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篇1今年暑假我去了不少地方,有园明园、香山公园、天坛公园……但最令我流连忘返还是颐和园。
我和妈妈刚进了颐和园,便看见了奇形怪状的巨大立在道路两旁,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道路四周挺立着一棵棵大树,走过这条羊肠小道,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十里长廊。
走进十里长廊,我仰头一看:“哇!好多漂亮的画呀!”妈妈不失时机地向我介绍道:“瑶瑶,这些画都是古代一些有名的画家画的,为了这个画廊他们可花了不少心思呢!”画廊里的画可真多,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有姜太公钓鱼,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黛玉焚稿。
只见林黛玉坐在床边,满脸忧愁,脸上挂满了泪珠。
看着这幅画,我仿佛听见了林黛玉低沉忧伤的哭声。
她一手拿着一张稿子,再看看她面前的铁盆,里面燃烧着跳跃的火焰。
林黛玉焚稿这幅画栩栩如生,让我好像身临其境。
我们看完了十里长廊,来到了美丽的昆明湖。
昆明湖上吹着缕缕凉风,我和妈妈满心喜悦地坐在昆明湖旁的小靠椅上观看风景。
啊,真美啊!碧绿的湖面上有着几丝微波,阳光照在十七孔桥桥洞的光滑洞壁上,洞壁上映出了水里的粼粼波光,那些跳跃的波光就像无数金色的.小精灵。
嗖,一条金色的小鱼一下了蹦出了水面,引起了圈圈波纹,再加上金色的阳光撒在小鱼身上,使小鱼更加楚楚动人,真是美不胜收。
美丽的颐和园,你的湖光山色,你的长廊石桥,在今后的夜晚要占据我许多的梦乡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篇2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关于《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单元内容设计的教学计划。
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并能简单介绍其特点和价值;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2.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3.视频展示和图片展示;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2.学习:教师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介绍;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
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学习:教师讲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3.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
第三课时1.导入:引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习: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影响;3.活动:学生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2.作业评价:布置写作内容,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继续交流:在以前的学习、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和与人交流中,你们都了解了我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泰山、黄山、峨眉山、新疆天山、四川大熊猫栖息地……)4、观看,引发交流:【出示课件2、3】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关的多组。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保护和传承。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简单描述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创作,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板书、多媒体设备3.习作指导手册4.纸笔等写作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展示中国的几个世界文化遗产,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探究欲望。
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请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讨论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保护重要性。
2.教师解释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习作创作(30分钟)1.指导学生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中国的其他文化遗产,思考自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2.让学生进行习作创作,引导他们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4. 作品展示(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1.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认真润色。
2.自主了解一个中国的文化遗产,并写一篇关于该文化遗产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习作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认识其重要性。
2.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2.条幅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片3.小组讨论题目卡片4.学生练笔本和书写工具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步骤二:听说读写(15分钟)1.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
2.学生边观看图片,边听老师介绍,了解各个文化遗产的背景和价值。
步骤三:小组讨论(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张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讨论这项遗产的历史和重要性。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和发言。
步骤四:写作练习(2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所分配到的文化遗产图片,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该文化遗产和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展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五:总结提问(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延伸阅读1.《中国的非遗文化》2.《中国古代建筑》以上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理念:1.发掘与文本有关的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2.利用多媒体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提高认识,激发情感。
3.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呈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3.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录像资料、中国地图。
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播放长城),这是哪里长城给你带来什么感受?2、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板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二、了解世界遗产知识。
1、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知识,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你知道了哪些世界遗产知识?(1)、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间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着大自然,两者相互依存,紧密相连。
如果你在哪个名胜古迹看到这个标志,你会想到什么?(2)、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示范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篇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准备相关的阅读和写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表达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了解更多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价值,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教学素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文化遗产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方面,可能会存在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楚地文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课件。
2.教案:根据教材和学情,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
3.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讨论如何将这些信息写成一篇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课程简介
本节课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通过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及其特点;
2.能够简单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
•掌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
1.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点。
2.同学们轮流发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什么。
3. 活动
•小组讨论,设计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报,包括图片和简单介绍。
•学生自由表演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如舞蹈、朗诵等。
4. 总结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写一篇短文介绍该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
2.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信息,明确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化遗产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板书:勾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和简要介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并简单介绍。
2. 学习(25分钟)•通过课文讲解,介绍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紫禁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
•激发学生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并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检查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2. 拓展(2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3. 作文(15分钟)•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悟。
•鼓励学生用心写作,展现个性化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作文,检查他们对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文化遗产的介绍,也有相关写作指导和例文,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文化遗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对文化遗产价值理解的不足,写作内容的单一性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写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如何写作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提高写作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写作,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价值。
2.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写作。
3.示例法:通过例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和技巧。
4.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法,向学生讲解如何写作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长城篇1长城是中国中十分雄伟的一个建筑,同时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规模非常庞大,在我国北京延安,并且非常具有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城一共总长二万一千一百九十六。
一八千米,由于长城特别长,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万里长城。
它宽五尺,能够容下五匹马并排齐走,而且还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
长城是由黑灰色的长条石和灰白色的正方石来筑成的,走在上面,你就像是走在幽静的树林之中。
据说,这座长城是从商周时期建造用来抵御敌军的的,之后秦王在统一全国后,便把长城加固了一下,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叫《孟姜女哭长城》:相传,从前有一棵瓜,它长在孟家,结果,它的茎却绕过围墙,在旁边的姜家结了一个果,这个果后来变成了一个婴儿,为了公平,姜家和孟家决定一起给她取名字,叫做: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后结了婚,丈夫名叫范喜良,但范喜良在她新婚后的第二天就被士兵抓去修长城了。
后来,孟姜女因为思念丈夫,就带着干粮去长城找丈夫范喜良,可长城太远了,她的鞋和袜子都被磨破了,到了冬天,没有鞋子保护的孟姜女脚又冷又疼,于是,便昏倒了,当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是有一位农妇经过,把她救了起来,可她病还没好,就告别了农妇,往长城走去,经过千辛万苦,她终于到达了长城,而那些修长城的人则告诉她,范喜良早就被饿死了,于是,孟姜女嚎啕大哭,哭声震天动地,将长城都哭断了一截,然后她便投河自尽了。
长城不仅是我们中国最壮观的景点之一,还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建议大家去长城游玩一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案设计长城篇2来到万里长城脚下,抬头望去像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站立在八达岭上,一望无际。
不到长城非好汉!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口头禅,也代表我们国人白屈不饶的精神,所以有机会大家一定得亲自爬上长城,身临其境感受长城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先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再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2、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撰写习作。
3、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玩一个“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仔细观察,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长城)(1)指名学生猜。
(万里长城)(2)你攀登过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吗?(3)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继续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北京故宫)(1)指名学生猜。
(北京故宫)(2)你游览过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吗?(3)北京故宫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继续玩游戏,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秦兵马俑)(1)指名学生猜。
(西安秦兵马俑)(2)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3)西安秦兵马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4、教师小结: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篇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本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写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如何写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的作文。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材料:准备好课文材料,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呈现(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能搜集资料,清楚的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查阅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
2.将整理后的材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光,有的是文化历史名城,有的是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有的则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跟老师走吧,开始我们的中国“世界遗产之旅”。
音频播放。
(出示课件2、3)2.师过渡:之前我们了解过的金字塔就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文明古国,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那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预设1:万里长城。
预设2:秦始皇兵马俑。
预设3:莫高窟。
师补充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到底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出示课件4、5、6)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出示课件7)(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8、9)1.师引导: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2.师提问引导: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或者想要介绍的?学生交流。
师小结: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里有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或许还曾经去实地探访过,有的可能比较陌生,甚至未曾听闻,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深入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未曾到访却很感兴趣的地方,搜集相关的资料,来介绍。
三、确定内容1.明确内容(出示课件10)师: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
体裁是: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