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麦琪的礼物》教案 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5.01 KB
- 文档页数:3
《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并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学生熟悉《麦琪的礼物》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2.词汇掌握: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学习,掌握相关词汇。
3.语法学习:通过分析课文中句子的结构和用法,学习相关语法知识。
4.听力训练:通过听故事录音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
5.创作活动: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如绘画、写作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入故事《麦琪的礼物》,向学生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提问学生对于故事的期待,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麦琪的礼物》。
2.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第三步:词汇掌握1.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并进行词义解释。
2.练习学生词汇的拼写和用法。
第四步:语法学习1.分析课文中句子的结构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语法知识。
2.练习改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第五步:听力训练1.学生听故事录音,并回答问题。
2.根据听力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
第六步:创作活动1.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以展示所学的知识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回答问题,以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故事进行阅读和创作。
2.学生可以扩展故事情节,进行续写或改编。
3.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份故事书。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语文《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人物真诚、无私的爱心,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2)理解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 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主题思想,强调关注家庭、亲情和友情。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理解。
2. 请举例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3. 选取一篇文学鉴赏的文章,简要介绍其鉴赏方法及应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麦琪的礼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解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锻炼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美好情感。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分析。
3. 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
2.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麦琪的礼物》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麦琪的礼物》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
3. 教学设施: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麦琪的礼物》的作者、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麦琪的礼物》,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学生合作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享自己的见解。
4. 文学鉴赏: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解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
5. 情感体验: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美好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尊重和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
6. 写作练习:8.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写作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第15课麦琪的礼物》教案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上课时间:教师寄语:“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学习目标】1、领会小说构思的巧妙,学习运用悬念、巧合组织情节的方法。
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3、学习主人公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预习环节: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
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
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
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
于是,他在狱中开始写短篇小说。
他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
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小说的主要风格:“含泪的笑”、“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结局、善用夸张和比喻、语言幽默风趣,诙谐俏皮。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
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
他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这位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这个人就是欧.亨利。
麦琪,是圣子耶稣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
麦琪的礼物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麦琪的礼物教案【优秀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麦琪的礼物》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人性美和亲情、友情、爱情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麦琪的礼物》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 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麦琪的礼物》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掌握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音频或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讨论与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或写作手法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词汇与句型:(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话题。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麦琪的礼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麦琪的礼物》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1.2 教学内容1. 课文《麦琪的礼物》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背景。
3.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背景和作者介绍。
2. 自主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4. 引导思考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麦琪的礼物》原文。
2. 作者介绍资料。
3. 相关文学评论和解析文章。
4. 教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
3.2 教学材料1. 课文《麦琪的礼物》打印稿。
2. 作者介绍打印稿。
3. 相关文学评论和解析文章打印稿。
4. 教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播放设备。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思考和表达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探讨和表达中的表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麦琪的礼物》为灵感的短篇小说。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节和对话。
《麦琪的礼物》教案《麦琪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麦琪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麦琪的礼物》教案篇1教学目的:1. 作品巧妙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尾。
2. 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法。
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并学会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教学难点:材料详略的处理,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耶稣降生时,三个贤人麦琪从东方耶路撒冷赶来送给他礼物:“光明之王”梅尔基奥尔赠送黄金表示尊贵,“洁白者”加斯帕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萨泽赠送毒药预示着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从此以后,西方在圣诞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复习小说三要素,了解小说的阅读方法。
提问:什么是小说的三要素?怎样阅读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阅读小说可分三步:1 明作家,知背景2 读小说,析要素3 深分析,挖主题三、明作家,知背景欧.亨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一生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
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的品质,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虚伪无耻与专横腐败。
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契珂夫(俄)《变色龙》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全文(读小说,析要素)1、下列词语正音,释义。
抽噎(yè) 馈(kuì)赠吝(lì)啬(sè) 鹌(n)鹑(chún)掂(din)斤拨两相形见绌(chù) 俗不可耐忐(tn)忑(tè)不安2、速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找出小说三要素。
《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麦琪的礼物》这个寓言故事,学生能够理解“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不断尝试为他人带来喜悦。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向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故事中主人公麦琪的个性和情感变化,以及她对朋友们的礼物赠送和接收方式的态度。
2. 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其周围的人和事不断进行主动思考,不断尝试以新的方式面对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故事介绍、声音表演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2. 交互式讲解法: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补充案例。
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增强其参与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故事分享和理解1.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故事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的背景知识。
2. 请学生们阅读小说内容,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角色理解故事的主题。
3. 引导学生发言,并提出个人看法。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和讨论1. 在实现情节的基础上,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原因。
2. 分折故事情节点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说明情节的重要作用以及符号的含义。
3. 小组讨论个人看法和情感透析。
第三课时:应用练习与总结1. 引导学生进行情节分析,并进行最佳提问解答。
2. 构建礼物模型,并模拟情节设置和礼品交换,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感恩心。
3. 对第二次小组讨论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对全文进行综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案的实施,学生们初步认识到“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培养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能力,同时也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加强教师的角色元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幸福感通过本次教学,我们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给予比接受更有幸福感”的道理,并通过情节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不断深入探讨故事主题和意义,从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感恩心。
第15 课《麦琪的礼物》说课稿(冀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一、讲教材:1、教材分析:<< 麦琪的礼物>>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最后一篇文章,本文是一篇小讲。
本课教材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只是作者在情节上的构思和人物刻画上的技巧尤为突出。
2、学习目标:(1)领会构思之巧妙。
(2)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讲教法、学法:1、教法:采取边讲边讨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2、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活动。
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
三、讲课堂教学流程:良好的教学设想,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
(一)导入新课: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逢年过节、生日、获奖等生活时你差不多上收到了哪些礼物?你认为哪一件最宝贵?什么缘故?(从学生熟悉的周围的事入手,激发爱好。
)简介作家作品。
(二)解题:〝麦琪〞(三)研习新课:1、概述故情况节(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2、探讨构思巧妙、艺术上的巧合。
生活中充满种种巧合,这种巧合要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不能只依靠偶然,小讲必须有暗示或伏笔通过预示使读者在思想上有所预备。
学生立足课本讨论找出如此的暗示伏笔。
时刻上圣诞节要送礼物、夫妻感情恩爱要送礼物表达心意,但经济上拮据就只好卖掉了各自最宝贵的东西。
(讲明:通过探讨分析,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作者在情节上构思巧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写作中受到些许启发。
)小结: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学习重点。
播放巧合结构图3、人物品德:尽管双方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让人觉得这并不只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我们从〝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痛楚中,分明还能感到些许心慰,这心慰是什么?(夫妻之间真心恩爱)小讲是如何样刻画的?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句子来分析其中包蕴的意义。
俗语讲:语言是心理再现,找出28-44 自然段的人物语言,搬上舞台,分角色对话,再现文中杰出。
《第15课麦琪的礼物》教案
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上课时间:
教师寄语:“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学习目标】
1、领会小说构思的巧妙,学习运用悬念、巧合组织情节的方法。
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3、学习主人公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预习环节: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
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
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
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
于是,他在狱中开始写短篇小说。
他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
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小说的主要风格:“含泪的笑”、“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结局、善用夸张和比喻、语言幽默风趣,诙谐俏皮。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
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
他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这位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这个人就是欧.亨利。
麦琪,是圣子耶稣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
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可珍贵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麦琪的礼物”。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力争8分钟读完。
圈出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2、辨析形近字(注音组词)
版()扳()坂()钣()饭()贩()妹()魅()昧()沬()味()苿()惦()掂()踮()厨()橱()蹰()
槽()遭()糟()漕()嘈()慒()溃()馈()匮()愦()聩()篑()拙()绌()姆()拇()篱()笆()瀑()爆()曝()玫()瑰()璀()哼()涥()啜()缀()辍()掇()甬()涌()俑()蛹()踊()恿()苛()柯()稽()稷()嵇()稘()2、根据解释填写词语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一点儿也不动。
()费尽脑筋。
()抽抽搭搭地哭泣()过分爱惜自己的财务,当用不用。
()非常细。
()不吝啬。
()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隐晦不易懂。
()赠送。
3、本文叙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1、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小说是如何刻画她的?
2、吉姆对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说是如何表现的?
3、欧.亨利是个编故事的能手。
他能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那样引人人胜,主要因为悬念迭起,你能从文中找出悬念之处吗?
4、一句话概括或用图示展示本文巧妙的构思。
5、你对故事的结尾感到遗憾吗?
6、《麦琪的礼物》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7、我们应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哪些有用的东西?
8、下列细节描写的句子画在书上,并说说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
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
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又神经质地赶快把头发梳好。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9、将下列夸张句画在书上,并说说作用。
(1)夸张的对比
将头发与西巴女王的珠宝对比
将金表与所罗门王的所有财富相比
(2)夸张的比喻
德拉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
头发一直垂到膝盖底下,仿佛给她铺成了一件衣裳。
三、拓展提高:比较阅读
《项链》和《麦琪的礼物》表现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你认为路瓦栽夫妇和德拉夫妇对生活的态度有何不同?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小组交流,师生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