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保护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6.84 KB
- 文档页数:7
氮气保护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氮气保护操作流程:①需求确认:首先确认操作对象(如反应釜、离心机等)是否需要氮气保护,依据实验或生产要求决定。
②系统检查:检查氮气供应系统,确保管线完整无泄漏,安全阀、压力表、放散阀、疏水阀等附件齐全且功能正常。
③连接设置:将氮气管路正确连接至需保护的设备,确认密封性,开启氮气阀门前,操作者站于上风口,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
④启动氮气:缓慢打开氮气阀门,监控压力表,调节至规定操作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导致安全风险。
⑤监控氧含量:对于特定操作,使用氧浓度检测仪监控环境或设备内氧含量,确保降至安全范围内(通常低于8%)。
⑥操作监控:在氮气保护状态下进行后续操作,如物料加入、反应进行或离心分离等,关注HL1、HH1等指示灯状态,确保氮气保护有效。
⑦应急响应:若氮气保护系统失效,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操作,如自动停机、声光报警,并迅速排查修复。
⑧停机与关闭:操作完毕后,逐步减少氮气流量,直至关闭氮气阀门,确认系统完全泄压,记录操作数据,清理现场。
通过上述流程,实现对敏感物料或工艺过程的有效保护,防止氧化、燃烧等安全隐患,保障作业安全。
化工企业氮封系统设置常见问题及管理氮封或其他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可有效防止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从近几年对各类企业隐患排查的情况来看,局部企业尤其是精细化工企业在储罐氮封系统设置和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储罐氮封系统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是应采用氮封的储罐未设置氮封系统。
二是后期增加的氮封系统未经正规设计,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三是氮封系统压力得不到有效管控。
如进储罐前的氮气管线未设置自力式调节阀、无压力表或压力表选型过大,仅靠手动阀门控制进气量,无法监控氮封压力;氮封气源未采用压力分程控制,或自力式调节阀选型不合理,造成氮封压力过高、过低,氮封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氮气管线或储罐上未设置压力远传、报警,压力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是氮气管线上的安全设施缺乏,如氮气管线上未设置止回阀。
五是储罐顶部未设置紧急泄放人孔(或紧急泄放阀)等保护措施。
六是因氮封压力不稳定或为了节约本钱,将氮气管线阀门关闭,氮封系统未投用等。
二、哪些储罐需要设置氮气保护系统对于氮封系统的设置,我们来看看国家标准到底是如何要求的?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GB50160-2008 )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51283-2020)、《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均对储罐氮封系统的设置有明确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GB50160-2008) 规定,当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内浮顶储罐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浮盘时,应设置氮气保护等安全措施;储存温度超过120℃的重油固定顶罐应设置氮气保护。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51283-2020)规定,当采用固定顶罐或低压罐(单罐容积不小于100m3)储存甲B、乙A类液体时,应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密封措施。
如常见的甲醇、甲苯等甲B类物质;再如可燃液体二硫化碳,自燃点、沸点及闪点均较低,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易燃性和爆炸性,采用固定顶罐水封加氮封储存比采用单纯的内浮顶罐储存更安全可靠。
船用氮气系统
船用氮气系统是一种在船舶上使用的重要设备,用于生成和储存氮气。
氮气在船舶上的应用包括舱室保护、油舱惰化、消防系统和其他重要设备的操作等。
船舶的舱室保护是船用氮气系统的主要应用之一。
船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货物的安全和质量,防止货物受潮、霉变和腐蚀等。
船用氮气系统通过注入氮气,创建一个低氧环境,以减少氧气与货物接触的机会,有效防止货物的损坏。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油舱惰化。
船舶上的燃油和油舱内常常存在着易燃易爆的气体。
船用氮气系统通过注入氮气,将油舱内的氧气浓度降至安全水平以下,从而消除了爆炸的风险。
船舶消防系统也需要船用氮气系统的支持。
氮气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的火灾控制和灭火系统中。
在发生火灾时,船用氮气系统可以快速释放氮气,降低火灾现场的氧气含量,从而扑灭火源。
此外,船用氮气系统还可用于船舶上其他重要设备的操作,如船舶的仪表控制、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在这些设备中,需要使用干燥、无油和无杂质的气体,而船用氮气系统可以提供高纯度的氮气。
总之,船用氮气系统在船舶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可以保护货物、惰化油舱、控制火灾风险和支持船舶上其他设备的操作。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对船用氮气系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也将推动该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扩展。
氮气系统工作原理简介氮气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产生、储存和分配氮气。
氮气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食品包装、化学工业、电子制造等。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氮气系统工作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氮气的特性在深入了解氮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氮气的特性。
纯净的空气中大约含有78%的氮气,因此它是非常丰富和易获取的。
而且,相比于其他常见的工业气体(如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纯净的干燥的氮气具有许多优点:1.非可燃性:纯净的干燥的氮气不会支持燃烧,这使得它在防止火灾和爆炸方面非常有用。
2.无色无味:纯净的干燥的氮气对人体没有害处,并且不会影响产品或材料质量。
3.不反应:纯净干燥无油污染(oil-free)的氮气不会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使得它成为很多应用中的理想选择。
4.高纯度:氮气系统可以产生高纯度的氮气,满足不同行业对纯净度的要求。
氮气系统的组成一个典型的氮气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1.压缩机:压缩机是氮气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负责将空气压缩到所需压力,通常使用螺杆式或活塞式压缩机。
2.空气干燥器:空气干燥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和湿度。
水分会影响到最终产生的纯净干燥无油污染(oil-free)的氮气质量。
3.过滤器: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油污和其他杂质。
这些杂质可能会对设备和工艺造成损坏或污染。
4.膜分离器或吸附剂:膜分离器或吸附剂用于将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与氮气分离。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需要产生高纯度的氮气。
5.储存罐:储存罐用于存储产生的氮气,以便在需要时供应给用户。
储存罐通常具有一定的压力和容量。
氮气系统工作原理下面将详细解释氮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空气进入系统:空气首先被压缩机吸入,并通过压缩机中的螺杆或活塞进行压缩。
压缩过程会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并且增加其密度和压力。
2.空气干燥处理:经过压缩后的空气含有大量水分和湿度。
氮气系统用途氮气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纯净氮气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主要用途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用途1. 化学工业:在化学反应中,需要惰性气体来替代空气中的氧气,以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
因此,氮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氧化反应、合成反应和储存等方面。
2. 电子工业:在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净化空气并去除其中的湿气及杂质,以防止元件被氧化或损坏。
氮气系统能够提供干燥、无尘的纯净气体,保证电子元件的质量和性能。
3. 金属加工:在金属制造和加工过程中,需要用氮气进行保护气体焊接、气体喷焊等操作,以防止金属氧化。
同时,氮气还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硬化处理、金属粉末制备等工艺。
4. 医药工业:氮气常被应用于药物的制备、输送和包装过程中。
在药物制备过程中,氮气可以提供惰性环境,防止药物被氧化、降解。
在药物包装过程中,氮气可用于气调包装、真空封装等操作,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二、食品行业1. 食品保鲜: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氮气常被用于保鲜。
例如,用氮气填充食品包装容器,可以减少氧气的接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制作薯片等炸膨食品时,用氮气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 食品加工:氮气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饮料工业中,氮气被用于生成气泡、增加饮料的口感和稳定性;在巧克力制造过程中,氮气可以提供气氛保护及防止巧克力表面氧化。
三、医疗行业1. 气体供应:氮气系统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供应贫血患者氧气。
氮气是一种常见的氧气稀释剂,通过调节混合器中氮气的供应来控制氧气浓度,以提供患者所需的合适氧气浓度。
2. 外科手术:在外科手术中,氮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的麻醉和呼吸支持。
氮气可以用于麻醉药物输送、氧气稀释以及呼吸机的运行。
四、科学研究领域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氮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中,以提供纯净的氮气环境。
例如,氮气可以用于研究燃烧、传质和反应动力学等领域。
合同、协议书模板——可编辑、可修改离心机充氮保护系统进行保护的三个要点
在密闭状态且离心机高速运转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火花,或在进行惰性气体(氮气)充入的时候,由于氮气的纯度不够,此时物料组分中如果含有醇类、苯类、酯类等可燃性挥发性的气体,就会有爆炸的安全隐患。
运用离心机充氮保护系统进行充氮置换的方法,满足大小流量氮气自由切换。
市面大多的氮气维护只是在机体上安装了一个氮气进气管和出气管,离心机在作业时,对内腔中充入氮气、氧气,从而维持氧气浓度的安全范围。
然而这样无法定量氧气的输入浓度,所以氮气维护的可靠性比较差。
现在,一种新型离心机充氮保护系统对工作中的离心机内腔的氧气浓度可以进行准确检测,定量控制氧气含量。
离心机充氮保护系统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保护:
1.温度:无论是液体介质还是气体介质,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都要考虑离心机的工作温度。
2.静电:离心机的设计在运动件运用足够的安全空间,以消除或许发作的机械冲突和碰击,机器必须有消除静电的办法。
关于制动设备,不得选用机械冲突式制动设备,一般均选用电器能耗制动的方式。
关于传动带,则选用防静电带,以消除或减少静电发作的可能。
3.氧气:一般选择惰性气体进行保护,通过对离心机充氮置换空气,从而使氧气浓度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
离心机氮气保护控制安全操作规程一、设备各部件代码说明:HL1: 氧浓度达标指示灯HH1: 氧浓度超标指示灯HL2: 离心机运行指示灯HH3: 离心机停止指示灯SB1: 离心机启动按钮SB2: 离心机停止按钮SA1: 控制系统电源开关SA2: 手动、停止、自动切换开关SA3:离心机高、低速选择开关二、操作规程:1、无论是手动或自动状态下,禁止关闭氮气源总进气阀。
2、上限值4%:自动状态下,测量显示值大于此值时,电磁阀自动打开冲入氮气。
上上限值8%:自动状态下,测量显示值大于此值时,对离心机进行切断电源制动停机。
氮气进气压力低于电点压力表0.2Mpa时,对离心机进行切断电源制动停机。
3、氮气保护系统与离心机连锁;(a)自动状态下离心机首次使用或开盖后再次使用时,氮气保护未启动或启动未达到防爆要求时不可启动离心机;(b)在离心机运转过程中氮气保护系统失效,关闭则离心机应能自动停机,且有声光报警提示。
4、手动状态:首先将电源开关SA1置于开档,再将SA2置于手动档,按下SB1启动离心机控制电源,按下SB2停止离心机电源备注: 因手动是不受控制系统限制, 正常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置于此档只允许专业人员检修时使用5、自动状态:①、将电源开关SA1置于开档②、再将SA2置于自动档,③、将SA3置于低速档,④、系统自动充氮气,当测量信号低于上限值4%时,且氮气压力高于0.2Mpa,延时20秒发出允许信号即浓度达标指示绿灯亮。
⑤、此时方可按下SB1启动离心机电源,进行正常作业,低速上料,⑥、上料完毕后,再将SA3置于高速档,高速离心。
当运行过程中,浓度超过上限值4%时,电磁阀自动打开进行充氮,并发出声光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直至浓度低于上限值4%, 如果测量显示值仍继续上升直至大于上上限值8%,控制器发出信号驱动变频器进行制动停机,以确保安全.自动状态下::浓度超上上限值8%,且氮气进气压力低于电点压力表0.2Mpa设定值,都会进制动停机。
氮气保护系统说明一、系统组成部分:本系主要以可编程控制器、分析仪表、氧传感器、及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组成。
二、系统主要功能:1、能在线检测离心机内氧含量浓度(测量范围0-25%),可根据设定参数自动开启和关闭充氮装置,控制离心机内氧气含量。
2、离心机腔体内耐压≦0.01Mpa ,氮气保护系统可调节氮气进压力保护离心机壳体安全。
3、整个系统具有声、光报警及流量、压力显示。
4、氮气保护系统与离心机连锁;(a)自动状态下离心机首次使用或开盖后再次使用时,氮气保护未启动或启动未达到防爆要求时不可启动离心机;(b)在离心机运转过程中氮气保护系统失效,关闭则离心机应能自动停机,且有声,光报警提示。
5、氮气进入保护系统应有气源处理装置(过滤、除水、调压等),采样进气含过滤处理。
6、离心机内的待检气体能自动进入氧含量检测系统,检测探头更换应方便快捷。
7、所选元器件具有合格证,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性能稳定。
8、工作现场(防爆区)配防爆控制箱,防爆等级ExdIIBT4,所有防爆电气设备均应符合GB3836.1-3836.2A的规定;三、工作原理:KY-2: 测量分析仪表, 测控氧浓度.P1: 电接点压力表,测量显示进入系统的氮气压力,并作出信号反馈.HL1: 氧浓度达标指示灯HH1: 氧浓度超标指示灯HL2: 离心机运行指示灯HH3: 离心机停止指示灯SB1: 离心机启动按钮SB2: 离心机停止按钮SA1: 控制系统电源开关SA2: 手动、停止、自动切换开关SA3:离心机高、低速选择开关P2:电磁阀未打时,显示旁路调节阀后压力;电磁阀打开时,显示电磁阀后压力。
FL:采样气体流量FSM:声光报警器1.手动状态:首先将电源开关SA1置于开档,再将SA2置于手动档,按下SB1启动离心机,按下SB2停止离心机备注: 因手动是不受控制系统限制, 正常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置于此档只允许专业人员检修时使用2.自动状态:分析仪表可以设定上,I 值及上限II 值.上限I: 自动状态下,测量显示值大于此值时,电磁阀自动打开进行充氮.上限II: 自动状态下, 测量显示值大于此值时,对离心机进行制动停机,并关闭电磁阀.首先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好上限I及上限II(上限II大于上限I),将电源开关SA1置于开档,再将SA2置于自动档,将SA3置于低速档,当测量信号低于上限I 值时,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发出允许信号—浓度达标指示灯亮, 此时方可按下SB1启动离心机,进行正常作业,低速上料,上完料后,再将SA3置于高速档。
ig100氮气灭火系统原理
IG100 氮气灭火系统是一种以氮气为灭火剂的灭火系统,其原理如下:
1. 灭火剂储存:IG100 氮气灭火系统通常使用高压气瓶储存氮气灭火剂。
2. 灭火剂释放: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会检测到火灾信号,并自动或手动释放灭火剂。
灭火剂通过管道输送到火灾区域。
3. 灭火效果:氮气灭火剂具有惰性气体的特性,能够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燃烧的强度,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同时,氮气灭火剂还能排除空气,防止火灾复燃。
4. 保护人员安全:相比传统的灭火剂,如泡沫、干粉等,氮气灭火剂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在灭火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人员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IG100 氮气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灭火效果和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船用氮气系统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用氮气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船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船用氮气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旨在提供船上各种气体的生产和储存,为船舶提供保护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用氮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保养维护等内容,为航行中的船舶提供更好的保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船用氮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该系统通过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分离工艺,从空气中提取出氮气。
所产生的氮气可用于液体货物槽位和货舱内气氛的惰化,以减少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的危险。
此外,该系统还可提供旋转设备和仪表的惰化气体,有效地减少锈蚀和其他相关问题,并且还可以用于制冷和干燥操作。
然后,船用氮气系统的应用场景包括:货舱惰化、管道排气、液位测量、停机保养、气垫起吊和操作气源,等等。
在货舱惰化过程中,从储罐中释放出的氮气可以快速地填满货舱和液体储存槽,以保护货物免受氧气的影响。
同时,在管道排气、液位测量和停机保养期间,使用氮气作为惰化气体可以避免任何悬挂在管道上的液体流入其他设备中,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
气垫起吊技术也需要船用氮气系统来成功完成操作。
最后,保养和维护也是船用氮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由于氮气系统处于船舶的心脏位置,任何故障或泄漏都会对整个船舶的运行产生风险和隐患。
因此,船员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氮气系统,确保其可靠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检查氮气的压力、温度、流量和纯度,并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和耗材。
综上所述,船用氮气系统在现代化船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保养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保障船舶的安全和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船用氮气系统,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支持和促进全球船运业不断发展。
浅谈氮气保护UV固化系统的技术优势
目前,传统UV固化系统已普遍应用于胶印,柔印,丝网等印刷工艺。
但随着UV工艺的广泛使用,其局限性也逐渐为用户所了解。
而近些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日新月异,针对印刷工艺的新固化系统对传统UV固化系统发起了挑战。
而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技术为:氮气保护UV固化系统(英文:UV Inert System),简称“氮保护系统”。
“氮保护系统”是指在UV固化系统中建立相对密闭的空间,使用惰性气体(主要是氮气,故名为“氮保护”)充斥其中;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汽对UV固化反应的影响——氧气和水蒸汽会参与UV固化反应:损耗UV 能量,产生臭氧和影响光敏剂化学反应等。
接着,我们简单得用下述表格将“氮保护系统”的技术优势与传统UV系统
改善了传统UV固化系统所固有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使得印刷工艺的可变性也得到了提高,即可以印刷更多丰富多彩的新设计,新效果;而不必担心固化效果的影响。
另一方面,正由于传统UV固化系统的上述局限性,使得其无法突破目前的UV胶印速度上限,或应用于卷筒纸高速凹印的UV固化。
但这都可以由“氮保护系统”来解决。
目前,“氮保护系统”主要应用于卷筒纸的印刷(凹印或柔印),而针对胶印设备的全新“氮保护系统”也已由德国著名UV固化系统制造商IST公司开发成功。
而在印刷市场中,已被众多欧美发达国家的知名印刷企业采用(主要为凹印),并绝大部分用于烟包和食品包装的印刷;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然,此新技术目前也有着设备改造成本和增加氮气供气系统的局限性;但其“高效,低能耗,低排放”等的技术优势具有时代趋势,并符合印刷工艺发展的世界潮流。
离心机改造方案说明江苏华大离心机股份有限公司离心机氮气保护技术说明1. 氮气保护原理离心机处理的物料中含有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时,因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分离过程中必须控制分离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低于其爆炸极限。
因氮气的制备成本较为经济,因此一般采用氮气置换空气,以降低氧气浓度。
常见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的爆炸极限氧气含量在8%(见表1:部分气体不发生爆炸时含氧量安全限值),我们设计的氮气保护系统一般设置氧含量为5%,氧含量安全上下限一般设为:上限6%,下限4%。
表1:部分气体不发生爆炸时含氧量安全限值1.1. 离心机氮气保护原理图2. 氮气保护系统工作程序2.1. 气源氮气源:洁净、干燥,压力0.2-0.3MPa(有气吹滚轮刮刀时氮气源0.5-0.6MPa),48 m3/h。
压缩压气源:洁净、干燥,压力0.6 MPa。
2.2. 准备与确认:a) 液封中注入母液至规定液面高度。
b) 气封中注入水至规定液面高度。
c) 采样气过滤箱注水至规定液面高度。
d) 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调整氮气压力0.15MPa,打开置换通道,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一般在7000-8000r/min;打开轴封通道,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一般在300-500r/min。
e) 系统状态:大翻盖处于关闭、锁紧并密闭状态。
开盖保护发出信号。
蝶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刮刀处于复位状态。
机-电联锁。
人孔检查盖处于关闭状态。
人工确认。
主电机、布料电机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进料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洗涤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2.3. 工作程序a) 置换:置换通道打开,进行大流量置换。
流量反馈计数器转数(按相应机型)达到设定值,关闭置换通道。
当同时配置氧含量检测装置时,则按氧含量实测值到设定下限时,关闭置换通道。
b) 补充:小流量补充通道打开,进行小流量补充,以弥补系统泄漏。
c) 离心机启动:小流量轴封补充通道打开后10S,即启动离心机主机。
氮气系统组成一、氮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氮气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气系统,主要用于为特定的设备或工艺提供高纯度的氮气。
氮气系统主要由氮气发生器、气体储存装置、管道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它的作用是提供可靠的氮气供应,满足设备对氮气的使用需求。
二、氮气系统组成2.1 氮气发生器氮气发生器是氮气系统的核心组件,它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大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杂质分离,产生高纯度的氮气。
常见的氮气发生器有膜法氮气发生器和吸附剂氮气发生器。
2.1.1 膜法氮气发生器膜法氮气发生器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压力差和选择性透气性将氮气与其他气体分离。
具体工作原理是利用膜层上的小孔来选择性地分离气体,从而产生高纯度的氮气。
2.1.2 吸附剂氮气发生器吸附剂氮气发生器是利用吸附剂对氧气和其他杂质气体进行吸附,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氮气。
常见的吸附剂有分子筛和活性碳。
2.2 气体储存装置气体储存装置用于储存氮气,以满足设备对氮气的需求。
常见的气体储存装置包括气瓶和气体储罐。
2.2.1 气瓶气瓶是常见的小型气体储存装置,用于存放高压气体。
气瓶通常由钢制或铝制制成,内部充装高压氮气。
气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气体容量和压力等级。
2.2.2 气体储罐气体储罐是用于存储大容量气体的装置,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气体储罐的形状和材质与储罐的容量和使用环境有关,常见的形状有圆柱形和球形。
2.3 管道输送系统管道输送系统是将氮气从气源经过管道输送到使用点的系统。
管道输送系统由管道、阀门、过滤器和压力调节器等组件组成。
2.3.1 管道管道是氮气输送的主要通道,其材质通常为不锈钢或塑料。
管道的尺寸和布局需要根据氮气流量、压力降和使用点的距离等因素确定。
2.3.2 阀门阀门用于控制氮气的流量和压力,保证氮气能够按需供应。
常见的阀门包括截止阀、调节阀和安全阀等。
2.3.3 过滤器过滤器用于去除氮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杂质,提供更纯净的氮气。
常见的过滤器有颗粒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等。
化工设计过程中常用氮封系统设计摘要根据《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51283-2020)第5.1.1条要求,对于间歇操作且存在易燃易爆的工艺系统宜采取氮气保护措施[1]。
本文重点阐述氮封系统的常用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氮封,氮气保护,化工设计,火灾爆炸中图分类号:TQ123.7 文献标识码:A1概述氮封系统通常分为三类:①单独设备设计氮封统统;②整个车间或每个楼层设置一套氮封系统;③相对独立的一套设备(物料不会相互污染)设置氮封系统。
每一种做法均有优缺点,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选择。
以下具体分析每一种做法及其优缺点。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GB50160-2008)第7.2.7条,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你、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和设备连接时应设置止回阀[2],氮气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
常用的惰性气体为蒸汽和氮气[3]。
2氮封系统做法及其优缺点2.1单独设备设计氮封统统整个工艺系统中含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较多,每一台设备设置自己独立的氮封阀和泄氮阀,相互之间互不影响,详见图2.1。
此方法优点:各设备物料互不影响,氮封系统相对稳定。
缺点;氮封阀和泄氮阀用量较大。
适用于设备较少的项目,尤其罐区可采用该系统。
图2.1单独设备设计氮封统统示意图2.2整个车间或每个楼层设置一套氮封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医药等设备较多的项目。
整个车间或每个楼层设置一套氮封阀,氮气经过减压后低压氮气供每台设备,每台设备单独设置泄氮。
优点:氮封阀用量大大减少,节省安装空间。
缺点:低压氮气压力较低,部分设备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补充氮气,止回阀有可能无法开启。
图2.1整个车间或每个楼层设置一套氮封系统示意图2.3单相对独立的一套设备设置氮封系统独立系统物料不会相互影响,设备共用一套氮封阀和泄氮阀。
优点:投资成本较低,氮气用量少。
缺点:使用范围较局限,各设备废气相互污染。
图2.3 相对独立的一套设备(物料不会相互污染)设置氮封系统示意图3优缺点汇总每一种氮封系统都有优缺点及使用范围,汇总如下:表3.1 每一种氮封系统都有优缺点及使用范围一览表序氮封系统设置方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号法1单独设备设计氮封统统各设备物料互不影响,氮封系统相对稳定投入成本较大使用范围广2整个车间或每个楼层设置一套氮封系统氮封阀用量大大减少,节省安装空间低压氮气压力较低,部分设备可能会出现无法及时补充氮气,止回阀有可能无法开启。
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的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的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设置的以下形式的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即高压无缝钢瓶储存压力为15MPa(20℃)、20MPa(20℃)的氮气IG-100全淹没灭火系统(钢瓶供气系统形式)和以工业管网常年保证气压为(0.8~3.0)MPa的氮气主管道为气源的氮气IG-100全淹没灭火系统(工业管网供气系统形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27拉制铜管GB/T 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 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20128-2006惰性气体灭火剂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设计规范GA 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通用部件及技术要求ISO 6183消防设备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和安装标准ISO 14520-2000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BS 5306房屋灭火装置及设备NFPA 2001:2004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标准3术语和符号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3.1.1氮气IG-100 灭火剂nitrogen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IG-100氮气IG-100是由氮气组成的灭火剂。
氮气闭路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引言:氮气闭路循环系统是一种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工艺系统,通过循环回收和再利用氮气,实现对环境空气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氮气闭路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一、系统组成:氮气闭路循环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氮气发生器:负责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提供给系统使用;2. 氮气净化装置:用于去除氮气中的杂质和湿气,确保氮气的纯度和干燥度;3. 储氮罐:存储分离出来的氮气,保证系统稳定供气;4. 氮气供应管道:将氮气输送到需要的工艺环境中;5. 氮气回收装置:回收使用过的氮气,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湿气,并将其重新送入氮气发生器进行再利用。
二、工作流程:氮气闭路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 氮气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并通过氮气净化装置去除杂质和湿气,得到高纯度和干燥的氮气;2. 分离出来的氮气经过处理后,被储存于储氮罐中,以备后续使用;3. 当需要氮气供应时,通过氮气供应管道将氮气输送到工艺环境中;4. 使用过的氮气经过氮气回收装置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湿气,并将其重新送入氮气发生器进行再利用。
三、关键技术:1. 氮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氮气发生器主要采用分子筛吸附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氧气而分离出氮气。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孔隙结构的物质,能够根据分子大小和分子极性的不同,实现对气体的分离和纯化。
2. 氮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氮气净化装置主要采用吸附剂和过滤器,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氮气中的杂质和湿气。
吸附剂可以选择活性炭、分子筛等材料,过滤器可以选择精密过滤器。
3. 氮气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氮气回收装置主要采用冷凝法和吸附法,通过降温和吸附杂质的方式,将使用过的氮气中的杂质和湿气去除,使其重新具备高纯度和干燥度,以便再次利用。
结论:氮气闭路循环系统通过循环回收和再利用氮气,实现对环境空气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氮气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氮气净化装置去除杂质和湿气、储氮罐存储氮气、氮气供应管道输送氮气以及氮气回收装置重新处理使用过的氮气。
离心机改造方案说明江苏华大离心机股份有限公司离心机氮气保护技术说明1. 氮气保护原理离心机处理的物料中含有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时,因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分离过程中必须控制分离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低于其爆炸极限。
因氮气的制备成本较为经济,因此一般采用氮气置换空气,以降低氧气浓度。
常见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的爆炸极限氧气含量在8%(见表1:部分气体不发生爆炸时含氧量安全限值),我们设计的氮气保护系统一般设置氧含量为5%,氧含量安全上下限一般设为:上限6%,下限4%。
可燃性气体氮气稀释甲烷9.5乙烷9丙烷、丁烷9.5汽油9乙烯8丙烯9乙醚—甲醇8乙醇8.5丁二醇8.5二硫化碳—氢 4一氧化碳 4.5丙酮11苯91.1. 离心机氮气保护原理图2. 氮气保护系统工作程序2.1. 气源氮气源:洁净、干燥,压力0.2-0.3MPa(有气吹滚轮刮刀时氮气源0.5-0.6MPa),48 m3/h。
压缩压气源:洁净、干燥,压力0.6 MPa。
2.2. 准备与确认:a) 液封中注入母液至规定液面高度。
b) 气封中注入水至规定液面高度。
c) 采样气过滤箱注水至规定液面高度。
d) 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调整氮气压力0.15MPa,打开置换通道,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一般在7000-8000r/min;打开轴封通道,确认流量反馈计数器转速,一般在300-500r/min。
e) 系统状态:大翻盖处于关闭、锁紧并密闭状态。
开盖保护发出信号。
蝶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刮刀处于复位状态。
机-电联锁。
人孔检查盖处于关闭状态。
人工确认。
主电机、布料电机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进料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洗涤阀处于关闭状态。
机-电联锁。
2.3. 工作程序a) 置换:置换通道打开,进行大流量置换。
流量反馈计数器转数(按相应机型)达到设定值,关闭置换通道。
当同时配置氧含量检测装置时,则按氧含量实测值到设定下限时,关闭置换通道。
筒仓氮气保护系统设计说明
筒仓氮气保护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安全监测系统、惰化保护系统、安
全防爆装置、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前三部分相互配合,逐步升级,作为第一级的安全监测系统通
过对储仓进行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的监测后,并及时发出预警命令,根据
预警命令,自动开启惰化保护系统第二级锁、第三级充、第四级换工艺;在初
步保护后,如出现紧急异常工况时,安全泄爆装置可自动开启,对筒仓进行第
五级保护。
第四部分——控制系统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过程为:程控DCS接收到监测信号,通过分析处理采集信号,若高于报警值,根据
报警信号自动开启相应阀门,使气体充入仓内相应部位,消除危险源。
多级多
点及时的保护措施确保筒仓及周边设备的安全运行。
筒仓惰化保护系统
筒仓惰化保护系统主要由储气罐、锁气、充气、换气系统、阀堆等组成。
(说明:买方提供氮源,压力为0.5MPa。
)
筒仓惰化保护系统是利用空分装置分离出来的高纯度的氮气作为惰化气源,当筒仓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温度、可燃气体、CO等被测参数任一项超限报警时,自动按程序分别启动锁、充、换气管道向筒仓内充入氮气,以其稀释、置换筒
仓内可燃易爆气体浓度,抑制煤的自燃和阴燃。
每个筒仓的惰化安全保护系统均设置4个换气环、1个充气环及1个锁气环,其中换气环为环向点式均匀充气,充气环均为连续多点式均匀充气,锁气
为点式充气。
锁气系统:布置在出料口处。
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仓内3天没有进出煤时,发出初级报警信号,安全保护系统自动开启锁气阀,用氮气锁住出煤口,
阻止空气从落煤口向储煤层渗透,使筒仓持续和外界封闭、隔绝,从而抑制煤
的自燃阴燃。
充气系统:布置在筒仓锥段与直段交接处,为多点式连续充气形式。
当安
全监测系统监测到仓内温度≥40℃或甲烷浓度≥25%LEL或一氧化碳浓度≥50ppm,发出高级报警信号。
系统自动启动锁气阀、充气阀,使氮气最大限度、均匀的
充入相应的煤层中,降低煤层内部温度及可燃性气浓度。
换气系统:每仓设置四层换气,为点式充气形式。
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温度≥70℃或甲烷浓度≥40%LEL或一氧化碳浓度≥
100ppm或有烟雾报警信号时,发出高高级报警信号。
系统自动开启锁气阀、充气阀、换气阀和相应的自动跟踪换气组件,根据不同煤层标高,向相应位置充
入氮气,将煤层上部空间的可燃气体从仓顶置换排出。
筒仓惰化保护系统供货界限:
以储气罐进口为界,进口前所有管道、管件皆由买方负责,储气罐进口后
至筒仓内部所有惰化相关的管道、管件皆由卖方提供。
氮气储气罐至筒仓管道
卖方按买方提供的图纸设计、供货,如果现场情况和图纸不符,或有变动,卖
方提供由于此原因所增加的管道和管件将另收费用。
筒仓安全监测系统
概述
该工程采用各种气体传感器,实现对各筒仓内的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
筒仓安全监测系统和筒仓惰化保护系统的惰化保护装置联动,当现场监测
数据有报警时,自动启动惰化保护装置对筒仓进行保护,预防自燃及爆燃。
监测包含:温度监测、可燃气体监测、一氧化碳监测、烟雾监测、氧气监测。
1)温度监测
A、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监测
温度检测采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具有精确,灵敏、热响应时间快、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铂电阻外保护套管采用不锈钢,并自带耐磨保护管,保证温度传感器插入
筒仓后不被落煤砸坏或磨损。
每个产品仓的落煤口布置12支插入式温度传感器;中部均匀布置6个插入式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安装部位设置有安装、维修平台、护栏和上下工作
通道,方便后期维护操作。
温度传感器一级报警(高报)温度上限为40℃,二级报警(高高报)温度上限为70℃,报警参数范围可调节。
测温范围: -30℃~+400℃
误差:±1.0+0.005t
B、缆式传感器监测
每个产品仓仓顶配置5套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用于监测仓内部煤的温度变化,每套煤层多点式测温电缆式传感器长度为25米,包含8个测温点。
2)可燃气体(CO/CH4)监测系统
A、CH4气体检测
每个产品仓安装2个CH4检测传感器,并配置安装附件伸入筒仓100mm。
传感器报警上限为25%和40%LEL报警,报警上限设置值可调。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100%LEL
检测原理:催化燃烧式
测量精度:±3%F.S
防爆等级:EXdⅡCT6
防护等级:IP65
B、CO气体检测
每个产品仓安装2个CO检测传感器,并配置安装附件伸入筒仓100mm。
传感器报警限设定为高报50ppm和高高报100ppm,报警限可调。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500ppm
标准气体:CO 500ppm
精度:±5%F.S
防爆等级:EXdⅡCT6
防护等级:IP65
C、标准气体配置
标准气体配置用于标定检测CH4传感器及C0传感器。
可燃气体传感器使用甲烷标准气体标定,甲烷标准气体14个仓共用2套,每套包括2升瓶、减压阀、流量计、导管、气罩各1个;
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标定,一氧化碳标准气体14个仓共用2套,每套包括2升瓶、减压阀、流量计、导管、气罩各1个;
3) 烟雾监测
每个产品仓配置2个烟雾传感器,并配置安装附件伸入筒仓100mm。
输出信号为开关量。
烟雾检测装置为光电感烟传感器,不受强磁干扰,不怕潮湿,抗干扰能力强,抗水雾及煤尘结冰冻结影响的测量。
烟雾传感器,执行标准号为GB-4715-93。
输出信号:开关量
恢复时间:>5S
防爆型式:ExibI(150℃)
外壳防护等级:IP54
传感器初始化预热时间:≤5min
工作电压:DC12~24V
4) 氧气传感器及声光报警器
每个产品仓底部皮带走廊处设有1套氧气传感器及1套声光报警装置。
在充氮保护装置开始进行充氮时、或产品仓下部皮带走廊的含氧量过低时,产品仓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须立刻打开筒仓底部皮带走廊处的声光报警装置,以
警示皮带附近的维护人员立刻撤离。
充氮保护装置停止进行充氮时,并且皮带机房含氧量恢复到正常值时,声
光报警装置自动关闭。
3.2.3安全泄爆系统
每个产品仓配备6台型号为PLD-AZB-1500的防爆门,14仓共配84台。
筒仓防爆装置安装在筒仓顶部,露天布置。
每个筒仓的防爆门予留6个圆形孔,
予留孔尺寸(内径)分别为D=1500mm。
泄爆方式:重力翻板式。
泄压口径 D=1500mm,单仓有效泄压面积共12㎡。
每仓配6台,圆孔门和框的连接处采用≤90℃的限位,当筒仓内压力增高时,
自动顶开防爆门;当筒仓内压力降低时,防爆门自动复位。
每个防爆门自带状态传感器,反映防爆门开启或关闭的状态。