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_生产设备确认验证
- 格式:pptx
- 大小:190.29 KB
- 文档页数:60
编号:XXXXX类别:清洁验证方案【最新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GMP确认与验证)设备编号:XXXX ___________文件编号:XXXXXXXX设备型号:XXXXXX _________使用地点:XXXXXXXX _______XXXX制药公旬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组主要成员及其职责一、验证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每次生产完成后或更换品种、规格均应认真按制订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设备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药品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微生物等。
为评价XXXX设备(设备编号:XX)设备的清洁效果,特制定此清洁验证方案并根据方案对清洁操作规程进行验证。
二、验证目的设备清洁验证是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检验方法和微生物检验方法来检查设备按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后,设备上活性组分残留量、清洁剂残留量、微生物等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以此证明该设备清洁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了更换品种或规格时,设备清洗不彻底对下一个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事故发生,使药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三、验证依据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2《药品GMP指南》3《设备验证管理制度》(文件编号:XXXXXXXX)4《设备清洁验证管理制度》(文件编号:XXXXXXXX)四、验证范围1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XX设备(设备编号:XX)的清洁验证。
2 .选择产品:以常年生产、产量较大的XXXX冲剂为验证产品,使用XXXX设备进行药液浓缩生产,待生产结束后,按清洁规程清洁XXXX设备。
五、验证时间计划验证计划于20XX年6—月4—日起至20XX年6月14日实施。
六、验证条件审查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3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设备清洁情况确认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七、检测项目及接受标准1 .待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规定的清洁规程清洗设备,按检测项目进行取样、检测。
新版GMP“确认与验证”条款解读与旧版相比,新版GMP引入了“确认”这一概念,旨在对确认与验证作出区分。
确认是对本身性能的认定,内涵归属于性能检验。
通常用于厂房与设施、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
而验证是特定条件下对适用性的认定,内涵归属于性能保障。
通常用于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
例如,灭菌设备确认,是指对灭菌设备性能的认定。
灭菌工艺验证是对灭菌设备在实际使用中采用的灭菌程序,在灭菌设备与工艺条件(如115℃,30分钟)相结合的情况下的认定。
制药企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主要有:厂房与设施(含空气净化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制水系统等)确认、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确认;工艺验证、分析方法验证、清洁验证及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等。
欧盟GMP附录15最终修订稿中还增加了包装验证与运输确证(在新版GMP第一百零五条中也有“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的规定,我国新版GMP《确认与验证》附录又将其细化)等要求。
新版GMP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首先要识别、确定需要做哪些确认与验证工作,以证明特定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指出了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见新版GMP第一百三十八条)。
新版GMP之所以提出了使用“风险评估”的方式来确定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是因为确认或验证工作根本不可能不分轻重的“等同对待”,企业应基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去识别欲确认或欲验证的关键项目及其关键控制点(风险点),着重抓住影响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均一性的“关键要素”。
这样才有利于实现验证水平、经济性及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平衡,使确定确认或验证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没有经过风险评估就开展确认与验证工作,企业既无法向药监部门证明所有的关键项目都在确认与验证工作中被涵盖,也无法证明所有的质量风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笔者认为,这里提到的“风险”主要是指有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条件)不具有重现性和缺乏可靠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不符合质量标准和缺乏稳定性的风险。
GMP认证检查中关键设备及工艺的验证GMP认证检查中关键设备及工艺的验证是确保制药生产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在GMP认证检查中,关键设备验证是指验证所有生产中必需的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能够提供预期的结果。
而工艺验证则是确保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被正确执行并符合标准。
在关键设备验证中,首先需要验证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GMP标准,并且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包括容量、温度、压力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验证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必要的防护装置和清洁设施。
另外,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接受过相关的培训,设备的维护记录和维修保养是否符合标准也是需要验证的内容。
而在工艺验证中,需要验证的主要是生产流程中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原料的接受和储存、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检测和监控过程的准确性等。
还需要验证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符合要求,检测方法是否可靠,并且工艺参数是否得到了正确的控制。
在GMP认证检查中,关键设备及工艺的验证是保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关键设备和工艺的验证,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并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这不仅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GMP认证,也能够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安全。
GMP认证检查对于药品相关行业非常关键,因为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并且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重要一环。
在GMP认证检查中,关键设备及工艺的验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关键设备验证对于确保生产设备的合规性和稳定性非常关键。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各种生产机器、搅拌器、干燥设备、加工设备等。
它们的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都需要符合GMP标准。
例如,这些设备必须能够满足所生产产品的规格和质量要求,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高质量产品。
同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设备的正常操作和维护。
设备验证一、广义的设备不只生产设备,还包括共用设施(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实验室分析仪器等设备)。
设备验证周期分为六个阶段:1、设计需求阶段。
2、设计建造阶段。
3、开发测试阶段。
4、确认阶段。
5、使用阶段和报废阶段。
这是企业一般流程,但每个企业要根据对产品的影响和风险情况在验证方案中确定需要的验证文件。
二、各验证阶段描述(一)、计划和需求阶段1、用户需求标准该文件用于描述满足设备使用目的的要求,用户需求标准通常在技术和质量部门的支持下由设备所属部门或使用部门起草,质量管理人员批准。
用户需求标准中描述的需求具有“SMART”的特性:(1),每个需求应该有具体标准。
(2),每个需求都能通过测试来证实该设备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3),每个需求都应该是能实现的、清楚的。
(4)每个需求的测试结果都能重复测试。
(5)、每个需求都能通过设计和测试进行追踪。
对复杂设备如果需要电子记录。
2、验证方案根据验证计划为每个设备定一个详细验证方案,来描述设备的验证流程,需要的验证文件和验证活动。
对每个设备而言,验证方案是一个动态文件,需要按验证项目的要求进行升级。
3、系统描述系统描述是对需要验证的设备进行简单的描述,且可以合并到验证方案中,改文件可以使审核人员对设备有一个了解。
通常文件包括:(1)该设备的用途(2)使用该设备的原因(3)该设备的使用方法(4)该设备的用户(5)该设备同其他设备或共用设施的关联。
4、法规符合性评估该文件用于评估待验证的设备是否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每个设备均需要在制定验证方案前进行法规性评估。
在进行法规符合性评估前,需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标准和药品法规,包括该设备的电子记录及签名。
通常法规符合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名称和唯一编号(2)描述该部分主要对该设备的用途进行简短的描述。
包括以下内容:1、该设备的用途2、该设备的使用部门3、该设备同其他设备的关联4、该设备的主要功能。
所有的语言清晰、简练,能让未经培训的人也能理解。
新版GMP有关厂房与设施、设备、确认与验证的知识和GMP认证检查过程中常见缺陷厂房与设施、设备第三十八条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
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第四十二条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第四十三条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第四十四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第四十五条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第二节生产区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新版GMP有关厂房与设施、设备、确认与验证的知识和GMP认证检查过程中常见缺陷厂房与设施、设备第三十八条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
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第四十二条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第四十三条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第四十四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第四十五条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第二节生产区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GMP中关于厂房、设施验证的七个步骤说明书,平面图,空间GMP,厂房,设施,验证此验证的实施者是工程维修部和质量保证部。
验证程序如下:一、厂房与设施的预确认(PF)组织有关人员依据GMP及现行的各种技术法规,对平面图及设计说明书进行审查、确认,以便使GMP的要求及生产工艺对厂房建筑的特殊要求在设计及说明书进行审查、确认,以便使GMP的要求及生产对厂房建筑的特殊要求在施工中充分得到满足,并得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认:1.降低人为差错(1)各操作室必须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以防止因场地拥挤而造成操作上的差错。
(2)待验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存放区必须分开设置,以防因存放混乱而造成生产上的差错。
(3)设置专门的中央称量室,且其净化级别与生产区相同。
2.防止药品交又污染(1)为防止污染,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和物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2)为防止生产原料的污染,各种物料必须分类、分区放置同时,应有防止取样时污染的设施和措施。
(3)β-内酰胺类药品生产应使用专用厂房和专用设备,厂房应装有防尘及捕尘设施,室内要保持正压,与相邻房间或区域之间要保持相对负压,空调系统的排气应经净化处理。
(4)工艺过程产生粉尘、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的工序,其操作室与其它房间或区域之间应保持相对负压。
走廊的洁净度应同生产房间相同。
(5)建筑物要求密闭,不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进入洁净厂房,并且要设有“三废”处理设施和防止昆虫、动物进入的措施。
(6)洁净厂房操作室内的地面、墙壁和顶棚等,要使用发尘量小的建筑材料,且经得起消毒、清洁和冲洗。
3.产品质量的保证体系(1)洁净厂房应建在大气含尘浓度低,自然环境好、离空气污染区远动.噪音干扰小且离全厂人,货流繁忙地区比较远的位置。
(2)厂房内各操作室及室内的设备,设施,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使与本岗位无关的人员或物抖通过该区域,要尽量使人物分流,各畅其行。
(3)质量检验室应有足够的面积,完善的检验设施和洁净的工作环境确保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