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其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其对策

【论文分类】世界经济学

【论文网络来源】/F8

【学刊期数】2001年02期

【论文期刊来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福州)2000年11期第11~14页

【作者简介】胡代光(1999-),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详见本刊2000年第1期“名家论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在现行不合理、不平等、不民主的国际经济秩序下,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以及知识和技术准入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参与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应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秩序/WTO/科教兴国

中图分类号:F1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80(2000)11-0011-04

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最时髦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我们可更加富有,可以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但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国际经济为什么如此混乱?”(注:见〔英国〕《焦点》月刊,2000年8月号文章,译文载《参考消息》,2000年8月23日第16版。)据此,参与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议,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简要地予以评价,并探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的存在,无须置疑的。

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论,最重要的可概括为:(注:参见: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19页,第207-208页。)

(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的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两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即是,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更强生产力,更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成国家能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大有助于人们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时间竞争”对能否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取得成就起着关键作用。正是通过卫星通讯可以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

(3)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也同样越来越富裕,至少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这就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为千百万人开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机遇,包括从前的所谓发展中国家在内。世界各国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选择机会。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这就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正如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马达维所说的,“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

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使我们的出口得以增长,结果是东亚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前所未有的。”(注: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然而,尽管全球化意味着竞争两个字写得很大,竞争音调唱得最高,似乎竞争就是一切,竞争是能够造福于世界共同体所有国家的惟一价值,但事实胜于雄辩,过度竞争却无法对于以下最重要问题作出回答(这些问题如未解决,那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注:参见里斯本小组著:《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9页。)(1)在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一经济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大量资料已揭示:在过去十年中,世界最贫穷的五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的比例从2.3%降至1.4%。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在美国,10%的最富有者与最贫穷者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的。特别是90年代中期,美国的贫富差距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大的。美国26.1%的财富集中在10%的最富有者手中,而10%的最贫穷者只占有1.7%的财富。(注:见《参考消息》,2000年,8月23日,第16版;8月31日,第3版。)

(2)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条件下工作,这些正是明摆着的事实。

(3)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等。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说,现今,500家公司操纵着全球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四分之三的全球贸易,12家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食品工业。因此,她担心,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董事会会议室。而且,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跨国经济网络突破了国界,强大的跨国公司以及代表各种信仰和利益的国际和地区非政府组织都在入侵本来应属一个国家的领地。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注: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4)工会权利将受到全球化的损害。今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索马维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化的‘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的生存原则’将对工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全球化正在造成紧张局势和减少劳工的某些权利。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高度可能性和生产的国际化,这就大大减少了集体谈判的内容和影响,以吸引投资。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非政府组织联合提交的一份报告说:“公司全球化导致劳动力朝不保夕,非正式行业中体弱多病的劳动者受到排斥,这种趋势正迅速蔓延”。(注:见《参考消息》,2000年5月28日,第3版;8月23日,第16版。)

由是可见,不是任何价值都是从竞争市场上得到的;传统的经济逻辑对于人与生态的若干方面是置之不理的;所谓的经济理性并不能指挥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所有领域。要知道,自由市场的存在是使投资者赚钱并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或社会福利需要。根据系统论,一般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用加总办法从个体寻找总体的本质,往往会造成误导,这意指微观变量之和并不等于宏观总量。例如,每个人都追求最快行车速度,总的结果就必然形成混乱满路道和车祸更横飞,因此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又如不顾环境污染,企业只追求最大利润的实现,结果社会受害,经济难持续增长,失业增加,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改善。

我看,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得好,“商人并不是被人们选出来搞社会福利的。如果真的是被选出来也是被希望获得回报和资本收益的股东选出来的。因此,认为自由市场制度会使政府受到规范,使该制度为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服务的想法是荒谬的。”(注:见《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