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解析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17.95 KB
- 文档页数:8
缠中说禅-缠论笔记(15)没有趋势没有背驰本章内容,定义了上涨,下跌,盘整三个概念。
这里的定义是基于一个K线周期图的层面,通过走势图很直观的定义,用均线系统辅助判断。
和以后缠论中的通过中枢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
原文: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上涨、下跌、盘整都建立在一定的周期图表上,例如在日线上的盘整,在30分钟线上可能就是上涨或下跌,因此,一定的图表是判断的基础,而图表的选择,与上面所说交易系统的选择是一致的,相关于你的资金、性格、操作风格等。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这里定义的上涨,就是当下的高点和低点都比最近的高点和低点更高。
下跌,就是当下高点和低点都比最近的高点和低点更低。
这个和以后的缠论的定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这里的上涨和下跌,在以后可能就是中枢的形成过程。
原文:如何把握高点和低点?必须要均线系统来过滤,也就是前面常说的“吻”的概念,只有在“吻”前后出现的高、低点才有意义。
这里的定义的上涨和下跌,如果和以后的缠论的笔结合起来使用,也有很不错的效果。
买卖点的操作,除了本课的操作方法,还可以结合同级别分解的操作方法来判断。
对于确认高点和低点,如果两者中间够一笔,高点和低点的确认就可以根据笔的定义来。
如果不够1笔过或者没有形成笔,但高低点在这个k线图上有很明显,就用均线系统过滤后确认。
实际操作中,尤其在大级别的k线图中,这里的概念反而更加实用,也应用的最广泛。
原文:转折,一般只有两种:一、“湿吻”后继续原趋势形成陷阱后回头制造出转折;二、出现盘整,以时间换空间地形成转折。
第二种情况暂且不说,第一种情况,最大的标志就是所谓的“背驰”了。
必须注意:没有趋势,没有背驰。
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
缠论形态学包含关系:一根k线的高低点全部在其相邻k线的高低点范围之内,那么这根k线和其相邻k线就为包含关系(注意:k线的高低点包括k线上下影线。
)k线的包含处理原则1.向上处理存在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合并时,当第一根k线的高点比其前一根具有非包含关系k线的高点高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采取向上处理。
2.向下处理存在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合并时,当第一根k线的高点比其前一根具有非包含关系k线的高点低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采取向下处理。
向上处理的原则:k线包含向上处理时,取两根k线中的最高点为高点,较低点为低点,合并成一根新k线。
向下处理的原则:k线包含向下处理时,取两根k线中的最低点为低点,较高点为高点,合并成一根新k线。
进行k线包含处理时,必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即先合并前面的再依次合并后面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顶分型:如果第一根k线是一根长阳线,而第二、三根都是小阴线、小阳线,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线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线,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以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
线段被破坏:2种情况: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和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向上线段中,一旦最后一个顶为起点的向下笔跌破前一个顶的水平线,称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向下线段中,一旦最后一个底为起点的向上笔升破前一个底的水平连线,称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注意:被笔破坏的线段一旦由破坏笔产生出新线段,那么原线段结束。
把线段中每一个元素看成是一根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需要对此进行非包含关系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就叫做标准特征序列。
(可以把笔看成k线)线段划分的两种不同情况:1.出现笔破坏的情况线段出现笔破坏,向上线段只考察X元素的标准特征序列。
若出现顶分型,则原线段结束于该顶分型的高点。
缠论学习笔记1: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顶分型和底分型1、顶分型定义:顶分型定义:不含包含关系的3根K线,中间一根的高点最高,低点也最高;2、底分型定义:底分型定义:不含包含关系的3根K线,中间一根的低点最低,高点也最低;3、上升趋势中K线的包含关系上升趋势中的包含关系:高点取高的,低点也取高的,简称高高;5、下降趋势中K线的包含关系下降趋势中的包含关系:低点取低的,高点也取低的,简称低低;6、包含后的再包含关系处理包含后再包含的原则是:按照时间顺序,相邻两根发生包含就处理。
处理包含关系时,趋势方向的判定原则:1、当遇到第一根需要处理的K线时,先看前二根K线,这两根K 线的方向决定了之后采用GG还是DD原则;2、若之前两根K线是上升趋势,则采用GG原则,反之,采用DD原则。
没有顶分出现就没有顶,没有底分出现就没有底中继、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1、内部背离的影响;(注意看前后两个分型的MACD红绿柱长短对比)2、顶底分型形态影响;典型形态:核心是第三根:实体饱满有力度,收盘在第二根线极值下(上)方;次核心是第二根:长影线、十字星、低(高)开阳(阴)线佳;2、顶底分型形态影响;非典型形态:大阴大阳之后跟随小阴小阳,通常是中继顶底分型概率高;第三根线实体力度不够;如何判断一个分型是否大概率会成笔?1、原著中方法:看次次级别是否有3卖(买)如果在日线顶分型出现后,去看这个顶分型中最大的中枢(通常都是5分钟中枢,30分钟时间不够),如果接下去针对这个5分钟中枢形成了第三类卖点,其后成笔的概率很高;2、从形态上预估:最有杀伤力的分型最有杀伤力的分型: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部,且收盘不能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一半之上,属于最强的顶分型,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底分型反之。
3、从形态上预估:较有杀伤力的分型较有杀伤力的分型: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一半之上,那么该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较大,如果其中有包含关系,是直接长阴吃掉长阳,是最强的一种包含关系,底分型反之。
摩尔缠论笔记文字一、缠论是什么呢?缠论呀,就像是在股票市场或者其他金融交易领域里的一个神奇小秘籍。
它有好多独特的概念和方法。
比如说走势类型,这就像是给市场的波动情况画了一幅很细致的画像。
就像我们看人的性格一样,缠论把市场的波动性格也进行了分类。
二、缠论中的关键概念1. 中枢中枢就像是市场波动的一个中心地带。
它是由一些连续的价格波动区间组成的。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一个事情,这个围起来的圈子就是中枢啦。
中枢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市场是处于强势、弱势还是盘整的状态呢。
2. 背驰背驰这个概念可就有点意思啦。
它有点像是一个小信号,告诉我们市场的力量可能要发生转变了。
比如说上涨趋势中的背驰,就像是一个跑步的人,本来跑得很带劲,但是突然有点气喘吁吁,速度开始慢下来了,这时候可能上涨的动力就不足了,市场可能就要开始下跌或者调整啦。
三、缠论的实际应用缠论在实际操作中,就像是一个指南针。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一些规则来进行买卖操作。
比如当我们发现一个上涨趋势中的背驰现象出现了,而且这个背驰还符合一些特定的条件,那我们可能就会考虑卖出手中的股票或者其他金融产品啦。
不过呢,缠论也不是万能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治所有的病一样。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得结合其他的因素,像宏观经济形势呀,行业发展趋势之类的。
四、学习缠论的难点1. 概念复杂缠论的概念真的是好多好多,而且有些概念还特别抽象。
就像中枢这个概念,要真正理解它的形成、扩展、新生等各种情况,真的要花不少时间去琢磨。
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来说,有时候感觉脑袋都要转不过来了。
2. 实践操作难理论学起来就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要把缠论运用到实际的交易当中,那就更难了。
市场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会有很多突发情况,这些突发情况可能会打乱我们根据缠论制定的计划。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比如贪婪和恐惧。
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贪婪地想要赚更多,而忘记了缠论给出的卖出信号;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又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敢按照缠论的规则买入。
缠论精典解析-笔、线段、趋势关于高级别的笔与低级别的线段的对应关系其实高级别的笔和低级别的线段是无法一一对应的。
主要的原因是缠论中有结合律的要求。
低级别的图与高级别的图在高低点上肯定是一一对应的,但是由于高级别的图的一条K线包含数条低级别的K线,高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不能与低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一一对应,所以高级别的线段与低级别的笔无法一一对应,进而出现在1F图中看出的5F中枢与在5F图中看出的中枢不同,这都是正常的,并不影响分析的效果。
缠引入线段是为了什么?在没引入线段的概念之前,中枢的定义是三段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的重叠部分。
这里面的次级别走势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
为了规范这次级别的走势,缠才引入了线段的概念。
线段肯定来自于图中的元素,比如K线,但是缠也谈到,如果不是有三折的笔构成线段,线段的稳定性太差,对走势的描述没有抽象到合适的地步。
所以在一张图中(注意:是在一张图中)才有了从K线-〉笔-〉线段的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在此级别的图中对次级别的走势进行线段化抽象。
到了次级别的图中,还是应该从次级别的K线入手,抽象出次次级别的走势。
从K线-笔-线段这个对次级别走势抽象的方法是每个级别的图中自包含的,与其他级别的图没有对应关系(走势是有关系的)。
对图的分析实际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低级别的图中分析出以上各级别的走势和中枢,比如从1F入手,分析出1F的中枢,1F的走势,5F的中枢,5F的走势,30F的中枢。
等等,另一种直接从30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30F的中枢。
这两种最后的结果可能有些细微的差别,原因在于结合率,还有你选择的被抽象对象不同。
但是走势还是那个走势,无论怎么分析,它都在那里存在着,所以这些并不会对你的实际操作造成影响,有两种方法:1.实际操作可以从高F图如周线、日线等图中先看,然后向下看,这样比较直接。
2.另外如直接从5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中枢,相当于最小的显微镜是5F图的。
52投资《简约缠论》讲解学习笔记缠论基础篇第一节序完整性、客观性、可复制性是缠论的特点,可以帮助初学者很快建立完整理论体系。
第二节K线与分型缠论最小分析单位是“笔”。
缠论将K线分为四种,上升K线、下降K线、顶分型、底分型。
包含关系需要进行K线合并处理,上升向上处理,下降向下处理。
第三节笔笔的构成三要件:顶分型+单独部分+底分型,至少5根K线。
新一笔的生成才确立上一根笔的确立。
向上笔对应向下笔向下笔对应向上笔,打破时间分割。
第四节线段是笔的上一级单位,三个笔构成线段。
第五节中枢三个笔可以构成笔中枢(就是一个线段),三个线段可以构成(线段)中枢。
两根线段和一根笔也可以构成中枢(力量比线段中枢弱)。
中枢有方向、有区间、有能量。
第六节走势类型走势类型就是走势特征的划分,缠论中走势的方向就只两种:向上或向下。
其方向由起始段决定。
任何走势必须有中枢。
只有一个中枢的类型a+B(中枢)+c叫盘整中枢,有两个以上同方向的称为趋势中枢,表示为a+A+b+B+C,要求构筑部分....不能重合(有重合则合并为更大的盘整)。
走势的级别由中枢的级别来定义的。
第七节级别级别是缠论中的计量单位。
最小1分钟。
第八节背驰中枢是有能量的,中枢越大力量越大。
是否发生背驰,精确的判断需要有区间套判定。
绝大多数的走势,一般只有A和B两个大中枢c段则被成为背驰段。
背驰段不一定出现背驰,则后面有可能出现C 和d。
第九节区间套背驰是判断走势完结的重要概念,而发生背驰的判断需要用到的概念就是区间套。
无论走势大小级别如何,走势完结时的结构是相似的,这种情况称为“同构性”。
由此产生的判断背驰的方法成为区间套。
区间套的应用即是从更小级别的走势来观察本级别背驰的关键(时间、价位)点——即通过不同层级的走势共振找到关键的节点。
任何观察段都可以使用。
线段背驰又称“盘背”,依然可以使用区间套判断背驰。
区间套使用的注意事项:同周期同方向相邻的进入和离开段相比较,逐级比较。
缠中说禅学习笔记(二):缠论中的定义和定理上一篇文章中告诉了大家该如何看待缠论,如果你能赞同缠师对股票市场的理解,那么就可以开始这一篇的学习了。
本篇将罗列和解释缠师的诸多定义。
因为很多名词都是缠师发明的,如果不了解他的术语,在学习中就容易晕。
缠论的定义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只有严谨,才能在数学上可以推导和证明。
定义和定理的顺序主要以课程的顺序为准,兼顾前后衔接的自然性。
原定义我会用粗体字标出,注释我会用小一号的字体标示。
缠中说禅108课中,有很多内容是证明这些定理的。
篇幅所限,不涉及缠师的证明过程。
定义篇男上位、女上位:把短期均线当成是女王,长期均线当成面首,那么“男上位”意味着空头市场,而“女上位”意味着多头市场,要赚钱,就要多来点“女上位”。
男上位就是长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之上,女上位就是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意味着短期弱势,女上位意味着短期强势。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飞吻的意思就是短期均线自己涨,可以说基本不触碰长期均线。
意味着走势强劲,所以说,就是“飞吻”,完全就是飞着的,因为根本没触碰。
如下图:唇吻就是说短期均线始终在长期均线之上或者之下,没有升破或者跌破。
最多只是触碰。
所以是唇纹。
所以要么是短线绝对强势,要么就是短线绝对弱势。
比如看上图中,白线和蓝线的位置,就是唇吻。
白线始终在蓝线之上,跟蓝线触碰了一次,然后继续原来的上升趋势。
湿吻: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相互缠绕,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反复相互穿过。
纠缠程度深,所以叫湿吻。
湿吻比较好理解。
不多赘述。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原版缠论阅读草稿笔记(更新完毕)我学缠论并不是要学缠论,而是要拥有属于我的无懈可击缠论模型ad: 我的数字货币数据网站/1.资本市场中,没有慈善家,只有赢家和输家2.市场没有什么庄家,有的只是赢家和输家!有的只是各种类型的动物,还有极少数的高明猎手。
市场就是一个围猎的游戏,当你只有一把小弓箭,你可以去打野狗;当你有了屠龙刀,你是要屠龙,面对风险和当初一样3.你企图通过买入卖出而赢钱,其他都是废的,只面对事实,而非被自己的情绪喜好左右4.进场就是介入生死,摆脱欲望与恐惧,思于当下,面对事实,方可于生死从容5.无所谓外物,自我,你的判断到底是主观的主观还是客观的主观,你的判断到底有多少成见?市场都是财狼虎豹,我该如何猎杀他们6.盈亏比高的才干,否则不要动7.均线突破回踩;长拿盈利单,(如果你技术好,高抛,回档再接回);缓慢攀升一般会有加速,二段加速背驰注意出货8.选股要选活跃的,能彪的,也要注意其早泄(熊市很容易早泄)9.那如何尽量避免选错股呢,设立多套选股系统,选择多套系统都选中的股票,同理如果面对同一只股,就用多套指标系统去分析,如果得到同样的结果,成功率会更高10.只搞能搞的,而且我也可以选择不搞11.(干货篇)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少见)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常见)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趋势转折或继续)“男上位”:长均线在短均线之上(禅师一般用ma5,ma10)“女上位”:短均线在长均线之上“男上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唇吻反弹基本就该结束了“女上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唇吻回档结束的概率也是很大但也要预防唇吻演变成湿吻,任何的行情转折,在很大几率上都是由湿吻引发的,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湿吻,然后按原趋势来一个大的高潮,制造一个陷阱,再转折;另一种是,反复湿吻,构造一个转折性箱型,然后反转。
1、分类:第一类:大中枢突破后回踩不破中枢高点是最强的。
第二类:在大结构(中枢)高点附近整理,将要完成小级别的结构的。
第三类:在大结构底部做小结构的。
那么按你的操作习惯,2、特别是第一类,大盘上冲时候,他们在大结构上调整,大盘冲关时候,在小结构上可以买,看看很高,但高的也安全,这可以从成交量上来辅助,只要在做小结构期间不时密集型的出货量,这样的结构不得不发。
3、你买股票那么难找吗?不难,第一是思路的改变;第二是结构要明白。
第三、出现分型你去买。
4、炒股是简单的,但大量的基础工作你要去了解,分类,K先形态要过关,就需要大量的去看盘复盘。
5、今天讲的就是选股分类,没有特别好的选股公式来特别帮助你,只有你在观念的转变和个股的形态方面你掌握。
你只有清楚了才会敢买,不清楚哪有胆敢买。
6、买你看得懂的股,你只有一种形态看的懂,买,也可以了。
7、每天的涨停板你看过没有?每天的跌停板你看过没有?每天7%和5%涨幅以上的股你看过没有?他们在什么位置,是强分型吗还是什么?8、每天找临界的找中枢震荡结束的。
一眼看到股票的前世今生,缠师说的。
9、节奏是否走完啊,量能是否合适啊,一眼看上去中意,没有经过大量的复盘,大量的看K线组合,大量的强弱比较,你怎么能够说技术过关了呢?问,问什么?这种结构形态有问题没有?总是关心推荐股票,你结构和本质明白以后,股市简单说就这么点条件,几套动作组合,你看多了,看明白了,包括K线组合,量能等,缠师已经说过很多次,结构越简单力度越强。
10、有些人学了缠论是赚不到钱的,光想着1买,1买在下降趋势中,1分钟线段分解后想买在最低点,可能吗?看60分钟行了,看60分钟是否背驰,是不是有分型,K线组合是否到位,指标(均线)突破回踩买入11、1买买不到,2买买就可以了。
多看多复盘。
大的趋势结构向上的,套了也没有关系,相反,就要逃,挡不住的。
今天的结构问题我自认为讲明白了,不明白的多看盘对复盘。
有很多缠友在学习缠论后,就完全否定了传统技术分析的方法,成为缠论“唯粉”,甚至言论过于偏激。
(一)级别问题,一只是缠论里一个让人晕乎的问题,好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发蒙,下面就结合着图说点自己的浅见。
首先,统一一下讨论的概念:分为两大类1:K线图级别,就是直接把多少分钟的K线图分笔分段后就当作当作多少分钟走势的级别,统一名称叫:1分钟K线级别,5分钟K线级别,30分钟K线级别......。
注意,30分钟K线图上最低级别就是30分钟级别。
2:F(X0)=X1的递归定义的缠论K线级别,就是以某分钟K线图为最低单元,分笔分段后别当作走势的级别,逐级递归上去:统一名称叫: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5分钟K线30F走势级别......;......注意上面的省略号,显然,1分钟K线级别= 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5分钟K线级别= 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以后讨论问题的表述,应该这样表述,xx分钟K线yyF走势级别,yyF中枢,表明以什么时间K线为最小单位,递归得到的什么级别的级别,中枢;因为:XX分钟K线级别= XX分钟K线XXF走势级别,所以XX分钟K线XXF走势级别可以简称:XX分钟K线级别及中枢。
其实不分两类,就一个名称最好:xx分钟K线yyF走势级别,XX=YY呢就是第一种情况,不等呢就是以XX分钟K线为最小K线单元递归上来的级别,这样就是一个名称就统一了所有的情况。
而:5分钟K线级别(=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与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既有联系,但不能等同。
其中的区别就是:5分钟K线级别是小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粗糙,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是大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精细:大部分的常规走势下划分出的中枢是一样的,(缠师原话:按严格定义操作,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逐步确认其级别,太麻烦也没多大意义,所以才有了后面1、5、15、30、60分钟,日、周、月、季、年的级别分类。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大严格地说,三个连续1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5分钟的中枢,三个连续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15或30分钟的中枢等话。
目录缠论形态学 (2)K线包含处理 (2)分型 (3)笔 (4)线段(未被笔破坏的情况需要补充) (6)中枢 (8)买卖点 (12)缠论动力学 (18)缠论其他技巧 (23)防狼术 (23)高效买入法 (24)缠中说禅谈操作心态 (25)缠论形态学K线包含处理定义P13处理情况向上处理P13高取高,低取高向下处理P14高取低,低取低处理原则P19逐根处理,不再包含意义P20识别顶底分型定义顶分型P21第一个底分型往往不是顶点,第二个第三个可能性加大底分型P24第一个顶分型往往不是顶点,第二个第三个可能性加大意义P27表现分型力度,预示反转力度P28P27P29定义P30不同分型间至少要有一根独立K线分类P30上升笔P33下降笔P34划分笔的步骤P35笔的延伸P37笔的结束P38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
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 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 掉。
意义笔当下模式的数学模型P40定义P40缠中说禅笔定理:任何的当下,在任何时间周期的K 线图中,走势必然落在一确定的具有明确方向的笔当中(向上笔或向下笔),而在笔当中的位置,必然只有两种情况:一、在分型构造中。
二、分型构造确认后延伸为笔的过程中。
根据这个定理,对于任何的当下走势,在任何一个时间周期里,我们都可以用两个变量构成的数组精确地定义当下的走势。
K线一、缠论中的K线无上、下影线与实体的区分,只看K线的高低点。
二、分型的种类1、顶分型:三根K线呈“品”字形,中间K线的高、低点均高于其余两根K线的高、低点。
2、底分型:三根K线呈倒“品”字形,中间K线的高、低点均低于其余两根K线的高、低点。
3、上升K线:连续多根K线,出新高不出新低。
4、下降K线:连续多根K线,出新低不出新高。
三、K线的包含处理1、包含关系相邻的两根K线,其中一根K线的高低点完全包含在另一根K线的高低点范围内,这两根K 线即为包含关系。
否则为非包含关系。
2、包含关系的处理1)处理方向比前一根非包含关系的K线高点高时,采用向上处理。
比前一根非包含关系的K线低点低时,采用向下处理。
2)处理顺序连续多根K线具有包含关系时,应按时间顺序(从左至右)进行两两相邻K线的包含处理。
3)处理标准向上处理时,在两根K线中高点取高,低点也取高向下处理时,在两根K线中高点取低,低点也取低笔一、笔的定义1.笔是缠论中最基础的组件2.旧笔定义:顶分型+1至n跟k线+底分型(K线需要包含处理)3.新笔定义:顶、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五根K线即成一笔(K线不需要包含处理)4.注意:新笔与旧笔的区别二、笔的终结反向一笔生成,代表前一笔的结束三、笔的延续反向一笔没有生成前,当前笔仍处在延续状态。
表明“笔”由至少5根k线组成,也一直延续增多四、笔具有连续性1.一个向上笔完成对应一个向下笔2.一个向下笔完成对应一个向上笔五、笔的意义笔的开创,保证了缠论在市场分析时具备完整性六、其它规定1.顶分型必须高于底分型,否则不构成笔2.一般默认一分钟的笔为最小级别笔(禅师从操作空间考虑,但如果通过计算机技术跟交易规则如成本降低到极小,理论上可以把最小级别不断放低)线段一、线段的定义线段至少由连续3笔构成(大于等于3笔),且起始3笔必须有重叠部分二、线段的方向1.向上线段:起始于向上一笔,终结于向上一笔2.向下线段:起始于向下一笔,终结于向下一笔3.笔的个数必定是奇数三、线段的终结当前线段的完成的条件是必须有反向新线段的产生四、线段的连续性1.一个向下线段完成后,对应着一个向上线段2.一个向上线段完成后对应着一个向下线段五.线段的划分线段由笔构成,先确定笔,再划分线段六.特征序列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可用走势类型来分析线段,因为不推荐特征序列中枢一、标准中枢的定义标准中枢至少由连续的3个线段(可大于等于3根)的重叠部分构成二、中枢的方向1.上升中枢:进入段为向上线段2.下跌中枢:进入段为向下线段三、中枢的区间1.中枢区间:由前三个线段的重叠部分构成2.中枢高点和低点1)中枢区间的高点(ZG):取前三线段中两个高点的低点,称中高2)中枢区间的低点(ZD):取前三线段中两个低点的高点,称中低3)中枢的最高点(GG):构成中枢的所有线段的最高点4)中枢的最低点(DD):构成中枢的所有线段的最低点四、笔中枢1.由笔构成的中枢为笔中枢(其它与线段中枢类似)2.含有笔中枢的走势就是一个线段,其级别小于含有标准中枢的走势五、中枢的能量两线段和一笔依然可以构成中枢,其能量小于完全由线段构筑的标准中枢。
缠论整理学习笔记分型-> 笔-> 线段-> 中枢-> 走势图1:分型,笔,线段二. 分型相关的概念:1. 顶分型,底分型。
图2.分型2. 相邻两个K线处理包含关系(图1的6图):<1> 走势向上时把两个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低点中的较高点当低点,合并成一个K线。
<2> 走势向下时把两个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高点中的较低点当高点,合并成一个K线.图3.分型2-K线关系。
3. 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1>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
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
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2> 形成分型结构的3根K线的情况:i)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
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ii) 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
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3> 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判断规则:i) 对于第一种情况,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的均线ii) 就是这分型所对应的小级别中枢里,是否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而且其后是否出现中枢移动。
缠论形态学
包含关系:一根k线的高低点全部在其相邻k线的高低点范围之内,那么这根k线和其相邻k线就为包含关系(注意:k线的高低点包括k线上下影线。
)
k线的包含处理原则
1.向上处理
存在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合并时,当第一根k线的高点比其前一根具有非包含关系k线的高点高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采取向上处理。
2.向下处理
存在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合并时,当第一根k线的高点比其前一根具有非包含关系k线的高点低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采取向下处理。
向上处理的原则:k线包含向上处理时,取两根k线中的最高点为高点,较低点为低点,合并成一根新k线。
向下处理的原则:k线包含向下处理时,取两根k线中的最低点为低点,较高点为高点,合并成一根新k线。
进行k线包含处理时,必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即先合并前面的再依次合并后面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顶分型:
如果第一根k线是一根长阳线,而第二、三根都是小阴线、小阳线,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线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线,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以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
线段被破坏:
2种情况: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和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向上线段中,一旦最后一个顶为起点的向下笔跌破前一个顶的水平线,称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向下线段中,一旦最后一个底为起点的向上笔升破前一个底的水平连线,称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注意:被笔破坏的线段一旦由破坏笔产生出新线段,那么原线段结束。
把线段中每一个元素看成是一根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需要对此进行非包含关系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就叫做标准特征序列。
(可以把笔看成k线)
线段划分的两种不同情况:
1.出现笔破坏的情况
线段出现笔破坏,向上线段只考察X元素的标准特征序列。
若出现顶分型,则原线段结束于该顶分型的高点。
向下线段只考察S元素的标准特征序列。
若出现底分型,则原线段结束于该底分型的低点。
当X元素出现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原线段结束于顶分型的顶点。
当X元素标准特征序列未出现顶分型,则第一个顶点不是原线段的结束点,原线段扔在延伸。
下跌线段则同理。
2.未出现笔破坏的情况
向上线段从最高点向下的笔若不触及线段的前一个顶,或者向下线段从最低点向上的笔不触及线段的前一个底,则为线段未出现笔破坏的情况。
从B点开始的向下笔与前顶之间存在缺口时(即没有笔破坏),将B点开始的向下笔看成k 线,考察向下笔组成的X系列k线出现底分型时,那么原线段在B点结束。
图中向下笔X1、X2、X3正好组成底分型,所以原线段的结束点是B。
(向下笔组成的X系列k线中若出现包含关系,要求合并出理。
)
从B点开始的向下笔与前顶之间存在缺口时(即没有笔破坏),将B点开始的向下笔看成k 线,考察向下笔组成的X系列k线,若没有出现底分型,那么原线段就暂时尚未结束。
如有包含关系,要求合并处理。
向下线段与向上线段相反。
走势中枢:
修正后的走势中枢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
具体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的重叠为准。
中枢区间为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的重叠部分。
走势分不同的级别,可以参照下列对应关系:年-月-日-30分钟-5分钟-1分钟。
找到1分钟级别的三条连续线段,标出它们的共同区间,其区间就是5分钟级别的走势中枢。
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
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下跌就称为下跌。
下跌趋势则相反。
在走势中枢的新生里,同级别的前后两个走势中枢的区间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
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个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中枢的新生,而只是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在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也就是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中枢的新生就意味着趋势的继续。
当中枢不断向上新生时,操作策略就是继续持股;当中枢不断向下新生时,操作策略就是继续持币。
中枢扩展:
在中枢新生过程中,前后中枢的区间不但不允许重叠,而且围绕前后中枢的任何瞬间波动也不允许发生任何重叠。
当围绕前后中枢区间的任何瞬间波动发生重叠现象,则不是中枢的新生,而是中枢的扩展。
中枢的扩展则意味着正在生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买卖点:
第一类买卖点都是由背驰构成的。
所有的第一类买点,都应当至少是出现在第二个中枢之下,所有的第一类卖点,都应当至少是出现在第二个中枢之上。
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卖点构成。
也就是说,在本级别图中的第二类买卖点,对应着次级别图中的第一类买卖点。
第二类买点与中枢的关系很特殊,可以出现在中枢的任何位置。
第二类买点由次级别图中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回试,其低点不跌回中枢区间,择构成第三类买点。
缠论动力学
形态背驰:背驰是两相邻同向趋势间,后者比前者的走势力度减弱造成的。
以中枢为中间点,所谓顶背驰,就是最后这个中枢向上离开走势比向下离开走势要弱。
必须要注意的是,两段之间必须有一个中枢存在,才能构成趋势背驰,否则就只能看成盘整背驰。
在使用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对比段必须是在完成的情况下,这样的对比才有意义。
技术指标背驰:缠论解析P107
盘整背驰:对于中枢来说,背驰至少是产生在第二个中枢之后。
如果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盘整背驰。
多数的第二、第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
缠论认为,一个背驰之后,无论是盘整背驰还是趋势背驰,理论上只能保证其拉回到原来的中枢。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比如说,一个5分钟级别出现底背驰,要由这个5分钟级别的底背驰引发30分钟级别的向上转折,则该5分钟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必须出现第三类买点。
一个5分钟级别出现顶背驰,要由这个5分钟级别的顶背驰引发30分钟级别的向下转折,则该5分钟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必须出现第三类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