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教程共105页
- 格式:ppt
- 大小:409.50 KB
- 文档页数:105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贵州历史发展悠久。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
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
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
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
明代,贵州建省。
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
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
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
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古夜郎的兴起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置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贵州行省的建立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屯田源于屯戍,具有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军食自赡等意义。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第一篇: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贵州历史发展悠久。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
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
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
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
明代,贵州建省。
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
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
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
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古夜郎的兴起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置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贵州行省的建立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概述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
贵州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58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2006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22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44元发展到5750元,财政总收入由0.28亿元增加到448.66亿元。
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与全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省区相比,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繁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然而,贵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贵州具有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气候、文化和劳动力资源;二是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三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和利用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编写《贵州省情教程》的目的,是为了贯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将省情知识教育作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使高等学校大学生在掌握各项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的本质特征,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热爱贵州、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为实现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