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QCYC014)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维护及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64.90 KB
- 文档页数:6
偏光显微镜操作规程偏光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材料结构的仪器,它通过利用偏振光的性质来提供更多的信息。
下面是关于偏光显微镜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1. 准备工作-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保持显微镜水平。
- 通过调整镜筒的高度,使样本能够在镜下放置。
- 检查显微镜的电源是否连接,并确保所有按钮和旋钮处于关闭状态。
2. 加载样本-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好。
- 轻轻将载玻片插入到样品夹上,并确保样品夹的位置正确。
3.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并调节亮度以适应观察需要。
- 选择适当的滤光片以调整光源的颜色和强度。
4. 调节倍率和焦距- 选择适当的物镜放置在物镜转盘上,并选择合适的倍率。
- 通过调节镜筒的高度,使样本处于焦点位置。
5. 使用偏光器- 打开偏光器,并调整偏光器的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偏振光效果。
- 观察样本时,可以适当旋转样品夹,以改变样品的方向和角度。
6. 调节偏振条纹- 通过调节偏振片,以及在旋转偏光器和样品夹的同时观察样品,来调整偏振条纹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 确保偏振条纹明亮清晰,并尽可能减少偏光效果对观察的干扰。
7. 调整相差显微镜(可选)- 如果使用了相差显微镜附件,需进行额外的调整。
调整相差装置和几何调节装置,以获得最佳的相差效果。
8. 修改和记录观察- 使用显微镜上的调节按钮和旋钮,可以改变观察的亮度、对比度和聚焦。
- 在观察时,可以通过使用显微镜配套的相机或图像捕捉设备,记录观察结果。
9. 完成观察- 观察完毕后,将样本从样品夹上取下,并小心放回原位或妥善处置。
- 关闭显微镜和光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10. 清理与维护- 使用干净的镜头纸小心擦拭物镜和目镜,确保没有指纹或灰尘。
- 定期检查显微镜的镜头和部件,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 当不使用显微镜时,应使用防尘罩覆盖,并妥善保存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
以上是偏光显微镜的操作规程,这些步骤能够帮助您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偏光显微镜,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观察结果。
显微镜体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导言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药学、生物医疗、医学诊断、物理科学等领域最基本、常见、广泛的仪器。
显微镜虽然易用,但操作不当会对实验者造成安全隐患。
本文档主要讲解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保障实验者的人身安全及显微镜设备的长期使用。
显微镜的安全操作1. 保持实验台面整洁在操作显微镜之前,保持实验台面干净整洁非常重要,避免有其它物品干扰实验操作。
2. 合理调节显微镜镜片在调节显微镜镜片的时候需要做到平稳有序,调节时需要缓慢调整,不可迅速、用力的移动,以免显微镜意外移动,导致实验设备和物品的损坏。
3. 使用显微镜和实验材料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经常使用显微镜和常见的实验材料,如染色剂和药品等,都会带来很高的健康风险。
因此,在操作显微镜和实验材料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口罩,以便保护自己的健康。
4. 调整光源亮度和方向显微镜的光源强度和方向都会影响观察效果和实验操作。
正确的调整光源亮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地保护眼睛和免疫系统。
5. 正确使用显微镜配件如果要安装或更换显微镜配件,请仔细研究说明书,按照要求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如安装新的镜片时,需要正确摆放并旋紧,安装好后需检查配件是否牢固。
6. 合理调节与维护显微镜设备长期使用显微镜会出现松动、老化、磨损等现象,这些因素会导致显微镜光学系统出现故障或者使用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在使用显微镜设备时,保持每日整理、每周维护、每月检查与维修四个环节,以及定期对显微镜进行维护调整。
显微镜的保养规程1. 显微镜设备的防尘显微镜设备的防尘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显微镜设备平时不用的时候,请使用专用防尘罩或把显微镜设备存放在密闭的放置处。
•在开放式实验室里,需要对显微镜设备进行对空气中飞尘物的屏障,开展每日、每周的清理保洁工作。
•在长时间不用显微镜时需要使用干净的软毛笔轻刷显微镜表面,以避免灰尘或其他杂物堆积在显微镜表面,从而导致实验操作时产生误差。
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规程一、仪器的安装1、用双手拿住机架及底座,从泡沫塑料包装盒中拿出显微镜,平稳的放至工作台上。
2、取下塑料套及各部件接口处的防尘盖,将目镜插入目镜筒中。
3、将双目头或三目头放入机架的接口中,定位正确后,用手指将止紧螺钉固紧。
4、缓慢的操作各个活动部分,熟悉显微镜各部分的位置及功能。
5、将电源线的一端插入显微镜背部的插座中,另一端插入外接电源插座中。
注意:1)外接电源必须接地。
2)外接电源电压应与显微镜标志电压相一致。
二、仪器的使用1、打开电源开关,用亮度调节旋钮调节照明亮度到满负荷的70%左右。
2、将标本(载玻片)平整的放置在工作台上,盖玻片朝向物镜,用卡板夹紧。
3、调节聚光镜部件上孔径光阑大小到敲好充满使用物镜出瞳时,鉴别能力达到该物镜的最高分辨率。
变换物镜后,应取下目镜,从目镜筒中观察孔径光阑的大小,调整到比物镜出瞳略小为最佳。
注意:调节孔径光阑大小,为取得物镜的最高分辨率,而并非调节亮度,亮度应由显微镜的亮度调节旋钮来实现。
4、按观察需要在滤色片座中放入相应滤色片。
5、旋转转换器,将4×或10×物镜转至听到一“喀嚓”声的定位位置,此时物镜中心已移入光路中,光轴重合。
6、为避免标本(载玻片)与物镜相碰撞,转动粗动调焦旋钮,调整标本(载玻片)与物镜顶部约5毫米位置。
旋转粗动调焦旋钮使工作平台缓慢离开物镜,直至在视场中看到标本图像,然后用微动调焦旋钮对标本作精细调焦,至图像最清晰为止。
此时再转入高倍物镜,应仍能看到图像。
7、使用10×油浸物镜观察时,应将聚光镜升至最高位置,并在物镜与标本(盖玻片)间滴入香柏油,油滴内应无微小气泡,以免影响观察,使用完毕后,立即用软布沾上二甲苯,仔细地将香柏油清楚干净。
8、在使用时,如发现工作平台升降过紧或过松,可以调整粗动调焦旋钮的松紧调节圈,按箭头方向为张紧,反方向为放松。
9、转动工作台下方的纵向和横向调节旋钮,可使要求观察的标本部分呈现在目镜视场中心处。
锥光偏光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锥光偏振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广泛应用于材料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
由于其操作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正确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对于保证实验安全和设备寿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锥光偏光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 空载运行在使用锥光偏光显微镜之前,应先进行空载运行。
首先,将目镜调节到最佳显示状态,然后将大倍镜油滴在玻璃片上,轻轻覆盖在物镜上,然后通过目镜调节物镜焦距,将物镜和目镜对准并缓慢调节放大倍数,同时调整偏振片和偏光板,观察样品转动时矢量图像的变化情况。
2. 样品准备在样品准备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合的材料,以避免对显微镜的损害。
同时,为了保证显微镜系统稳定,样品的尺寸也应该适当。
样品表面应该平整,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不要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或高温处理等方法,以避免对样品性质的改变。
3. 操作方法在使用锥光偏光显微镜时,应注意以下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调节偏振片时应注意不要直接用手触摸,以避免对偏振片的损坏•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停机检查4. 关机操作在使用完锥光偏光显微镜后,应正确地进行关机操作。
首先,将已经调节好的显微镜系统复位至起始状态,然后关闭主电源开关。
如果需要离开实验室,应及时关闭电源总开关以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保养规程1.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为了保证锥光偏光显微镜的工作状态,应将其安装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此外,在使用前需要用干燥的布擦拭显微镜表面,避免灰尘等污染物影响显微镜的清晰度。
2. 注意镜头保养镜头是锥光偏光显微镜的关键部位,因此应注意镜头的保养。
在使用前要检查镜头是否清洁,如果有污垢应立即清洁。
在清洗镜头时,不允许使用酸、碱等有腐蚀性质的溶液,只能使用专用的清洗液。
清洗完毕后用纯水洗净,再用干净棉布轻轻擦干。
3. 定时清洗为了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度,定期对显微镜进行全面清洗。
应该按照显微镜的使用频率和工作时间进行定期清洗,清洗间隔不能过长。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偏光显微镜是精密而贵重的光学仪器,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如有损坏,将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应该注意保养、爱护,使用时应当自觉遵守使用操作规程。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1)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2)显微镜要对座固定使用,不利随意改换和搬动显微镜。
搬动和放置显微镜时,动作要轻,严防震动,以免损坏光学系统。
移动显微镜时,必须手握镜臂,并托住镜座。
3)显微镜所有镜头均经校验,不得自行拆开。
镜头必须保持清洁,如有尘土,需用笔刷或镜头纸轻轻地将灰尘清除,切勿用手或其他物品拭擦,以防损坏镜头。
4)显微镜镜头及其他附件,需置原附件盒中,并放在固定位置,严防坠地,附件用毕放回原处。
5)切勿随便自行拆卸显微镜,或将附件调换使用。
6)薄片置于物台上时,薄片盖玻片必须向上,并用弹簧夹夹住薄片。
7)用高倍物镜准焦时,需眼睛旁观,切忌眼睛在目镜中观察,以免造成薄片压碎,损坏物镜。
8)更换物镜时,一定要用手握物镜转盘转动,切忌用手直接握住物镜转动,以免物镜转动。
9)使用上偏光镜及勃氏镜时,切忌猛力推送,以免震坏。
10)仪器损坏或调节失灵时,切勿强力扭动。
11)显微镜使用完毕,需将上偏光镜及勃氏镜推入,转动粗动手轮将物镜提起,镜筒上要留一目镜,关闭电源,并罩上仪器罩。
尼康偏光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背景介绍尼康偏光显微镜是一种专业的显微镜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以及工业制造等。
在使用尼康偏光显微镜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和保养方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安全操作1. 入门操作在使用尼康偏光显微镜之前,需要先了解基本的入门操作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放置显微镜的平稳台面,然后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显微镜并连接电源。
接下来,打开显微镜,并通过对焦机械调节物镜和样品的距离,使样品能够清晰地显示在目镜中。
2. 注意事项在使用尼康偏光显微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在操作之前,请确保正确安装所有设备,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在操作之前,请检查样品是否放置平稳,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3.请勿强制旋转任何部件,以防止损坏设备。
4.在使用过程中,请勿接触物镜、目镜和样品,避免损坏显微镜的镜片。
5.在操作之后,请关闭显微镜,并拔掉电源线。
3. 操作步骤在使用尼康偏光显微镜中,以下几个步骤需要注意:1.调整光源:明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观察的区域,针对性地调整显微镜的光源。
2.调整偏光片:根据样品类型,适当调整偏光片的方向,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3.调节目镜:通过微调目镜,使样品能够清晰地显示在目镜中。
4.调节物镜:根据需要,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更清晰的成像效果。
保养规程1. 清洁镜片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镜片会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例如样品残留、灰尘、指纹等等。
这些污染物会降低显微镜的成像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清洁镜片。
首先,使用气泡枪或黄金刷将灰尘和毛发等污物轻轻吹走。
然后,使用净水或纯酒精擦拭镜片,最后使用干燥纸巾擦干。
2. 防止尘埃显微镜周围的尘埃会对镜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防止尘埃污染。
使用遮挡罩或盖子覆盖显微镜,在不使用时尽量将设备放入盒子或柜子中。
3. 正确存储在使用完毕之后,需要正确存储显微镜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成像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规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显微镜的长期使用,有必要了解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以下是常规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显微镜的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前的检查:使用显微镜之前,要先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镜头、光源及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佩戴实验室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3.适当的座椅调节:操作显微镜时,要坐在合适的高度的椅子上,并将椅子调节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高度,保持舒适的工作姿势。
4.调节亮度:在使用显微镜的光源时,应逐渐调节亮度,以免光线过强导致视觉疲劳或眼睛受伤。
5.操作时的准备工作:在操作显微镜之前,要将预备的样本放置在玻片上,并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避免频繁调节造成镜片损坏或样本溢出。
6.轻柔的操作: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保持手的干净干燥,轻柔的操作,避免给显微镜或样本带来损坏。
7.避免触摸镜头:显微镜的镜头表面非常脆弱,为了保护镜头的清洁和安全,应避免触摸镜头,并使用专用的镜头纸来擦拭。
8.断电后的操作:使用显微镜结束后,应先关闭电源,再对其进行清洁和保养。
二、显微镜的保养规程:1.清洁镜片:为了保持显微镜图像的清晰度,应定期清洁镜片。
可以使用专用的显微镜镜片纸蘸取适量的无水乙醇擦拭镜头,避免使用水或其他溶剂来清洁。
2.保持镜身干燥:显微镜的镜身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生锈。
使用后,应用软布或纸巾擦拭镜身,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避免敲击: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敲击或摔落,以免造成镜片或其他部件的损坏。
4.润滑部件:显微镜的一些部件可能需要定期润滑,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维护。
5.存放位置: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远离湿气、腐蚀性气体、灰尘等。
同时,也要避免阳光直射或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6.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焦距、目镜、物镜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运行。
学生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显微镜是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和科学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其广泛应用使得显微镜的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故而在使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安全操作要求。
本文旨在介绍学生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能够安全、规范地操作。
安全操作1. 实验前准备使用前应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包括镜身、镜头、荧光灯、电源以及调焦机构等。
若有缺损或磨损应及时更换。
2. 灯光的使用显微镜中的灯光应该调节至适宜的亮度,不要过亮或过暗。
为了避免灯光过亮而对眼睛产生伤害,调整灯光亮度的时候应该尽量不直视灯光。
3. 样本的选择在放样品的时候,要先确定样本的尺寸是否适合所用的显微镜,选择较小的聚焦范围,对于过厚、过大、过长的样本应进行切片或剪裁处理,以便于调焦和观察。
4. 调节显微镜在调节显微镜焦距时,应该采取顺序调节法,由大到小把样品与镜头调整到最清晰处。
调节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碰到显微镜或者强烈震动,影响观察。
5. 避免观察过长时间显微镜观察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观察时应该控制好时间,避免超过持续时间产生眼疲劳、眩晕或头痛等不良反应。
6. 注意观察操作在观察时应避免碰触、拍打显微镜及其他设备,需注意防范事故。
7. 手部清洁在操作显微镜之前,必须保证手部干净。
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手部不要碰到镜头,以避免留下指纹或污迹,影响观察效果。
保养规程1. 定期维护定期对显微镜进行维护,如清除镜头表面的灰尘和污渍、清理灯光隔板上的尘埃等。
尽量减少灰尘进入,若有必要则使用风扇吹净,避免表面清洁时,镜头或其他设备受到损坏。
2. 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粗暴拿取或放置显微镜,以免对显微镜或相关部件造成损坏。
3. 防止潮气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处,远离高温和潮湿环境,以防止潮气腐蚀和损坏。
在放显微镜的同时,应该对镜头进行覆盖或罩上尘帽,以免灰尘、氧化等影响镜头的视野。
4. 适当存放回收若要长时间不使用显微镜,应将它们置于干燥、洁净、无尘区域,存放时最好覆盖或放入器皿中以防尘。
系列显微镜相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显微镜相机是非常常用的科研和教学设备之一,它不但可以将显微镜图像数字化,方便处理和存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的细胞构造和组织结构,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
但是,显微镜相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我们需要了解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保养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前检查每次使用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包括相机、适配器、电缆、连接口等。
同时要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下,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造成损害。
2. 拍摄前准备在开始拍摄前,要将目镜和物镜清洁干净,确保拍摄的图像清晰、准确。
同时,调整曝光、白平衡、对焦等参数,以获得更合适的图像效果。
3. 拍摄时注意事项在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设备稳定,避免因震动导致图像模糊或干扰。
•确保设备和手部干燥,以免手汗或其他污垢污染或损坏设备。
•合理选择光源,保证图像色彩均衡,避免过曝、欠曝等问题。
•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4. 操作结束后处理操作结束后,要注意及时关闭设备和软件,避免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
同时要将设备清洁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保养方法1. 定期清洗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灰尘和污垢,影响图像清晰度和设备寿命。
因此,需要定期清洗设备,包括相机和适配器等。
2. 储存时注意在储存设备时,要选择干燥、清洁、防尘的环境。
避免设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
3. 维护相机电池不同的相机使用的电池种类不同,需要根据相应的规范充电和使用。
此外,电池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以保证相机正常工作。
总结通过以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显微镜相机的使用和管理。
这不仅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寿命,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图像质量。
因此,在使用显微镜相机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保养方法,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简述如何使用、维护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
下面将简述如何使用和维护显微镜。
一、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显微镜的底座稳固。
然后,插入适当倍数的镜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2.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光源,调节光的亮度,使其适合观察物体。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调节孔调节光源的角度和方向,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3. 调节焦距:通过旋转粗调焦轮,使物体大致清晰可见。
然后,使用细调焦轮进行微调,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本: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样本的位置,使其位于光源下方,并与镜头成垂直角度。
5. 观察物体: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可以通过调节显微镜的镜头和焦距,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6. 调节镜片:根据观察到的图像情况,可以调节镜片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7. 记录观察结果:可以使用纸和笔记录观察到的细节,例如细胞结构、微生物形态等。
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拍摄图像或录制视频。
二、维护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 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显微镜之前,应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尤其是镜头和焦距调节装置。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清洁镜头:镜头是显微镜的核心部件,需要保持清洁。
使用干净的棉纱或镜头纸轻轻擦拭镜头表面,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
3. 防止灰尘:显微镜内部容易积聚灰尘,影响观察效果。
因此,使用后应将显微镜放回盖子中,避免灰尘进入。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外壳和配件,以保持整洁。
4. 避免碰撞:显微镜是非常精密的仪器,需要小心使用。
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损坏显微镜。
5. 存放注意事项:在不使用显微镜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损坏。
6.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松动或磨损,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偏光显微镜操作规程《偏光显微镜操作规程》一、概述偏光显微镜是一种通过偏振光来观察样品的微型工具。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适用于各种生物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
正确的操作规程能够确保偏光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并获得清晰的图像。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偏光显微镜之前,先检查镜头和样品台是否干净,拧紧调焦手轮,并打开照明灯。
确保照明灯的亮度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的情况。
2. 样品准备将要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尽量避免空气泡和灰尘的干扰。
使用装有偏光片的偏光显微镜时,需要将偏光片放置在光路上,并且调整好其方向。
3. 调焦和对比度调整通过旋转调焦手轮,调整镜头与样品之间的距离,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然后通过调整偏光片的方向和照明灯的亮度,使得图像的对比度达到最佳状态。
4. 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和物镜观察样品,可利用偏光显微镜来观察样品的各种微观结构和晶体形貌。
如果需要记录图像,可以使用相机或者摄像机连接到显微镜上,保存清晰的图片或视频。
5. 关机使用完偏光显微镜后,将照明灯关闭,将物镜和目镜调至最低位置,擦拭镜头和样品台,然后用镜头帽或者防尘罩盖好。
最后,关闭显微镜电源。
三、注意事项1. 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对显微镜做好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3. 观察结束后,及时将样品台和镜头擦拭干净,以防止沉积物和灰尘对显微镜造成损害。
通过遵守上述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使用偏光显微镜,并且获得高质量的观察结果。
同时,需要经常关注显微镜的使用说明和保养建议,确保显微镜的长期稳定运行。
显微镜操作保养规程前言显微镜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正确地使用和保养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保养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显微镜:根据需要观察的样品大小、要求清晰度,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常见的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2.样品制备:样品应先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切片、染色、涂层等操作。
3.准备工作区:应选择干燥、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无尘埃的区域。
2. 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显微镜油(或水)。
2.手轻轻地拿起载玻片,将其粘贴在镜座上,利用钳子将其夹住。
3.调节透明度:先打开光源,然后转动透明度调节旋钮,直到样品的大致轮廓能够看到。
4.调节焦距: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使得样品清晰可见。
5.调节光源亮度:通过旋转光源调节旋钮调节光源亮度,使图像更加清晰。
6.扫视移动:可以通过移动载玻片来扫描样品,在其中找到要观察的区域。
7.调节倍率:可以通过转动物镜镜头的不同倍率来观察不同的细节,但要注意不要超过镜头的最大倍率。
3.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放置在震动环境下:显微镜应放在稳固的平面上,不要放置在震动环境下。
2.不要用力旋转镜头:在更换物镜时,不要用力旋转镜头,以免损坏物镜和样品。
3.注意环境卫生:显微镜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避免灰尘和异物进入镜头。
4.不要触碰镜头:手指不应触碰到镜头表面,以免油渍和指纹污染镜头。
5.关机后擦洗镜片:关机后应及时擦洗显微镜镜头和载玻片,以免污染。
显微镜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1.及时清洗: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显微镜外表面。
2.清洁干燥:用干净棉纱擦拭镜头外表面,注意不要碰到内表面,防止油污渗入内部。
3.镜头定位:使用后,将镜头调至初始位置,以免损坏显微镜。
4.存放干燥:显微镜应保存在干燥、通风、无尘、无冷气的地方,防止生锈。
偏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简介偏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显微镜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和工业生产中。
通过使用偏光片和缅光片,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样品的光学性质和结构。
本说明书将为您详细介绍偏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帮助您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安装与调整1. 将偏光显微镜放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其稳定性。
2. 根据具体需要,安装适当的镜头和滤光片。
3. 通过调节光源亮度,确保样品得到足够的光照。
4. 使用调节旋钮,将物镜和目镜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观察和调焦。
三、样品准备1. 准备样品,并保证其干净和平整。
2.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切片机或其他切割工具将样品制备成薄片。
3. 对于液体样品,将样品滴在载玻片上,并用盖玻片封闭。
4. 对于固体样品,将其直接放置在载玻片上。
四、观察和调节1. 打开偏光显微镜电源,并调整光源亮度到适宜的水平。
2. 将制备好的样品置于镜台上,并使用样品夹固定。
3. 通过调节聚光镜,将光线聚焦在样品上。
4. 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
5. 通过旋转偏光片和缅光片,观察样品在不同偏光角度下的显示效果。
6. 使用焦度调节旋钮,使图像清晰聚焦。
7.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节样品的位置和旋转角度来观察样品的不同部分或者进行光学测量。
五、维护与注意事项1. 使用完毕后,关闭偏光显微镜电源。
2. 清洁镜头和载玻片时,使用干净柔软的纸巾或者棉签轻轻擦拭,避免使用刷子或者粗糙的材料。
3. 避免触摸光学器件,以防指纹和污渍影响观察效果。
4.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偏光显微镜存放在干燥、无灰尘的环境中。
5. 避免将偏光显微镜暴露在高温、潮湿和强磁场等环境中,以防损坏。
六、故障排除1. 若观察到图像不清晰,可以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的位置来改善聚焦效果。
2. 若镜头有污渍或者指纹,使用干净柔软的纸巾或者棉签轻轻擦拭。
3. 若光源不亮或者出现闪烁,检查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如有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
1偏光显微镜使用前的检查:1.1确定起偏振镜或检偏振镜振动方向:将检偏振镜自镜中推出、只留一个起偏振镜观察工作台上黑云母切片、转动工作台,当黑云母解理与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对黑云母吸收性最强,此时呈现深棕色,当解理与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黑云母吸收性微弱,此时晶体呈现淡黄色,据此就能确定起偏振镜的振动方向。
另一法是将起偏振镜自显微镜上取下,通过起偏振镜以较大倾斜角观察任一光亮的反射表面,转动起偏振镜至一最暗位置,即可确定起偏振镜振动方向与水平方向(左右不限)垂直、因光亮表面反射来的部分偏振光振动方向始终是观察者的左右方向。
本仪器上的起偏振镜振动方向为观察者的左右方向。
1.2起偏振镜与检偏振镜正交:将检偏振镜推入(为观察清楚,应取下目镜、物镜及拨开聚光镜前片),转动起偏振镜,观察到最暗位置,即系正交位置,此时起偏振镜刻线应对准00(1800)。
1.3目镜分划板十字线与起偏振镜、检偏振镜振动方向平行,检查方法同(1.1)在单偏光下观察黑云母切片,当黑云母解理与起偏抵镜的振动方向平行时,颜色最深,呈深棕色,此目镜分划板十字线之一应与黑云母解理方向平行。
2.物镜中心调节方法如下:2.1观察旋转工作台上的切片,在切片中找一小黑点,使位于目镜十字线中心。
2.2转动工作台,若物镜光轴与工作台中心不一致,黑点即离开十字线中心绕一个圆转动。
圆的中心S即为工作台的中心。
2.3将小黑点转至O1(此时距十字线中心最远)借物镜座上两个调节螺丝调节S与0重合,使得小黑点自01移回001距离一半。
2.4如此循环进行上述三步骤可使物镜光轴与旋转工作台中心重合。
3.用低倍物镜时,应将拉索透镜移出光路,同时用平面反射镜引入光线。
用高倍物镜及观察锥光图时,必须将拉索透镜引入光路,为增加视域亮度,可用凹面反射镜引入光线。
聚光镜之间的可变光栏可调节进光量的大小。
4.勃氏镜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只当在高倍物镜下看锥光图时才将勃氏镜加进光路,此时勃氏镜连同目镜构成一个放大镜以观察物镜后焦面上的锥光束干涉图,须注意在照明光源上加毛玻片或在引入光线的方向上应无障碍物,以免使灯丝象或窗户框子、树、天空云彩等成象引起干扰。
偏光显微镜维护保养偏光显微镜作为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精密仪器,对于其维护和保养有着严格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偏光显微镜的维护保养要点,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一、日常维护清洁:使用柔软的干布定期擦拭显微镜的外表面,保持清洁。
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环境: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干燥、无尘、无强烈震动的环境中,以避免仪器受潮、积尘或损坏。
电源:遵循厂家推荐的电源要求,确保电压稳定,避免过载。
二、使用注意事项调整:在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光强等参数时,要缓慢旋转调节旋钮,避免剧烈操作导致仪器部件损坏。
样品:观察样品时,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杂质,避免对显微镜造成损伤。
同时,避免长时间连续观察,以免对样品和显微镜造成过热。
光源:保持光源亮度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光线对观察造成影响。
如发现光源亮度不稳定,应及时检查光源及其电路。
三、定期保养镜头清洁:定期对镜头进行清洁,使用专用的镜头纸或镜头笔轻轻擦拭,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或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
机械部件润滑:定期对显微镜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磨损或松动的现象,应使用专业润滑剂进行润滑。
电源检查:定期检查显微镜的电源线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同时,检查电源插头是否紧固,避免因接触不良造成仪器故障。
存放:长时间不使用显微镜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其状态。
同时,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短时间的预热,以避免镜头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凝结现象。
四、维修保养建议定期联系专业的维修保养机构对显微镜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要随意拆卸显微镜的部件或更改内部线路,以免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在搬运或移动显微镜时,应将其放置在稳固的台面上,避免剧烈震动或碰撞导致损坏。
总之,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偏光显微镜是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通过日常维护、使用注意事项、定期保养以及维修保养建议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偏光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和精度。
文件名称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维护及保养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QC-YC-014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原文件编号--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原文生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版本号00颁发单位质控实验室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号分发单位与数量质量管理部、质控实验室办公室、中药显微鉴别室各1份修订记载版本号生效日期修订原因、依据及内容00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编写。
目的:建立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维护及保养标准操作规程,供化验员标准操作。
范围:适用于XSP-9C偏光显微镜的管理。
职责:由质控实验室仪器负责人编写;质控实验室经理、质量管理QA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质控实验室相关化验员执行。
内容:1 编制依据:《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2 仪器:2.1 仪器组成:2.2 仪器参数2.2.1 三目头: 倾斜 30°, 可 360°旋转(内置检偏振片,可进行切换)。
2.2.2 物镜放大倍数:4X,10X,40X,100X2.2.3 转换器: 四孔转换器,内向式滚珠内定位。
2.2.4 目镜: 10X 广角目镜,焦距 25 毫米,视场Φ18 毫米。
2.2.5 载物台: 180 毫米 X 145 毫米,移动范围:75 毫米 X 50 毫米。
2.2.6 聚光镜: 聚光镜 N.A. 1.25 ,配孔径光栏,上下可调。
2.2.7 照明系统: 6 伏 20 瓦卤素灯照明,亮度可调。
2.2.8 环境要求: 5℃~35℃;相对湿度 20%~80%(25℃)。
3 操作方法:3 操作方法:3.1 灯光照明:3.1.1 将电源开关拨向“︱”,即可接通电源,如果灯不亮,请检查一下亮度控制是否处于过低的位置,位于仪器右下方的开关控制的是下光源,即底盘内卤素灯。
3.1.2 调节亮度调节旋钮,获得足够的照明亮度,一般情况,不要将照明调至最强状态,否则,灯泡满负荷下工作寿命将大大缩短。
显微镜配件附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及教育等领域的光学仪器,其操作安全与配件附件的保养维护是显微镜使用者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配件附件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保养维护规程,以便使用者更好地使用显微镜及保护显微镜。
预绑安全带使用显微镜前,首先必须绑上安全带,以保护自己与显微镜。
安全带可缓解使用者在突发情况下的冲击力,并避免显微镜因用户失手而坠落受损。
配件安装安装配件时,应确保配件与显微镜相适应,选择坚固、稳定的安装位置,并遵守操作手册中的安装步骤。
避免不当安装导致配件误差、显微镜机身损坏及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的产生。
操作规范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范:1.小心拿取样本。
样本可能比显微镜更加小巧,操作者应尽量避免样本掉落或弄丢。
2.确保样本、配件和操作面干净。
避免因样本污染影响观测和显微镜配件附件受污染而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3.调整对焦和照明。
选择合适的照明强度和聚焦位置,在操作中尽量维持现场光线稳定。
4.避免任何形式的震动。
操作着应避免用力碰撞或者震动显微镜和配件附件,以免影响观测结果和配件寿命。
保养规程对显微镜及其配件附件正确的保养,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保养规程:1.定期清洁显微镜。
使用者必须每日清理镜片、附件和机身,特别是需要使用显微镜时,镜片的清洁工作必须充分做到位。
2.避免直接阳光照射显微镜。
显微镜在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将导致配件变形,影响观测效果。
3.避免存放在灰尘多、温度高、湿度大环境下。
显微镜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可以用覆盖物遮盖,避免污染及防止温度变化。
4.配件附件的维护保养。
操作人员应当根据使用经验结合使用说明书对配件进行维护与保养,例如合适的清理和涂油。
总结显微镜对于科研、教育重要且广泛的应用,正确的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措施对于显微镜的保护和使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出显微镜配件附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希望使用者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注意以上问题,使得显微镜更好的为科研、生产和教育服务。
文件名称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维护及保养标
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SOP•QC-YC-014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原文件编号--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原文生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版本号00
颁发单位质控实验室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号
分发单位与数量质量管理部、质控实验室办公室、中药显微鉴别室各1份
修订记载
版本号生效日期修订原因、依据及内容
00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编写。
目的:建立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维护及保养标准操作规程,供化验员标准操作。
范围:适用于XSP-9C偏光显微镜的管理。
职责:由质控实验室仪器负责人编写;
质控实验室经理、质量管理QA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
质控实验室相关化验员执行。
内容:
1 编制依据:《XSP-9C偏光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2 仪器:
2.1 仪器组成:
2.2 仪器参数
2.2.1 三目头: 倾斜 30°, 可 360°旋转(内置检偏振片,可进行切换)。
2.2.2 物镜放大倍数:4X,10X,40X,100X
2.2.3 转换器: 四孔转换器,内向式滚珠内定位。
2.2.4 目镜: 10X 广角目镜,焦距 25 毫米,视场Φ18 毫米。
2.2.5 载物台: 180 毫米 X 145 毫米,移动范围:75 毫米 X 50 毫米。
2.2.6 聚光镜: 聚光镜 N.A. 1.25 ,配孔径光栏,上下可调。
2.2.7 照明系统: 6 伏 20 瓦卤素灯照明,亮度可调。
2.2.8 环境要求: 5℃~35℃;相对湿度 20%~80%(25℃)。
3 操作方法:
3 操作方法:
3.1 灯光照明:
3.1.1 将电源开关拨向“︱”,即可接通电源,如果灯不亮,请检查一下亮
度控制是否处于过低的位置,位于仪器右下方的开关控制的是下光源,即底
盘内卤素灯。
3.1.2 调节亮度调节旋钮,获得足够的照明亮度,一般情况,不要将照明调至最强状态,否则,灯泡满负荷下工作寿命将大大缩短。
3.2 调焦:
3.2.1 观察试样时,一般先用低倍物镜观察,通过转动任一调焦手轮均可以
升高或者降低载物台,微动调焦手轮的最小格值是 2μm。
然后边观察边使试样下降直到观察到图象。
3.2.2 转换至其他倍率物镜,微调手轮精细调焦至物象清晰为止。
3.2.3 调焦松紧的调节:在本仪器出厂之前,粗动调焦已经预设到一个松紧合适的程度。
若需要调节松紧,首先可以在架身和右调焦手轮之间找到调节松紧手轮,旋转它就可以改变调焦的松紧。
如果太紧的话会可能导致操作不适。
3.2.4 预设限位手轮:这项调节可以确保在使用工作距离比较短的物镜时不至于会碰到台面或标本。
其调节方法是:使用低倍物镜,用粗动调焦手轮调焦至标本清晰,向自己方向旋转限位手轮就可以设置粗动调焦的限位。
当更换标本或者物镜之后,就可以方便的旋转粗动调焦手轮调节到此预设位置。
然后利用微动调焦手轮调焦,限位手轮并不作用于微动调焦。
3.3 视度与瞳距的调节:
3.3.1 装于目镜筒上的视度调节环可以修正不同使用者双眼视度的个体差异。
用放大倍数40X 的目镜,单独用右眼察样本,调焦至成像清晰。
然后用左眼观察,慢慢调节视度调整环使左眼也能观察到清晰的像。
3.3.2 适当的瞳距能带来舒适的观察效果。
瞳距的调节通过双目镜筒“折叠”来实现。
3.4 机械式载物台的控制:纵向移动手轮和横向移动手轮同轴,纵横向调节使用方便。
3.5 聚光镜部分的操作
3.5.1 聚光镜的组成-聚光镜在载物台下面,左右两边各有一颗螺钉,用于聚光镜的调中,旋转聚光镜升降手轮可以升高或者降低聚光镜。
3.5.2 聚光镜的调节:如果聚光镜没调节好的话,光栏像不清晰并且不在视场中心,调节聚光镜升降手轮使光栏像边缘清晰。
然后通过两颗聚光镜调中螺钉把聚光镜调中,通过上述调节后,调节视场光栏,把视场光栏调节到和比视场稍大即可。
3.6 落射照明部分:
3.6.1 落射照明器上接近灯箱的是孔径光栏,它的大小改变可引起像的衬度
变化。
3.6.2 落射照明器的调中:
3.6.2.1 将一张白纸放置在载物台面上,把任一物镜从转换器上取出,然后旋转转换器使此空位置于光路之中。
3.6.2.2 打开电源,调节亮度调节旋钮,获得足够的照明亮度。
3.6.2.3 白纸上会出现灯丝的像,如果灯丝的像没有对中,关小孔径光栏,调节灯泡纵向调节旋钮和灯泡横向调节旋钮使灯丝像对中,然后调节聚光镜调节手柄,直到获得清晰的灯丝像为止。
3.6.3 重新安装物镜。
3.6.4 调焦使成像清晰。
若视场亮度不均匀,可适量调节灯泡竖直方向调整旋钮或移动聚光镜调节手柄。
3.6.5 把视场光栏关小,调节视场光栏调中螺钉,使视场光栏中心与视场中心
重合,然后打开视场光栏即可进行观察。
3.6.6 滤色片转盘里包含绿色、黄色、蓝色滤色片和磨砂玻璃。
可根据需要旋入,以获得满意的像质。
3.6.7 检偏振片推杆连接整个检偏振座。
推动带绿色环的推杆,仪器处于偏光观察工作状态。
转动起偏振器时,通过目镜观察明暗变化,可达到正交状态。
3.6.8 三目头左上部的观察/摄像功能切换推杆是用来选择目镜观察或摄影。
本仪器的摄影装置采用 100%透光摄影,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摄影需要。
4 注意事项:
4.1 仪器放置阴凉干燥处,选择无尘、无震动和无酸碱、蒸汽的地方。
4.2 不要随意拆卸仪器的任何部件。
4.2 避免接触高温。
5 维护与保养:
5.1 经常擦拭机体与底盘,擦拭前应拔掉电源插头,确保仪器电源断开。
然后用干净柔软的抹布蘸少许中性清洁剂擦拭机体与底盘。
使用仪器前要请确认仪器干燥。
5.2 经常擦拭光学部件,显微镜中的目镜、物镜中的镜片都有镀膜。
不要在非常干燥或大灰尘的环境下擦拭。
擦拭时首先把可见的灰尘吹去。
然后棉签或抹镜纸蘸少许镜片清洁剂或无水酒精擦拭镜片表面,不可使用如二甲苯之类的溶剂擦拭镜片。
5.3 使用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
5.4 检验结束后及时填写记录,具体执行《检验仪器设备管理规程》(SMP·QC-JY-017)。
培训:
培训部门:质控实验室培训对象:化验员
培训时间:0.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