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令条例学习课件(纪律条令)
- 格式:ppt
- 大小:11.00 MB
- 文档页数:24
法纪教育之一遵守条令条例,严格规范行为一、条令条例的概念和内容(※)条令是命令的一种,是用简明条文规定并以命令形式颁布的关于军队战斗、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军用文书。
与我们消防部队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三大条令、执勤、训练条令条例、政治工作条令条例、后勤保障条例。
二、条令条例的主要特点条令条例的特点第一是规范性、第二是强制性。
三、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它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根本,忠于职守,正规秩序,严明纪律,树好形象。
1、坚持根本,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忠于职守,就是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条令条例赋予的职责。
3、正规秩序,就是按照条令要求实施正规化管理,严格规范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4、严明纪律,就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纪律,严肃公正地维护纪律。
5、树好形象,就是严格按照条令规范言行举止,做到军容严整、举止端正、文明礼貌。
四、军人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一)违反军队纪律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1、散布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出版有政治性问题的文章、著作,参加军队禁止的政治性组织或者政治性活动;2、作战消极,临阵畏缩,贻误战机;3、战时故意侵犯居民利益;4、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5、消极怠工,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训练、执勤等;6、工作失职,造成损失;7、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造成不良影响的损失;8、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造成责任事故或者其他损失;9、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造成失密或者泄密;10、擅离部队或者逾假不归;11、打架斗殴或者参加聚众闹事;12、酗酒滋事,妨碍正常秩序;13、参与赌博;14、调戏、侮辱妇女或者发生不正当性行为;15、观看、传播淫秽物品;16、盗窃、诈骗公私财物;17、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遗失、遗弃、损坏装备,擅自销售出借或者私存装备物品;18、违反《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有关军容风纪和军人行为规范的规定;19、造谣诽谤、诬陷他人;20、侮辱、打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部属;21、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或者刁难给自己提过批评意见或向上级反映问题、提出控告(申诉)的同志;22、在战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或者国家公共财产遇到危险时,见危不救;23、利用职权,侵占士兵、部属的经济利益或者公共财物;24、贪污、行贿、受贿;25、挪用、隐瞒、私分公款公物或者在其他方面违反财经纪律;26、私自参与经商、买卖股票等活动或者偷税漏税;27、转业、退伍、调动(分配)工作时,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离队);28、其他方面违反纪律,其性质、情节同上列违纪行为相当。
1、简述《条令》的出台背景?答: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
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高度重视公安队伍建设,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公安部五条禁令》等法律法规。
特别是2003年的第二十次公安会议,部党委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出台规范人民警察纪律方面的条令。
2004年,公安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具体意见中,强调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出台《条令》。
三部门依据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反复研究、反复修改,形成了公安机关第一部规范民警纪律行为及对违反纪律行为给予处分的部门规章。
2、简述《条令》的起草过程。
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起草、调研阶段。
90年代后期,公安部纪委就开始研究起草《人民警察纪律处分办法》稿,并先后两次经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
2002年10月正式着手起草《条令》,先后多次征求了公安部部属各局级单位和各省级公安机关的意见,反复进行修改。
二是联合修订阶段。
2006年9月,成立了起草组,形成《条令》初稿,多次调研,听取广大基层民警的意见。
2007年7月,形成了《条令》(征求意见稿)。
2007年8月中旬,征求意见稿印发到11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办、局)征求意见。
2008年2月,先后又征求了各省级公安机关和公安部主要业务局的意见。
2009年2月,形成了送审稿。
三是审议通过阶段。
《条令》经国务院批准,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于2010年4月21日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3、为什么用“条令”这个名称?答:目前现有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叫作“条令”的,主要是针对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作出的规定,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等。
一般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大多称为“规定、办法”等,用“条令”这一名称,既区别于一般行政机关,也能体现和突出公安机关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