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优化烙饼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8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确定分组形式教学形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按学生能力由低→高依次编号①②③④)教学过程小班特征活动预设引入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人有两大宝,你知道是什么吗?猜猜看。
(双手和大脑2.说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合大脑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好不好?二、创设情境,解读信息。
1.(板书:饼)饼,你吃过吗?吃过哪些饼呢?2.(板书:烙)“烙”,是指放在器物上烤熟的意思,烙饼是把饼放在器物上烤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烙饼问题。
三、自主探究,研究烙法。
探究双数张饼的最优烙法1.课件出示图:这位阿姨家今天来了好几位客人,阿姨要烙饼招待客人,我们一起帮阿姨烙饼好吗?你从图中读懂了哪些数学信息?(最多烙2张、两面都烙、每面3分钟)(1)烙一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呀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把一只手当饼,数学书当锅,一起演示烙的过程。
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
烙了计策?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2)烙两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呢?最快是什么意思?谁来演示?(3)为什么烙一张饼和烙2张饼的时间都是6分钟(一样多)呢?可以同时烙,同时烙有好处吗?“同时”这两个字用得好。
老师给他写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烙2张饼(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4)你可以将烙饼的过程写下来或画下来吗?试试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解决烙饼问题所采取的最优方案,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通过改善时空环境,实现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3.渗透抽象、推理、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饼问题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问题:烙1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2=6分钟)烙2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4=12分钟)(一锅可同时烙2饼)烙2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3×2=6分钟)时间会怎么变?(比12分钟短)为什么时间变短了?(可以同时烙,学生动作演示)2.小结:1个饼有2个面,需要2个位置;2个饼有4个面,需要4个位置;当一锅可以同时烙2饼时,4个位置正好可以2次烙,每面3分钟,需要6分钟板书: 2张饼 4个面,需要烙2次,每面3分钟 2×3=6(分钟)二、探索新知1.问题:烙3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尝试画一画,完成学习单内的表格。
2.反馈:(1)收集案例,比较哪种方法更省时?左图——饼只能一个一个烙。
右图——饼也可以一面一面烙。
对比后小结:二锅位烙饼,锅不空着,最省时间。
(2)说思路,巩固方法在3个饼的烙制过程中,有一个饼的烙法有点儿特殊,你能描述一下吗?1号饼和3号饼的烙法是,在同一锅位内完成,并且时间可以连续。
2号饼的正面,在第一次的3分钟内,在第二锅位里完成。
2号饼的反面,在第三次的3分钟内,在第一锅位里完成。
小结:正因为2号饼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在空间上是不同锅位的。
才能实现了一面一面的烙法。
(3)解决问题最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图或者表格说一说3张饼有(6)个面,需要(6)个空间位置,最少要烙(3)次,每次(3)分钟,共(9)分钟。
列式:3×3=9(分钟)板书: 3张饼 6个面,需要烙3次,每面3分钟 3×3=9(分钟)三、发现规律1.问题:(1)4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2)5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3)n个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同桌合作,边画图,边完成表格2.反馈:根据列表,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解决烙饼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饼一共有几个面?需要几个空间?提供这些空间需要烙几次?板书:_____张饼有____个面,需要____个空间。
烙饼问题问题导入烙饼。
(教材105页例2(l)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2)如果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女孩的妈妈要给一家i口人每人烙一张饼,烙饼的要求是“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2.解决问题(1)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烙一张正、反面各需3分钟,共需6分钟,烙3张共需6×3 = 18分钟。
方法二因为锅中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所以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先烙的两张因为是同时烙,所以需要6分钟,后烙的一张同样也需要6分钟,共需6+6 =12分钟。
方法三争取让锅中每次都烙两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3分钟),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3分钟),最后烙2号饼和3号饼的反面(3分钟),这种方法只需3×3=9分钟,具体情况如下图。
3.方法比较第一种方法本来可以一次烙两张饼的锅每次只烙了1张,既浪费了锅面的空间,又浪费了时间;虽然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节省了时间,但烙第三张饼的时候,还是浪费了空间和时间;只有第i种方法最合理,让锅中每次都烙两张饼,既充分利用了锅面的空间又节省时间。
所以,烙饼的最优方案是第三种方法。
4.解决问题(2)发现:当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时,烙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一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时间(烙一张除外)。
如:烙5张饼需要的时间:5×3=15(分),烙9张饼需要的时间:9×3=27(分)。
归纳总结无论烙多少张饼,只要保证每次都在锅中放两张饼,就能最节省时间。
如果烙饼的张数是双数,两张两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3张按“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去烙,最节省时间。
教案标题:8 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优化问题的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优化问题的概念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3. 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画图、列表等。
2. 提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优化问题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优化就是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2.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重要性。
三、烙饼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出示烙饼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 引导学生发现烙饼问题的特点,如时间限制、效率等。
3. 介绍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等。
4. 让学生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烙饼问题,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四、类似问题的解决(10分钟)1. 出示类似烙饼问题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如时间限制、效率等。
3. 让学生尝试用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优化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强调优化问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优化问题,如最短路径问题、最大收益问题等。
2.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了优化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优化问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烙饼问题是优化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涉及到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
在解决烙饼问题时,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以达到最优解。
烙饼问题公式及练习
1.烙饼问题公式:
总时间=饼数×2÷每锅的可烙的数量×烙每面的时间
当时间算出来不为整数时,采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如饼数为4,每一锅的只数为3时,根据公式,4×2÷3×1约=3分
2.深层意义:
烙饼问题只是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
其实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就是“优化问题”,也是被数学家华罗庚称作“运筹安排”的问题。
烙饼问题练习
1. 平底锅中,每次最多只能放2张饼,1张饼要烙2面,烙熟每个面需要2分钟,烙熟1张饼要_____分钟,烙熟2张饼最少要_____分钟,烙熟3张饼最少要_____分钟,烙熟4张饼最少要_____分钟.
查看答案
2. 王师傅用平底锅煎鱼,一次只能煎两条,每条鱼要煎两面,一面2分钟.如果煎3条鱼,最少需要_____分钟,煎4条鱼最少要_____分钟.
查看答案
3. 车子去加油,2个加油站,A车要7分钟,B车要8分钟,C车要9分钟,D车要4分钟,E车要2分钟,F车要5分钟,求最少加油和等候时间是_____分钟.。
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学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的《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优化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推理和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材章节是《数学广角优化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烙饼的最优解,需要学生通过推理和计算找到最优的烙饼方案。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推理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本质,能够运用推理和计算找到最优解。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烙饼模型,以及一些计算工具,比如计算器和纸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烙饼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以及解决方法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有5块烙饼,每次可以烙2块,如何才能使烙饼的总面熟最快?答案:先烙1和2,然后烙3和4,烙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
一、实际情境的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烙饼情境引入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际意义。
这个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实际情境中,我会向学生展示烙饼的过程,并提问他们如何能够使烙饼的总面熟最快。
这个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观察和推理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到烙饼的最优解。
在这个阶段,我会让学生观察烙饼的过程,并引导他们运用推理能力,找出烙饼的最优解。
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观察和推理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统筹优化——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筹优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统筹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统筹优化的概念。
2. 统筹优化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统筹优化的问题,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统筹优化的意义,并请学生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统筹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统筹优化的含义。
2. 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统筹优化的应用。
三、探究活动(15分钟)1. 向学生提出烙饼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得烙饼的时间最短。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找出最优的烙饼顺序。
3.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统筹优化问题,如:如何合理安排洗衣服的时间,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统筹优化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让学生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统筹优化的概念和解决统筹优化问题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体会统筹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统筹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统筹优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统筹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 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画图法或表格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究。
师:今天我们学习烙饼问题(板书课题)你烙过饼吗?今天我们的烙饼规则是这样的出示:一口锅最多烙两个饼每个饼要烙2面每面3分钟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预设:一次最多只能烙两个饼,而且两面都要烙,每个面都要烙3分钟。
师:一次可以烙3个饼吗?可以烙一个饼吗?预设:每次只能烙一个或者两个饼。
(1)烙一张饼师:烙一个饼最短需要几分钟?怎么烙?预设:6分钟,正面烙一次,反面烙一次师:6分钟,你是怎么算的?预设:2×3师:这里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预设:2表示两个面。
师:是的,正面烙一次3分钟,反面烙一次3分钟,也就是说烙了两次。
3呢?预设:表示每面需要3分钟。
师:也可以说每次需要3分钟。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这样记录,第一次正面,第二次反面,烙了两次,2×3=6分钟(2)烙两张饼师:那两个饼呢?至少需要几分钟?怎么烙?烙几次?预设1:先烙两个饼的正面,再烙两个饼的反面。
预设2:两个饼的正面先烙,一次要3分钟,再烙两个饼的反面,一次也要3分钟,所以是6分钟。
师:我们也把它记录下来,第一次两个饼的正面,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正1正2,两个饼的反面就是反1反2。
师:都要6分钟,为什么多了一个饼,时间是一样的呢?总结:没错,因为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个饼。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