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眼力健公司AMO人工晶体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12
人工晶体品牌有哪些?人工晶体或称假晶体,也叫作眼内眼镜。
多用在白内障手做手术之后,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
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作为人工晶体最佳材料,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硅凝胶、玻璃虽有应用,但尚不普遍。
近年来又推出一些新的人工晶体材料,如水凝胶、聚碳酸酯、聚硅氧烷等。
以硅凝胶、水凝胶为材料可制成折叠式人工晶体,以便通过3.5mm的小切口植入眼内。
人工晶体的分类
1、按放置的位置:前房型、虹膜平面型、后房型。
2、按能否折叠的特性:硬晶体(不能折叠)、软晶体(可折叠)。
3、按光学部和襻材料是否一致:三体式、一体式。
4、按襻的设计形状:C型、J型、CJ型等
人工晶体品牌
1、美国ALCON
2、美国博士伦
3、美国眼力健
4、美国OII
5、英国RAYNER
6、日本板桥佳能
7、河南宇宙
8、珠海艾格
9、美国RAFI
10、美国LENSTEC
11、加拿大艾美
12、日本HOYA。
在120多年历史中,雅培人不断努力工作,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发展医学,帮助人们获得更健康的生活。
这个目标是公司的宝贵遗产之一,直到今天仍不断激励大家的工作。
今天,雅培全球68000个员工怀着同样的热情:渴望将科学变成关爱。
雅培眼力健—眼科领域全球领先•全球第一枚折叠人工晶体;•全球第一枚多焦点人工晶体;•第一个也是唯一通过FDA认可的以全眼零球差为目标、在夜间模拟驾车试验中能将辨认距离提前14米的Tecnis非球面人工晶体;•第一个也是唯一将Tecnis技术与多焦点设计相结合、远近视力不依赖于光线条件的Tecnis Multifocal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第一个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全程视力、并应用了平衡视觉光学技术的ReZoom 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第一个推出White Star冷超乳技术,再到将超高负压下的前房稳定性与超乳效率完美结合的ICE系统;•第一个配有革命性的双泵液流系统的Signature超声乳化仪–同一手术中根据需要随时在蠕动泵和文氏泵之间进行切换;•2009年,AMO成为全球五百强之一的雅培(Abbott)公司的一员,从此展开了一段崭新的旅程。
创新历程–超声乳化设备Phaco Plus® - 1988Sensory V® - 1991Prestige® - 1993Diplomax® - AAO 1995Sovereign® - ASCRS 1999白星技术- AAO 2001Sovereign® Compact –ASCRS 2004WhiteStarTM Signature –ASCRS 2009AMO引导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潮流✓发明第一台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仪✓独有堵塞模式专利的超声乳化仪✓独有全封闭液流系统的超声乳化仪✓注:我们的竞争对手ALCON因为在LEGACY和Infiniti侵犯了我司堵塞模式和全封闭液流系统两项专利,支付了1.2亿美元的赔偿款。
人工晶体(IOL)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一般分成硬性人工晶体与软性人工晶体两大类。
软性人工晶体较为高端,价格在千万元人民币之间浮动,是市场的主要盈利点,也是各家医疗器械企业争相竞争的领域。
国外有同时叠加抗散光(Toric)技术和景深延长(EDOF)技术的人工晶体,比如AMO公司(被强生收购)旗下的Techis Symfony Toric人工晶体。
根据软性人工晶体的价格高低,可以将各类软性人工晶体归纳为:
- 中档人工晶体:Toric 晶体。
- 高档人工晶体:EDOF 晶体。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研究早在18世纪。
1766年,意大利眼科医生Tadini介绍他研制的一个类似晶状体的椭圆形透明小体,在白内障手术结束时,放入患者的角膜后面,植入原晶状体所在位置,以取代混浊的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恢复正常视功能的设想。
l795年意大利眼科医生Casamata根据Tadini的介绍,用玻璃制造了一个类似的人工晶体,并在一次白内障术后植人了一位患者的眼内,结果正如他预料的一样,人工晶体在植入后很快就脱位于玻璃体。
虽然他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尝试失败了,但他被认为是植入人工晶体的先行者。
在Casamata植入人工晶体失败后,人们认为对付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手术眼的角膜前放置一片凸透镜,就可以较清楚地看到物体,此即为以后的无晶状体性眼镜的应用奠下基础。
此后人工晶体的研究处于静止阶段。
直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医生Marchi及Bangerter在猴眼上做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实验,但由于理论与技术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发现许多飞行员受伤眼内有飞机舱盖的有机玻璃小碎片,对眼组织相对无毒性,不会引起太大的组织反应,而启发他用有机玻璃制造人工晶体的尝试。
在化工专家。
Emest Fort的协助下,应用医用有机玻璃制造了人工晶体。
当时Ridley应用的人工晶体形态与自然晶状体的形态相似,中间是双凸透镜性的椭圆形小体,四周是较薄的边缘。
人工晶体的直径为8.35mm,厚度为2.4mm,其前曲率半径为17.8mm,后曲率半径为10.7mm,较自然晶状体直径小lmm,小1mm的目的是易于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中和减少人工晶体对睫状体产生过度的压力,人工晶体在空气中重112mg,在水中重17.4mg。
1949年11月29日:Ridley在英国st.Thomas医院施行第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他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后,将人工晶体植于虹膜后晶状体囊袋中。
中心孔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中心孔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医疗设备。
该产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性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二、产品特点
1. 中心孔设计:保证房水自然流通,降低眼内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2. 后房植入:避免损伤角膜和虹膜,减少炎症反应。
3. 屈光型设计:矫正患者术前存在的屈光不正,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4. 生物相容性好:与人体组织相容,不易产生排异反应。
5. 光学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折射率和影像分辨率。
三、使用方法
6. 术前检查:确认患者适合植入中心孔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
7. 手术植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标准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房。
8. 术后护理:遵循医生建议,按时使用眼药水,定期回诊复查。
四、注意事项
9. 本产品为医疗器械,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0. 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确保理解并遵循使用方法。
11. 本产品仅适用于特定适用人群,请勿随意使用。
12. 如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
五、包装及储存
13. 包装:本产品采用无菌包装,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生产、包装和储存。
14. 储存:请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本产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是当今眼科手术中常用的两种人工晶体。
它们在白内障手术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本文将分别介绍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的特点和应用。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是一种具有多焦点功能的人工晶体。
传统的人工晶体只具有单一焦点,患者在手术后只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配镜来矫正视力。
而无极变焦人工晶体能够在不同距离上提供清晰的视觉,患者无需额外佩戴配镜。
这种人工晶体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根据眼球的调节能力自动调整焦距,实现无缝切换焦点。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眼球的焦距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达到更好的视觉体验。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晶体内部的光学设计来实现多焦点功能。
它通常由多个光学区域组成,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当眼球调节焦距时,光线会通过不同的光学区域,从而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聚焦。
这种人工晶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白内障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的患者。
相比传统的人工晶体,无极变焦人工晶体能够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和更大的视野范围。
患者术后不再需要佩戴多副配镜,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焦点人工晶体是另一种具有多焦点功能的人工晶体。
它与无极变焦人工晶体相比,具有更丰富的焦点选择。
这种人工晶体通常由三个光学区域组成,分别对应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焦点。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眼球的焦距来选择不同的焦点,以获得清晰的视觉。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无极变焦人工晶体,但具体的光学设计有所不同。
每个光学区域都有特定的曲率和折射率,以实现对应焦点的聚焦效果。
这种人工晶体在手术后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视野范围,使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应用适用于那些需要同时矫正近视、远视和老花眼的患者。
∙Verisyse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具体型号:VRSM5/VRSM6)技术参数: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滤过紫外线透光率: >90%可见光屈光度范围: -3.0D至-23.5D,0.5D递增光学部形状: 5.0mm/6.0mm总直径: 8.5mm折射系数:1.49襻宽度: 0.2mm襻厚度: 0.14mm∙Verisyse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是眼力健公司推出的治疗高度屈光不正患者的人工晶体,尤其是针对高度近视患者。
目前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近视的方法主要是准分子激光手术(例如Lasik手术),但Lasik手术针对高度近视(-8D以上)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对于这类患者采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植入是目前稳妥地手术方法。
Verisyse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属于虹膜固定型,具有优秀的屈光效果,屈光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3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分别为房角固定型(Phakic 6),后房固定型(ICL)以及虹膜固定型(Verisyse)。
针对有晶体眼人工晶体临床上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植入后的安全性以及远期效果,下面从晶体本身设计的角度说明3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的非安全性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有:内皮细胞损失/眼内炎症以及闪辉/虹膜损伤,色素脱落,瞳孔阻滞/诱发青光眼/晶体源性白内障等,造成晶体上述非安全性表现的重要因素----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的位置和固定稳定性:∙房角固定型(Phakic 6):固定位置为前房角,但目前临床上无法精确测量出白到白的距离,所以也就无法精确确定出房角固定型IOL的精确直径,结果是房角固定有晶体眼IOL与前房角无法形成吻合,造成IOL在前房中固定不稳,旋转,所以它的非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内皮细胞损伤/虹膜损伤/房角损伤;每种Phakic6 IOL的同一度数有不同直径长度就是证明。
∙后房型(PRL&ICL):固定位置为睫状沟,位于透明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的狭小空间;由于同样原因目前也无法精确测量睫状沟直径,结果是后房型有晶体眼IOL 与睫状沟无法形成吻合,造成IOL 在前房中固定不稳,旋转,所以它的非安全性主要表现在损伤透明晶体/虹膜损伤/瞳孔阻滞,色素脱落/诱发青光眼等。
人工晶体的ame参数-回复人工晶体的AME参数第一步:介绍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和属性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学、能源等领域。
它们由人工合成或改进的无机晶体组成,与天然晶体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控性。
人工晶体在光学通信、生物医学成像、激光技术等方面表现出色,而了解其AME参数对于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第二步:AME参数的定义AME参数是指人工晶体的折射率(A),色散(M)和非线性系数(E),它们直接影响晶体的光学性能和应用。
折射率决定了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改变的程度,色散是指折射率随着光波长变化的情况,非线性系数反映了晶体光学性质的非线性特性。
第三步:折射率(A)的测量和参数调控折射率是衡量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对于人工晶体,其折射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测量,例如使用相移干涉法、自激光技术或自我聚焦法等。
这些测量方法可以精确地获得人工晶体的折射率,并为后续的光学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在调控人工晶体的折射率时,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的成分、掺杂、结构和形貌等方式实现。
例如,改变晶体的烧结温度和工艺参数,可以调控晶体的密度和晶格结构,从而影响其折射率。
此外,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或离子,也可以改变晶体的折射率特性。
第四步:色散(M)的测量和参数调控色散是指折射率随着光波长变化的情况。
测量人工晶体的色散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或自相关技术等方法实现。
光谱分析可以获得人工晶体在不同波长光下的折射率值,从而确定其色散特性。
调控人工晶体的色散特性可以通过调整晶体的成分和结构来实现。
例如,在晶体合成过程中添加掺杂物或调整晶体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变晶体的色散曲线。
此外,通过改变晶体的晶格结构,例如通过应力工艺或光子晶体技术,也能够实现对色散的调控。
第五步:非线性系数(E)的测量和参数调控非线性系数是指晶体在光场作用下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程度。
测量晶体的非线性系数可以使用自聚焦、光学参量振荡或者光学频率倍增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