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传送带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4
传送带相关问题专题一、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策略:1、摩擦力的判断第1个难点应属于易错点,突破方法是先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方法、大小的决定因素等等。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⑴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⑵接触面不光滑;⑶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运动状态的判断第2个难点是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容易错误。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对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尤其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大小、方向),要知道摩擦力突变的时刻均发生在v物= v带的时刻。
由于摩擦力的突变导致运动状态的改变,即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
我们先来看一个最基本的传送带问题:图1如图1甲所示,A、B分别是传送带上和物体上的一点,刚放上物体时,两点重合。
设皮带的速度为,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为,其平均速度为,所以物体的对地位移,传送带对地位移,所以A、B两点分别运动到如图1乙所示的A'、B'位置,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图1乙中的A'、B'间的距离,即传送带比物体多运动的距离,也就是物体在传送带上所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能量的转化第3个难点也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
必须要牢记一点:只要有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必有内能转化。
一个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滑上一粗糙平面,会慢慢停下来,物体的动能通过物体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转化成了内能。
这里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是在整个过程中对产生的内能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对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搞不清楚。
下面先来看一个例子:质量为M的长直平板,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滑上长板,已知它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后物体将受到滑动摩擦阻力作用而做匀减速运动,长板将受到滑动摩擦动力作用而做匀加速运动,最终二者将达到共同速度。
水平传送带专题例1、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将一物体无初速轻放在传送带一端,经2s相对传送带静止,求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m/s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为2.5m,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g=10m/s2)例3、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0m,g 取10m/s2(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及运动的总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的最小运行速率。
例4、如图所示,一长为5m的水平传送带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要使物体在最短时间内运动到右端,求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最小值。
(g=10m/s2)例5、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煤块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到达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褐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 F=△E K+△E P+Q。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f·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E K =Q=2mv 21传 。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
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 =f 相s 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 =f 相s ,其中s 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
高一物理传送带专题例题1.水平传送带A、B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B相距10m,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从A沿传送带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10m/s2)思考一:若本题中,传送带AB的长度仅有0.5m,则物体由A到B的总时间如何计算思考二:还是刚才的传送带,现在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最短的时间是多少例题2.一条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将一个质量为m=20 kg的货物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货物从放上到跟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过的时间为 s,滑行距离为 1.2 m(g取10 m/s2).求:(1)货物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的值;(μ=)(2) 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是多少(90 J)(3)这个过程中,动力对传送带做的功是多少(180 J)例题3.一平直传送带以2m/s的速率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白粉块送到B处,AB 间距离10米,如果粉块与传送带μ为,则:(1)粉块从A到B的时间是多少(2)粉块在皮带上留下的白色擦痕长度为多少(3)要让粉块能在最短时间内从A到B,传送带的速率应多少(4)电动机由于传送粉块多消耗的电能。
例题4.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 长为L=5m ,以v 0=4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水平台面BC 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于B 点,BC 长S=1m ,台面右边有高为h=0.5m的光滑曲面CD ,与BC 部分相切于C 点。
一质量m=1kg 的工件(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工件与传送带及台面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g=10m/s 2,求:(1)工件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工件能否通过D 点到达平台DE 上。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贷物传送装置,水平运输带与一斜面MP 连接,运输带运行的速度为./50s m v =在运输带上的N 点将一小物体轻轻的放在上面,N 点距运输带的右端m x 5.1=.小物体的质量为kg m 4.0=,设货物到达斜面最高点P 时速度恰好为零,斜面长度,6.0m L =它与运输带的夹角为o30=θ,连接M 是平滑的,小物体在此处无碰撞能量损失,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31=μ( ,/102s m g =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物体运动到运输带右端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体在运输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例题6.皮带传送机是靠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把货物运送到别处的,如图所示,已知一直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以4m/s 的恒定速率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无初速度释放一质量为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长度为25m ,则(1)物体从底端到顶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物体在运输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3)电动机由于运送货物多消耗的电能(g=10m/s2,sin37°= , cos 37°=)(s s t t t 25.11)25.110(21=+=+=)例题7.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 0=2M /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 =10KG 的工件(可看作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过时间,工件被传送到H =1.5M 的高处,取G =10M /S 2,求:(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传送带专题1.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 。
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 点自由滑下,则( )A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B .物块将仍落在Q 点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在左边D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2.如图,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θ=37°,并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在传送带A 端轻轻地放一个小物体,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 端到B端的距离 S =16m ,则小物体从A 端运动到B 端所需的时间 可能是( )(g =10 m/s 2)A .1.8sB .2.0sC .2.1sD .4.0s3.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 .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 .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 .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A .gv v L μ2+ B .vL C .g L μ2 D .vL 2 5.(16分)一条传送带始终水平匀速运动,将一个质量为20kg 的货物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货物从放上到跟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过的时间为0.8s ,滑行的距离是0.8m ,则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这个过程中,动力对传送带多做多少功?6.(16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 ,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m ,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 。
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s m v /100=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子为.6.0=μ本题中g 取10m/s 2.试讨论下列问题:(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 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 旅行包点将从B 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 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运动,且皮带轮的角速度s rad /401=ω,旅行包落地点距B 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 端的水平距离S 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像。
传送带问题一、传送带问题中力与运动情况分析1、水平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例 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 AB 始终保持v0= 2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 A 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AB 的之间距离为L= 10m ,g 取 10m/s 2.求工件从 A 处运动到 B 处所用的时间.例 2: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 8m,以速度v= 4m/s 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个质量为m= 10kg 的旅行包以速度 v0= 10m/s 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 ,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 A 端到 B 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g= 10m/s 2 ,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图甲例 3、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 3.0m / s 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 AB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0.45m. 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 )由 A 端被传送到 B 端,且传送到B 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 2(1)若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 v= 3.0m/ 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2) 若行李包以v0= 1.0m / s 的初速从 A 端向右滑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 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LA Bh例 4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传送带问题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 (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 (1)可能一直加速(B点离开)(2)可能一直减速(B点离开)(3)可能一直匀速(B点离开)(4)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A点离开)(5)可能先减速后加速最后匀速(A点离开)2.模型动力学分析(1)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3.传送带问题的解题思路题型练习一:水平传送带1: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例题分析(1)先加速后匀速例1 .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0=2 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AB 的之间距离为L =10m ,g 取10m/s 2 .求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所用的时间.分析 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由于传送带以2 m/s 的恒定速度匀速运动,工件在传送带上受到传送带给予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当工件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如果工件没有滑离传送带,工件在传送带上再不相对滑动,两者一起做匀速运动.解答 设工件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加速的时间为t 1 ,加速运动的位移为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代入数据可得:a =2 m/s 2工件加速运动的时间t 1=a v 0 代入数据可得: t 1=1s 此过程工件发生的位移l =12at 12 代入数据可得:l =1m由于l <L ,所以工件没有滑离传送带设工件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则t 2=vl L 代入数据可得:t 2=4.5s所以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的总时间t =t 1+t 2=5.5 s(2)可能一直加速例 2.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1 .如图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2.5m ,质量均为2m =150kg ,现有一小 滑块以速度0v =6m/s 冲上木板A 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1m =200kg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 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μ=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2s ) (1)若货物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1μ应满足的条件. (2)若1μ=0.4,求滑块运动时间.(结果用分数表示)2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A G =20N 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 μ=0.4,使这个 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 为多少?(2)如果再在木块A 上加一块重为B G =10N 的木块B ,B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 μ=0.2,那么当A 、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 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 (3)此时木块B 受到木块A 的摩擦力为多大?3 .图l 中,质量为m 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 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在0~3s 内F 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 以mg 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2s .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 、1.5s 、2s 、3s 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 、3s 末物块的速度;(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 内木板和物块的v-t 图象,据此求0~3s 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4 .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0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 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45m .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 端被传送到B 端,且传送到B 端时没有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 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2s .(1)若行李包从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 ,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行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0v =1.0m/s 的初速度从A 端向右滑行,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 从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5.如图1所示,距地面高度h=5m 的平台边缘水平放置一两轮间距为d=6m 的传送带,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光滑平台边缘以0v =5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2s .求:(1)若传送带不动,小物块离开传送带右边缘落地的水平距离;(2)试分析传送带的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离开传送带右边缘落地的水平距离最大,并求最大距离; (3)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且规定传送带顺时针运动时v ′为正,逆时针运动是v ′为负.试分析在图2中 画出小物块离开传送带右边缘落地的水平距离s 与v ′的变化关系图线(不需要计算过程,只需画出 图线即可).。
高一物理培优班传送带专题一、水平传送带1.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v=2m/s2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一端,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物体由传送带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11s,求传送带两端的距离.(g取10m/s2)2. 如图所示,一长为L=18m的传送带水平放置,可以看成质点的物块静止于传送带的左端,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1)若传送带突然以v=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拓展:若物块下表面涂有一层石灰粉,求传送带上石灰粉的划痕】(2)若传送带先以a=3m/s2的加速度顺时针匀加速启动,2s后做匀速运动。
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 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以2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
若使该传送带以2m/s的初速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为1.5m/s2,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粉笔头(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和第一个相同)轻放在传送带上,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划线?4.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2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5.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
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 -图像可能的是()6.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传送带右端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
传送带问题知识特点传送带上随行物受力复杂,运动情况复杂,功能转换关系复杂。
基本方法解决传送带问题要特别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关键是分析传送带上随行物时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系。
1、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分清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突变。
当传送带和随行物相对静止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恒定的静摩擦力或零;当两者由相对运动变为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往往会发生突变,即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变为零,或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
2、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明确传送带的运转方向。
3、对功能转换关系进行分析,弄清能量的转换关系,明白摩擦力的做功情况,特别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一.基础练习【示例1】一水平传送带长度为20m ,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从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时间为多少?解:物体加速度a=μg=1m/s 2,经t 1=v a=2s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发生的位移 S 1=12 at 12=2m,然后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t 2=l-s 1v=9s ,所以共需时间t=t 1+t 2=11s 【讨论】1、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分别是多少?(S 1=12vt 1=2m ,S 2=vt 1=4m ,Δs=s 2-s 1=2m ) 2、若物体质量m=2Kg ,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W 1=μmgs 1=12mv 2=4J ,Q=μmg Δs=4J ) 情景变换一、当传送带不做匀速运动时【示例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传送带问题【例1】一水平传送带长度为20m ,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从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时间为多少?练习1、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 / s 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A 、B 相距L=10 m 。
从A 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 s 能传送到B 处。
欲用最短的时间把从A 处传送到B 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例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0°,以10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高*考*网】V例4: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例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0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例6: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
当旅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前进。
专题进阶课七传送带模型核心归纳1.分类:传送带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类。
2.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六类常见情形:(1)v0=v时,一直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3)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1)传送带较短时L<v022μg,一直减速(2)传送带较长时L≥v022μg,先减速后返回①v0≤v时,返回速度为v0②v0>v时,返回速度为v(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4)可能一直匀速(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一直减速(4)可能先减速后返回(5)可能先减速后匀速(6)可能一直减速①v0≤v时,返回速度为v0②v0>v时,返回速度为v3.解题策略:关键在于对传送带上的物块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1)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同,且v物<v带,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力,物块做加速运动。
(2)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同,且v物>v带,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力,物块做减速运动。
(3)水平传送带中若物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反,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力,物块减速;当物块速度减为零后,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力,物块做反向加速运动。
(4)若v物=v带,看物块有没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若物块有加速的趋势,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阻力;若物块有减速的趋势,则传送带对物块的摩擦力为动力。
(5)对于斜面传送带,要注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倾角的关系,若μ>tanθ,且物块能与传送带共速,则共速后物块做匀速运动。
若μ<tanθ且物块能与传送带共速,则共速后物块做匀变速运动。
典题例析角度1水平传送带模型【典例1】(2024·徐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v1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
高一物理传送带专题
例题1.水平传送带A、B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B相距10m,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从A沿传送带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10m/s2)
思考一:若本题中,传送带AB的长度仅有0.5m,则物体由A到B的总时间如何计算思考二:还是刚才的传送带,现在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例题2.一条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将一个质量为m=20 kg的货物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货物从放上到跟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过的时间为 s,滑行距离为 1.2 m(g取10 m/s2).求:
(1)货物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的值;(μ=)
(2) 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是多少(90 J)
(3)这个过程中,动力对传送带做的功是多少(180 J)
例题3.一平直传送带以2m/s的速率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白粉块送到B处,AB 间距离10米,如果粉块与传送带μ为,则:(1)粉块从A到B的时间是多少(2)粉块在皮带上留下的白色擦痕长度为多少(3)要让粉块能在最短时间内从A到B,传送带的速率应多少(4)电动机由于传送粉块多消耗的电能。
例题4.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
分AB 长为L=5m ,以v 0=4m/s 的速度顺时
针转动,水平台面BC 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于
B 点,B
C 长S=1m ,台面右边有高为h=0.5m
的光滑曲面CD ,与BC 部分相切于C 点。
一质量m=1kg 的工件(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度释放,工件与传送带及台面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g=10m/s 2,求:(1)工件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工件能否通过D 点到达平台DE 上。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贷物传送装置,水平运输带与一斜面MP 连接,运输带运行的速度为./50s m v =在运输带上的N 点将一小物体轻轻的放在上面,N 点距运输带的右端m x 5.1=.小物体的质量为kg m 4.0=,设货物到达斜面最高点P 时速度恰好为零,斜面长度,6.0m L =它与运输带的夹角为o
30=θ,连接M 是平滑的,小物体在此处无碰撞能量损失,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31=
μ( ,/102s m g =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物体运
动到运输带右端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体与运输带
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体在运输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例题6.皮带传送机是靠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把货物运送到别处的,如图所示,已知一直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以4m/s 的恒定速率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无初速度释放一质量为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长度为25m ,则(1)物体从底端到顶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物体在运输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3)电动机由于运送货物多消耗的电能(g=10m/s2,sin37°= , cos 37°=)
(s s t t t 25.11)25.110(21=+=+=)
例题7.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0
,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 0=2M /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 =10KG 的工件(可看作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过时间,工件被传送到H =1.5M 的高处,取G =10M /S 2,求:(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