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儿歌幼儿诗幼儿诗歌教学内容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30
最新资料推荐幼儿文学——幼儿诗教案第三章幼儿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诗的概念,区别幼儿诗和儿歌的异同。
2. 认识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3. 认识掌握幼儿诗的分类。
4. 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举例说明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三、课时安排:6 课时四、授课方式:讲授、自主学习五、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一节幼儿诗概说一、幼儿诗的含义幼儿诗是指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三个层面:1. 考虑幼儿的特点,切合幼儿的心理;2. 抒幼儿之情,寄幼儿之趣;3. 自由体短诗,是新诗的一个分支,不讲究严格的韵律,篇幅不宜过长。
二、幼儿诗的发展概况1 .古代适合幼儿的诗:孟浩然《春晓》、李白《静夜思》、白居易《草》、《悯农》、骆1 / 15宾王《咏鹅》、杜牧《清明》等,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诗2 .晚清时期:出现为儿童创作的诗歌。
黄遵宪《幼稚园上学歌》,开幼儿诗的先河。
上学去,莫停留。
明日联袂同嬉游:姊骑羊,弟跨牛;此拍板,彼藏钩。
邻儿昨懒受师罚,不许同队羞羞羞!上学去,莫停留。
3 .五四时期:许多文化名人都曾写过幼儿诗比如:胡适、叶圣陶、郑振铎、汪静之、俞平伯、刘半农等。
4.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大批热心幼儿诗创作的作家著名的有:任溶溶、金近、圣野、鲁兵、田地、袁鹰、柯岩等。
5. 新时期:幼儿诗的春天代表作家有:金波、聪聪、张秋生、黎焕颐、程逸汝、高洪波、樊发稼、郑春华等。
台湾作家有:林焕彰、谢武彰、林宪武等。
作家特写:1. 圣野说:我感到自己是越来越年轻了,写的诗越写越小,原来是写给少年的,后来是写给儿童的,最后是写给娃娃的。
3 岁的娃娃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念给他们自己写的诗,他们也能懂。
最新资料推荐我想,即使到了一百岁了,我还是个诗娃娃,还能够写好多的东西,因为我生活在诗里面。
我没有老与不老的感觉,我想当个一百岁的诗娃。
娃。
圣野,原名周大鹿,现名周大康。
诗词童谣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诗词和童谣。
2.启发幼儿对诗词和童谣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诗词和童谣,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唱。
二、教学准备:1.复印幼儿适合的诗词和童谣。
2.音乐播放器。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童谣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激活他们对语言的感官体验。
2.欣赏诗词和童谣(15分钟)展示一些经典的诗词和童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感受其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识字游戏(20分钟)制作一系列卡片,上面分别写有诗词或童谣中的字词,让幼儿参与识字游戏。
教师先朗读一首诗词或童谣,幼儿通过识别卡片上的字词拼凑出完整的诗词或童谣。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和识字能力。
4.表演和演唱(30分钟)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幼儿园可以邀请其他班级一起进行表演和演唱环节。
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一首诗词或童谣,通过分组准备,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和演唱。
5.创作游戏(20分钟)引导幼儿利用已学到的诗词和童谣元素,与其他幼儿共同创作一个简短的童谣。
分为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可以自行选择一首经典童谣,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改编和演唱。
6.总结(5分钟)请幼儿说出他们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诗词和童谣,以及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鼓励幼儿互相表达,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接触到一些经典的诗词和童谣,培养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和创作的环节,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并在表演和演唱过程中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乐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又能够激发他们对语言艺术的热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儿歌诗歌儿童诗歌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文学体裁。
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式。
第一节儿歌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小老鼠阳光小老鼠,上案板,阳光,在窗上爬着,见猫来,打战战,阳光,在花上笑着,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歌的审美特征: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美。
单纯: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幼儿的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明地说明某一种道理。
形象:表意方面与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相吻合,儿歌所描绘的任何事物,所介绍的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具体的,突了形、色、声的特点,能给幼儿造成感官上的印象。
例1:《学鸭子》(薛卫民)例2、算术题鸭子走路,算术题,一道道,一摇一摆,一排等号像小桥。
小孩学它,算对了,就过桥,一瘸一拐。
算不对,过不了。
身子左扭,老师引我上金桥,屁股右歪。
向着科学大路跑。
左扭右歪,注:两层次,结构清晰简单,表意形象。
绊倒挨摔注:形象,幽默,稚拙。
《今天我来当爸爸》N038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
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与其他诗体作品相比,更强调音乐性。
因为儿歌以幼儿儿童为接受对象,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于感官性接受。
因此,儿歌强调听觉,重音韵效果,有很强的音乐性。
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1)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
节拍有三种构成情况:节拍字数一致例:《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了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