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纯水分类与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9.99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GB6682-92标准中国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GB6682-2008分析化学实验室用的纯水一般有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去离子水,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无氨蒸馏水等。
1. 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的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682-92《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及试验方法》的规定,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混合窗处理后,再0.2纳米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人系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制得。
三级水用于一般的化学分析实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得。
实验室使用的蒸馏水,为保持纯净,蒸馏水瓶要随时加塞,专用虹吸管内外应保持干净。
蒸馏水附近不要放浓HCL等易挥发的试剂,以防污染。
通常用洗瓶取蒸馏水。
用洗瓶取水时,不要取出其塞子和玻管,也不要把蒸馏水瓶上的虹管插入洗瓶内。
通常,普通蒸馏水保存在玻璃容器中,去离子水保存在乙烯塑料容器内,用于痕量分析的高纯水,如二次亚沸石英蒸馏水,则需要保存在石英或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2.各种纯度水的制备(1)蒸馏水将自来水在蒸发装置上加热气化,然后将蒸汽冷凝及得到蒸馏水。
由于杂质离子一般不挥发,所以蒸馏水中所含杂质比自来水少的多,比较纯净,可达到三级水的标准,但还是有少量的金属离子,二氧化碳等杂质。
(2)二次亚沸石英蒸馏水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蒸馏水,可以进行重蒸馏,并在准备重蒸馏的蒸馏水中加入适当的试剂以抑制某些杂质的挥发。
加入甘露醇能抑制硼的挥发,加入碱性高锰酸钾可破坏有机物并防止二氧化碳蒸出。
二次蒸馏水一般可达到二级标准。
第二次蒸馏通常采用石英亚沸蒸馏器,其特点是在液面上方加热,使液面始终处于亚沸状态,可使水蒸气带出的杂质减至最低。
(3)去离子水去离子水是使自来水或普通蒸馏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后所得水。
实验室纯水标准
实验室纯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纯化水,其纯度要求较高,通常用于实验室的化学分析、生物实验等领域。
实验室纯水的标准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首先,实验室纯水的电导率应当低于0.1μs/cm。
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低电导率代表着水中杂质和离子含量较低,水质较为纯净。
在实验室中,需要使用电导率低的纯水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严格控制实验室纯水的电导率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实验室纯水的溶解氧应当低于20μg/L。
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其含量过高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验中,需要使用溶解氧含量较低的纯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实验室纯水的微生物总数应当低于100cfu/mL。
微生物的存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需要确保实验室纯水的微生物总数处于较低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纯水会经过多重过滤和
紫外线消毒等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微生物总数的标准要求。
最后,实验室纯水的PH值应当在6.5-7.5之间。
PH值是衡量水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一些对PH值敏感的实验来说,需要使用PH值稳定的纯水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实验室纯水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电导率、溶解氧、微生物总数和PH值等。
严格控制实验室纯水的质量,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纯水时,应当对其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二级用水电导率标准
实验室二级用水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电导率标准有所不同。
在某些分类标准下,纯水分为四个级别,其中纯化水平最低的纯水电导率通常在1\~50μs/cm之间。
而去离子水电导率通常在\~μs/cm之间。
超纯水
在电阻率、有机物含量、颗粒和细菌含量方面接近理论上的纯度极限,其电导率通常可达Ω-cm。
而实验室Ⅱ级纯水,其电导率标准为小于μs/cm,总有机碳(TOC)含量
小于50ppb,细菌含量低于1CFU/ml。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化学研究人员。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并且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符合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外观温和味实验室用水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浑浊现象。
同时,实验室用水不应有明显的异味或者有害气味。
2. pH值实验室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以保证其中性或者近中性,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电导率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普通不超过5μS/cm,以防止电导率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溶解氧含量实验室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8mg/L之间,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充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微生物指标实验室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应低于一定的限值,以确保实验室用水的卫生安全性。
6.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实验室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指标包括总溶解性固体(TDS)、硬度、氨氮、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1. 水源选择和处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常见的水源包括自来水、纯水设备产生的纯水、蒸馏水等。
不同的水源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过滤、脱盐、杀菌等,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2. 定期监测和检测实验室应建立水质监测和检测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用水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内容包括外观、气味、pH值、电导率、溶解氧含量、微生物指标、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等。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3. 设备维护和清洁实验室用水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
维护和清洁包括清洗管道、更换滤芯、消毒设备等。
设备维护和清洁的频率应根据实验室用水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实验室⽤⽔管理规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对质量检测中⼼实验⽤⽔的要求、分类、制备、检验⽅法及使⽤范围进⾏了规定。
⼆、引⽤⽂件GB 5749 《⽣活饮⽤⽔卫⽣标准》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规格和试验⽅法》三、分类实验⽤⽔分三个等级:⼀级⽔、⼆级⽔、三级⽔。
1、⼀级⽔⼀级⽔⽤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
⼀级⽔可⽤⼆级⽔经⽯英设备蒸馏或离⼦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µ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2、⼆级⽔⼆级⽔⽤于⽆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吸收光谱分析⽤⽔。
⼆级⽔可⽤多次蒸馏或离⼦交换等⽅法制取。
3、三级⽔三级⽔⽤于⼀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可⽤蒸馏或离⼦交换等⽅法制取。
四、要求本实验室⽤⽔的原⽔均为市场购进的合格的娃哈哈桶装饮⽤纯净⽔。
实验室在每批原⽔到货后进⾏外观检测,开封时再进⾏相关指标检测。
为避免出现⽤⽔混乱的情况,实验室来货后的每桶⽔均按来样⽇期进⾏序列编号,加贴标签,注明开封时间等相关信息。
实验⼈员按试剂相关要求填写使⽤记录。
1、试验⽤⽔感观:⽬视观察为⽆⾊透明液体、嗅闻⽆异味。
2、试验⽤⽔贮存:原⽔均储存在⼲净、阴凉、⽆异杂味影响的环境中,存放于固定位置。
⼀级⽔不可贮存,使⽤前制备。
⼆级、三级⽔,可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贮存期不得超过3天。
3、不同级别试验⽤纯⽔的应⽤领域及相关要求:表1不同级别试验⽤纯⽔的应⽤领域及相关要求应⽤领域纯⽔级别技术指标要求检测⽅法备注及相关要求⾼效液相⾊谱⽓相⾊谱⽓相质谱原⼦吸收光谱⼀级⽔电阻(MΩ.cm):>18.0电导率(25℃)/(mS/m)≤0.01查看超纯⽔仪电⼦屏幕显⽰数值,每周⽤实验室内检定合格的电导率仪对⽔进⾏抽测⼀次,确保数值相符。
1、本实验室制备溶液⽤⽔均使⽤⼀级⽔,按⼀级⽔要求处理。
每周抽测⼀次电导率。
2、⼀级⽔由桶装饮⽤⽔经过超纯⽔仪处理后得到。
3、超纯⽔仪需保证使⽤正常。
纯水水质标准纯水是指除去了杂质和溶解物质的水,它是一种高纯度的水,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制药、电子、化工等领域。
纯水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其适用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纯水的水质标准展开讨论,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纯水的质量标准。
首先,纯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电导率、溶解氧、微生物菌落总数、重金属离子等指标。
其中,电导率是衡量水中离子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常纯水的电导率应小于0.1μs/cm。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通常要求纯水的溶解氧含量低于0.1mg/L。
微生物菌落总数是衡量水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纯水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应小于100CFU/mL。
此外,重金属离子是纯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要求纯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于0.1μg/L。
其次,纯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考虑其对应的用途和环境要求。
不同领域对纯水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在实验室中使用的纯水需要更高的纯度和稳定性,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纯水则更注重其适用性和经济性。
因此,纯水的水质标准需要根据具体使用场景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最后,纯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考虑其生产和贮存环境对水质的影响。
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设备和材料可能会对纯水的水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水质的稳定性。
同时,纯水的贮存环境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以防止外部污染物的侵入和水质的变化。
综上所述,纯水的水质标准是保证其适用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需要综合考虑电导率、溶解氧、微生物菌落总数、重金属离子等指标,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调整,并注意生产和贮存环境对水质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水质标准,才能保证纯水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一、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对质量检测中心实验用水的要求、分类、制备、检验方法及使用范围进行了规定。
二、引用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分类实验用水分三个等级: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
1、一级水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µ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2、二级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3、三级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四、要求本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均为市场购进的合格的娃哈哈桶装饮用纯净水。
实验室在每批原水到货后进行外观检测,开封时再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为避免出现用水混乱的情况,实验室来货后的每桶水均按来样日期进行序列编号,加贴标签,注明开封时间等相关信息。
实验人员按试剂相关要求填写使用记录。
1、试验用水感观:目视观察为无色透明液体、嗅闻无异味。
2、试验用水贮存:原水均储存在干净、阴凉、无异杂味影响的环境中,存放于固定位置。
一级水不可贮存,使用前制备。
二级、三级水,可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贮存期不得超过3天。
3、不同级别试验用纯水的应用领域及相关要求:表1不同级别试验用纯水的应用领域及相关要求应用领域纯水级别技术指标要求检测方法备注及相关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质谱原子吸收光谱一级水电阻(MΩ.cm):>18.0电导率(25℃)/(mS/m)≤0.01查看超纯水仪电子屏幕显示数值,每周用实验室内检定合格的电导率仪对水进行抽测一次,确保数值相符。
1、本实验室制备溶液用水均使用一级水,按一级水要求处理。
每周抽测一次电导率。
2、一级水由桶装饮用水经过超纯水仪处理后得到。
3、超纯水仪需保证使用正常。
制备常用试剂溶液制备缓冲液二级水电阻(MΩ.cm):>1.0电导率(25℃)/(mS/m)≤0.10冲洗玻璃器皿水浴用水三级水pH值范围(25℃)5.0~7.5电导率(25℃)/(mS/m)≤0.50用电导率仪和pH计进行检测为购进的合格桶装饮用纯净水,开封后不得超过3天。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制备分析实验室用于溶解、稀释和配制溶液的水,都必须先经过纯化。
分析要求不同,对水质纯度的要求也不同。
故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纯化方法制得纯水。
一般实验室用的纯水有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去离子水、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无氨蒸馏水等。
1、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的规定,分析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表1-1所列规格。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m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实验室使用的蒸馏水,为保持纯净,蒸馏水瓶要随时加塞,专用虹吸管内外均应保持干净。
蒸馏水瓶附近不要存放浓NH3·H2O,HCl等易挥发试剂,以防污染。
通常用洗瓶取蒸馏水。
用洗瓶取水时,不要取出其塞子和玻管,也不要把蒸馏水瓶上的虹吸管插入洗瓶内。
通常,普通蒸馏水保存在玻璃容器中,去离子水保存在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用于痕量分析的高纯水,如二次亚沸石英蒸馏水,则需要保存在石英或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2、水纯度的检查按照国家标准GB6682-92所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查水的纯度是法定的水质检查方法。
根据各实验室分析任务的要求和特点往往对实验用水也经常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一些项目的检查:酸度要求纯水的pH值在6~7。
检查方法是在两支试管中各加10mL待测的水,一管中加2滴0.1%甲基红指示剂,不显红色;另一管加5滴0.1%澳百里酚蓝指示剂,不显蓝色,即为合格。
硫酸根取待测水2~3mL放入试管中,加2~3滴2mo1/L盐酸酸化,再加1滴0.1%氯化钡溶液,放置15h,不应有沉淀析出。
实验室用水标准和制备要求的简介说明水是实验室常用的良好溶剂,溶解能力强,作各种溶剂和用于洗涤仪器等。
随着分析仪器的新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水的质量的要求已成为关键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食品中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的检测方面以及减低实验空白都直接与水的纯净度有密切关系,超纯水就是经过水处理装置进行提炼的纯水。
鉴于目前检验检疫实验室用水的概念不强、制备的纯度低、贮存期间细菌污染严重等情况,本文详细阐述了实验室用水的纯度要求,贮存注意事项等,有利于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
1 纯水的技术指标1.1 实验室用水外观看,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从级别看,实验室用水的原水一般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制定纯水的纯水标准,将纯水分为三个级别。
国内参照ISO纯水标准(1987)制定我国的纯水标准,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其中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注:1 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 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
2一级水、二级水的电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
3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
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1.2 蒸馏水蒸馏水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所收载的蒸馏水,在该版的凡例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试验用的水,除令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由上所知,一般实验室用水不外乎三级水和蒸馏水这两种规格,但计量认证时则要求实验室用水必需按GB6682-92执行。
可以看出,三级水与蒸馏水在外观、性状方面基本相同,控制的成分是一致的。
只是药典中所载的蒸馏水其检验项目较GB6682-92中三级水的项目多而全,这可能是因为蒸馏水除做实验用水外,还因药用的缘故。
1.3 去离子水用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化验用水,常称去离子水或离子交换水。
实验室纯水标准实验室纯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水质,它的纯度对实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实验室纯水的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
本文将对实验室纯水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实验室纯水的电导率应当低于0.1μs/cm。
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纯水的电导率应当非常低,以确保水质的纯净度。
一般来说,实验室纯水的电导率越低,代表其中溶解固体的含量越少,纯度越高。
其次,实验室纯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应当低于1ppm。
TDS是指水中所有溶解性固体的总和,包括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等。
实验室纯水的TDS应当非常低,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高TDS的水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室纯水的TDS标准非常严格。
另外,实验室纯水的PH值应当在6.5-7.5之间。
PH值是衡量水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大多数实验来说,PH值在中性范围内更适合进行实验。
因此,实验室纯水的PH值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此外,实验室纯水的微生物指标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纯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应当非常低,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实验室纯水的微生物指标也是实验室纯水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后,实验室纯水的外观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实验室纯水应当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没有悬浮物和杂质。
外观的标准也是衡量实验室纯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实验室纯水的标准涉及到电导率、TDS、PH值、微生物指标和外观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纯水的纯度和质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对实验室纯水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验室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室用水分类
实验室用水是指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种水源,包括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超纯水等。
不同的实验室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水源,因此实验室用水需要进行分类。
自来水是最常见的实验室用水,它是从自来水厂经过处理后供应给居民和企业使用的水源。
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和微生物,因此在实验室中使用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一般来说,自来水可以用于一些不需要高纯度水的实验,如洗涤玻璃器皿、冲洗试剂瓶等。
蒸馏水是通过蒸馏技术制得的水源,它的纯度较高,可以用于一些需要较高纯度水的实验,如制备溶液、洗涤高纯度试剂等。
但是,蒸馏水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微量的杂质和离子,因此在一些对水质要求更高的实验中,需要使用更高纯度的水源。
去离子水是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制得的水源,它的纯度比蒸馏水更高,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更高的实验,如制备高纯度试剂、洗涤高纯度器皿等。
但是,去离子水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微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因此在一些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中,需要使用更高纯度的水源。
超纯水是通过多级反渗透、电离子交换、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制得的水源,它的纯度非常高,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如
制备高纯度试剂、洗涤高纯度器皿等。
超纯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和离子,因此在一些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中,需要使用超纯水。
实验室用水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水源,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使用实验室用水时,需要注意水源的质量和纯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纯净水检测标准是多少概述纯净水是指不含任何杂质或有机物质的水,通常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处理,以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纯净水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疗、制药、电子、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纯净水的检测标准,包括水质指标、检测方法以及标准要求等内容。
水质指标与检测方法1. pH值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对纯净水的要求通常在6.5-8.5之间。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pH试纸、pH计等。
2. 电导率电导率是衡量水中溶解物质含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水中的离子和溶解盐的浓度。
纯净水的电导率要求较低,通常在2-5μS/cm之间。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电导率计等。
3. 总溶解固体(TDS)TDS指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通常由溶解的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残留药物等组成。
纯净水的TDS要求较低,通常在1-10ppm之间。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TDS计等。
4. 溶解氧(DO)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指标,对于纯净水的要求通常较高。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溶解氧电极、溶解氧仪等。
5.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是指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如有机酸、酚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纯净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通常要求较低。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6.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霉菌等。
纯净水对微生物的要求非常严格,通常要求无菌或微生物数量极低。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酶标仪法等。
标准要求不同国家和行业对于纯净水的标准要求略有不同。
以中国国内的标准为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要求:1.pH值:6.5-8.5;2.电导率:2-5μS/cm;3.TDS:1-10ppm;4.溶解氧:>8 mg/L;5.有机物质:不得超过限定值;6.微生物指标:无菌或菌落总数小于指定值。
此外,对于医药、电子等特殊行业,还存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
常见纯净水检测方法纯净水的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指标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纯净水检测方法:1.pH值:使用pH试纸或pH计进行测量;2.电导率:使用电导率计进行测量;3.TDS:使用TDS计进行测量;4.溶解氧:使用溶解氧电极或溶解氧仪进行测量;5.有机物质: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测量;6.微生物指标:使用菌落计数法、酶标仪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实验室纯水分类与标准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实验室纯水的分类与标准:国家实验室纯水标准(GB/T 6682)依据水的纯度(水的导电性)分1、2、3级,1级电导率小于μs/cm;2级电导率小于μs/cm;3级电导率小于μs/cm;泉瑞QTCJ系列小型去离子水设备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产水水量10L-50L/h,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实验室1、2、3级标准,不同级别的水其生产工艺、生产产本相差较大,所以其用途也相以区分。
☆三级水是最低级别的实验室级纯水,推荐用于玻璃器皿洗涤;水浴、高压灭菌锅用水以及超纯水系统的进水。
☆二级水一般用于常规实验室应用,比如缓冲液、pH 溶液及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为超纯水系统、临床生化分析仪、培养箱、老化机供水;也可为化学分析或合成制备试剂。
☆一级水往往用于严格的实验应用,如HPLC 流动相制备;GC 空白样制备和样品稀释、HPLC、AA、ICP-MS等高精度分析技术;缓冲液、哺乳动物培养基制备及试管婴儿;分子生物学试剂制备(DNA 测序、PCR 扩增等);电泳及杂交实验溶液配制等。
通常我们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了实验的准确与精确性,采用一级标准的水用于二级水的实验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