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人为土纲)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38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并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份和土壤主要特性。
牢固树立土壤作为一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土壤资源形成的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特征、掌握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掌握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制、系统分类法的分类依据、掌握中国土壤资源的地理优势、开发特点、中国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对策、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及变化。
土壤资源利用的限制因素、系列规划和多目标决策、全国土壤资源的类型、各土纲、土类的主要形成条件和过程、土壤性质以及利用改良途径、掌握全国的土壤地理分布规律。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土壤学部分)本章重点、难点: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本章教学要求:需要牢固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了解土壤所具有的独特性质,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习题要点:1、什么是土壤和土壤肥力?2、土壤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的重要意义?3、土壤学有哪些研究内容?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如何?第一章土壤矿物质第一节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1、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2、土壤矿物质组成习题要点:土壤矿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第二节粘土矿物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2、非硅酸盐粘土矿物习题要点: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如何?第三节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1、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2、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习题要点:什么是风化作用?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如何?本章重点、难点: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壤母质的来源,土壤母质与岩石、矿物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土壤母质的形成过程,通过风化作用将岩石逐渐解体的分解破碎的过程,了解各种风化作用的类型、作用特点、风化产物以及影响风化作用强度的因素,了解岩石风化物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搬运一沉积下来的堆积物。
论述主要成土过程我们说,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那么,这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究净是什么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成土过程。
在成土过程中,与成土过程关系最大的就是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淀积过程。
所以在介绍主要成土过程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土壤中主要矿物成分的淋溶和淀积特点。
土壤中常见成分的淋溶难易程度: 一价盐;二价盐;三价盐. 难:Fe、Al、Mn: 强酸及强碱条件下易淋溶; Si: 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硅酸失水析出二氧化硅,呈白色粉末状析出在土体表层。
如果不是强酸或强碱条件,在淋溶强时会以硅酸形式淋溶。
多数成土过程的形成都与不同矿物的淋溶与淀积过程密切相关。
1、原始成土过程: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物上着生低等植物,如地衣、苔藓,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累积有机质,并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
这是土壤发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
原始土壤的基本特点是土层浅薄,腐殖质积累少,无明显的腐殖层。
2、灰化过程:冷湿气候条件下;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纲:灰化土指在土壤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
主要特点是强酸性淋溶。
灰化土发育冷湿气候条件的寒温带针叶林下。
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了酸性淋溶特征。
(1)淋溶型: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降水量虽然不多,但冬季低温,积雪很厚,大大降低了水分蒸发作用,永冻层广布,地表水分充足;此外,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厚的枯枝落叶层和泥炭层,也有强的蓄水作用,使地表水分充足,因些有利于淋溶作用的进行。
(2)酸性环境:在针叶林植被下,残落物富含单宁、树脂类物质。
在针叶叶下占优势微生物真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强有机酸-富里酸。
又由于在针叶林植被下,残落物中盐基含量较少,富里酸得不到中和,使土壤表层呈强酸性。
主要成土过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论述主要成土过程我们说,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那么,这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究净是什么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成土过程。
在成土过程中,与成土过程关系最大的就是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淀积过程。
所以在介绍主要成土过程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土壤中主要矿物成分的淋溶和淀积特点。
土壤中常见成分的淋溶难易程度:一价盐;二价盐;三价盐.难:Fe、Al、Mn:强酸及强碱条件下易淋溶;Si: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硅酸失水析出二氧化硅,呈白色粉末状析出在土体表层。
如果不是强酸或强碱条件,在淋溶强时会以硅酸形式淋溶。
多数成土过程的形成都与不同矿物的淋溶与淀积过程密切相关。
1、原始成土过程: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物上着生低等植物,如地衣、苔藓,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累积有机质,并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
这是土壤发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
原始土壤的基本特点是土层浅薄,腐殖质积累少,无明显的腐殖层。
2、灰化过程:冷湿气候条件下;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纲:灰化土指在土壤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
主要特点是强酸性淋溶。
灰化土发育冷湿气候条件的寒温带针叶林下。
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了酸性淋溶特征。
(1)淋溶型: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降水量虽然不多,但冬季低温,积雪很厚,大大降低了水分蒸发作用,永冻层广布,地表水分充足;此外,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厚的枯枝落叶层和泥炭层,也有强的蓄水作用,使地表水分充足,因些有利于淋溶作用的进行。
(2)酸性环境:在针叶林植被下,残落物富含单宁、树脂类物质。
在针叶叶下占优势微生物真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强有机酸-富里酸。
土壤地理学1.单个土体:单个土体,指土壤作为一个三维实体,其最小体积单位的一个土壤个体。
2.土壤个体:一个能够代表某一种土壤大部分特性的标本单元.3.土壤地理学:是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即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科学。
研究任务主要是研究土壤发生发展,分异及分布规律,在充分掌握土壤个体性质的基础上,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4.影响土壤形成的七个因素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内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活动。
1)气候: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发生起着积极能动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外在推动力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气候因素,它是直接和间接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
2)生物:生物因素是土壤发生发展中最主要,最活跃的成图因素,它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为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土壤酸度以及土壤淋溶与淋洗速度。
3)母质: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在生物,气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母质在影响土壤性质,土壤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类型的分异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4)地形: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只是通过对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起间接作用。
5)时间:上述4种因素是通过时间因素作用于成土过程的,其他因素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年龄或不同发生历史的土壤必然存在着形状上的差异。
6)内动力地质作用:土壤的形成主要受新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作用的影响。
7)人类活动:人为影响是快速的,具有两重性可产生正效应也可产生破坏性的负效应,另外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5.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水土流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的下降。
6.土地退化: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7.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耕地面积减少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尤为突出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到20世纪末人均表土总量减少。
一、名词解释1、土壤风化指数:指淋溶层中氧化钾与氧化钠之比与母质层中氧化钾与氧化钠之比的比值。
2、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长和累积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
在一定条件下,土体内进行着化学风化,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分解为次生铝硅酸盐,在土壤及风化壳中相对稳定,不发生分解与破坏作用,在土层一定深度出现粘粒含量较高的层段。
3、异源母质:土壤上部土层的成土母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的组成不一致,这时可用A-B-D的记载方法描述这个剖面,“D”称为异源母质。
4、分异特性:被选作归类基础的性状,用来区分不同的类别,是分类的基础。
5、土壤分类: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对土壤个体进行科学的区分和排列。
只有对土壤个体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条理化,才能系统认识土壤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6、土壤剖面:一个土壤个体层次的垂直暴露面。
一个土壤个体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剖面层次排列和组合。
7、红土化过程:由于强烈的化学风化导致盐基和硅质的强烈淋洗,而铁铝元素则相对富集,同时,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的强氧化环境又使得土壤中富集的铁质以(红色)高铁氧化物形态出现,结果是将土体和风化壳皆通体染成红色。
8、风化壳:岩石受水、热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以及在有机质作用下,在其表面产生的疏松岩石破碎物层;它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风化壳根据其形成时间可分为现代风化壳、古代风化壳、成矿风化壳;根据物质平衡概念可分为淋溶型、累积型和过渡型等。
9、诊断特性: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也是用于鉴别区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二、简述:1、土壤形成阶段有哪三个?各产生什么样的风化壳?答:(1)脱钾基阶段(干旱半干旱)——含盐风化壳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条件下,盐分在风化壳中积累。
在滨海地区,因海水浸淹亦可形成盐渍风化壳。
标志元素是Cl、Na、S(Ca、Mg),标志化合物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呈碱性反应。
(2)脱盐基阶段(半干旱半湿润)——硅铝风化壳易溶盐类淋失殆尽,碳酸盐也基本淋失。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表(GB/T 17296-2009)土纲土亚纲土类A铁铝土A1湿热铁铝土A11砖红壤A12赤红壤A13红壤A2湿暖铁铝土A21黄壤B淋溶土B1湿暖淋溶土B11黄棕壤B12黄褐土B2湿暖温淋溶土B21棕壤B3温湿淋溶土B31暗棕壤B32白浆土B4湿寒温淋溶土B41棕色针叶林土B42灰化土C半淋溶土C1半湿热半淋溶土C11燥红土C2半湿暖温半淋溶土C21褐土C3半湿温半淋溶土C31灰褐土C32黑土C33灰色森林土D钙层土D1半湿温钙层土D11黑钙土D2半干温钙层土D21栗钙土D3半干暖温钙层土D31栗褐土D32黑垆土E干旱土E1干温干旱土E11棕钙土E2干暖温干旱土E21灰钙土F漠土F1干温漠土F11灰漠土F12灰棕漠土F2干暖温漠土F21棕漠土G初育土G1土质初育土G11黄绵土G12红粘土G13新积土G14龟裂土G15风沙土G2石质初育土G21石灰(岩)土G22火山灰土G23紫色土G24磷质石灰土G25粗骨土G26石质土H半水成土H1暗半水成土H11草甸土H2淡水成土H21潮土H22砂浆黑土H23林灌草甸土H24山地草甸土J水成土J1矿质水成土J11沼泽土J2有机质水成土J21泥炭土K盐碱土K1盐土K11草甸盐土K12滨海盐土K13酸性硫酸盐盐土K14漠境盐土K15寒原盐土K2碱土K20碱土L人为土L1人为水成土L11水稻土L2灌耕土L21灌淤土L22灌漠土M高山土M1湿寒高山土M11草毡土M12黑毡土M2半湿寒高山土M21寒钙土M22冷钙土M23冷棕钙土M3干寒高山土M31寒漠土M32冷漠土M4寒冻高山土M41寒冻土。
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1992)土纲亚纲土类亚类湿热铁铝土砖红境砖红壤,黄色砖红壤铁赤红壤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铝红壤红壤,黄红壤,棕红镶,山原红壤,红壤性土土湿暖热铁铝土黄壤黄壤,漂洗黄壤,表潜黄壤,黄壤性土湿暖淋溶土黄棕壤黄棕壤,暗黄棕壤,黄棕壤性土黄褐土黄褐土,粘盘黄褐土,白演化黄褐土,黄褐土性土淋温暖温淋溶土棕壤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溶湿温淋溶土暗棕壤暗棕壤,灰化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土潜育暗棕壤,暗棕壤性土白浆土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湿寒温淋溶土棕色针叶林土棕色针叶林土,灰化棕色针叶林土,白浆化棕色针叶林土,表潜棕色针叶林土漂灰土漂灰土,暗漂灰土灰化土灰化土半半湿热半淋溶土燥红土燥红土,淋溶燥红土,褐红土淋溶半湿暖温半淋溶土褐土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楼土,燥褐土,褐土性土半湿温半淋溶土灰褐土灰褐土,暗灰褐土,淋溶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灰褐土性土黑土黑土,草甸黑土,白浆化黑土,表潜黑土灰色森林土灰色森林土,暗灰色森林土续表x.3.1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钙半湿温钙层土黑钙土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盐化黑钙土,碱化黑钙土层半干温钙层土栗钙土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草甸栗钙土,盐化栗钙土,碱化栗钙土,栗钙土性土土半干暖温钙层土栗褐土栗褐土,淡栗褐土,潮栗褐土黑垆土黑垆土,粘化黑垆土,潮黑垆土,黑麻土干干温干旱土棕钙土棕钙土,淡棕钙土,草甸棕钙土,盐化棕钙土,旱碱化棕钙土,棕钙土性土土干暖温干旱土灰钙土灰钙土,淡灰钙土,草甸灰钙土,盐化灰钙土漠干温漠土灰漠土灰漠土,钙质灰漠土,草甸灰漠土.盐化灰漠土,碱化灰漠土,灌耕灰漠土灰棕漠土灰棕漠土,草甸灰棕漠土,石膏灰棕漠土,石膏盐盘灰棕漠土,灌耕灰棕漠土干暖温漠土棕漠土棕漠土,草甸棕漠土,盐化棕漠土,石膏棕漠土,石膏盐盘棕漠土,灌耕棕漠土初土质初育土黄绵土黄绵土红粘土红粘土,积钙红粘土,复盐基红粘土新积土新积土,冲积土,珊瑚砂土龟裂土龟裂土风沙土荒漠风沙土,草原风沙土,草甸风沙土;滨海风沙土育粗骨土酸性粗骨土,中性粗骨土,钙质粗骨土,质岩粗骨土石质初育土石灰(岩)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暗火山灰土,基性岩火山灰土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磷质石灰土磷质石灰土,硬盘磷质石灰土,盐渍磷质石灰土土石质土酸性石质土,中性石质土,钙质石质土,含盐石质土半暗半水成土草甸土草甸土,石灰性草甸土,白浆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水淡半水成土潮土潮土,灰潮土,脱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灌淤潮土成砂姜黑土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盐化砂姜黑土,碱化砂姜黑土,黑粘土土林灌草甸土林灌草甸土,盐化林灌草甸土,碱化林灌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山地草原草甸土,山地灌丛草甸土续表x.3.1土纲亚纲土类亚类水矿质水成土沼泽土沼泽土,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草甸沼泽土,成盐化沼泽土,碱化沼泽土土有机水成土泥炭土低位泥炭土,中位泥炭土,高位泥炭土盐土草甸盐土草甸盐土,结壳盐土.沼泽盐土,碱化盐土盐滨海盐土滨海盐土,滨海沼泽盐土,滨海潮滩盐土酸性硫酸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含盐酸性硫酸盐土碱漠境盐土漠境盐土,干旱盐土,残余盐土土寒原盐土寒原盐土,寒原草甸盐土,寒原硼酸盆土,寒原碱化盐土碱土碱土草甸碱土,草原碱土,龟裂碱土,盐化碱土,荒漠碱土人人为水成土水稻土潴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脱潜水稻土,为漂洗水稻土,盐渍水稻土,咸酸水稻土土灌耕土灌淤土灌淤土,潮灌淤土,表锈灌淤土,盐化灌淤土灌漠土灌漠土灰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湿寒高山土草毡土草毡土(高山草甸土),薄草毡土(高山草原草甸土),棕草(高山草甸土) 毡土(高山灌丛草甸土),湿草毡土(高山湿草甸土)黑毡土黑毡土(亚高山草甸土),薄黑毡土(亚高山草原草甸土) (亚高山草甸土) 棕黑毡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湿黑毡土(亚高山湿草甸土)高半湿寒高山土寒钙土寒钙土(高山草原土),暗寒钙土(高山草甸草原土),淡寒(高山草原土) 钙土(高山荒漠草原土),盐化寒钙土(亚高山由盐渍草原土)冷钙土冷钙土(亚高山草原土),暗冷钙土(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山 (亚高山草原土) 淡冷钙土(亚高山荒漠草原土),盐化冷钙土(亚高山盐渍草原土)冷棕钙土冷棕钙土(山地灌丛草原土),淋淀冷棕钙土(山地淋溶灌草(山地灌丛草原土) 原土)干寒高山土寒漠土寒漠土(高山漠土)土 (高山漠土)冷漠土冷漠土(亚高山漠土)(亚高山漠土)寒冻高山土寒冻土寒冻土(高山寒漠土)(高山寒漠土)中国土镶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土纲亚纲土类初育土石质初育土粗骨土,薄层土土质初育土冲积土,风沙土,黄绵土,紫色土,红色土人为初育土扰动土干旱土正常干旱土龟裂土,雏漠土,雏钙土石膏盐积干旱土棕漠土,灰漠土钙质干旱土棕钙土,灰钙土高寒干旱土寒漠土,冷漠土,寒冻钙土,寒钙土均腐殖土半干润均腐殖土黑垆士.栗钙土,黑钙土,灰褐土,灰黑土湿润均腐殖土黑土,热黑土岩性均腐殖土磷积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高寒均腐殖土寒黑土,寒冻毡土,寒毡土灰土正常灰土灰壤硅铝土半干润硅铝土褐土湿润硅铝土棕壤,酸性棕壤,暗棕镶,寒棕壤常湿润硅铝土腐棕土,灰棕壤滞水硅铝土白浆土铁硅铝土半干润铁硅铝土黄褐土,红褐土湿润铁硅铝土黄棕壤,棕红壤,准红壤,棕色灰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常湿润铁硅铝土灰黄棕壤,准黄壤,黄色灰石土铁铝土半干润铁铝土燥红土湿润铁铝土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常湿润铁铝土黄壤酸,赤黄壤,砖黄壤盐成土盐积土盐成土盐土,干盐土碱积盐成土碱土潮湿土正常潮湿土潮土,暗潮土,砂姜黑土,叶垫潮土常潮湿土潜育土永冻潮湿土冰潜育土有机土正常有机土泥炭土永冻有机土冰泥炭土变性土潮湿变性土黑粘土湿润变性土浊粘土,艳粘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火山灰土人为土水耕人为土水稻土旱耕人为土堆垫土,楼土,灌淤土.厚熟土。
绪论1、土壤发生学、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概念第一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1、成土因素学说的发展:道库恰耶夫、西比尔采夫等2、气候因素是怎样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的?3、岩石的原始矿物的风化演化系列:脱K、脱盐基等各形成什么矿物?4、生物成土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5、母质的概念及类型?6、地形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7、土壤的相对年龄及绝对年龄?8、人类因素从哪几个方面来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9、基本成土过程及形成土壤发生层的成土过程?10、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概念。
11、表征地质风化度和土壤淋溶程度的几个指标:土壤风化淋溶系数、土壤淋溶系数、土壤风化系数、硅铝率及硅铁铝率(注意全土和粘粒中各自代表的含义)、铁的游离度。
12、土壤主要发生层的各种符号含义(大写、小写)。
13、土壤剖面、土壤发生层、土体构型等的含义。
第二章土壤分类1、土壤分类单元2、中国现行土壤分类体系中的分类等级,各高级分类单元及低级分类单元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命名方法是什么?3、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原则与命名方法。
4、诊断层、诊断特征5、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趋势。
6、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诊断现象?第三章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1、我国气候带的划分:根据热量及湿度各分为哪些气候区?2、我国主要成土母质(风化壳)的类型?3、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隐地带性土壤?我国主要的纬度地带性及经度地带性土壤都有哪些?第四章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1、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及白浆土的概念。
2、为什么棕色针叶林土没有发生典型的灰化过程,而仅发生了隐灰化过程?3、白浆土的E层与灰化土的E层有什么不同?4、白浆土的低产原因何在?如何改良?5、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白浆土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上有什么异同?第五章棕壤与褐土1、棕壤、褐土、粘化过程(两种类型)2、棕壤与褐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有哪些?3、棕壤的粘化过程与褐土的异异同点是哪些?4、棕壤或褐土的棕色或褐色的起因是什么?第六章黄棕壤与黄褐土1、弱富铝化过程2、黄棕壤的粘化过程与棕壤、褐土的异同点是哪些?3、粘磐黄褐土与白浆化黄褐土的基本性质和改良利用上的差异?第七章红壤、黄壤、砖红壤及赤红壤、燥红土1、红壤、黄壤、砖红壤及赤红壤共同的成土过程是什么?2、什么是铁铝土?其形成的气候条件?3、红壤的主要成土过程有哪些(脱硅富铁铝、生物富集)?4、黄壤的主要成土过程有哪些(黄化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5、砖红壤的主要成土过程有哪些(强度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过程)?6、结合前面表征地质风化和土壤淋溶强度的指标来认识铁铝土纲土壤脱硅富铁铝化的程度。
土壤圈第四节土壤类型特征(提要)一、有机土定义: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有机水成土)特点:地形低洼、地表潴水。
分布:全球地势低洼地区都有分布,只要有潮湿潴水低地。
我国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及祁连山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注:泥炭积累过程、潜育化过程二、人为土定义:是人为耕作灌溉、施肥培育活动下创造的具有新性质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水稻土、灌淤土、菜园土)特点:具有不同种类可资鉴定的人为表层,厚度>50cm,土壤肥力比起源土壤高,多土壤入侵体。
分布:世界各大河流沿岸平原及三角洲地带,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水耕土,以北多旱耕人为土。
三、灰土定义:是具有铁铝螯合淋溶作用、土表至60cm范围内有灰化层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灰化土、漂灰土)特点: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为寒温性湿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灰化作用)分布: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欧和加拿大等地,我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端及长白山北坡。
四、火山灰土定义:指发育在火山喷发物和火山碎屑物上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火山灰土)特点:发育程度低,属初育土范畴,属于原始发育阶段。
火山灰母质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导致了火山灰土形成过程十分迅速。
分布:主要分布于活火山和休眠火山外围。
我国主要分布面积不大,多见于东北大连池、长白山及云南腾冲等地。
五、铁铝土定义:是表土至150cm范围内具有高度富铁铝化作用的铁铝层的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特点:土体厚,多在2~3m以上,通体红色,发生层分化明显。
分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六、变性土定义:是一种富含蒙皂石等膨胀性黏土矿物,具有高胀缩性的黏质开裂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中:砂姜黑土,玄武岩、页岩以及泥岩上发育的赤红壤)特点:地形为河湖平原、河流阶地和坡麓洼地;自吞作用分布: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节性干旱区,如印度的德干高原、非洲的苏丹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