否恰当,为什么?1)、过失犯罪就是由于某种过失而犯罪。
不对,同于反复?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不对,定义比喻的错误3)、真挚就是不伪善,伪善就是不真挚不对,定义驳斥,循于定义?4)、宗教信仰民主自由就是信仰某种宗教的民主自由。
不对,同于反反复复?5)、直径就是相连接圆周上任一两点的线。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恰当选项)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
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
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D.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E.它们具有不同的逻辑变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A.有些花是红的。
B.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只要甲来,乙就来。
E.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二判断下列判定的正误1.每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6.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7.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涂色的词语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5.(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王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的逻辑变项是 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4.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如果用真值表的形式计算(p∨q)∧p→ ¬q的真值,则该真值表应为五行六列。
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固有的逻辑关系。
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后得到SA-P,命题“SAP”换位后得到PIS。
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和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_;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即__肯定否定式__和__否定肯定式__。
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 PEM,结论为 SE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12.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演绎_推理、_归纳_推理和_类比_推理和回溯推理四类。
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表明其量项是全称的。
15. 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
16. 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的负命题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减了肥。
1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那么其前提都应是_A_命题。
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第二,推理有效。
19.命题按其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20.在逻辑结构上,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_对称性_关系。
练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事实,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
①如果鱼可不得,则熊掌可得②如果熊掌不可得,则鱼可得③如果鱼可得,则熊掌不可得④鱼和熊掌皆不可得2.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概念A就是概念B的()。
①属概念②种概念③交叉概念④矛盾概念3.以下哪项最能反驳“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这一论断()。
①非胎生的动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动物②没有见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③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④也许有的哺乳动物是胎生的4.监察局经过调查,发现该单位有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以下三个判断中不能确定其真假的判断是()。
ⅰ.该单位没有管理人员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ⅱ.该单位有的管理人员没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ⅲ.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都没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①ⅰ②ⅰ和ⅱ③ⅰ和ⅲ④ⅱ和ⅲ5.“甲厂生产的许多产品都是优质产品”这个直言判断的()。
①主项、谓项都周延②主项、谓项都不周延③主项周延而谓项不周延④主项不周延而谓项周延6.当“(p→q)→r”为假时,可知()。
①p一定为真②q一定为假③r一定为假④r一定为真7.以下哪项,与“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这一推理的逻辑结构一致?()①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 1 -②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
③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④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因此它是鸡。
8.“如果黄红是教师,那么他一定学过心理学。
”这一判断是从下面哪个判断中合乎逻辑地推出的()①一个好教师应该学习心理学②只有学习心理学的才可以作教师③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④黄红曾经说过她非常喜欢心理学9.“凡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要参加重考。
”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判断属于()。
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10.“年满18岁以上的人”这个概念可限制为()。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一、填空题1、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2、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3、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4、从真假条件考虑,当 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5、根据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6、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二、单项选择题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C、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常项不同,变项相同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A、MAPB、PAMC、MEPD、PIM4、“《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A、都是B、前者是而后者不是C、都不是D、前者不是而后者是5、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A、都是A判断B、a是A判断,b不是C、都不是A判断D、a不是A判断,b是6、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矛盾B、反对C、下反对D、差等7、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A、常项--量项B、太阳系--地球C、《鲁迅全集》—《药》D、亚洲—中国E、变项——支判断2、下列依据概念间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逻辑学试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p→q”中,逻辑常项是二、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不是具有某属性”来分析,“非法出版物”是概念。
3、按照对当关系,当“所有S不是非P”为真时,“所有S是非P”的逻辑值为。
五、与p∧q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为。
-六、由S A P换位推理,可得结论。
7、“马克思主义者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咱们要实事求是。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前提。
八、一个大前提为p∨q的有效推理形式,当结论为q时,小前提为。
九、在进行简单列举归纳推理时,可能犯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在SIP与SEP之间()(1)常项和变项都相同(2)常项和变项都不同(3)常项不同,变项相同(4)常项相同,变项不同二、当S与P为真包括于关系时()(1)SAP与SEP都真(2)SAP与SEP都假(3)SIP与SOP都真(4)SEP与SOP都假3、从概念间外延关系上看,“复合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为()(1)真包括关系(2)真包括于关系(3)交叉关系(4)同一关系4、通过减少“黑龙江大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将其外延扩大为“大学”这一概念,运用的逻辑方式是()(1)归纳(2)限制(3)概念(4)划分五、从命题的形式结构看,“他不是党员就是团员”是()(1)负命题(2)假言命题(3)联言命题(4)选言命题六、“教师讲课要生动的说法我不赞同,因为讲课又不是演出相声,用不着逗人发笑。
”这一议论()(1)违背同一概(2)违背矛盾律(3)违背排中律(4)不违背逻辑规律7、结论是必然性的推理为()(1)类比推理(2)直言三段论(3)简单归纳推理(4)科学归纳推理八、下列正确表达“演绎推理”(A)、“选言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这四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是()(1)(2)(3)(4)九、“只有熟悉错误,才能更正错误,他没有更正错误,可见他没有熟悉错误”。
这个假言推理是一个()(1)错误的否定前件式(2)错误的否定后件式(3)正确的否定前件式(4)正确的否定后件式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逻辑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生死:存亡A、真伪:对错B、好坏:优劣C、亲疏:长幼D、轻重:缓急正确答案:B2、风险:规避:损失A、老人:关爱:长寿B、军队:保卫:战争C、保险:购买:赔偿D、锻炼:加强:肥胖正确答案:D3、(1)(p→ q)→ (p∨q)和(2)(p→ q)→ (﹁q→ ﹁p)两个推理形式中,其是否有效的情况是________A、(1)(2)均有效B、(1)(2)均无效C、(1)有效,(2)无效D、(1)无效,(2)有效正确答案:D4、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心。
” 若上述判定为真,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A、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的日子就能过得舒心B、你的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C、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D、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正确答案:C5、树根:根雕A、竹子:竹排B、水泥:砚台C、纸张:剪纸D、陶土:瓷器正确答案:C6、对“共青团支部“作连续的限制,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中学的共青团支部B、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科大学的共青团支部C、共青团支部——大学的共青团员——工科大学的共青团员D、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员——大学生共青团员正确答案:B7、以“A而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A并且非BB、B并且非CC、B并且CD、A并且非C正确答案:B8、麦克风:话筒A、巧克力:糖果B、买单:结账C、引擎:发动机D、炒鱿鱼:解雇正确答案:C9、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都喜欢哲学。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则下列哪项一定不正确?A、有些学生喜欢哲学但不喜欢数学。
B、有些学生喜欢数学但是不喜欢哲学。
C、有些学生既喜欢哲学又喜欢数学。
D、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
普通逻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两个语句:(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祝福》是鲁迅的著作。
请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 )。
A.(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集合概念。
B.(1)(2)中的“鲁迅的著作”均为非集合概念。
C.(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D.(1)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2)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
2.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D )。
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B.人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C.城镇居民不是在农村居住的居民D.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3.“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三种”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规则,犯了(C )错误。
A.多出子项B.划分标准不同一C.划分不全D.子项相容4.“这辆汽车不是2009年设计完成的”中的“这辆”是(D )。
A.主项B.谓项C.联项D.量项5.“公务员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
”属于(A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6.“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学过逻辑”与“我们班有些同学没学过逻辑”之间是(C )关系。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从属关系7.当“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卵生的”假时,“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的真假状况是(C )。
A.真B.假C.真假不定8.以下哪个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法推理(D )。
A.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守纪律B.所有运动员都不是裁判员C.一部分同学完成了作业D.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工人9.在三段论“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因此,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中,小前提是(B )。
A.所有逻辑学家都是哲学家B.所有美学家都是逻辑学家C.所有美学家都是哲学家D.所有逻辑学家都是美学家10.三段论“有些浪漫诗是抒情诗,有些爱情诗是浪漫诗,因此,有些爱情诗是抒情诗”违背了规则(A )。
A.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B.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C.两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D.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然否定11.“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价廉”属于(B )。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逻辑学》练习题 ........................................................................... (1)第一章绪论............................................................................ .. (1)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3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1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20 第六章谓词演算............................................................................ ....................... 26 第七章模态逻辑............................................................................ ....................... 31 第八章归纳逻辑............................................................................ ....................... 35 第九章假说与侦查假设............................................................................ ........... 41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45 第十一章谬误............................................................................ ....................... 51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 54 练习题参考答案 ........................................................................... .. (62)第一章绪论............................................................................ (62)第二章命题的逻辑分析............................................................................ ........... 64 第三章命题推理的形式............................................................................ ........... 68 第四章真值表方法与命题演算........................................................................... 74 第五章传统谓词逻辑............................................................................ ............. 88 第六章谓词演算............................................................................ ....................... 95 第七章模态逻辑............................................................................ ..................... 103 第八章归纳推理............................................................................ ..................... 107 第九章假说与侦察假设............................................................................ ......... 110 第十章论证与论辩............................................................................ ................. 112 第十一章谬误............................................................................ ....................... 118 第十二章逻辑基本规律............................................................................ (121)《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思维形式结构 2.逻辑常项 3.逻辑变项二、选择题�� 1.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A. 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B.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C. 甲出国而乙不出国D. 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E. 甲出国乙也出国�� 2.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 3.逻辑学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工具性的科学。
逻辑学练习题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通过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题目一:推理判断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陈述:1. 所有猫都喜欢吃鱼。
2. 汤姆是一只猫。
3. 汤姆喜欢吃鱼。
题目二:逻辑关系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入合适的连词。
陈述:1. 彼得没有去上学,___他生病了。
2. 爸爸在家里,___妈妈去上班了。
3. 杰克想要吃苹果,___他去买了一些。
题目三:推理谬误以下是一组陈述,请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推理谬误,如果存在,请指出具体谬误的类型。
陈述:1. 所有人都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我不是人。
2. 如果A发生,则B发生。
B没有发生,所以A也没有发生。
3. 你喜欢吃苹果,所以你一定是个健康的人。
题目四:逻辑推理以下是一组陈述,请根据陈述进行逻辑推理。
陈述: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 今天下雨了。
结论:我会带伞。
题目五:逻辑迷题以下是一个逻辑迷题,请思考并给出答案。
问题:如果喜欢吃火锅的人都喜欢喝豆浆,那么喜欢喝豆浆的人是否一定喜欢吃火锅?以上是一些逻辑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任何问题,请多和他人讨论,共同解决,相信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祝你取得好成绩!。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一、填空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I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五种关系;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肯定;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全称;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判断不能换位, I 判断不能换质位;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S O P→S I P →P I S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 ;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 ,结论应为SOP ;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P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真;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你来而且他也来;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由外国人当经理,也能把企业搞好;19.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甲队必然能获冠军”真,可推出“甲队可能获冠军”真、“某甲必然不能获冠军”假;20.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小张必然考上大学”真,可推出小张必然不考上大学假, 小张可能考上大学真,小张可能不考上大学假;21.根据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22.如果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同时以否定,则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23.任何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部分组成的;24.反驳是由被反驳论题、被反驳论据和被反驳论证方法三部分组成的; 25.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对方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反论题的真实性,然后根据矛盾律,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的反驳方法;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来说明的;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廷方面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②非集合概念①集合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普通概念④负概念3.“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③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循环定义4.“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②发生定义①语词定义②发生定义③功用定义④关系定义5.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①逻辑常项②语言表达形式③变项④思维的内容6.“电大学生”与“共产党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①交叉关系;①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7.“国营企业”与“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②真包含于关系;①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8.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③思维形式→推理→归纳推理;①概念→判断→推理②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③思维形式→推理→归纳推理④回溯推理→类比推理→推理9.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判断中,“中国人”是①集合概念;①集合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否定概念④普遍概念10.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③所有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①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②所有语词都不表达概念③所有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④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11.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③矛盾关系;①交叉关系②反对关系③矛盾关系④真包含于关系12.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具有④交叉关系;①全同关系②全异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交叉关系13.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④同语反复;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14.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的关系有如下几种:“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这一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③划分不全;①子项相容②多出子项③划分不全④划分根据不同一15.如果把“虎”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东北虎”,则④限制和概括都正确;①概括正确,限制错误②概括和限制都错误③限制正确,概括错误④限制和概括都正确三、多项选择包括双项选择1.“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划有横线的概念是属于2 4;①集合概念②普遍概念③单独概念④肯定概念⑤否定概念2.下列各组概念在外延上具有反对关系有 1 2 3;①假言判断、选言判断②类比推理、归纳推理③间接推理、类比推理④单独概念、普遍概念⑤演绎推理、换质位法推理3.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这一划分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 2 ;①多出子项②划分不全③子项相容④混淆根据4.下列概念不能划分和限制的是 1 4 ;①泰山②着名逻辑学家③发展中国家④月亮⑤演绎推理5.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指示的推演关系,属于错误限制或错误概括的是2 3;①动物→哺乳动物→鲸②关系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④黄铜→金属→元素⑤科学家→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6.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1 2 3 5 ;①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②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③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④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⑤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7.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1 3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真包含于关系④交叉关系⑤全异关系8.当SAP真而SOP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应是1 3;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真包含于关系④交叉关系⑤全异关系9.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这一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4 5 ;①同语反复②循环定义③定义含混④定义过宽⑤定义过窄10.“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1 3 5;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⑤肯定概念11.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1 2 4 5;①三段论、间接推理②性质判断、简单判断③判断、推理④联言判断、复合判断⑤定义、逻辑方法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二一.填空: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 2.“所有的鱼都是水生物”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AP,其中逻辑常项是所有的、、、、是、、,变项是;3.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4.任何概念都有两个特征,即内涵和外延;5.普通逻辑研究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6.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是指,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 ;7.有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8.给概念下定义的常用的方法叫属加种差定义的方法;9.“虎”这一概念可以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华南虎 ;10.概括是将一个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限制是将一个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 11.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12.任何判断都有两个特征,即必须有所断定和必须有真假 ;13.性质判断是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个部分构成的;14.当SAP与SIP两判断都假时,S与P的外延具有全异关系;15.已知SOP假,根据对当关系,可推SAP 真、SEP假、SIP真;16.在性质判断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全程否定判断,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特称判断;17.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反对关系可以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18.在特定领域中,如果aRb真,那么bRa一定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19.在特定领域中,如果aRb真,并且bRc真,那么aRc真假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非传递关系;20.在“并非所有导电体都是金属”这一判断中,从周延性方面看,“导电体”是不周延的,“金属”是周延的;21.性质判断AEIO中,主项谓项都不周延的是I,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是O;22.三段论第三格形式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做主项,在小前提中做主项;23.运用假言易位推理,由qp←可以推出q→p ;p→,可以推出q←P 由q24.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O PM A SS O P25.推理是由前提、结论和推理形式三个部分组成的;26.推理的逻辑性是指推理形式有效;27.在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中,根据矛盾关系,可由真推假,也可由假推真;28.根据换位法规则, O 判断不能换位,“SAP”判断换位后得I判断;29.违反“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三段论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大项不当周延非小项不当周延;30.在三段论前提中, 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否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1.在三段论中,两个前提中有一特称的,结论必然特称;两个前提中有一否定的,结论必否定;32.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主项和小前提的谓项;33.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SIM ;34.联言推理有合成式和分解式两种形式;分解式的前提是联言判断合成式的结论是联言判断;35.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36.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37.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即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38.以p→q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如果得出的结论为q,那么,另一个前提则是P ;如果另一个前提为p,则得出结论为q;39.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P A MS O MS O P二、单向选择题1.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量项都不周延的是③特称肯定判断;①全称肯定判断②全称否定判断③特称肯定判断④特称否定判断2.“甲与已是同案犯”;这个判断是④关系判断判断;①性质判断②联言判断③选言判断④关系判断3.“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①SAP;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4“没有一个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SAP;A.SAP5.“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外延间为D.全异关系;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6.“围绕太阳运转的不都是行星;”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SAP7.与“并不是他既犯贪污罪又犯诈骗罪;”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C.他或者不犯贪污罪或者不犯诈骗罪;A.他不犯贪污罪也不犯诈骗罪 B.他或者犯贪污罪或者犯诈骗罪C.他或者不犯贪污罪或者不犯诈骗罪 D.如果他不犯贪污罪,那么他犯诈骗罪8.“联言判断”可以概括为B.复合判断;A.联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选言判断 D.负判断9.“优质商品不都是进口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D;SOP;A.SAP B;SEP C;SIP D;SOP10.与“世界上的国家不都是内陆国家”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是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A.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内陆国家B.世界上有的国家不是内陆国家C.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内陆国家D.世界上有的国家是内陆国家11.已知 SIP假,则 S与 P的外延关系为D;全异关系;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12.下列概念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B.真包含关系;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13.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真并且q假;A.p真并且q真真并且q假假并且q真假并且q假1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D.p)(;←)q∧qp→A.pp→q()→)∧qP∧→)(( B;pqC.pp→q∧←))(qqqp→∧)←)(( D.p15.“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具有A.反对关系;A.反对关系 B.下反对关系一步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16.复合判断由C.肢判断与联结词组成;A.主项和调项 B.前件与后件 C.肢判断与联结词 D.关系项与关系者项17.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C.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没学好外语但能出国C.学好外语但没能出国 D.没学好外语也没能出国18.既断定SIP真.又断定SOP真,则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19.运用假言易位换质推理,由P→q可以推出 D. pq→;A.P←q B.pq→q← C.qp→ D. p20.“肯定否定式’是 B.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A.相容选言推理 B.不相容选言推理C.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 D.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21.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津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22.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共同点是C.结论都是或然的;A.从一般到一般 B.前提蕴涵结论 C.结论都是或然的 D.从个别到一般23.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B.矛盾关系; A.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24.“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④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①有效的推理形式②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④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25.“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③p∨q→r ;①p∧q ②p∨q ③p∨q→ r ④p∨q→r26.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时,则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③p假q真 ;①p真q假②p真q真③p假q真④p假q假2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①P∨q;①P∨q ②p←q ③p→q ④p←→q28.“p←q”的等值判断是④q→p ;①p∨q ②p→q ③p → q ④q→p29.“p∧q”的等值判断是④p∨q;①p→q ②p←q ③p∧q ④p∨q三、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项、中项、大项分别为S、M、P,如P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3 4 5;①PAM ②MOP ③MAP ④POM ⑤PIM2.以“所有P是M”、“所有的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1 3;①所有的S不是P ②所有的S是P ③有的S不是P ④有的S是P ⑤没有S不是P3.当肢判断“p”、“ q”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12345;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 ←→q4.当“p←→q”为真时,则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125 ;①p真q真②p假q假③p真q假④p假q真⑤ p 假q真5.当p真q真时,下列复合判断为真的有12345;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6.已知“p∧q”为真,则4 5为假;①p→q ②p∨q ③p←q ④p←q ⑤p∨q 7.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3 4 5 ;①没有贪污腐化②构成犯罪③并非没有贪污腐化④末构成犯罪⑤贪污腐化8.以“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搞好党风”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1 2;①没有反腐倡廉②搞好党风③并非没有反腐倡廉④没有搞好党风⑤反腐倡廉9.以“如果受贿,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1 2;①受贿②末犯法③末受贿④犯法⑤并非没有犯法10.以“如果渎职,则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1 4;①渎职②没渎职③犯法④没犯法⑤并非没有犯法四、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学习要有股拼劲,但要注意身体;答:联言推理,p∧q2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答:必要条件假言推理,p←q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答:不相容选言推理 p∨q4.如果不努力进取,就会落在同伴的后边;答:充分条件假言推理,p→q5.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答:全称肯定判断;SAP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商品受欢迎或因物美价谦,或因款式新颖;这种衣服很受欢迎因物美价谦,所以,这种衣服的款式不新颖;答: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2.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没有违犯交通规则,所以,老李不会出危险;答: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3. 如果违犯交通规则,那么会出危险;老李出了危险;所以,老李违犯了交通规则; 答: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犯了“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4.“如果贪污受贿,那么不是好干部;老刘没有贪污受贿,所以,老刘是个好干部;”答: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5.“他的病或者因饮食不佳所致.或者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经查是饮食不佳所致,所以,不是因缺乏休息而造成的;”答: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6.凡三段论都有不同四个项,这个推理是不同四个项;所以,这个推理是三段论;答: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7.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答: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挺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8.“有的电大毕业生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我们单位有的同志是电大毕业生,所以,我们单位有的同志通过了全国律师考试;”答: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或答:违反“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的规则;9.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1 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2 违法行为是非正当行为;3 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已知判断“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的逻辑形式为SEP,则1、2、3三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分别为OS;已知判断与判断SIP是矛盾关系,进行对当关系推理可推出判断1;进行换位交替法推理可由已知判断推出判断2;但无怎样,由已知判断推不出判断310.“一个地区只有司法公正廉洁,才能有效惩治腐败;这个地区不能有效惩治腐败,所以,这个地区司法不公正廉洁;”答: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11.同时断定“所有的毕业生必须通过全部规定科目的考试”与“有的毕业生不必通过全部规定科目的考试”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答:这两个判断无论同真或同假都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因为二者是矛盾关系判断,同时断定二者为真,违反不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二者为假,则违反排中律;12.“某嫌疑人或者犯抢劫罪,或者犯故意杀人罪;已知他犯有故意杀人罪,所以,他没有犯抢劫罪;”答: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13.“凡报纸都是印刷品,凡报纸都是出版物.所以凡出版物都是印刷品;”答;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挺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或违反三段论第三格的规则: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14.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植物是生物”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A:并非有的植物不是生物B:所有生物是植物C:所有非生物不是植物设已知判断为SAP,则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PAS、ES,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15.“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合理施肥了,所以,这块地的庄稼一定长得好;”答: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犯了“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16.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答:“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17.“如果被告是故意犯罪,那么,应受到刑罚处罚,某人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某人不应受到刑罚处罚;”答: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18.“建筑工人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某甲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的,所以某甲是建筑工人;”答: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廷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廷”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或答:违反“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的规则;19 .“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块地的庄稼长得不好,所以,这块地没有合理施肥;”答: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因为违反“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犯了“由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逻辑错误;20.同时断定“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两个判断为真.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为什么答; 违反不矛盾律;因为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六综合题1.在某盗窃案的侦破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人都有作案嫌疑,后来进一步查明:A.如果甲和乙都是作案人,则丙不是作案人;B.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C.甲和丙都是作案人;问:乙和丁是否是作案人为什么答:乙与丁都不是作案人; 因为:由“甲和丙都是作案人;”根据联言推理可知甲是作案人,丙是作案人;已知丙是作案人,并且已知“如果甲和乙都是作案人,则丙不是作案人;”由两者可推出“并非甲和乙都是作案人”,而“并非甲和乙都是作案人”等值于“或者甲不是作案人,或者乙不是作案人”;由“甲是作案人”与“或者甲不是作案人,或者乙不是作案人”,可推出“乙不是作案人”;由“乙不是作案人”与“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可推出:“丁。
练习题(-)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任务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部革命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2、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3、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4、……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5、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6、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7、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个奇怪的逻辑。
8、帝国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9、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10、语法、逻辑、修辞、音韵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例示”题:‚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答:本题中的两个‚逻辑‛,均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玛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例子?A. 如果下雨,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的猫都怕水。
我的宠物是猫,它怕水。
C. 我昨天看到一只猫在游泳。
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这个水果是苹果,所以它是水果。
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有些狗是哺乳动物。
C. 没有狗是哺乳动物。
D. 有些狗不是哺乳动物。
3.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需要呼吸空气。
B. 有些人不需要呼吸空气。
C. 有些人需要呼吸空气。
D. 没有人需要呼吸空气。
4.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既是人又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逆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B. 如果明天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一。
C.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D. 如果昨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二、填空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的,即结论的真实性不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保证的。
8. 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该命题的真值。
9. 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是指任何命题要么_______要么_______,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10. 逻辑学中的“矛盾律”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谬误,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命题逻辑,并给出一个命题逻辑的例子。
14. 请解释什么是条件命题,并给出一个条件命题的例子。
15. 请解释什么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6. 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两个具体的例子。
17. 请论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逻辑变项是(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逻辑性质:对称性。
传递性。
4、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pvq)^p→-q的真值表,正确的真值表应该为(五行六列)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故有的逻辑关系,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得到(SAP,)SAP换质为(PIS)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主项、关系项、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该为(SAM)12、当且仅当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可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主项周延,量项是全称的。
15、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16、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的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能减肥)。
17、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
第二,推理有效。
19、非模态命题按是否包含其它命题可分为(简单、复合命题)20.、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对称性)关系。
22、当p、q均为假时,q^p为假,pvq为假,p→q真,p←q真。
23、在逻辑结构上,一个完整的定义是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联项)组成。
24、同素材的E命题和I命题是(不同真、不同假)的。
25、任何一个有效三段论有且只有(3个)不同的项,同一个三段论每个项都出现(2次)26、概括和限制都有极限,连续概括的极限是(范畴),而连续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请同学们一定要看书,这只是平时的课堂练习题,供同学们看书时参考。
课堂练习题汇总1、下派干部中:有3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是山东人,2个是济南人,5个是研究生学历。
以上情况涉及了开现场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
那么,开现场会的全部人数是:()A、最少5人,最多12人B、最少7人,最多12人C、最少5人,最多14人D、最少7人,最多14人2、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骑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
”下述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 )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被告:“我没作案”B、母亲:“我已经告诉你准时回来,你怎么又晚回来一小时?”女儿:“你总喜欢挑我的毛病。
”C、老师:“王琳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王琳“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老婆了吗?”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3、练习:画欧拉图•3)、A印度地处亚洲B,亚洲国家C是发展中国家D。
•4)、小明A是个小学生,表姐既是中学生B又是三好学生C,他爸爸是工D。
•5)、知识A不外分为直接知识B和间接知识C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A、教育工作者B是劳力劳动者C,劳力劳动者是劳动者D。
•7)、鲁迅A是伟大的革命家B、思想家C和文学家D•4、练习:•月亮:限制--十五的月亮•概括---星球•军队:限制----军区•概括----专政工具•鲁迅:限制----青年鲁迅•概括----中国作家•物质:限制----无机物•概括----世界•工人:限制-----石油工人•概括-----工人阶级•5、练习: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过失犯罪就是由于某种过失而犯罪。
•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3)、真诚就是不虚伪,虚伪就是不真诚4)、宗教信仰自由是信仰某种宗教的自由•5)、直径是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6)、所谓自行车是一种不借助于驾车者以外的力量来行使的车子•7)、资本家是剥削别人劳动的人。
6、划分是否正确:•1)、人民法院分为民事法庭、刑事法庭和经济法庭2)、自然界可分为非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3)、期刊分为月刊和季刊7、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2)二难推理最常见的基本形式是(复杂构成式)•3)证明三要素:(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4).直言命题由()、()、()和()四个部分组成。
•5).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是()命题,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是()命题。
•6).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则其逻辑形式是()。
•8、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由于有的狗咬人,所以所有的狗都咬人。
•2).因为有的律师是青年人,所以有的律师不是青年人。
•3).并非所有的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有的放火罪不是过失犯罪。
•4).并非有的样品不出售,所有并非所有的样品都不出售。
•9、单项选择题•1).如果两直言命题变项都相同,常项都不相同,那么这两个直言命题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2.)“参加这次公务员考试的不都是应届毕业生”与“参加这次公务员考试的都不是应届毕业生”这两个直言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 A.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C.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可以同假•3).甲、乙、丙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
”乙说:“我不会。
”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断定• 4.)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10、分析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正确,写出其推理形式;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
①有些行政官员不是党员,所以,有些非党员不是非行政官员。
②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所以,有些在科学上没有成就的人不是事业心很强的人。
③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的财产,不是犯罪分子个人的财产不是要没收的财产。
④有些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并非所有推理都不是演绎推理。
⑤有些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所以,并非有些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11、分析题:下列各直言三段论是否有效?为什么?⏹(1)这个推理是有效的推理,因为它遵守了推理规则,而有效的推理都是遵守推理规则的。
⏹(2)书是知识的海洋,《新编逻辑学教程》是书,所以,《新编逻辑学教程》是知识的海洋。
⏹(3)动物都需要空气,植物不是动物,所以,植物不需要空气。
⏹(4)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所以,所有的商品都有使用价值。
⏹12、下列三段论推理正确的是:()⏹A.所有物体都是有重量的,所有气体都是物体,所以,所有气体都是有重量的。
⏹B.无一天体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天体,所以,太阳是固定不变的。
⏹C.有些了解现场情况的是罪犯。
某甲了解现场情况,所以,某甲是罪犯。
⏹D.大多数四川人爱吃辣。
小卫不爱吃辣,所以小卫不是四川人。
⏹E.所有的学生都遵守学校的纪律,他遵守学校的纪律,所以,他是学生。
⏹13、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人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有办理财产保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对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然也是真的?()⏹Ⅰ.有中老年人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
⏹Ⅱ.有中老年人没有办理财产保险。
⏹Ⅲ.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A.Ⅰ、Ⅱ和ⅢB.仅Ⅰ和ⅡC.仅Ⅱ和ⅢD.仅Ⅰ和ⅢE.仅Ⅱ⏹14.有些音乐爱好者天生一副好嗓子,因此,有些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人成了音乐家。
⏹为了使上面这个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音乐爱好者成了音乐家。
⏹B.有些音乐家不是音乐爱好者。
⏹C.有些音乐爱好者不是音乐家。
⏹D.所有音乐家都是音乐爱好者。
⏹E.所有音乐爱好者都是音乐家。
⏹15、填空题:⏹1).有一个有效的直言三段论,其大前提是I命题,那么,这个直言三段论是第格式或格式。
⏹2).有一个有效的直言三段论,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这个直言三段论是第格式。
⏹3).有一个有效的直言三段论,其大前提是O命题,则这个直言三段论是第格式。
16、小张学习成绩好,或因学习方法正确,或因主观努力;小张学习成绩好,是因为学习方法正确;所以,小张学习成绩好,不是因为主观努力。
这个推理误用了“肯定否定式”,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规则2。
17、小江、小钟、小林3位同学住在宿舍里,借了3本书,《林海雪原》、《钟山风雨》《江水滔滔》三个人中小林对另一人说:“我借的《江水滔滔》,第一个字恰好是你的姓”。
⏹小钟说:“碰巧我们三个人借的书的第一个字是我们三个人的姓,而我们每一个人的书的第一个字与自己的姓不一样”。
⏹那么请问这三个人借的是哪一本书?⏹18、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2)、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3)、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4)、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A、1 )B、1 )2)3 )C、3)4 )D、1)3 )4⏹19、小李和朋友相约:“如果明天阳光灿烂,我就和你一起去踏青”。
据此,可以推出小李爽约的情形是()⏹A、如果明天阳光灿烂,小李的确和朋友一起去踏青⏹B、如果明天阳光灿烂,但小李没有和朋友一起去踏青⏹C、明天下雨,小李仍和朋友一起去踏青⏹D、明天下雨,小李没有和朋友一起去踏青20、一次逻辑学考试后,兰兰、晶晶、玲玲一起讨论考试成绩,兰兰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也能得100分。
”晶晶说:“我看兰兰能得100分,我不能得100分。
”玲玲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得不了100分。
”事实上,考试成绩出来后,证明她们三个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下述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玲玲说的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B、兰兰说的是真话,晶晶得了100分⏹C、晶晶说得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D、玲玲说的是真话,兰兰得了100分⏹21、某国家排球队有A、B、C、D、E、F六名队员,在长期训练和比赛当中,对他们六个人的配合做出了规律:⏹1)、B、D最好不同时上场⏹2)如果C上场,那么最好D也上场。
⏹3)如果A上场,那么最好B也上场。
⏹4)如果E和F同时上场,那么最好C也上场。
⏹现在,需要A和F同时上场。
请问在保持最佳阵容的时候,E该不该上场?为什么?⏹22、与“并非当且仅当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就一定是正确的”等值的判断是()⏹A、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B、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C、要么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要么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D、或者你认为事情是错误的,但它却是正确的,或者你认为事情是正确的,它却是错误的23、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
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
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 、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 、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 、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24、用真值表回答下列问题(此题书中答案有误,特此更正)当A 、B 中恰有一个为假时,某公司是否录用小黄?是否录用小林?A 、如果某公司录用小黄,那么就不录用小林。
B 、某公司没有录用小黄参考答案:令p 表示“某公司录用小黄”,q 表示“某公司录用小林”,则A 的逻辑形式为:p →⌝q ,B 的逻辑形式是:⌝p 。
这两者的真值表如下:按题意,表中第二行的逻辑值符合要求,即“-p ”与“ p →⌝q ”二命题恰有一个为假,(由真值表可知,第二行是p 真q 假);所以是某公司录用小黄,没有录用小林。
或者由“-p ”假可知,p 为真,由 p →⌝q 真,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可知-q 真,即q 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