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由微创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作用
- 格式:pptx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25
胰腺癌放疗副作用,治疗方法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侵犯胰腺的头部或尾部。
放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辅助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放疗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下面介绍胰腺癌放疗副作用、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放疗副作用1. 消化道反应:放疗引起的副作用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
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此外,放疗还可能引起口腔溃疡、咽喉炎等问题。
2. 皮肤反应:如果放疗治疗区域接近皮肤表面,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
3. 疲劳: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可能会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
4.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某些类型的放疗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贫血等问题。
二、治疗方法针对胰腺癌放疗副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胰腺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采用抗恶心药物进行治疗。
2. 饮食调整: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饮食调整非常重要。
应当尽量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并且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缓解消化道反应。
3. 皮肤保护:如果患者发生放疗相关的皮肤反应,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如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涂抹保湿剂、避免使用肥皂等,有助于缓解不适。
4. 休息调整:在放疗期间,患者应当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疲劳感。
三、注意事项1. 进行医学监控:在放疗过程中,患者应当定期进行医学监控,包括体温、血压、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
2. 合理的生活方式: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应当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积极配合医生: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营养、休息等方面的调整,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放疗治疗。
4. 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应当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微创时代胰腺肿瘤的诊治策略周育成;夏涛;牟一平【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22(34)8【摘要】胰腺恶性肿瘤诊断困难,预后极差,是当今的“癌中之王”。
外科手术切除曾经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增强CT则是诊断和评估可切除性的依据。
随着不断微创外科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或机器人下完成,外科已进入微创时代。
胰腺肿瘤的诊断也日新月异,如超声已经从显像发展到内镜超声显像及穿刺活检,并可测定弹力比,预测化疗敏感性。
随着对胰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胰腺外科医师认识到胰腺肿瘤类型众多,并非所有的肿瘤都是胰腺癌。
对不同类型和病期的胰腺肿瘤,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除了经典的标准术式,对于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可采取功能保留术式,保证术后生活质量。
对局部进展期或晚期病例,积极实施新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可望降期或转化后手术。
因而,在微创时代,我们倡导胰腺肿瘤的诊治策略应该基于“以微创为核心”多学科合作(MDT),进行精准评估。
可手术者,尽可能微创手术;不适宜手术的,仍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争取转化后手术。
【总页数】5页(P456-460)【作者】周育成;夏涛;牟一平【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胰外科)/浙江省胃肠病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全国院长和专科主任重视: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打破百年传统的临床诊治方法。
全球内镜与微创医师已形成一个新的医师群体2.全国院长和专科主任重视: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打破百年传统的临床诊治方法。
全球内镜与微创医师已形成一个新的医师群体3.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受到全国院长和专科主任重视: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打破百年传统的临床诊治方法。
全球内镜与微创医师己形成一个新的医师群体4.全国院长和专科主任重视: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内镜微创医学引发全球临床诊治技术革命,打破百年传统的临床诊治方法。
胰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薛瑞华刘荣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约95%的胰腺癌为导管细胞腺癌,其具有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疗效欠佳、预后差等特点,病死率接近100%,总体5年生存率小于5%㈣。
为提高疗效,各学科专业技术不断进步,外科技术逐渐提高,化疗药物层出不穷,放疗也有不少新进展,还有很多治疗方案以及各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都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然而,各种治疗方式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望治愈胰腺癌的手段。
胰腺癌手术指征包括:(1)肿瘤局限或仅直接侵犯胆总管、十二指肠、脾脏、胃等,可一并切除者。
(2)肿瘤与周围大血管如腹腔干、肝静脉、门静脉、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相邻,但并未侵犯。
(3)无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4)无腹膜种植或肝脏等其他远处转移H。
随着手术技术,特别是胰腺专科技能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对部分侵犯重要血管的胰腺癌进行根治性切除成为可能,肿瘤累及门静脉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在胰腺专科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酗J。
胰腺癌手术禁忌证:(I)肿瘤明显包绕、侵犯主要血管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根部及其分支者。
(2)侵犯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腔狭窄长度>5c m。
(3)血管腔闭塞。
(4)肿瘤远处器官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伴有血管周围淋巴结融合r7】。
胰腺癌手术后并发症众多,但以胰瘘、腹内出血、腹腔脓毒症和肝功能衰竭为主。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 r ea t oduodenect om y,PD)。
适用于肿瘤位于胰头,无肝门、腹腔动脉干周围、肠系膜根部及远处的淋巴结转移,无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下腔静脉的侵犯,未侵及或只是局部侵及门静脉,无脏器转移者。
其切除范围包括:远端胃、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胆总管下段、胆囊、肠系膜血管前方的胰腺组织,胰头,胰腺切缘距病灶2~3cm,廓清周围淋巴结。
(2)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yl or us—pr eser vi ngpancr eat oduode ne ct om v,PPPD)。
关于腹膜的知识点总结腹膜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了解腹膜的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腹膜的结构、功能、疾病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腹膜的结构腹膜主要由两层组成,即腹膜腔膜(parietal peritoneum)和腹膜脏层(visceral peritoneum)。
腹膜腔膜覆盖在腹腔壁和盆腔壁上,而腹膜脏层则包绕着腹腔内的各种脏器。
两层腹膜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称为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其中含有少量的腹水,以减少腹腔内脏器相互摩擦的问题。
腹膜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
在腹膜腔膜和腹膜脏层之间的腹膜间隔(mesentery)上,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这些血管和淋巴管将腹腔内器官与体壁相连,保证了器官的正常功能。
二、腹膜的生理功能1. 保护器官:腹膜为腹腔内的器官提供了保护作用,防止了器官受到外力的直接损伤。
此外,腹膜脏层还能分泌出腹膜液,使得腹腔内器官之间不会因为摩擦而受到损伤。
2. 调节代谢:腹膜液中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以为腹腔内器官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3. 免疫功能:腹膜腔内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可以对进入腹腔的病原体进行识别和排除,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4. 支持作用:腹膜间隔和腹膜腔腔中的腹水可以支持腹腔内的器官,维持其正常生理位置和运动功能。
三、腹膜疾病1. 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膜脏层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于腹腔内感染、创伤或手术后感染等原因引起。
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的腹痛、发热、腹膜摩擦音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腹膜脏层粘连、穿孔和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2. 腹膜转移瘤: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等都可能发生腹膜转移,使腹膜脏层面临着恶性细胞的浸润和破坏。
3. 腹膜纤维化:腹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也可能导致腹膜纤维化,严重时会引起腹腔内器官的粘连和功能障碍。
4. 腹膜透析相关疾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腹膜炎、腹膜纤维化、腹膜渗出等并发症。
㊃8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1.027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与脻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分析王涛,常莹,王钢,李永利,雷达ә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二科,陕西宝鸡721008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 R AM P S)与脻体尾切除术(D P S)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㊂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86例胰体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选术式不同分为L R AM P S组(40例)和D P S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㊁术后预后情况等㊂对两组随访至2022年12月,分析两组生存情况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㊂L R AM P 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 P S组(P<0.05),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评分低于D P S组(P< 0.05),R0切除率高于D P S组(P<0.05)㊂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对两组随访6~54个月,L R AM P S组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显著低于D P S组(P<0.05)㊂L R AM P S组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D P S组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L R AM P S组术后18㊁24㊁36㊁48㊁54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D P S组(P<0.05)㊂结论 D P S与L R AM P S治疗胰体尾癌的近期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但L R AM P S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㊂在长期预后方面,L R AM P S较D P S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间,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㊂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脻体尾切除术;胰体尾癌;疗效中图法分类号:R657.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1-0118-05A n a l y s i s o n e f f i c a c y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a d i c a l a n t e r o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a n d d i s t a l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a n d t a i l c a n c e rWA N G T a o,C HA N G Y i n g,WA N G G a n g,L I Y o n g l i,L E I D aәS e c o n d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 P a n c r e a t i c a n d S p l e n i c S u r g e r y,B a o j i M u n i c i p a l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B a o j i,S h a a n x i72100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a d i c a l a n t e r o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n e c t o m y(L R AM P S)a n d d i s t a l 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 n e c t o m y(D P S)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a n d t a i l c a n c e r.M 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i n68c a s e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a n d t a i l c a n c e r t r e a t e d i n t h i s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u n e2018t o J u n e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40c a s e s)a n d t h e D P S g r o u p(46c a s e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s u r g i c a l m e t h o d s c h o s e n b y t h e p a t i e n t s.T h e s u r g i c a l s i t u a-t i o n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r o g n o s i s e t c.w e r e 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u n t i l D e c e m b e r2022.T h e s u r v i v a l s i t u a t i o n i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a s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 T h e b o t h g r o u p s s u c-c e s s f u l l y c o m p l e t e d t h e s u r g e r y w i t h o u t t h e d e a t h d u r i n g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T h e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e e d i n g v o l u m e o f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D P S g r o u p(P<0.05),t h e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V A S) s c o r e s a t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24h i n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D P S g r o u p(P<0.05),a n d t h e R0i n c i s i o n r a t e i n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D P S g r o u p(P<0.05).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t o t a l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r a t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f o r6-54m o n t h s,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a n d l i v e r m e t a s t a s i s r a t e i n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D P S g r o u p(P<0.05).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m e d i a n s u r v i v a l t i m e i n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a s18.5m o n t h s a n d12.2m o n t h s i n t h e D P S g r o u p,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T h e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s i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18,24,36,48,54m o n t h s i n t h e L R AM P S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D P S g r o u p(P<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 a r e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s h o r t-t e r m p r o g n o s i s b e t w e e n t h e D P S s u r g e r y a n d L R AM P S g r o u p f o r t r e a t i n g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a n d t a i l c a n c e r,b u t L R AM P S c o u l d r e d u c e t h e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e e d i n g v o l u m e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i n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I n t e r m s o f l o n g e r p r o g n o s i s,L R AM P S h a s a b e t t e r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t h a n D P S,w h i c h c o u l d e f-作者简介:王涛,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l e i d a l e i d a l e i d a@163.c o m㊂f e c t i v e l y p r o l o ng th e p a ti e n t 's s u r v i v a l p e r i o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a t i e n t 's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a n d i m pr o v e t h e p a t i e n t 's p r o gn o s i s .K e y wo r d s :l a p a r o s c o p e ; r a d i c a l a n t 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 d i s t a l p a n c r e a t i c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a n d t a i l c a n c e r ; e f f i c a c y胰腺癌是消化外科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病死率位居所有肿瘤的首位[1]㊂目前临床上20%~30%的胰腺癌发生在胰体尾部,由于胰体尾癌较胰体癌位置更加隐匿,且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大部分胰体尾癌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导致患者预后差[2]㊂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体尾癌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能否达到理想的根治手术状态,即能否达到R 0切除[3]㊂脻体尾切除术(D P S )被认为是治疗胰体尾癌常用的标准术式之一,但该术式的R 0切除率尚不能让人满意,患者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从而影响患者远期预后[4]㊂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 R AM P S )通过充分暴露G e r o t a 筋膜,并将其及与之邻近的肾前脂肪囊㊁左侧肾上腺进行完整切除,以降低术后腹膜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率,提高R 0切除率[5]㊂近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引导下行L R AM P S 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备受外科医师及临床患者青睐[6]㊂但目前关于L R AM P S 与D P S 在治疗胰体尾癌方面的效果,临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㊂为此,本研究将回顾性对比分析L R AM P S 与D P S 治疗胰体尾癌的近远期效果,为日后胰体尾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胰体尾癌患者86例㊂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胰腺癌诊疗指南“[7]相关诊断标准;(2)术中病理探查无腹腔转移,可手术切除;(3)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体尾腺癌;(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可随访㊂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术中探查癌细胞已发生远处转移,无法完成根治切除治疗;(3)患者自行放弃治疗或中途转院㊂86例患者中40例行L R AM P S 治疗(L R AM P S 组),46例行D P S 治疗(D P S 组)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 S A )分级㊁合并症㊁肿瘤最大径㊁术前糖类抗原(C A )19-9水平㊁术前癌胚抗原(C E A )水平㊁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见表1㊂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S 2017-021-018)㊂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 /n 或n (%)或x ʃs )组别n男/女A S A 麻醉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年龄(岁)L R AM P S 组4022/1815(37.50)15(37.50)10(25.00)10(25.00)11(27.50)8(20.00)45.26ʃ2.02D P S 组4623/2314(30.43)14(30.43)18(39.13)8(17.39)10(21.74)8(17.39)45.20ʃ2.13χ2/t 0.2141.9460.7480.3850.0960.133P0.6430.3780.3870.5350.7560.894组别n肿瘤最大径(c m )术前C A 19-9(μg /L )术前C E A (U /m L )临床分期T 1期T 2期T 3期L R AM P S 组404.62ʃ0.6312.52ʃ1.3670.56ʃ5.2615(37.50)12(30.00)13(32.50)D P S 组464.70ʃ0.7212.78ʃ2.5269.82ʃ6.9814(30.43)18(39.13)14(30.43)χ2/t 0.5440.5830.5480.857P0.5870.5620.5840.6511.2 方法1.2.1 D P S 组 行D P S 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从左侧肋缘处行20~30c m 斜切口入路,采用超声刀离断胃结肠韧带,游离脾胃韧带及脾结肠韧带,下推横结肠,将胃后壁及胰腺粘连处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胰腺,观察肿瘤是否侵犯临近组织㊂切开胰腺上缘处,充分显露腹膜,并游离肿瘤左侧脾动脉,然后切开后腹膜,并沿组织间隙向上分离,将胰静脉充分显露㊂若游离过程中遇到血管则采用肽夹或生物夹进行夹闭止血㊂当出现肿瘤与胰动静脉难以分离的情况时,应先将胰动静脉与胰体部近端间隙进行分离,然后采用钛夹夹闭离断胰动静脉,在位于病灶右侧约1c m 处采用内镜切割闭合器自脾血管后方离断近端胰体直至胰尾部,采用超声刀离断脾周韧㊃91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1带,切除脾脏,并对脾门淋巴㊁脾动脉邻近淋巴结及胰腺下缘淋巴结进行清扫,切除整块标本,并立刻将标本送至活检㊂冲洗止血,并在胰腺断面及脾窝处放置硅胶引流管㊂术后行营养支持㊁预防感染及抑酸等治疗,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㊁血生化㊁凝血指标及引流液情况,术后未出现胰瘘㊁感染及引流液<20m L/d时,可拔除引流管㊂1.2.2 L R AM P S组行L R AM P S治疗,患者取头高脚低平卧位,分开双腿,左侧略垫高㊂行5孔法施术,于脐缘下方处作1c m切口为观察孔,穿刺10mm T r o c a r;选取右侧平脐腹肌外缘处为主操作孔,穿刺12c m T r o c a r;并以左侧平脐腹肌外缘处及两侧腋前线肋弓下2c m处作为副操作孔,分别置入10mm T r o c a r和2c m T r o c a r㊂明确腹腔镜置入位置后,常规建立气腹,探查肿瘤是否出现远处转移,采用超声刀游离脾结肠韧带和胃结肠韧带,打开小网膜囊,观察肿瘤位置㊁大小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观察肠系膜上动脉㊁腹腔干动脉分支㊁腹主动脉周围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㊂先游离胰腺下缘,于肠系膜上静脉㊁结肠系膜根部水平置入腹腔镜,采用E n d o-G I A将胰腺切断,并取断端处组织行快速病理活检,明确切缘阴性后,从右向左切断胰动静脉并采用钛夹夹闭止血㊂继续上行游离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将肝总动脉悬吊,清扫肝区㊁腹腔干周围淋巴组织,并达到腹主动脉水平㊂将脾肠韧带进行分离,切断胃端血管及胃网膜左血管至脾上缘,采用钛夹夹闭㊂游离远端胰腺组织并推向左方,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并扩大腹主动脉左侧腹膜后㊁下腔静脉㊁左肾前筋膜㊁左肾静脉前方㊁左肾上腺静脉后方等组织㊂切除左侧肾上腺,并切断左侧肾上腺动静脉㊁脾膈韧带㊁脾肾韧带㊂对于已经侵犯了血管的胰腺癌,则连同血管一起完整切除整块组织,并立刻装入标本袋送至活检,并退出腹腔镜㊂术后处理方法与D P S组相同㊂1.3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R0切除率㊁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胰瘘㊁乳糜瘘㊁腹腔出血㊁胃排空障碍㊁腹水㊁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㊂(2)术后疼痛:术后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V A S评分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感越明显㊂(3)近期预后情况: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 E-C I S T)[8]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 R)㊁部分缓解(P R)㊁稳定或无变化(S D)㊁进展(P D)㊂C R:病灶完全消失且维持时间>4周;P R:瘤体较治疗前缩小> 30%且维持时间>4周;S D:肿瘤体积增大不足20%或缩小不足30%,且无新病灶出现,并维持>4周; P D:肿瘤体积增大>20%并出现新的病灶㊂总有效率(R R率)=(C R例数+P R例数)/总病例数ˑ100%㊂1.4随访情况对两组随访至2022年12月,获得随访时间为6~54个月㊂患者生存时间为手术至随访截止时间或死亡时间㊂记录两组术后6㊁12㊁18㊁24㊁36㊁48㊁54个月的生存率㊂1.5质量控制手术均由本科室操作熟练的1名主任医师指导完成,患者围术期㊁术后及随访期数据的收集均由本科室主治医师协助完成㊂1.6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 i s h e r确切概率法;采用L o g-r a n kχ2检验比较两组生存时间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㊂L R AM P 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 P S组(P<0.05),术后24h V A S评分低于D P S组(P<0.05),L R AM P S组R0切除率高于D P S 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2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两组R 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两组手术情况比较[xʃs或n(%)]组别n手术时间(m i n)术中出血量(m L)R0切除术后胰瘘乳糜瘘L R AM P S组40356.23ʃ8.25345.25ʃ8.5638(95.00)2(5.00)1(2.50)D P S组46354.52ʃ9.23398.25ʃ10.2535(76.09)1(2.17)2(4.35)t/χ20.900-26.1285.9640.5070.015P0.371<0.0010.0150.4760.902组别n腹腔出血胃排空障碍腹水腹腔感染V A S评分(分)住院时间(d)L R AM P S组402(5.00)1(2.50)3(7.50)1(2.50)4.25ʃ0.3617.52ʃ3.23D P S组461(2.17)3(6.52)4(8.69)2(4.35)6.85ʃ0.9318.56ʃ3.26t/χ20.0260.1370.0370.015-16.621-1.482P0.8720.7110.8450.902<0.0010.142㊃02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表3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n C R P R S D P D R RL R AM P S组4022(55.00)10(25.00)4(10.00)4(10.00)32(80.00) D P S组4618(39.13)16(34.78)7(15.22)5(10.87)34(73.91)χ22.1660.9710.5220.0490.444 P0.1410.3240.4700.8240.5052.3两组随访结果比较对两组随访6~54个月,其中L R AM P S组共36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率为90%;D P S组共4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率为86.96%㊂L R AM P S组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显著低于D P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4㊂2.4两组远期存活率及生存期限比较 L R AM P S 组术后18㊁24㊁36㊁48㊁54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D P S 组(P<0.05),L R AM P S组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D P S组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 o g-R a n k=4.986,P=0.005)㊂见表5㊂表4两组随访结果比较[n(%)]组别n肝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L R AM P S组365(13.89)4(11.11)9(25.00) D P S组4015(37.50)6(15.00)21(52.50)χ25.4470.0265.997P0.0200.8720.014表5两组远期存活率比较[n(%)]组别n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术后24个月术后36个月术后48个月术后54个月L R AM P S组3635(97.22)32(88.89)28(77.78)25(69.44)22(61.11)15(41.67)12(33.33) D P S组4036(90.00)32(80.00)22(55.00)16(40.00)12(30.00)8(20.00)6(15.00)χ20.4211.1264.3686.6127.4187.4047.577 P0.6480.2890.0370.0100.0060.0060.0063讨论胰体尾癌由于生理解剖位置特殊,难以被早期发现,导致大部分患者首诊时已是局部晚期,因此临床上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9]㊂D P S是目前治疗胰体尾癌的标准术式,但D P S在探查腹腔大血管及胰腺切除前,会接触脾脏和胰腺,且肿瘤常累及脾脏,在切割肿瘤时极易引起大出血,手术风险较高[10]㊂此外,D P S操作时由于受胰腺后侧平面阻挡,导致术野受限,操作时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并会导致淋巴结清扫不足,从而引起腹膜出血及后腹膜癌细胞残留,增加患者手术风险及术后复发风险[11]㊂L R AM P S是在腹腔镜引导下从胰头一侧向胰体尾进行的术式,在手术早期夹闭脾脏血管,这样不仅避免手术过程中大出血,而且能减少癌细胞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外力压迫而发生血道转移的可能[12]㊂本研究结果显示, L R AM P 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 P S组(P<0.05),术后24h V A S评分低于D P S组(P<0.05),表明与D P S相比,L R AM P S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创伤㊂本研究L R AM P S组R0切除率高于D P S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D P S切除组织时是逆行操作,无标志性解剖结构可循,导致脾静脉及相关血管难以清晰显露,且胰体尾癌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及血管,同时左侧肾上腺也容易被肿瘤侵犯,D P S逆行切除难以清楚显示胰后界面,导致难以完整切除肿瘤组织[13]㊂而L R AM P S切除顺序是自胰头一侧向胰体尾,先将胰腺颈部切断,并从胰动静脉根部切断血管,若患者经超声㊁C T或M R I检查明确存在胰腺癌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且肿瘤浸润到胰腺的浅层或深层胰周组织或胰腺远端㊁门静脉下段㊁肠系膜上动脉㊁肝总动脉及其分支㊁十二指肠降段㊁近端胃部㊁胃网膜等区域则需要对其行浅层及深层清扫㊂其中浅层清扫为从肾静脉㊁肾上腺筋膜前方㊁肾前筋膜后方整块切除胰体尾,深层清扫为从膈肌角㊁肾前筋膜后方㊁腹后壁肌肉前方㊁左肾上腺及周围组织连同胰体尾部整块切除㊂以上两种清扫方式有效提升了R0切除率[14]㊂另外,本研究中L R AM P S组R R率为80.00%,D P S组为73.91%,两组R 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在短期内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避免肿瘤快速增长㊂胰体尾癌患者远期预后与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降低胰体尾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对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升患者存活率具有积极的意义[15]㊂胰体尾癌常见的复发情况为肝转移㊁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等[16]㊂本研究中L R AM P S组术后复发率为㊃12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25.00%,D P S组术后复发率为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 R AM P S组肝转移率低于D P S组(P<0.05),研究结果与聂晓涵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与D P S相比,L R AM P S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肝转移率㊂这可能与L R AM P S提倡的模块化切除理念,通过尽可能提高组织完整切除率,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关㊂本研究结果显示, L R AM P S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D P S组(P<0.05),且L R AM P S组术后18㊁24㊁36㊁48㊁54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D P S组(P<0.05)㊂Z H A N G等[18]发现,与D P S相比,L R AM P S安全可行,且能有效提高生存率㊂有研究报道,基于R AM P S理念对胰体尾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为局部晚期胰体尾癌患者提供手术的可能,增加患者手术根治切除机会,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13]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L R AM P S能最大限度确保病灶完整切除,降低了胰体尾癌阳性切缘率,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复发,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19]㊂综上所述,D P S与L R AM P S治疗胰体尾癌的近期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但L R AM P S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㊂在长期预后方面, L R AM P S较D P S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㊂参考文献[1]王进峰,邓顺,贺卓,等.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癌中的应用(多中心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35(3):140-145.[2]杨明,吴河水.胰腺体尾部癌新辅助治疗后施行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7):624-626.[3]叶勇,伍远维,李俊龙,等.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在早期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疗效[J].肝胆外科杂志,2022,30(1):64-68.[4]伊力旦㊃热合曼,聂晓涵,冷坤增,等.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2,14(1):44-48.[5]T A K A G I K,UM E D A Y,Y O S H I D A R,e t a l.A s y s t e m-a t i c r e v i e w o f m i n i m a l l y i n v a s i v e v e r s u s o p e n r a d i c a l a n t e-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f o r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e r[J].A n t i c a n c e r R e s,2022,42(2):653-660.[6]T A N G W,Z HA N G Y F,Z HA O Y F,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v e r s u s o p e n r a d i c a l a n t 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 f o r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I n t J S u r g,2022,52(2):25-28.[7]D A V I S C H,S P I N R A D M,B E N I N A T O T,e t a l.R a d i c a la n t 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R AM P S): d o e s a d r e n a l e c t o m y a l t e r o u t c o m e s[J].H P B(O x f o r d), 2023,25(3):311-319.[8]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 E C I S T[J].循证医学,2004,2(2):85-90.[9]K I M H S,HO N G T H,Y O U Y K,e t a l.R a d i c a l a n t e-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R AM P S)v e r s u s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d i s t a l p a n c r e a t e c t o m y f o r l e f t-s i d e d p a n c r e-a t i c c a n c e r:f i n d i n g s o f a m u l t i c e n t e r,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p r o-p e n s i t y s c o r e m a t c h i n g s t u d y[J].S u r g e r y T o d a y,2021,51(11):1775-1786.[10]Z HA N G H,L I Y,L I A O Q,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m i n i m a li n v a s i v e v e r s u s o p e n r a d i c a l a n t 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s p l e n e c t o m y(R AM P S)f o r p a n c r e a t i c d u c t a l a d e n o c a r c i-n o m a:a s i n g l e c e n t e r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S u r g E n-d o s c,2021,35(7):3763-3773.[11]陈凯,王琦,高红桥,等.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安全性与有效性的M e t a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9):665-671.[12]陈庆民,贾宝兴,王英超,等.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实用肿瘤杂志,2019,34(4):294-297. [13]沈璟,高绥之,白思嘉,等.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手术安全性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 2019,34(4):297-301.[14]周陈杰,王杰钦,张健民,等.腹腔镜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24(5):324-327.[15]WA T A N A B E G,I T O H,S A T O T,e t a l.L e f t k i d n e y m o-b i l i z a t i o n t ec h n i q u ed u r i n g r a d i c a l a n t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R AM P S)[J].L a n g e n b e c k A r c hS u r g,2019,404(2):247-252.[16]张卫,张建伟,车旭.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现状与展望[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4):245-252.[17]聂晓涵,耿诚,程坤,等.根治性顺行性模块化胰脾切除术与传统胰体尾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经验[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9):646-650.[18]Z HA N G G,K A N G Y,Z HA N G H,e t a l.R o b o t i c r a d i c a la n t e g r a d e m o d u l a r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R AM P S)v e r-s u s s t a n d a r d r e t r o g r a d e p a n c r e a t o s p l e n e c t o m y(S R P S): s t u d y p r o t o c o l f o r 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T r i-a l s,2020,21(1):306-307.[19]杜波,周泉宇,王志旭,等.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腺癌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9,21(7):400-404.(收稿日期:2023-03-16修回日期:2023-10-08)㊃22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1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1。
《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胰腺癌根治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
版)》解读
蔡志伟;姜翀弋
【期刊名称】《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年(卷),期】2024(5)2
【摘要】《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胰腺癌根治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微创诊治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组织全国部分胰腺外科专家制定,2022年首次发表于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在此共识中,相关专家针对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安全性、肿瘤学获益、学习曲线及挑战性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旨在为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意见。
【总页数】5页(P299-303)
【作者】蔡志伟;姜翀弋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胆胰疾病诊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R735.9
【相关文献】
1.《中国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专家共识》——全腹腔内尿流改道解读
2.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3.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4.腹腔镜或机器人
辅助胰腺癌根治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5.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诊治与腹腔镜的应用(附74例报告)
毛新兴;陈建青;柯志刚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8(010)012
【摘要】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和存活率仍是临床上关注问题。
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外科手术治疗74例胰腺癌病人。
现对胰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1585-1586)
【作者】毛新兴;陈建青;柯志刚
【作者单位】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外科;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外科;322200,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腹腔镜经胸内脏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附12例报告) [J], 金焰;付德庄;莫一我;孙志为;乔欧;唐建中;王欣;湛斌;王军
2.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附78例报告) [J], 杨福泉;钟岳;杨宇东;蔡立东;冯伟;张震波
3.腹腔镜技术诊治腹部损伤的应用体会(附102例报告) [J], 韦建宝;梁万强;谢桂生;李霖;韦皓棠;董保国;梁驰
4.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治应用(附62例报告) [J], 梁承友;周亦;殷宏毅;蒋
昊;艾外尔;王海江
5.腹腔镜胆肠、胃肠吻合术在晚期胰腺癌的应用(附15例报告) [J], 秦明放;吴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2024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4版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医疗策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对胰腺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2024版胰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应运而生,旨在为全球医疗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最全面的临床指导。
腹腔镜胰腺外科的现状及展望【摘要】腹腔镜技术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应用技术,当前的腹腔镜技术是在胰腺外科临床诊治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现代化诊疗技术之一,对有特殊的腹膜后器官及解剖关系的胰腺有独特的术前诊断、分期、手术治疗辅助效果。
本文就腹腔镜技术诊断分期应用现状及胰体尾切除、十二指肠切除、胰腺肿瘤摘除术应用现状和胰腺外科姑息性手术应用现状展开探讨分析,同时结合应用现状探讨了腹腔镜胰腺外科的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应用现状;展望腹腔镜是20世纪80年代得以发展与应用推广的现代化外科诊疗技术。
上世纪80年代,腹腔镜技术首次应用于胆囊切除手术中并取得良好效果,逐渐越来越多地为不同科室临床诊治工作所应用。
胰腺相比其他部位有更深的位置分布与更为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对日常诊治工作中的腹腔镜技术应用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探讨,分析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前景。
1腹腔镜技术利用腹腔镜技术探查胰腺病变有很好的临床优势。
腹腔镜本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应用于病变部位探查中可灵敏地发现胰腺的细微病变,便捷可靠。
在腹腔镜下的胰腺探查工作主要包括结肠、肝门、肝脏、腹膜腔、门静脉及周围组织,同时,可利用腹腔镜辅助灌洗液完成胰腺组织细胞学检测分析。
2腹腔镜胰腺外科应用现状2.1诊断与分期腹腔镜应用于胰腺外科诊断分期主要针对胰腺癌进行。
利用腹腔镜设备对胰腺组织及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探查分析,可准确通过对胰腺肿瘤浸润状况及胰头淋巴结状况、血管浸润现象观察以进行胰腺癌分期。
实际检查中,若肿瘤仅分布于胰脏,为ⅰ期;检查发现肿瘤由胰脏扩散转移至周边器官处,为ⅱ期;肿瘤向周边器官及淋巴结扩散,为ⅲ期;检查发现肿瘤在脾、胃等处扩散,但尚未转移至肝脏等较远器官,为ⅳa期;检查发现肿瘤在周边脾、胃、肝脏等远近器官均有扩散,为ⅳb期[1]。
2.2腹腔镜胰腺外科切除术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
此种手术治疗方式当前已为很多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广泛认可,多项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辅助下实施胰体尾切除手术治疗精确度更高、安全性也更好,根据肿瘤的检查结果将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脾脏切除与脾脏保留两类,判断依据为胃底与脾门中的间隙可否分离。
() UKL/0 +张轶西1,乔 昕2,刘 斌1,乔士兴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长春13004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0)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从腹腔镜手术运用于临床到3D腹腔镜技术的纷至沓来,再到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疾病的治疗模式已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胰腺疾病包含多种病变,各自的预后大为不同,再选择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在满足病灶根治性的大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使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更加重大。
关键词:胰腺疾病;外科手术,微创性中图分类号:R657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5)05-0681-03Applicationof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insurgicaltreatmentofpancreaticdiseasesZHANGYixi,QIAOXin,LIUBin,etal.(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41,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inimallyinvasiveconcept,fromlaparoscopicoperationtothree-dimensionlaparoscopictechniqueandtoroboticsurgicalsystem,treatmentmodalitieshavechangedalot.Pancreaticdiseases,includingmultiplelesions,havedifferentprognoses.Anappropriatesurgicalprocedureshouldbeselectedwhileensuringtheradicaltreatmentofdisease,soastomini mizetheinjurytopatientsandtheimpairmentoforganfunction.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surgicaltreat mentofpancreaticdiseases.Keywords:pancreaticdiseases;surgicalprocedures,minimallyinvasiv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5.05.011收稿日期:2015-03-31;修回日期:2015-04-10。
合理选择胰腺癌术式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年第09期彭承宏男,汉族,1957年4月生。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博士后导师。
1989.9~2002.2在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附第二医院普外科工作,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3月至1998年1月在美国肝脏移植中心Pittsburgh大学 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进修学习,参与了器官移植免疫的实验研究。
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普外科主任。
2002年2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候任主任委员。
彭承宏教授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已30余年,一直致力于肝胆胰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是胰腺外科和肝胆胰肿瘤领域。
胰腺癌外科手术原则手术是胰腺癌获得最好效果的治疗方式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
胰腺癌治疗也主要采取这些方法。
不同的是,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发现已是晚期。
一般,符合手术条件、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应该首选手术治疗。
这是患者获得最好疗效的方法。
但手术仅限于比较早期的患者。
有些病人本身病情不符合手术切除,但如出现了黄疸梗阻、胃肠道梗阻等急性并发症,也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教授领导的胰腺学组,曾牵头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胰腺癌诊治指南和卫生部胰腺癌诊治的国家行业标准。
2011年,我国又公布了《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多数情况下,各地医生都参照这一规范确定手术对象和术式,但有时也要结合病人自身情况略加调整。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技术细节及预后孙志鹏;朱昱冰;阿民布和;樊庆;李天雄;张能维【摘要】目的阐述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技术细节,并对其治疗胰腺癌的短期、长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间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胰体尾癌,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23例病人,其中17例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同期6例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术中情况,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与开腹手术的同期文献报道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6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 ± 54) min.平均出血量为(208±106) mL.1例由于严重的腹腔粘连中转开腹.短期合并症率为47%(n=8),胰瘘的发生率为41%(n=7).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肿瘤平均直径为(32±12)mm,平均淋巴结获得数量为(19.8±9.3)个.切缘均为阴性.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7%、52.9%、41.2%,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8%、47.1%、35.3%.这些指标与同时期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手术及同期开腹胰体尾手术报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胰体尾癌,具有可接受的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手术合并症发生率.%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illustrate the detail of the spleen-preserving en-bloc technique as while as the short-term,long-term outcomes.Methods Describe the detail of the en-bloc technique with pictures.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successive 23 cases who underwent the 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LDP) surgery.There were 17 cases that underwent spleenpreserving LDP while 6 cases underwent spleen-resectingLDP.Results The average surgery time was (203 ± 54)minutes,the averag e blood loss volume was (208-± 106)mL.One case was transferred to open surgery because of severe adhesion.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47% (n =8) in short-term after surgery.Pancreatic fistula rate was 41% (n =7).No lethal case occurred.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tumor was (32-±12)mm.Average number of the lymph nodes obtained was (19.8 ± 9.3).All the cutting edges were negative.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 after 1,3,5 years were 64.7%,52.9% and 41.2%.These record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spleen-resecting LDP and 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 (ODP) surgeries.Conclusion The en-bloc spleen-preserving LDP can be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surgeons.This surgery has goo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7页(P733-739)【关键词】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胰腺癌;整块切除技术;根治性顺势胰体尾脾切除术【作者】孙志鹏;朱昱冰;阿民布和;樊庆;李天雄;张能维【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在过去的20年里,腹腔镜胰体尾手术经历了从最初的尝试应用的个案报道,到逐渐地用在诊断性腹腔镜探查、标本活检、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过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